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创建基于Ubuntu的Docker镜像]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Docker
Docker,这个家伙可厉害啦,它是一款当下超火的开源容器化技术。有了Docker,开发者们甭管是在自己电脑上,还是在云端服务器,都能轻松地构建、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完全不用担心底层基础设施的各种差异带来的小麻烦,让开发工作变得既简单又高效。如果你是个刚刚入门的小白,或者对Docker这个神奇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它能玩出什么花样感到好奇,这篇接地气的Docker教程就是你的通关秘籍,带你全方位、无死角地掌握Docker的一切。 1. Docker的基本概念 Docker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镜像中,然后在任何地方运行。这种镜像能够在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里灵活反复使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还能让应用程序变得更加稳如磐石。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包含Node.js和Express框架的应用程序的Docker镜像: bash FROM node:12-alpine WORKDIR /app COPY package.json ./ RUN npm install COPY . . EXPOSE 3000 CMD [ "npm", "start" ] 这个Dockerfile定义了一个基于Node.js 12.0.0-alpine镜像的镜像,然后安装了项目所需的所有依赖项,并设置了端口映射为3000。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构建这个Docker镜像: go docker build -t my-node-app . 这将生成一个名为my-node-app的Docker镜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将其运行起来: css docker run -p 3000:3000 --name my-running-app my-node-app 现在,你可以通过访问http://localhost:3000来查看你的应用程序是否正常工作。 2. Docker的优点 Docker的主要优点包括: - 隔离:Docker容器是在宿主机上的进程,它们具有自己的网络、文件系统和资源限制,因此可以避免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冲突。 - 可移植性:由于Docker镜像是轻量级的,它们可以在任何支持Docker的平台上运行,无论该平台是在开发人员的本地计算机上还是在云服务器上。 - 快速部署:通过使用预构建的Docker镜像,可以快速地部署应用程序,而不需要担心底层基础设施的差异。 3. Docker的使用场景 Docker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 开发:Docker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多个实例,每个实例都具有其特定的配置和依赖项。另外,Docker这小家伙还能在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的流程里大显身手呢! - 测试:Docker可以模拟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以便进行兼容性和性能测试。 - 运行时:Docker可以用于在生产环境中运行应用程序,因为它的隔离特性可以确保应用程序不会影响其他应用程序。 -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Docker可以与云平台(如AWS、Google Cloud、Azure等)集成,从而提供一种高度可扩展和灵活的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4. Docker的最佳实践 虽然Docker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有一些最佳实践需要遵循,以确保您的Docker容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些最佳实践包括: - 使用轻量级的操作系统:选择轻量级的Docker镜像作为基础镜像,以减少镜像的大小和启动时间。 - 最小化运行时依赖项:只在容器内安装应用程序所需的必要组件,以防止潜在的安全漏洞。 - 使用端口映射:在Docker容器外部公开端口号,以便客户端可以连接到容器内的应用程序。 - 使用守护进程:如果应用程序需要持久运行,那么应该将其包装在一个守护进程中,这样即使容器关闭,应用程序仍然可以继续运行。 - 使用卷:如果应用程序需要持久存储数据,那么应该将其挂载到一个Docker卷中,而不是在容器内部存储数据。
2023-02-17 17:09:52
515
追梦人-t
Tesseract
...程实践中。 例如,在Docker等容器技术中,开发者能够通过创建包含所有必要依赖环境的镜像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和可移植性,从而有效避免了类似Tesseract初始化失败的情况。一篇发表于InfoQ的《使用Docker构建可靠且可重复的OCR服务》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借助Docker解决OCR工具在不同环境下的依赖难题。 此外,随着DevOps理念的普及,自动化工具如pipenv、npm、conda等包管理器在处理复杂依赖关系时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TechCrunch最近的一篇报道《自动化包管理:提升软件开发效率的新利器》就分析了这些工具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更新项目依赖,减少由依赖缺失引发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像Tesseract OCR这类关键组件的稳定运行。 因此,无论是关注具体场景下如Tesseract OCR的依赖配置问题,还是从宏观层面探讨现代软件工程中依赖管理的发展趋势,都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并优化日常开发工作中的依赖管理实践。
2023-02-15 18:35:20
154
秋水共长天一色
转载文章
...ring Boot和Docker等技术的普及,开发者在处理项目部署时有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Spring Boot通过内嵌的Tomcat服务器简化了Java Web应用的部署流程,只需构建一个可执行的JAR或WAR文件,便能在任何支持Java环境的地方启动项目,无需繁琐的服务器配置。对于版本适配问题,Spring Boot会自动管理依赖库的版本,确保项目的稳定运行。 同时,容器化技术如Docker为软件部署提供了标准化、轻量级的方式。通过编写Dockerfile定义应用环境,开发者可以快速创建包含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的镜像,并在任何安装有Docker的环境中一键部署,极大提升了部署的一致性和可移植性。 另外,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服务器管理模式,Kubernetes作为容器编排工具,能够实现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有效解决了多实例、动态扩容等问题,使得项目管理和运维更加灵活高效。 总之,在Eclipse等IDE之外,掌握现代化的项目部署与服务器管理技术将有助于开发者应对更多实际场景中的挑战,提升开发效率及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深入学习Spring Boot、Docker以及Kubernetes等相关知识,是每一位Web开发者持续进阶的必修课。
2024-02-23 12:52:12
489
转载
转载文章
...并删除相应内容。 Lubuntu 20.04 LTS 与之前的 LTS 版本有很大的不同。它旨在给你一个更完善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关注旧电脑。请关于 Lubuntu 20.04 的内容。https://linux.cn/article-12242-1.html作者:Dimitrios Savvopoulos译者:qfzy1233 Lubuntu 20.04 点评:第一个基于 LXQt 的长期支持版 我在 Lubuntu 20.04 发行前几天就已经开始使用它了。我通常使用 Arch 阵营中 Manjaro 和 Cinnamon 桌面,所以使用 Lubuntu 对我来说是一个愉快的改变。 以下是我在使用 Lubuntu 20.04.时的一些感受和注记。 再见 LXDE,你好 LXQt! 长期以来,Lubuntu 都依靠 LXDE 来提供轻量级的 Linux 体验。但现在,它使用的是 LXQt 桌面环境。 LXDE 是基于 GTK(GNOME 所使用的库),更具体地说是基于 2020 年的 GTK+ 2。由于对 GTK+ 3 不满意,LXDE 开发人员 Hong Jen Yee 决定将整个桌面移植到 Qt(KDE 所使用的库)。LXDE 的 Qt 移植版本和 Razor-qt 项目合并形成 LXQt。所以现在,LXDE 和 LXQt 作为单独的项目而共存。 既然 LXDE 开发者本身专注于 LXQt,那么 Lubuntu 坚持使用三年多前上一次稳定发布版的桌面环境 LXDE 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Lubuntu 18.04 是使用 LXDE 的最后一个版本。幸运的是,这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Lubuntu 团队将提供支持直到 2021 年。 不仅适于老机器 随着在 2020 年“老机器”的定义发生了变化,Lubuntu 18.04 成为了最后一个 32 位版本。现在,即使是一台 10 年前的老机器也至少有 2G 的内存和一个双核 64 位处理器。 因此,Lubuntu 团队将不再设置最低的系统需求,也不再主要关注旧硬件。尽管 LXQt 仍然是一个轻量级的、经典而不失精致的、功能丰富的桌面环境。 在 Lubuntu 20.04 LTS 发布之前,Lubuntu 的第一个 LXQt 发行版是 18.10,开发人员经历了三个标准发行版来完善 LXQt 桌面,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发策略。 不用常规的 Ubiquity,Lubuntu 20.04 使用的是 Calamares 安装程序 在新版本中使用了全新的 Calamares 安装程序,取代了其它 Ubuntu 官方版本使用的 Ubiquity 安装程序。 整个安装过程在大约能在 10 分钟内完成,比之前 Lubuntu 的版本稍微快一些。 由于镜像文件附带了预先安装的基本应用程序,所以你可以很快就可以完成系统的完全配置。 不要直接从 Lubuntu 18.04 升级到 Lubuntu 20.04 通常,你可以将 Ubuntu 从一个 LTS 版本升级到另一个 LTS 版本。但是 Lubuntu 团队建议不要从 Lubuntu 18.04 升级到 20.04。他们建议重新安装,这才是正确的。 Lubuntu 18.04 使用 LXDE 桌面,20.04 使用 LXQt。由于桌面环境的巨大变化,从 18.04 升级到 20.04 将导致系统崩溃。 更多的 KDE 和 Qt 应用程序 下面是在这个新版本中默认提供的一些应用程序,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所有应用程序都是轻量级的,而且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基于 Qt 的。 甚至使用的软件中心也是 KDE 的 Discover,而不是 Ubuntu 的 GNOME 软件中心。 ◈ Ark – 归档文件管理器◈ Bluedevil – 蓝牙连接管理◈ Discover 软件中心 – 包管理系统◈ FeatherPad – 文本编辑器◈ FireFox – 浏览器◈ K3b – CD/DVD 刻录器◈ Kcalc – 计算器◈ KDE 分区管理器 – 分区管理工具◈ LibreOffice – 办公套件(Qt 界面版本)◈ LXimage-Qt – 图片查看器及截图制作◈ Muon – 包管理器◈ Noblenote – 笔记工具◈ PCManFM-Qt – 文件管理器◈ Qlipper – 剪贴板管理工具◈ qPDFview – PDF 阅读器◈ PulseAudio – 音频控制器◈ Qtransmission – BT 下载工具(Qt 界面版本)◈ Quassel – IRC 客户端◈ ScreenGrab – 截屏制作工具◈ Skanlite – 扫描工具◈ 启动盘创建工具 – USB 启动盘制作工具◈ Trojita – 邮件客户端◈ VLC – 媒体播放器◈ MPV 视频播放器 测试 Lubuntu 20.04 LTS LXQt 版 Lubuntu 的启动时间不到一分钟,虽然是从 SSD 启动的。 LXQt 目前需要的内存比基于 Gtk+ 2 的 LXDE 稍微多一点,但是另一种 Gtk+ 3 工具包也需要更多的内存。 在重新启动之后,系统以非常低的内存占用情况运行,大约只有 340 MB(按照现代标准),比 LXDE 多 100 MB。 LXQt 不仅适用于硬件较旧的用户,也适用于那些希望在新机器上获得简约经典体验的用户。 桌面布局看起来类似于 KDE 的 Plasma 桌面,你觉得呢? 在左下角有一个应用程序菜单,一个用于显示固定和活动的应用程序的任务栏,右下角有一个系统托盘。 Lubuntu 的 LXQt 版本可以很容易的定制,所有的东西都在菜单的首选项下,大部分的关键项目都在 LXQt “设置”中。 值得一提的是,LXQt 在默认情况下使用流行的 Openbox 窗口管理器。 与前三个发行版一样,20.04 LTS 附带了一个默认的黑暗主题 Lubuntu Arc,但是如果不适合你的口味,可以快速更换,也很方便。 就日常使用而言,事实证明,Lubuntu 20.04 向我证明,其实每一个 Ubuntu 的分支版本都完全没有问题。 结论 Lubuntu 团队已经成功地过渡到一个现代的、依然轻量级的、极简的桌面环境。LXDE 看起来被遗弃了,迁移到一个活跃的项目也是一件好事。 我希望 Lubuntu 20.04 能够让你和我一样热爱,如果是这样,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请继续关注! via: https://itsfoss.com/lubuntu-20-04-review/ 作者:Dimitrios Savvopoulos 选题:lujun9972 译者:qfzy1233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539807/article/details/111619265。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5-17 18:52:15
318
转载
NodeJS
...Node.js中使用Docker进行容器化部署? 1. 初识Node.js与Docker 嗨,大家好!作为一个喜欢折腾技术的小白(或者说是有点经验的老鸟),我最近一直在研究Node.js和Docker的结合。说实话,最开始我对这两个玩意儿完全是两眼一抹黑——Node.js?不就是那个可以用JavaScript写后端的东西吗?Docker呢?听着挺高大上的,但到底是个啥嘛,我也是一头雾水。 后来我发现,其实它们俩搭配起来简直是天作之合!Node.js轻量、快速,适合构建各种Web应用;而Docker则可以让我们的应用轻松打包成容器,无论是在开发环境还是生产环境中都能保持一致的状态。这话让我一下就想起了小时候玩积木的场景——不管你东拆西挪、反复折腾,只要那些最基本的积木块没动,整座“高楼”就稳得跟啥似的,塌不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想在我的Node.js项目里用上Docker,该怎么操作呢?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 --- 2. 为什么选择Docker? 首先,让我们聊聊为什么要用Docker。简单来说,Docker解决了两个核心痛点: - 环境一致性:想象一下,你在本地调试好的Node.js程序,在服务器上跑却报错。哎呀,这可能是你的服务器上装的软件版本不一样,或者是系统设置没调成一个样儿,所以才出问题啦!Docker可厉害了,它把整个运行环境——比如Node.js、各种依赖库,还有配置文件啥的——全都打包成一个“镜像”,就像是给你的应用做一个完整的备份。这样,无论你什么时候部署,都像是复制了一份一模一样的东西,绝不会出岔子! - 高效部署:传统的部署方式可能是手动上传文件到服务器再启动服务,不仅费时还容易出错。而Docker只需要推送镜像,然后在目标机器上拉取并运行即可,省去了很多麻烦。 当然,这些优点的背后离不开Docker的核心概念——镜像、容器和仓库。简单来说啊,镜像就像是做菜的菜谱,容器就是按照这个菜谱写出来的菜,仓库呢,就是放这些菜谱的地方,想做菜的时候随时拿出来用就行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没关系,接下来我们会一步步实践! --- 3. 准备工作 搭建Node.js项目 既然要学怎么用Docker部署Node.js应用,那我们得先有个项目吧?这里我假设你已经会用npm初始化一个Node.js项目了。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bash mkdir my-node-app cd my-node-app npm init -y 这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package.json文件,用于管理项目的依赖。接下来,我们随便写点代码让这个项目动起来。比如新建一个index.js文件,内容如下: javascript // index.js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hostname = '127.0.0.1'; const port = 3000;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statusCode = 200;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end('Hello World\n'); }); server.listen(port, hostname,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http://${hostname}:${port}/); }); 现在你可以直接运行它看看效果: bash node index.js 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127.0.0.1:3000/,你会看到“Hello World”。不错,我们的基础项目已经搭建好了! --- 4. 第一步 编写Dockerfile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这个项目添加Docker的支持。为此,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特殊的文件叫Dockerfile。这个名字是固定的,不能改哦。 进入项目根目录,创建一个空文件名为Dockerfile,然后在里面输入以下内容: dockerfile 使用官方的Node.js镜像作为基础镜像 FROM node:16-alpine 设置工作目录 WORKDIR /app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容器中的/app目录 COPY . /app 安装项目依赖 RUN npm install 暴露端口 EXPOSE 3000 启动应用 CMD ["node", "index.js"] 这段代码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逻辑很简单: 1. FROM node:16-alpine 告诉Docker从官方的Node.js 16版本的Alpine镜像开始构建。 2. WORKDIR /app 指定容器内的工作目录为/app。 3. COPY . /app 把当前项目的文件拷贝到容器的/app目录下。 4. RUN npm install 在容器内执行npm install命令,安装项目的依赖。 5. EXPOSE 3000 声明应用监听的端口号。 6. CMD ["node", "index.js"]:定义容器启动时默认执行的命令。 保存完Dockerfile后,我们可以试着构建镜像了。 --- 5. 构建并运行Docker镜像 在项目根目录下运行以下命令来构建镜像: bash docker build -t my-node-app . 这里的. 表示当前目录,my-node-app是我们给镜像起的名字。构建完成后,可以用以下命令查看是否成功生成了镜像: bash docker images 输出应该类似这样: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my-node-app latest abcdef123456 2 minutes ago 150MB 接着,我们可以启动容器试试看: bash docker run -d -p 3000:3000 my-node-app 参数解释: - -d:以后台模式运行容器。 - -p 3000:3000:将主机的3000端口映射到容器的3000端口。 - my-node-app:使用的镜像名称。 启动成功后,访问http://localhost:3000/,你会发现依然可以看到“Hello World”!这说明我们的Docker化部署已经初步完成了。 --- 6. 进阶 多阶段构建优化镜像大小 虽然上面的方法可行,但生成的镜像体积有点大(大约150MB左右)。有没有办法让它更小呢?答案是有!这就是Docker的“多阶段构建”。 修改后的Dockerfile如下: dockerfile 第一阶段:构建阶段 FROM node:16-alpine AS builder WORKDIR /app COPY package.json ./ RUN npm install COPY . . RUN npm run build 假设你有一个build脚本 第二阶段:运行阶段 FROM node:16-alpine WORKDIR /app COPY --from=builder /app/dist ./dist 假设build后的文件存放在dist目录下 COPY package.json ./ RUN npm install --production EXPOSE 3000 CMD ["node", "dist/index.js"] 这里的关键在于“--from=builder”,它允许我们在第二个阶段复用第一个阶段的结果。这样就能让开发工具和测试依赖 stays 在它们该待的地方,而不是一股脑全塞进最终的镜像里,这样一来镜像就能瘦成一道闪电啦! --- 7. 总结与展望 写到这里,我相信你已经对如何用Docker部署Node.js应用有了基本的认识。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记得多查阅官方文档,多动手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 未来,随着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普及,容器化将成为每个开发者必备的技能之一。所以,别犹豫啦,赶紧去试试呗!要是你有什么不懂的,或者想聊聊自己的经历,就尽管来找我聊天,咱们一起唠唠~咱们一起进步! 最后,祝大家都能早日成为Docker高手!😄
2025-05-03 16:15:16
30
海阔天空
转载文章
...安装ntp服务,参考Ubuntu20.04 Ntp服务安装及验证。 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 是一种确保时钟保持准确的方法。如果可以访问互联网,只需安装ntp的客户端软件到互联网上的公共ntp服务器自动修正时间即可 一、系统时间和硬件时间 Linux在默认情况下,系统时间和硬件时间并不会自动同步。而是以异步的方式运行,互不干扰。其中硬件时间的运行,是靠Bios电池来维持,而系统时间,是用CPU 时钟来维持的。 在系统开机的时候,会自动从Bios中取得硬件时间,设置为系统时间。 1.1 date命令 用来查看和设置系统时间 date 查看系统当前时间sudo date -s "2023-03-18 11:16:10" 修改系统时间为 "xxxx-xx-xx xx:xx:xx"===============================================================================nvidia@nvidia-desktop:~$ dateВт мар 18 11:16:27 +08 2023nvidia@nvidia-desktop:~$nvidia@nvidia-desktop:~$nvidia@nvidia-desktop:~$ sudo date -s "2023-03-18 11:16:10"[sudo] password for nvidia:Вт мар 18 11:16:10 +08 2023nvidia@nvidia-desktop:~$ 硬件时间的设置,可以用hwclock 1.2 hwclock 命令 查看当前硬件时间 注意:hwclock 所有命令需要使用root 权限 nvidia@nvidia-desktop:~$ hwclockhwclock: Cannot access the Hardware Clock via any known method.hwclock: Use the --debug option to see the details of our search for an access method.nvidia@nvidia-desktop:~$nvidia@nvidia-desktop:~$nvidia@nvidia-desktop:~$ sudo hwclock2023-03-21 11:18:49.607690+0800nvidia@nvidia-desktop:~$ 将系统时间同步到硬件时间 hwclock -w 将硬件时间同步到系统时间 hwclock -s 二、不同机器间时间同步 为了避免主机时间因为长期运作下所导致的时间偏差,进行时间同步(synchronize)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Linux系统下,一般使用ntp服务器来同步不同机器的时间。一台机器,可以同时是ntp服务器和ntp客户机。 2.1 ntpdate命令实现 ntpdate 安装: yum install ntpdate -y Centos系统======================================sudo apt install ntpdate Ubuntu系统 时间同步 sudo ntpdate -u cn.pool.ntp.org18 Mar 18:25:22 ntpdate[18673]: adjust time server 84.16.73.33 offset 0.015941 sec 使用ntpdate 只是强制将系统时间设置为ntp服务器时间,如果cpu tick有问题,时间还是会不准。所以,一般配合cron命令,来进行定期同步设置。比如,在crontab中添加: sudo crontab -e0 12 /usr/sbin/ntpdate 192.168.10.110 上述命令的意思是:每天的12点整,从192.168.10.110 ntp服务器同步一次时间(前提是 192.168.10.110有ntp服务)。 2.2 Ntp客户端代码实现 本质上还是创建socket连接去获取ntp服务的时间与本地时间比较,不一致修改本机时间即可。 NtpClient.h //// Created by lwang on 2023-03-18.//ifndef NTP_CLIENT_Hdefine NTP_CLIENT_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time.h>include <iostream>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select.h>include <sys/time.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arpa/inet.h>include <netdb.h>include <errno.h>include <endian.h>include <map>include <string>include <mutex>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NTP_LI 0define NTP_VERSION_NUM 3define NTP_MODE_CLIENT 3define NTP_MODE_SERVER 4define NTP_STRATUM 0define NTP_POLL 4define NTP_PRECISION -6define NTP_MIN_LEN 48define NTP_SERVER_PORT 123define NTP_SERVER_ADDR "119.28.183.184"define TIMEOUT 2define BUFSIZE 1500define JAN_1970 0x83aa7e80define NTP_CONV_FRAC32(x) (uint64_t)((x) ((uint64_t)1 << 32))define NTP_REVE_FRAC32(x) ((double)((double)(x) / ((uint64_t)1 << 32)))define NTP_CONV_FRAC16(x) (uint32_t)((x) ((uint32_t)1 << 16))define NTP_REVE_FRAC16(x) ((double)((double)(x) / ((uint32_t)1 << 16)))define USEC2FRAC(x) ((uint32_t)NTP_CONV_FRAC32((x) / 1000000.0))define FRAC2USEC(x) ((uint32_t)NTP_REVE_FRAC32((x)1000000.0))define NTP_LFIXED2DOUBLE(x) ((double)(ntohl(((struct l_fixedpt )(x))->intpart) - JAN_1970 + FRAC2USEC(ntohl(((struct l_fixedpt )(x))->fracpart)) / 1000000.0))struct s_fixedpt{uint16_t intpart;uint16_t fracpart;};struct l_fixedpt{uint32_t intpart;uint32_t fracpart;};struct ntphdr{if __BYTE_ORDER == __BID_ENDIANunsigned int ntp_li : 2;unsigned int ntp_vn : 3;unsigned int ntp_mode : 3;endifif __BYTE_ORDER == __LITTLE_ENDIANunsigned int ntp_mode : 3;unsigned int ntp_vn : 3;unsigned int ntp_li : 2;endifuint8_t ntp_stratum;uint8_t ntp_poll;int8_t ntp_precision;struct s_fixedpt ntp_rtdelay;struct s_fixedpt ntp_rtdispersion;uint32_t ntp_refid;struct l_fixedpt ntp_refts;struct l_fixedpt ntp_orits;struct l_fixedpt ntp_recvts;struct l_fixedpt ntp_transts;};class NtpClient {public:NtpClient();virtual ~NtpClient();void GetNtpTime(std::string &ntpTime);in_addr_t HostTransfer(const char host);int PaddingNtpPackage(void buf, size_t size);double GetOffset(const struct ntphdr ntp, const struct timeval recvtv);private:int m_sockfd;};endif / NTP_CLIENT_H / NtpClient.cpp //// Created by lwang on 2023-03-18.//include "NtpClient.h"NtpClient::NtpClient() { }NtpClient::~NtpClient() {}in_addr_t NtpClient::HostTransfer(const char host){in_addr_t saddr;struct hostent hostent;if ((saddr = inet_addr(host)) == INADDR_NONE){if ((hostent = gethostbyname(host)) == NULL){return INADDR_NONE;}memmove(&saddr, hostent->h_addr, hostent->h_length);}return saddr;}int NtpClient::PaddingNtpPackage(void buf, size_t size) // 构建并发送NTP请求报文{if (!size)return -1;struct ntphdr ntp;struct timeval tv;memset(buf, 0, BUFSIZE);ntp = (struct ntphdr )buf;ntp->ntp_li = NTP_LI;ntp->ntp_vn = NTP_VERSION_NUM;ntp->ntp_mode = NTP_MODE_CLIENT;ntp->ntp_stratum = NTP_STRATUM;ntp->ntp_poll = NTP_POLL;ntp->ntp_precision = NTP_PRECISION;gettimeofday(&tv, NULL); // 把目前的时间用tv 结构体返回ntp->ntp_transts.intpart = htonl(tv.tv_sec + JAN_1970);ntp->ntp_transts.fracpart = htonl(USEC2FRAC(tv.tv_usec));size = NTP_MIN_LEN;return 0;}double NtpClient::GetOffset(const struct ntphdr ntp, const struct timeval recvtv) // 偏移量{double t1, t2, t3, t4;t1 = NTP_LFIXED2DOUBLE(&ntp->ntp_orits);t2 = NTP_LFIXED2DOUBLE(&ntp->ntp_recvts);t3 = NTP_LFIXED2DOUBLE(&ntp->ntp_transts);t4 = recvtv->tv_sec + recvtv->tv_usec / 1000000.0;return ((t2 - t1) + (t3 - t4)) / 2;}void NtpClient::GetNtpTime(std::string &ntpTime){char buffer[64] = {0};char cmd[128] = {0};tm local;char buf[BUFSIZE];size_t nbytes;int maxfd1;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fd_set readfds;struct timeval timeout, recvtv, tv;double offset;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NTP_SERVER_PORT);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ostTransfer(NTP_SERVER_ADDR);if ((m_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 0){perror("socket error");return ;}if (connect(m_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 0){perror("connect error");return ;}nbytes = BUFSIZE;if (PaddingNtpPackage(buf, &nbytes) != 0){fprintf(stderr, "construct ntp request error \n");exit(-1);}send(m_sockfd, buf, nbytes, 0);FD_ZERO(&readfds);FD_SET(m_sockfd, &readfds);maxfd1 = m_sockfd + 1;timeout.tv_sec = TIMEOUT;timeout.tv_usec = 0;if (select(maxfd1, &readfds, NULL, NULL, &timeout) > 0){if (FD_ISSET(m_sockfd, &readfds)){if ((nbytes = recv(m_sockfd, buf, BUFSIZE, 0)) < 0){perror("recv error");exit(-1);}// 计算C/S时间偏移量gettimeofday(&recvtv, NULL);offset = GetOffset((struct ntphdr )buf, &recvtv);gettimeofday(&tv, NULL);tv.tv_sec += (int)offset;tv.tv_usec += offset - (int)offset;local = localtime((time_t )&tv.tv_sec);strftime(buffer, 64, "%Y-%m-%d %H:%M:%S", local);ntpTime = std::string(buffer);} }return ;} main.cpp include "NtpClient.h"int main(){std::string ntpTime = "";char curBuf[64] = {0};struct timeval cur;tm local;NtpClient client;client.GetNtpTime(ntpTime);cout << "ntpTime: " << ntpTime << endl;gettimeofday(&cur, NULL);local = localtime((time_t )&cur.tv_sec);strftime(curBuf, 64, "%Y-%m-%d %H:%M:%S", local);std::string curTime = std::string(curBuf);cout << "curTime: " << curTime << endl;if (curTime != ntpTime){cout << "start time calibrate!" << endl;std::string cmd = "sudo date -s \"" + ntpTime + "\"";system(cmd.c_str());cout << "cmd: " << cmd << endl;}else{cout << "time seem" << endl;}return 0;} 推荐一个零声学院免费教程,个人觉得老师讲得不错, 分享给大家:[Linux,Nginx,ZeroMQ,MySQL,Redis, fastdfs,MongoDB,ZK,流媒体,CDN,P2P,K8S,Docker, TCP/IP,协程,DPDK等技术内容,点击立即学习: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935110/article/details/129683157。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3-01 12:56:47
112
转载
Docker
Docker是一种轻量化的虚拟化容器,它可以方便地封装应用和它们的依赖库,并独立它们的运行环境。通常情况下,Docker默认只能使用CPU进行计算,但是有些应用需要图形处理器等专用硬件来满足其运算需求。 以便在Docker中使用图形处理器,首先需要部署兼容图形处理器的Docker运行环境。目前兼容图形处理器的Docker运行环境有两种:Nvidia Docker和Docker with NVIDIA 图形处理器。 其中,Nvidia Docker是官方兼容的插件,它可以让Docker容器调用主机上的NvidiaGPU资源,并通过Nvidia驱动程序在容器中使用图形处理器。它可以与Nvidia驱动程序一起使用,并允许容器直接调用图形处理器,从而提升应用的效能。以下是在Docker容器中使用图形处理器的示例,假定已经部署了Nvidia Docker: 使用nvidia-docker运行容器 nvidia-docker run -it -v /path/to/your/data:/data your_image_name python your_script.py 这里的your_image_name是你所需的容器镜像的名字,/path/to/your/data是主机上数据档案的路径,your_script.py是执行的脚本。 除了Nvidia Docker,Docker with NVIDIA 图形处理器也是一种流行的选择。它是基于Dockers Nvidiasample镜像开发的,可通过Docker Hub获取。以下是在Docker容器中使用图形处理器的示例,假定已经部署了Docker with NVIDIA 图形处理器: 使用docker-with-nvidia-gpu运行容器 nvidia-docker run -v /path/to/your/data:/data -it nvidia/cuda:10.0-base nvidia-smi 这里的 /path/to/your/data是主机上数据档案的路径,nvidia/cuda:10.0-base是Docker Hub中的一个包含CUDA运行环境和Nvidia驱动程序的镜像,nvidia-smi是在容器中运行的Nvidia System Management Interface。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即可在Docker容器中使用图形处理器,提升应用的计算效率。使用Docker来运行应用,可以让我们轻松地在不同的平台上部署和移动应用,而使用图形处理器可以帮助加速应用的计算,提升其效能。
2023-03-21 08:01:33
543
程序媛
Kubernetes
...更加强大。以下是一个创建新节点实例的示例: bash 假设你正在使用GCP gcloud compute instances create new-node \ --image-family ubuntu-1804-lts \ --image-project ubuntu-os-cloud \ --machine-type n1-standard-2 \ --scopes cloud-platform \ --subnet default 然后,你需要将这个新节点加入到Kubernetes集群中,具体操作取决于你的集群管理方式。例如,在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GKE) 中,新创建的节点会自动加入集群。 4. 使用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HPA) 除了手动调整,我们还可以利用Kubernetes的自动化工具——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HPA),根据实际负载动态调整Pod的数量。例如: bash 创建HPA对象,针对名为my-app的Deployment,目标CPU利用率保持在50% kubectl autoscale deployment my-app --cpu-percent=50 --min=1 --max=10 这段命令会创建一个HPA,它会自动监控"my-app" Deployment的CPU使用情况,当CPU使用率达到50%时,开始增加Pod数量,直到达到最大值10。 结语 处理Kubernetes节点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我们结合监控、分析和调整策略,同时善用Kubernetes提供的各种自动化工具。在整个这个流程里,持续盯着并摸清楚系统的运行状况可是件顶顶重要的事。为啥呢?因为只有真正把系统给琢磨透了,咱们才能做出最精准、最高效的决定,一点儿也不含糊!记住啊,甭管是咱们亲自上手调整还是让系统自动化管理,归根结底,咱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保证服务能稳稳当当、随时待命。咱得瞅准了,既要让集群资源充分满负荷运转起来,又得小心翼翼地躲开资源紧张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和麻烦。
2023-07-23 14:47:19
115
雪落无痕
转载文章
Docker Daemon , Docker Daemon是Docker系统的核心服务进程,它在后台运行并负责管理Docker容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创建、启动、停止和删除容器,以及与镜像仓库进行交互以下载或上传镜像。在本文中,Docker Daemon的配置文件路径根据不同运行模式(root模式和rootless模式)有所不同,默认位于\ /etc/docker/daemon.json\ 或用户主目录下的\ ~/.docker/daemon.json\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模式 , TLS是一种用于网络通信加密的安全协议,确保在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在Docker环境中,启用TLS模式可以对Docker守护进程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进行加密,防止敏感信息被窃取或篡改。当Docker Daemon需要使用到TLS证书时,会按照特定顺序查找这些证书文件,例如优先检查命令行参数指定的证书路径,其次考虑环境变量DOCKER_CERT_PATH等。 containerd Socket (sock) , containerd是一个独立于Docker Daemon的高性能容器运行时,提供了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在Docker生态系统中,containerd.sock是一个Unix Domain Socket,它作为containerd与Docker以及其他组件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接口。在文中提到的\ /run/containerd/containerd.sock\ 即为containerd服务监听的通信端点,Docker通过连接这个socket与containerd进行交互,执行如创建、启动和停止容器等操作。
2023-09-08 20:50:40
88
转载
Redis
...dis是一种开源的、基于内存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可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在本文中,Redis被用作实现分布式锁的关键工具,通过其setnx命令和其他相关命令来确保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安全访问。 分布式锁 , 分布式锁是分布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多个进程或节点对共享资源进行并发访问的一种同步机制。在一个分布式环境中,由于数据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因此需要一种跨节点的锁机制来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进程能执行特定操作。文中提到的Redis分布式锁即是利用Redis的原子操作特性,在多进程中协调对公共资源的访问控制。 Redis Cluster , Redis Cluster是Redis提供的原生集群解决方案,它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提供数据分片(sharding)和高可用性。在解决文中提到的并发问题时,使用Redis Cluster可以有效避免单点故障,同时通过数据分区降低了多个Java进程竞争同一资源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Spring Boot 2 , Spring Boot 2是一个流行的Java框架,用于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它包含了自动配置功能,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创建独立运行、生产级别的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在本文场景中,Spring Boot 2与Docker结合,为Java应用程序提供了便捷的部署和运行环境,并通过集成StringRedisTemplate类来方便地操作Redis。 Jedis , Jedis是一个Java编写的Redis客户端,用于连接Redis服务器并执行相关命令。在文章中,通过Spring Boot应用中的Jedis实例与Redis建立连接,并执行setnx命令以尝试获取分布式锁,体现了Jedis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重要角色。
2023-05-29 08:16:28
269
草原牧歌_t
Docker
Docker是一种普及的容器化技术,它可以协助程序员更有效率地创建、发布和执行软件。最近,Docker官方公布开始兼容x86架构,这将给使用x86设备的用户带来很大的便利。 首先,对于使用x86设备的用户来说,他们不必去研究Docker的执行原理,因为现在Docker已经对x86进行了全面兼容。这对于初学Docker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协助的。此外,现在用户也不必考虑是否需要购买额外的设备来兼容Docker。 $ docker run --rm hello-world 此外,对于程序员来说,现在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将其软件从x86架构转移到其他架构中,因为Docker提供了跨平台的容器化解决方案。这使得程序员可以更加轻松地在不同的设备架构上发布和执行其软件。 总之,Docker现在兼容x86架构,这将为使用x86设备的用户带来很大的便利。无论是初学Docker的用户还是有经验的程序员,都可以在使用Docker时更加方便和灵活。
2023-08-31 13:21:01
540
代码侠
MySQL
...| 5.7.19-0ubuntu0.16.04.1 | +-------------------------+ 1 row in set (0.00 sec) 无论您选择哪种方法,从中获得的MySQL版本号都是相同的。查看MySQL版本号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为MySQL的版本可能会改变,从而可能会引起应用程序或Web应用程序的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
2023-10-03 21:22:15
106
软件工程师
Docker
Docker 是一个非常普及的容器化技术,它能够让程序员在不同的环境中创建和执行应用程序。但是,有时候在使用 Docker 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碰到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时钟不正确。 在 Docker 容器中,时钟通常会在启动容器时自动与主机时钟同步化。但是,当我们在容器中执行持续执行的程序或者服务时,时钟也许会出现偏移或者不同步化的情况,这会导致程序产生异常或者错误。 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是容器内部的时钟与主机系统的时钟存在差异。当容器内的时钟发生偏移时,我们可以使用 Docker 提供的命令行工具来手动进行时钟同步化,例如: docker run --rm -it --privileged alpine /bin/sh hwclock -s 上述命令将登录 Alpine 容器,并使用 hwclock 命令将内部时钟与主机时钟同步化。在其它容器中,您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处理时钟不同步化的问题。 另外,如果您需要在容器中执行数据库或其它需要精确时间的应用程序时,您可以考虑使用特定的 Docker 镜像来处理时钟同步化问题,例如: docker run --rm -it --privileged centos /bin/sh yum -y install ntp ntpdate pool.ntp.org 上述命令将在 CentOS 容器中安装 NTP 服务,并使用 ntpdate 命令从 pool.ntp.org 同步化时钟。在其它镜像中,您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处理时钟同步化问题。 总而言之,时钟不正确是 Docker 容器中常见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使用 Docker 提供的命令行工具或者特定镜像来手动同步化时钟,从而处理这个问题。
2023-10-26 12:53:07
467
程序媛
Docker
Docker是一款非常普遍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帮助程序员迅速安装自己的应用软件,提升编程效能。在运用Docker时,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开启虚拟机。 docker container start [OPTIONS] CONTAINER 上面的指令用于开启已停止的虚拟机。其中,OPTIONS参数用于设置一些参数,比如开启方式、端口映射等,CONTAINER参数用于设置要开启的虚拟机。 docker container attach [OPTIONS] CONTAINER 上面的指令用于将当前终端附加到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在虚拟机内部进行操作,不需要进入虚拟机。 docker container exec [OPTIONS] CONTAINER COMMAND 上面的指令用于在正在运行的虚拟机内部执行指令。其中,OPTIONS参数用于设置一些参数,比如执行环境、运行用户等,CONTAINER参数用于设置要执行指令的虚拟机,COMMAND参数用于设置要执行的指令。 通过以上指令,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开启Docker虚拟机,并在虚拟机内部进行操作。这些指令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
2023-05-01 12:17:30
285
算法侠
Docker
Docker是一个允许开发者在容器中创建、封装和发布应用程序的开源平台。它的优点在于提高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的一致性、弹性和迁移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执行Docker创建一个NPM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预备一个项目目录。在该目录下创建一个Dockerfile,这是Docker用以创建镜像的文件。 FROM node:10 RUN npm install -g npm WORKDIR /app COPY package.json ./ RUN npm install COPY . . CMD ["npm", "start"] 该Dockerfile执行Node.js作为基础容器,并在其中添加了NPM。它将我们的应用程序文件移动至/app目录,并通过CMD运行NPM。接下来,执行docker build命令来创建该镜像: docker build -t mynpm . 这个命令会创建一个名为"mynpm"的镜像。一旦创建完成,我们就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将其运行: docker run -it --rm mynpm 这个命令将在交互模式下运行容器,并在容器中运行NPM。如果我们需要将宿主机的文件夹映射到容器中,以便可以对代码进行更改和调试,则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docker run -it --rm -v "$(pwd)":/app mynpm 此命令将把当前项目目录绑定到容器的/app目录中。 在容器中安装npm包很容易。只需执行docker run -it --rm mynpm 命令进入交互模式,然后在其中运行npm install即可。 在完成容器的创建和运行后,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可重复、可移植并且易于管理的NPM环境!
2023-12-05 10:01:06
529
逻辑鬼才
MySQL
...云、AWS等也提供了基于VPC(虚拟私有云)环境下的MySQL数据库连接方案,通过私有网络和子网策略增强数据库连接的安全层级。 另一方面,针对SSH隧道技术,开发者们正在研究如何优化其性能并提高可用性。例如,通过跳板机设置减少网络延迟,或者结合密钥对认证代替密码验证以提升安全性。同时,DevOps领域也在积极倡导采用自动化工具(如Ansible、Terraform)来配置和管理SSH隧道及MySQL连接,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运维流程。 此外,随着Kubernetes和Docker容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MySQL数据库提供安全连接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例如,利用Kubernetes中的Ingress资源,可实现从外部网络到集群内MySQL服务的安全访问,并且支持自动化的SSL证书管理和轮换。 总的来说,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MySQL连接方式的演进与发展,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融入最新的安全理念和技术手段,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数据安全需求。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持续关注这些领域的动态和实践,无疑将有助于提升自身在数据库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2023-06-22 12:09:56
134
码农
Docker
Docker是一种普遍的开放源代码容器应对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控应用程式的生存周期。使用Docker,我们可以轻易地启动运行、终止和移除容器。但是,当我们需要一次性终止多个容器时,人工逐个终止就显得比较繁琐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如何使用Docker批量终止容器。 docker stop $(docker ps -aq) 上面的命令非常简单,它使用了一个子命令来获取所有容器的ID。这个子命令是“docker ps -aq”,它会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容器的ID,但不会列出容器的名称。接着,我们再把这些ID传递给“docker stop”命令,就可以批量终止所有正在运行的容器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命令只会终止正在运行的容器,已经被终止的容器不会再次被终止。 如果你想要同时终止指定的容器,你可以使用类似于下面的命令: docker stop container_name1 container_name2 container_name3 其中,container_name1、container_name2和container_name3是要终止的容器的名称。 总之,使用Docker批量终止容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控应用程式的生存周期,节省了人工逐个终止容器的繁琐。而且,这个方法还可以轻易地扩展到其他Docker命令中。
2023-07-13 23:32:15
261
码农
Docker
Docker 是当前比较盛行的虚拟机技术。它赋予可复现安装的场景,这个场景包含了安装应用所必须的所有模块(如关联性、程序库等等)。在采用 Docker 安装应用时,时常需要挂接存储卷来保留应用情况或者提供应用间资源共享的功能。接下来我们来讲解一下 Docker 挂载情况。 $ docker run --name mynginx -v /data/nginx:/etc/nginx -d nginx 上面的命令就是在建立 mynginx 虚拟机的同时,将宿主机 /data/nginx 目录挂载到虚拟机内部的 /etc/nginx 目录。这样就能够通过宿主机的 /data/nginx 目录来读取虚拟机内的 /etc/nginx 目录。然而有时,挂载情况会出现问题,接下来来讲解一些常见的挂载情况。 1.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docker run -v /host:/data myimage 上述代码在执行时报错,报错信息是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因为在 Docker 虚拟机中 /host 目录不存在,因此 Docker 不能挂载 /host 目录到虚拟机内部的 /data 目录。 2. Permission denied $ docker run -v /root:/data myimage 上述代码在执行时报错,报错信息是 Permission denied。这是因为默认情况下,Docker 挂载本地目录到虚拟机内部时,会采用虚拟机内的没有 root 权限的用户来读取挂载目录,然而 /root 目录是只有 root 用户才能读取的,因此会出现 Permission denied 的错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在运行 Docker 命令时采用 -u 参数来指定虚拟机内的用户。 3. Readonly file system $ docker run --read-only -v /data:/data myimage 上述代码在执行时报错,报错信息是 Readonly file system。这是因为 Docker 在运行时采用只读文件系统,因此挂载目录的读取权限是只读的,不能对挂载目录进行写入操作。如果需要对挂载目录进行写入操作,需要在 Dockerfile 中采用 VOLUME 指令来显式定义挂载的目录。 总结 Docker 挂载情况是 Docker 安装应用时时常遇到的问题,本文讲解了一些常见的挂载情况及解决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挂载方式,保证 Docker 虚拟机正常运行。
2023-01-13 17:03:08
524
逻辑鬼才
MySQL
...此外,阿里云也提供了基于MySQL的高度兼容、安全稳定的云数据库服务,助力企业在云端实现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容器化和Kubernetes等云原生技术的发展,MySQL服务的部署与运维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用户可以通过Docker容器快速搭建MySQL服务,并借助Kubernetes进行自动化部署和资源调度,从而提升服务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技术浪潮下,MySQL服务持续演进升级,正以更加强大且灵活的姿态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数据存储与管理需求。对于开发者和IT专业人员来说,紧跟MySQL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实践,无疑将有助于提升自身在数据架构设计和应用开发领域的竞争力。
2023-04-15 17:10:20
127
键盘勇士
Docker
在运用Docker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碰到因为一些因素致使信息遗失的情况,这时我们需要对Docker数据进行找回。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数据找回的方法。 1. 利用实例存档文件 1. 先在需要找回数据的主机上终止所有有关实例。 2. 根据主机上已有实例的存档文件进行新建新的实例。 3. 在新实例里将数据目录映射到本地,运用 scp 命令将备份数据复制到数据目录中。 4. 通过启动新的实例并挂载数据目录的方式实现数据找回。 2. 利用数据卷备份 1. 在需要备份的数据卷所在的实例内,运用 tar 命令将数据卷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备份为一个文件。 2. 将存档文件传输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上,例如 NAS 服务器中。 3. 在发生信息遗失的情况下,从备份介质中找回存档文件。 4. 利用 docker volume create 命令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卷,并挂载到实例中。 5. 利用 tar 命令将存档文件中的数据找回到新的数据卷中。 6. 挂载新的数据卷到有关实例中实现数据找回。 总之,在日常运用 Docker 时,一定要注意备份好数据,保护好自己的数据。
2023-04-14 09:42:03
301
码农
Docker
Docker是一种迅速而便捷的容器管控软件,在这个工具中,网络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有效的容器网络能够为我们提供高效的服务保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讨论如何在Docker中创建一个网络。 $ docker network create --subnet 172.28.0.0/16 mynetwork 上面的命令将会在Docker中创建一个名为mynetwork的网络,同时设定了一个子网络的IP地址。这个IP地址是一个私有IP地址,用于Docker容器之间的通信。 $ docker run -itd --name container1 --net mynetwork --ip 172.28.1.100 ubuntu 上面的命令将会在mynetwork中创建一个名为container1的容器,并且将其IPIP地址设置为172.28.1.100。这个命令可以在每个容器中运行。 $ docker run -itd --name container2 --net mynetwork --ip 172.28.1.101 ubuntu 若需在mynetwork中新建另一个容器,则可以使用上面的命令来新建一个名为container2的容器,其IPIP地址为172.28.1.101。 $ docker network connect mynetwork container2 如果已然有一个容器并且想让它接入mynetwork中,则可以使用上面的命令将容器与网络链接。 $ docker network ls 此命令将展示当前Docker中的所有网络。 总之,创建一个Docker网络非常简单,并且Docker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工具,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并管理容器的网络。阅读本文后,您应该已然掌握了Docker网络的基本知识,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Docker来构建您的应用程序网络。
2023-11-16 16:39:36
494
算法侠
Nginx
Docker启动的Nginx如何解决浏览器跨域问题? 什么是Nginx? Nginx是一款轻量级的Web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它是开源的,并且具有很高的性能和稳定性。由于它的高可用性和易用性,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环境中。 什么是跨域问题? 当我们在网页上请求不同域名下的资源时,就会发生跨域问题。浏览器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这种行为。要搞定这个问题,我们得用上一个叫做“跨域资源共享”的技术,简称CORS。简单来说,就是让不同的网站之间能够安全地共享资源,就像邻里之间互相借个酱油、醋啥的,大家都方便。 使用Docker启动Nginx 我们可以使用Docker来方便地启动Nginx服务器。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Dockerfile,内容如下: bash FROM nginx:latest COPY nginx.conf /etc/nginx/nginx.conf EXPOSE 80 CMD ["nginx", "-g", "daemon off;"] 然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名为nginx.conf的文件,内容如下: perl http {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80; } } }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启动Nginx服务器: css docker build -t my-nginx . docker run -d --name my-nginx -p 80:80 my-nginx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地使用Docker启动了一个Nginx服务器,并且可以通过访问http://localhost/来测试。 如何解决浏览器跨域问题? 为了能够在Nginx服务器上解决浏览器跨域问题,我们需要在nginx.conf文件中添加一些配置。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添加以下两个配置: javascript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这两个配置的作用分别是: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指定允许跨域请求的来源。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指定允许跨域请求的方法。 注意,我们在location块中添加了proxy_pass指令,这个指令的作用是转发HTTP请求到另一个服务器。嘿,伙计,这次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把请求给“嗖”地一下转送到了localhost那个家伙的8080端口上啦。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地在Nginx服务器上解决了浏览器跨域问题。我们可以再次访问http://localhost/来测试。 总结 总的来说,使用Docker启动Nginx服务器是一种非常简单且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浏览器跨域问题。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咱们就能轻松搞定Nginx服务器的配置,让它帮咱们顺顺利利解决跨域这个小麻烦。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地管理和扩展我们的应用程序。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使用Docker和Nginx,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去试试看!
2023-11-18 17:50:15
154
断桥残雪_t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fg %jobnumber
- 将后台作业切换至前台运行。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