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Spring Boot框架下的HTTP鉴...]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Nginx
...x可是一款超级能打的HTTP服务器和反向代理神器,它以稳定著称,功能强大,配置文件简单易懂,而且用起来特别省资源,简直不要太棒!但就像任何其他软件一样,它也有自己的脆弱点,尤其是在权限设置方面。这次咱们要聊聊Nginx权限设置时容易踩的坑,还会告诉你咋样才能避开这些麻烦事儿。 一、权限设置的重要性 1.1 初识权限设置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城堡的守护者,而Nginx就是那座城堡的大门。要是你没把权限设好,那可就麻烦了。到时候,不管是心怀不轨的坏蛋还是啥的,都能大摇大摆地闯进你的地盘,随便拿走你的财宝,甚至把整个城堡都给拆了!权限设置对于保护服务器资源免受未授权访问至关重要。如果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敏感数据泄露、服务被滥用等严重后果。 1.2 权限设置的基本概念 - 用户(User):操作系统中的账户,比如root或普通用户。 - 组(Group):用户可以归属于多个组,这样就可以对一组文件或目录进行统一管理。 - 权限(Permissions):读(read)、写(write)和执行(execute)权限,分别用r、w、x表示。 1.3 示例代码 假设我们有一个网站,其根目录位于/var/www/html。为了让Web服务器能顺利读取这个目录里的文件,我们得确保Nginx使用的用户账户有足够的权限。通常情况下,Nginx以www-data用户身份运行: bash sudo chown -R www-data:www-data /var/www/html sudo chmod -R 755 /var/www/html 这里,755权限意味着所有者(即www-data用户)可以读、写和执行文件,而组成员和其他用户只能读和执行(但不能修改)。 二、常见的权限设置错误 2.1 错误示例1:过度宽松的权限 bash sudo chmod -R 777 /var/www/html 这个命令将使任何人都可以读、写和执行该目录及其下所有文件。虽然这个方法在开发时挺管用的,但真要是在生产环境里用,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啊!要是谁有了这个目录的权限,那他就能随便改或者删里面的东西,这样可就麻烦大了,安全隐患多多啊。 2.2 错误示例2:忽略SELinux/AppArmor 许多Linux发行版都默认启用了SELinux或AppArmor这样的强制访问控制(MAC)系统。要是咱们不重视这些安全措施,只靠老掉牙的Unix权限设置,那可就得做好准备迎接各种意料之外的麻烦了。例如,在CentOS上,如果我们没有正确配置SELinux策略,可能会导致Nginx无法访问某些文件。 2.3 错误示例3:不合理的用户分配 有时候,我们会不小心让Nginx以root用户身份运行。这样做虽然看似方便,但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Nginx被攻击,攻击者就有可能获得系统的完全控制权。因此,始终要确保Nginx以非特权用户身份运行。 2.4 错误示例4:忽略文件系统权限 即使我们已经为Nginx设置了正确的权限,但如果文件系统本身存在漏洞(如ext4的某些版本中的稀疏超级块问题),也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因此,定期检查并更新文件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避免权限设置错误 3.1 学习最佳实践 了解并遵循行业内的最佳实践是避免错误的第一步。比如,应该始终限制对敏感文件的访问,确保Web服务器仅能访问必要的资源。 3.2 使用工具辅助 利用如auditd这样的审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监控和记录权限更改,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3.3 定期审查配置 定期审查和测试你的Nginx配置文件,确保它们仍然符合当前的安全需求。这就像是看看有没有哪里锁得不够紧,或者是不是该再加把锁来确保安全。 3.4 保持警惕 安全永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新的威胁不断出现。保持对最新安全趋势的关注,并适时调整你的防御策略。 四、结语 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安全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你能对Nginx权限设置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了解到一些常见的错误以及如何避免它们。记住,安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改进。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世界吧! --- 以上就是关于Nginx权限设置错误的一篇技术文章。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有啥不明白的或者想多了解点儿啥,尽管留言,咱们一起聊聊!
2024-12-14 16:30:28
82
素颜如水_
转载文章
...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secdev.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973195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内存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底向上分别是: 操作系统内核的内存管理 用户空间lib库的内存管理算法 应用程序从lib库申请内存后,根据应用程序本身的程序特性进行优化, 比如使用引用计数std::shared_ptr,内存池方式等等。 1. 用户空间内存管理 目前大部分用户控件程序使用glibc提供的malloc/free系列函数,而glibc使用的ptmalloc2在性能上远远弱后于google的tcmalloc和facebook的jemalloc。 而且后两者只需要使用LD_PRELOAD环境变量启动程序即可,甚至并不需要重新编译。 1.1 ptmalloc2 malloc是一个C库中的函数,malloc向glibc请求内存空间。glibc初始分配或者通过brk和sbrk或者mmap向内核批发内存,然后“卖”给我们malloc使用。 既然brk、mmap提供了内存分配的功能,直接使用brk、mmap进行内存管理不是更简单吗,为什么需要glibc呢? 因为系统调用,导致程序从用户态陷入内核态,比较消耗资源。为了减少系统调用带来的性能损耗,glibc采用了内存池的设计,增加了一个代理层,每次内存分配,都优先从内存池中寻找,如果内存池中无法提供,再向操作系统申请。 1.2 tcmalloc tcmalloc 是google开发的内存分配算法库,用来替代传统的malloc内存分配函数,它有减少内存碎片,适用于多核,更好的并行性支持等特性。 要使用tcmalloc,只要将tcmalloc通过-ltcmalloc连接到应用程序即可。 也可以使用LD_PRELOAD在不是你自己编译的应用程序中使用:$ LD_PRELOAD="/usr/lib/libtcmalloc.so" 2. 内核空间内存管理 linux操作系统内核,将内存分为一个个页去管理。 2.1 页面管理算法–伙伴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而频繁地申请和释放不同大小的连续页框,必然导致在已分配页框的内存块中分散了许多小块的空闲页框。这样,即使这些页框是空闲的,其他需要分配连续页框的应用也很难得到满足。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内存碎片,Linux内核中引入了伙伴系统算法(buddy system)。 2.1.1 Buddy(伙伴的定义)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称为伙伴: 1)两个块大小相同; 2)两个块地址连续; 3)两个块必须是同一个大块中分离出来的; 2.1.2 Buddy算法的分配 假设要申请一个256个页框的块,先从256个页框的链表中查找空闲块,如果没有,就去512个页框的链表中找,找到了则将页框块分为2个256个页框的块,一个分配给应用,另外一个移到256个页框的链表中。如果512个页框的链表中仍没有空闲块,继续向1024个页框的链表查找,如果仍然没有,则返回错误。 2.1.3 Buddy算法的释放 内存的释放是分配的逆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伙伴的合并过程。页框块在释放时,会主动将两个连续的页框块合并为一个较大的页框块。 2.2 Slab机制 slab是Linux操作系统的一种内存分配机制。其工作是针对一些经常分配并释放的对象,如进程描述符等,这些对象的大小一般比较小,如果直接采用伙伴系统来进行分配和释放,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内碎片,而且处理速度也太慢。 而slab分配器是基于对象进行管理的,相同类型的对象归为一类(如进程描述符就是一类),每当要申请这样一个对象,slab分配器就从一个slab列表中分配一个这样大小的单元出去,而当要释放时,将其重新保存在该列表中,而不是直接返回给伙伴系统,从而避免这些内碎片。slab分配器并不丢弃已分配的对象,而是释放并把它们保存在内存中。当以后又要请求新的对象时,就可以从内存直接获取而不用重复初始化。 2.3 内核中申请内存的函数 2.3.1 __get_free_pages __get_free_pages函数是最原始的内存分配方式,直接从伙伴系统中获取原始页框,返回值为第一个页框的起始地址. 2.3.2 kmem_cache_alloc kmem_cache_create/ kmem_cache_alloc是基于slab分配器的一种内存分配方式,适用于反复分配释放同一大小内存块的场合。首先用kmem_cache_create创建一个高速缓存区域,然后用kmem_cache_alloc从 该高速缓存区域中获取新的内存块。 2.3.3 kmalloc kmalloc是内核中最常用的一种内存分配方式,它通过调用kmem_cache_alloc函数来实现。 kmalloc() 申请的内存位于物理内存映射区域,而且在物理上也是连续的,它们与真实的物理地址只有一个固定的偏移,因为存在较简单的转换关系,所以对申请的内存大小有限制,不能超过128KB。 较常用的flags()有: GFP_ATOMIC —— 不能睡眠; GFP_KERNEL —— 可以睡眠; GFP_DMA —— 给 DMA 控制器分配内存,需要使用该标志。 2.3.4 vmalloc vmalloc() 函数则会在虚拟内存空间给出一块连续的内存区,但这片连续的虚拟内存在物理内存中并不一定连续。由于 vmalloc() 没有保证申请到的是连续的物理内存,因此对申请的内存大小没有限制,如果需要申请较大的内存空间就需要用此函数了。 注意vmalloc和vfree时可以睡眠的,因此不能从中断上下问调用。 一般情况下,内存只有在要被 DMA 访问的时候才需要物理上连续,但为了性能上的考虑,内核中一般使用 kmalloc(),而只有在需要获得大块内存时才使用 vmalloc()。例如,当模块被动态加载到内核当中时,就把模块装载到由 vmalloc() 分配的内存上。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secdev.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973195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2-26 20:46:17
231
转载
Kibana
... 三、实战应用与优化 在实际项目中,自定义聚合函数可以极大地增强数据分析的能力。例如,你可能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调整map_script中的条件,或者优化init_script和combine_script以提高性能。 实践建议: - 测试与调试:在部署到生产环境前,务必充分测试自定义聚合函数,确保其逻辑正确且性能良好。 - 性能考虑:自定义聚合函数可能会增加查询的复杂度和执行时间,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合理设计脚本,避免不必要的计算,以提升效率。 - 可读性:保持代码简洁、注释清晰,方便团队成员理解和维护。 四、结语 自定义数据聚合函数是Kibana强大的功能之一,它赋予了用户无限的创造空间,能够针对特定业务需求进行精细的数据分析。通过本文的探索,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现方法。嘿,兄弟!你得记住,实践就是那最棒的导师。别老是坐在那里空想,多动手做做看,不断试验,然后调整改进。这样啊,你的数据洞察力,那可是能突飞猛进的。就像种花一样,你得浇水、施肥、修剪,它才会开花结果。所以,赶紧去实践吧,让自己的技能开枝散叶!在数据的海洋中航行,自定义聚合函数就是你手中的指南针,引领你发现更多宝藏。
2024-09-16 16:01:07
167
心灵驿站
ClickHouse
...示例二:使用物化视图优化查询 继续上面的例子,如果我们发现SalesByCustomer视图被频繁访问,那么就可以进一步优化,将其转换为物化视图: sql -- 创建物化视图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SalesSummary ENGINE = MergeTree() ORDER BY customer_id AS SELECT customer_id, name, SUM(amount) AS total_sales FROM Sales JOIN Customers USING (customer_id) GROUP BY customer_id, name; -- 查询物化视图 SELECT FROM SalesSummary WHERE total_sales > 1000; 可以看到,相比之前的视图方式,物化视图不仅减少了重复计算,还提供了更好的性能表现。 --- 5. 总结与展望 总之,尽管ClickHouse在处理跨数据库或表的复杂查询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无法胜任大型项目的需求。其实啊,只要咱们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安排和设计,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用担心啦,还能把ClickHouse的好处发挥得足足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技术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你在使用ClickHouse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或者想法,欢迎随时交流讨论哦! 加油,我们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吧!
2025-04-24 16:01:03
23
秋水共长天一色
转载文章
...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00197/article/details/96672619。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根据jeff377 的话,竹子将这验证码改进了一下,请大家讨论看看。 -------jeff377-------------------------------------------- 我研究所的论文就是在做类神经网络处理文字辨识,以你的例子而言,旋转随意角度对辨识来说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只要抓字的重心,360度旋转抓取特微值,还是可以辨识的出来。 通常文字辨识的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要把个别文字分割,你只要把文字弄的难分割就有不错的安全性。 --------------------------------------------------- 代码比较粗糙,而且比较菜,其中遇到一个问题,未对 Graphics 填充底色,那么文字的 ClearType 效果没有了,文字毛边比较明显,不知道为什么,谁能告诉竹子? 代码相对粗糙,没有考虑更多的情况,在测试过程中,以20px 字体呈现,效果感觉还不错,只是 ClearType 效果没有了。 帖几张看看 ------------ ------------ ------------ ------------ 有一些随机的不好,象下面这张 相关链接: 查看 V1.0 .NET 2.0 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Web; namespace Oran.Image { /// <summary> /// 旋转的可视验证码图象 /// </summary> public class RotatedVlidationCode { public enum RandomStringMode { /// <summary> /// 小写字母 /// </summary> LowerLetter, /// <summary> /// 大写字母 /// </summary> UpperLetter, /// <summary> /// 混合大小写字母 /// </summary> Letter, /// <summary> /// 数字 /// </summary> Digital, /// <summary> /// 混合数字与大小字母 /// </summary> Mix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nerateRandomString(int length, RandomStringMode mode) { string rndStr = string.Empty; if (length == 0) return rndStr; //以数组方式候选字符,可以更方便的剔除不要的字符,如数字 0 与字母 o char[] digitals = new char[10] { '0', '1', '2', '3', '4', '5', '6', '7', '8', '9' }; char[] lowerLetters = new char[26]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char[] upperLetters = new char[26]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char[] letters = new char[52]{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char[] mix = new char[62]{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int[] range = new int[2] { 0, 0 };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switch (mode) { case RandomStringMode.Digital: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rndStr += digitals[random.Next(0, digitals.Length)]; break; case RandomStringMode.LowerLetter: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rndStr += lowerLetters[random.Next(0, lowerLetters.Length)]; break; case RandomStringMode.UpperLetter: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rndStr += upperLetters[random.Next(0, upperLetters.Length)]; break; case RandomStringMode.Letter: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rndStr += letters[random.Next(0, letters.Length)]; break; default: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rndStr += mix[random.Next(0, mix.Length)]; break; } return rndStr; } /// <summary> /// 显示验证码 /// </summary> /// <param name="seed">随机数辅助种子</param> /// <param name="strLen">验证码字符长度</param> /// <param name="fontSize">字体大小</param> /// <param name="mode">随机字符模式</param> /// <param name="clrFont">字体颜色</param> /// <param name="clrBg">背景颜色</param> public static void ShowValidationCode(ref int seed, int strLen, int fontSize, RandomStringMode mode, Color clrFont, Color clrBg) { int tmpSeed; unchecked { tmpSeed = (int)(seed DateTime.Now.Ticks); ++seed; } Random rnd = new Random(tmpSeed); string text = GenerateRandomString(strLen, mode); int height = fontSize 2; // 因为字体旋转后每个字体所占宽度会所有加大,所以要加一点补偿宽度 int width = fontSize text.Length + fontSize / (text.Length - 2); Bitmap bmp = new Bitmap(width, height); Graphics graphics = Graphics.FromImage(bmp); Font font = new Font("Courier New", fontSize, FontStyle.Bold); Brush brush = new SolidBrush(clrFont); Brush brushBg = new SolidBrush(clrBg); graphics.FillRectangle(brushBg, 0, 0, width, height); Bitmap tmpBmp = new Bitmap(height, height); Graphics tmpGph = null; int degree = 40; Point tmpPoint = new Point(); for (int i = 0; i < text.Length; i++) { tmpBmp = new Bitmap(height, height); tmpGph = Graphics.FromImage(tmpBmp); // tmpGph.TextRenderingHint = System.Drawing.Text.TextRenderingHint.SingleBitPerPixelGridFit; // 不填充底色,文字 ClearType 效果不见了,why?! // tmpGph.FillRectangle(brushBg, 0, 0, tmpBmp.Width, tmpBmp.Height); degree = rnd.Next(20, 51); // [20, 50]随机角度 if (rnd.Next(0, 2) == 0) { tmpPoint.X = 12; // 调整文本坐标以适应旋转后的图象 tmpPoint.Y = -6; } else { degree = ~degree + 1; // 逆时针旋转 tmpPoint.X = -10; tmpPoint.Y = 6; } tmpGph.RotateTransform(degree); tmpGph.DrawString(text[i].ToString(), font, brush, tmpPoint); graphics.DrawImage(tmpBmp, i fontSize, 0); // 拼接图象 } //输出图象 System.IO.MemoryStream memoryStream = new System.IO.MemoryStream(); bmp.Save(memoryStream, System.Drawing.Imaging.ImageFormat.Gif); HttpContext.Current.Response.Cache.SetCacheability(HttpCacheability.NoCache); HttpContext.Current.Response.ClearContent(); HttpContext.Current.Response.ContentType = "image/gif"; HttpContext.Current.Response.BinaryWrite(memoryStream.ToArray()); HttpContext.Current.Response.End(); //释放资源 font.Dispose(); brush.Dispose(); brushBg.Dispose(); tmpGph.Dispose(); tmpBmp.Dispose(); graphics.Dispose(); bmp.Dispose(); memoryStream.Dispose(); } }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Red/archive/2008/06/22/1227687.html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00197/article/details/96672619。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5-27 09:38:56
249
转载
转载文章
...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hying719/article/details/124464016。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接上一篇文章: 重学音视频?认识 MP4 视频(上) 文章的提到的资料都放在知识星球了,后续的内容更新还是以星球为主,也会放出一些干货在公众号的,现在加入星球还是优惠价,后面干货越多,涨价的可能性就越大了。 一个关于音视频领域专业问答的小圈子!! 为了方便大家的检索,我把专栏内容放在网页上了,地址如下: https://glumes.com/player_book/ 如图所示,就能访问专栏啦。 以下就是专栏的内容: 在前文介绍了 MP4 标准的缘由,现在要详细了解一下它的格式。 还是回到这张图: 重点看这里: 第十四部分(ISO/IEC 14496-14):MPEG-4(即MP4)文件格式:定义基于第十二部分的用于存储MPEG-4内容的视频文档格式。 也就是说 MP4 文件格式是定义在 MPEG-4 第 12 部分基础之上的,而第 12 部分的内容描述如下: 第十二部分(ISO/IEC 14496-12):基于ISO的媒体文件格式:定义一个存储媒体内容的文件格式。 所以,要学习 MP4 文件格式,要先了解 第 12 部分的内容,关于 MPEG-4 第 12 部分的文档,我也同步放在知识星球里面了,有需要的可以去下载。 网上关于 MP4 文件格式的文章内容,基本都可以在第 12 部分中找到,可以说它才是学习知识的源头,当做教科书来学肯定没问题。 有官方文档的情况下,会尽量根据文档来学习,而不是盲目的参考网络博客,那样得到的知识体系太零散了。 MP4 文件组成 摘录一段官方文档的内容: 关于 MP4 文件格式,参照文档说明:文件是由一系列叫做 Box 的对象组成的,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 Box 中。 官方文档中把这些由对象结构组成的文件叫做 Object-structured File ,算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但我们就当做 MP4 格式好了,狭义地理解一下,并且这种文件格式必须要包含 File Type 类型的 Box 。 MP4 中的 Box MP4 中的 Box 有很多类型,每个类型中的 Box 代表的含义还不相同,但他们的基础结构还是相同的,继续往下看文档: 每个 Box 是由 Header 和 Data 两部分组成的,Header 中包含了很多标识信息,而 Data 可以是纯数据也可以是其他的子 Box 。 参照文档内容,Header 中包含了 Box 的大小 Size 和类型 Type。 关于 Size 的说明,参考文档: size 字段包含了 Box 和子 Box 的大小,如果 size 为 1 ,说明实际的大小在 largesize 字段中,如果 size 为 0 ,说明这是文件最后一个 Box 了。 关于 Type 的说明,参考文档: type 字段表示该 Box 的类型,标准的 Box 类型都是用四个字母来表示的,如果是用户自定义的类型,就用 uuid 来表示。 另外,要强调一下 Box 的字节序是网络字节序,也就是大端序,关于 Box 结构的伪代码文档中也给出了: 根据伪代码再看 Box 的结构定义就一目了然了。 MP4 中的 FullBox Box 可以说是所有 Box 类型的基类,接下来要了解它的第一个子类 FullBox 。 FullBox 在 Box 的基础上多了 version 和 flags 字段。 其中 version 字段表示 Box 的版本,flags 字段是标志位。 如果 Box 遇到了无法识别的 version 或者 type 字段,就应该跳过或者忽略。 MP4 中更多的 Box MP4 中还有很多类型的 Box ,其实有些 Box 相当重要,甚至面试中还会经常问到,下面从文档中给大家摘录一下所有的 Box 类型。 这些内容在文档中都有,自行下载了,网络的一些资料可能还没有文档全面呢。 后面我们也会继续讲解这些 Box 类型的,以及使用工具来查看 Box 信息,这节就先到这里啦!!! 众所周知,开通了知识星球,邀请了一些在头条、快手等知名IT企业从事过音视频研发的朋友们做专业咨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 Android/iOS 开发、Camera 开发、视频编辑、在线直播、WebRTC、播放器、OpenGL、C++ 等等,基本上涵盖了音视频工程领域的绝大部分内容。 关于音视频入门如何学习,学习了 FFmpeg 之后又该怎么办,跳槽选择哪个方向比较好,程序员职业软技能等等之类的问题,更是会以行业一线开发人员的角度帮你认真分析,出谋划策。 力求做到有问必答。在知识范围内,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提问,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能答案,但每一个答案都是详细思考过的。 更多开发资料、博客源码、文档教程都会在星球内给出,白菜价即可加入,iOS 用户可以加我微信 ezglumes 拉你进去!!! 一个音视频领域专业问答的小圈子! 加我微信 ezglumes 拉你入技术交流群 推荐阅读: 音视频开发工作经验分享 || 视频版 OpenGL ES 学习资源分享 开通专辑 | 细数那些年写过的技术文章专辑 Android NDK 免费视频在线学习!!! 你想要的音视频开发资料库来了 推荐几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 Android 音视频入门项目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呗~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hying719/article/details/124464016。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4-01-21 17:43:21
437
转载
HBase
...调优策略 (1)配置优化 - 网络参数:调整hbase.client.write.buffer大小以适应网络带宽和延迟。 - 内存分配:合理分配BlockCache和MemStore的空间,以平衡读写性能。 - Region大小:根据数据访问模式动态调整Region大小,防止热点问题。 (2)架构优化 - 增加RegionServer节点,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 采用预分裂策略避免Region快速膨胀导致的性能下降。 (3)数据模型优化 - 合理设计RowKey,实现热点分散,提升查询效率。 - 根据查询需求选择合适的列族压缩算法,降低存储空间占用。 5. 实践案例与思考过程 在一次实践中,我们发现某业务场景下HBase读取速度明显下滑。经过YCSB压测后,定位到RegionServer的BlockCache已满,导致频繁的磁盘IO。于是我们决定给BlockCache扩容,让它变得更大些,同时呢,为了让热点现象不再那么频繁出现,我们对RowKey的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最终咱们成功让系统的性能蹭蹭地往上提升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摸清业务特性、一针见血找准问题所在,还有灵活运用各种调优手段的重要性,这简直就像是打游戏升级一样,缺一不可啊! 6. 结语 性能测试与调优是HBase运维中的必修课,它需要我们既具备扎实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对HBase从头到脚、一丝不苟的性能大考验,再瞅瞅咱的真实业务场景,咱们能针对性地使出一些绝招进行调优。这样一来,HBase就能更溜地服务于我们的业务需求,在大数据的世界里火力全开,展现它那无比强大的能量。
2023-03-14 18:33:25
580
半夏微凉
JSON
...采用JSON-LD来优化搜索结果的呈现,这一举措被认为是语义搜索技术的一次重要升级。 从历史角度看,JSON的诞生源于2001年Douglas Crockford提出的构想,如今已成为全球开发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未来,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边缘计算的兴起,JSON可能会迎来新的变革,或许会出现更适合实时数据流处理的新一代数据格式。无论怎样变化,JSON的核心理念——简洁、灵活、易于理解——始终不会改变。对于开发者而言,掌握JSON的基本原理和最佳实践,仍然是构建高效软件系统的基础。
2025-04-02 15:38:06
51
时光倒流_
转载文章
...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yunqiinsight/article/details/7972295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摘要: 本文是一份关于机器学习中线性代数学习指南,所给出的资源涵盖维基百科网页、教材、视频等,机器学习从业者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学习。 对于机器学习而言,要学习的特征大多数是以矩阵的形式表示。线性代数是一门关于矩阵的数学,也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对初学者来说,线性代数可能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点。那么通过这篇文章,你会收获如何学习与机器学习相关的线性代数内容的相关建议与帮助。 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了解: 可以参考维基百科上的文章和线性代数教材 可以学习或复习线性代数的大学课程和在线课程 一些关于线性代数主题讨论的问答网站 维基百科上的线性代数解释 维基百科是一个伟大的网站,所有的重要主题的描述大多都是简洁、正确的。但存在的不足就是缺少更多人性化的描述,如类比等。 然而,当你对线性代数有一些疑问时,我建议你首先不要从维基百科上面寻找答案。维基百科上面一些关于线性代数好的网页有以下几个: 线性代数 矩阵 矩阵分解 线性代数相关的主题列表 线性代数教材 强烈建议手头上有一本好的线性代数教材,并将其作为参考教材。一本好教材的好处就是书上内容的解释都应该是相一致,而缺点可以是非常昂贵的。那么如何去寻找一本好的教材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一些顶尖大学的本科或研究生课程所需的线性代数教材。 我建议的一些基础性的教材包括一下几本(仅供参考): Gilbert Strang,2016·第五版·线性代数概述 Sheldon Alex,2015·第三版·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 Ivan Savov,2017·没有废话的线性代数指南 此外,建议的一些更高层次的教材如下: Gene Golub 和 Charles Van Loan,2012·矩阵计算 Lloyd Trefethen 和 David Bau,1997·数值线性代数 另外推荐一些关于多元统计的好教材,这是线性代数和数值统计方法的集合。 Richard Johnson 和 Dean Wichern,2012·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Wolfgang Karl Hardle 和 Leopold Simar,2015·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也有一些在线的书籍,这些书籍可以在维基百科线性代数词条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到。 线性代数大学课程 大学的线性代数课程是有用的,这使得本科生学习到他们应该掌握的线性代数内容。而作为一名机器学习实践者,大学的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可能超过你所需掌握的内容,但这也能为你学习机器学习相关线性代数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许多大学课程提供幻灯片的讲义、笔记等PDF电子版内容。有些大学甚至提供了预先录制的讲座视频,这无疑是珍贵的。 我鼓励你通过使用大学课程教材,深入学习相关课程来加深对机器学习中特定主题的理解。而不需要完全从头学到尾,这对于机器学习从业者来说太费时间了。 美国顶尖学校推荐的课程如下: Gilbert Strang·麻省理工学院·线性代数 Philip Klein·布朗大学·计算科学中的矩阵 Rachel Thomas·旧金山大学·针对编程者的线性代数计算 线性代数在线课程 与线性代数大学课程不同,在线课程作为远程教育而言显得不是那么完整,但这对于机器学习从业者而言学起来相当的快。推荐的一些在线课程如下: 可汗学院·线性代数 edX·线性代数:前沿基础 问答平台 目前网络上存在大量的问答平台,读者们可以在上面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以下是我推荐的一些问答平台,在这里要注意,一定要记得定期访问之前发布的问题及坛友的解答。 数学栈交换中的线性代数标记 交叉验证的线性代数标记 堆栈溢出的线性代数标记 Quora上的线性代数主题 Reddit上的数学主题 Numpy资源 如果你是用Python实现相关的机器学习项目,那么Numpy对你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Numpy API文档写得很好,以下是一些参考资料,读者可以阅读它们来了解更多关于Numpy的工作原理及某些特定的功能。 Numpy参考 Numpy数组创建例程 Numpy数组操作例程 Numpy线性代数 Scipy线性代数 如果你同时也在寻找关于Numpy和Scipy更多的资源,下面有几个好的参考教材: 2017·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 2017·Elegant Scipy 2015·Numpy指南 作者信息 Jason Brownlee,机器学习专家,专注于机器学习教育 文章原标题《Top Resources for Learning Linear Algebra for Machine Learning》,作者:Jason Brownlee, 译者:海棠,审阅:袁虎。 原文链接 干货好文,请关注扫描以下二维码: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yunqiinsight/article/details/7972295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11-14 09:21:43
326
转载
ZooKeeper
...能的SSD硬盘,或者优化磁盘阵列配置,提高I/O吞吐量。另外,一个蛮实用的办法就是灵活调整ZooKeeper的刷盘策略。比如说,我们可以适当地给syncLimit和tickTime这两个参数值加加油,让它们变大一些,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降低刷盘操作的频率,让它不用那么频繁地进行写入操作,更贴近咱们日常的工作节奏啦。 (3)并发写入压力大 高并发场景下,大量写入请求可能会导致磁盘I/O瞬间飙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运用负载均衡技术,让ZooKeeper集群的压力得到分散缓解,就像大家一起扛米袋,别让一个节点给累垮了。另外,针对实际情况,咱们也可以灵活调整,对ZooKeeper客户端API的调用来个“交通管制”,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限流控制,避免拥堵,保持运行流畅。 5. 结论 面对ZooKeeper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磁盘I/O错误,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监控数据、日志信息以及系统资源状况综合判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此外,良好的运维习惯和预防性管理同样重要,如定期检查磁盘空间、合理分配资源、优化系统配置等,都是避免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说真的,ZooKeeper就相当于我们分布式系统的那个“底座大石头”,没它不行。只有把这块基石稳稳当当地砌好,咱们的系统才能健壮得像头牛,让人放心可靠地用起来。 以上内容,不仅是我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希望对你理解和处理类似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记住,技术的魅力在于持续学习与实践,让我们一起在ZooKeeper的世界里乘风破浪!
2023-02-19 10:34:57
127
夜色朦胧
Cassandra
...照操作太多了,得赶紧优化一下,不然就炸锅啦!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有效解决和预防。 二、问题详解 理解“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 在Cassandra中,数据是通过多个副本在集群的不同节点上进行复制来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嘿,兄弟!你听说过数据的故事吗?每次我们打开或者修改文件,就像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这些“一句话”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志条目。而这个神奇的日记本,名字叫做commit log。每次有新故事(即数据操作)发生,我们就会把新写下的那一页(日志条目)放进去,好让所有人都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每当有人想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只要翻翻这个日记本就行啦!为了提供一种高效的恢复机制,Cassandra支持通过快照(snapshots)从commit log中恢复数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系统可能会尝试创建过多的快照,导致“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异常发生。 三、问题原因分析 此异常通常由以下几种情况触发: 1. 频繁的快照操作 在短时间内连续执行大量的快照操作,超过了系统能够处理的并发快照数量限制。 2. 配置不当 默认的快照并发创建数可能不适合特定的部署环境,导致在实际运行时出现问题。 3. 资源限制 系统资源(如CPU、内存)不足,无法支持更多的并发快照创建操作。 四、解决策略与实践 1. 优化快照策略 - 减少快照频率: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调整快照的触发条件和频率,避免不必要的快照操作。 - 使用增量快照:在一些不需要完整数据集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增量快照来节省资源和时间。 2. 调整Cassandra配置 - 增加快照并发创建数:在Cassandra配置文件cassandra.yaml中增加snapshots.concurrent_compactions的值,但需注意不要超过系统资源的承受范围。 - 优化磁盘I/O性能:确保磁盘I/O性能满足需求,使用SSD或者优化磁盘阵列配置,可以显著提高快照操作的效率。 3. 监控与警报 - 实时监控:使用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 + Grafana)对Cassandra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如commit log大小、快照操作状态等。 - 设置警报:当检测到异常操作或资源使用达到阈值时,及时发送警报通知,以便快速响应和调整。 五、案例研究与代码示例 假设我们正在管理一个Cassandra集群,并遇到了“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 步骤1:配置调整 yaml 在cassandra.yaml中增加快照并发创建数 snapshots.concurrent_compactions: 10 步骤2:监控配置 yaml 配置Prometheus监控,用于实时监控集群状态 prometheus: enabled: true bind_address: '0.0.0.0' port: 9100 步骤3:实施监控与警报 在Prometheus中添加Cassandra监控指标,设置警报规则,当快照操作异常或磁盘使用率过高时触发警报。 yaml Prometheus监控规则 rules: - alert: HighSnapshotConcurrency expr: cassandra_snapshot_concurrency > 5 for: 1m labels: severity: critical annotations: description: "The snapshot concurrency is high, which might lead to the 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 runbook_url: "https://your-runbook-url.com" - alert: DiskUsageHigh expr: cassandra_disk_usage_percentage > 80 for: 1m labels: severity: warning annotations: description: "Disk usage is high, potentially causing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nd failure of snapshot operations." runbook_url: "https://your-runbook-url.com" 六、总结与反思 面对“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关键在于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系统资源和配置策略。通过合理的配置调整、有效的监控与警报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此类问题,确保Cassandra集群稳定高效地运行。哎呀,每次碰到这些难题然后搞定它们,就像是在给咱们的系统管理与优化上加了个经验值似的,每次都能让我们在分布式数据库这块领域里走得更远,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不断创新!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每一次挑战都让咱们变得更强大!
2024-09-27 16:14:44
124
蝶舞花间
Etcd
...没那么吓人!别看整个流程听着挺绕的,但只要你把分布式锁、事务操作还有观察者模式这些“法宝”都搞明白了,不管啥情况都能游刃有余地搞定,妥妥的! 不过,我也想提醒大家,分布式事务并不是万能药。有时候,过度依赖分布式事务反而会让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权衡利弊。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用好Etcd这个利器,让自己的分布式系统更加健壮和高效!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来找我讨论,咱们一起进步!
2025-03-21 15:52:27
54
凌波微步
Cassandra
.... 缓存清洗的挑战与优化 最后,我想谈谈缓存清洗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优化思路。 4.1 挑战:缓存一致性与性能平衡 缓存清洗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保持一致性。例如,当某个数据被更新时,缓存中的旧版本应该及时失效。然而,频繁的缓存失效会导致性能下降。所以啊,咱们得找那么个折中的办法,既能保证缓存里的数据跟实际的是一模一样的,又不用老是去清理它,省得麻烦。 我的理解: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权衡。咱得好好琢磨这缓存的事儿啊!一方面呢,可不能让它变成脏数据的老窝,不然麻烦就大了;另一方面嘛,又希望能把缓存稳住,别老是频繁地刷新清洗,太折腾了。我觉得,可以通过动态调整TTL值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那些经常要更新的数据,咱们就给它设个短一点的TTL(就是“生存时间”啦),这样过段时间就自动清理掉,省得占地方。但要是那些很少更新的数据呢,就可以设个长点的TTL,让它在那儿多待会儿,不用频繁操心。 4.2 优化:监控与调参 另一个重要的优化方向是监控和调参。Cassandra自带一堆超实用的监控数据,像缓存命中率这种关键指标,还有缓存命中的具体时间啥的,都能一清二楚地给你展示出来!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实时了解缓存的状态,并据此调整参数。 实际经验: 记得有一次,我们的Key Cache命中率突然下降,经过排查发现是因为缓存大小设置得太小了。嘿,咱们就实话实说吧!之前Key Cache的容量才50MB,小得可怜,后来一狠心把它调大到200MB,结果怎么样?效果立竿见影啊,命中率直接飙升了20%以上,简直像是给系统开挂了一样!所以,定期监控和动态调整参数是非常必要的。 --- 5. 结语 好了,到这里,关于Cassandra的缓存清洗策略就聊完了。总的来说,缓存清洗是个复杂但有趣的话题。它考验着我们的技术水平,也锻炼着我们的耐心和细心。 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合理选择缓存策略。记住,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佳实践,只有最适合你的解决方案。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来找我讨论。咱们下次再见啦!👋
2025-05-11 16:02:40
63
心灵驿站
Superset
...据集的支持能力,通过优化查询性能和提高缓存效率,使得处理大规模数据变得更加流畅。此外,新版本还增加了对更多第三方插件的支持,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展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Superset 3.0版本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数据探索模式,名为“智能探索”,这一功能利用了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自动识别数据中的关键特征和模式,帮助用户更快地理解数据。这种智能化的探索模式对于那些需要处理大量复杂数据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除此之外,新版本还加强了安全性,引入了更多的权限控制选项,确保敏感数据的安全。这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严格控制谁可以访问哪些数据。 最近,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宣布将Superset集成到他们的内部数据平台中,用于日常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该公司表示,通过使用Superset,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高质量的数据可视化报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Superset的最新版本不仅在技术层面进行了重大升级,也得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广泛认可。对于那些正在寻找强大且灵活的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的企业和个人而言,Superset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随着社区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Superset在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完善和强大。
2024-12-15 16:30:11
90
红尘漫步
Shell
...。 4.2 优化脚本逻辑 如果是脚本本身的问题,比如请求了过多的资源,那么就需要优化脚本逻辑了。比如,将大文件分块处理,而不是一次性加载整个文件到内存中。 bash !/bin/bash split -l 1000 large_file.txt part_ for file in part_ do 对每个小文件进行处理 echo "Processing $file" done 这段脚本将大文件分割成多个小文件,然后逐个处理,避免了内存溢出的风险。 4.3 检查硬件状态 最后,别忘了检查一下硬件的状态。有时候,内存不足可能是由于物理内存条损坏或容量不足造成的。可以用 free 命令查看当前的内存使用情况: bash $ free -h 如果发现内存确实不足,考虑升级硬件或者清理不必要的进程。 --- 5. 总结 与错误共舞 通过今天的讨论,希望大家对进程资源分配日志 Failed pro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ogging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说实话,遇到这种问题确实挺让人抓狂的,但别慌!只要你搞清楚该怎么一步步排查、怎么解决,慢慢就成高手了,啥问题都难不倒你。 记住,技术的世界就像一场冒险,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探索。所以,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日志时,不妨静下心来,一步步分析,相信你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来找我交流哦!😄 ---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补充或建议,也欢迎留言告诉我。
2025-05-10 15:50:56
94
翡翠梦境
Consul
...能和扩展性。这一版本优化了对大型数据集的支持,并提高了查询与操作的响应速度,使得Consul在处理复杂分布式架构中的配置和服务发现时更为高效(来源:HashiCorp官方博客,发布日期:202X年X月X日)。 同时,InfoQ的一篇深度分析文章《Consul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实践与挑战》详细阐述了Consul如何在实际场景中解决服务治理问题,并对比了与其他服务发现工具如Etcd和Zookeeper的异同。作者从一致性算法、容错机制以及社区支持等方面展开讨论,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实用的指导(来源:InfoQ,发表日期:202X年X月X日)。 此外,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发展,CNCF基金会下的开源项目Linkerd和Istio等服务网格解决方案也在服务发现领域崭露头角。它们与Consul虽有功能重叠,但在抽象层次、自动化运维以及安全策略方面有所区别。通过对比研究这些新兴技术,《云原生时代的Consul与服务网格之争》一文为我们揭示了未来服务发现架构可能的发展趋势(来源:云技术实践杂志,出版日期:202X年X月X日)。 综上所述,持续关注Consul及其竞品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理解并运用其强大的数据存储机制,将有助于提升现代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024-03-04 11:46:36
433
人生如戏-t
转载文章
...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28851659/article/details/114329359。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mysqldump 导出要用到MySQL的mysqldump工具,基本用法是: shell> mysqldump [OPTIONS] database [tables] 如果你不给定任何表,整个数据库将被导出。 通过执行mysqldump --help,你能得到你mysqldump的版本支持的选项表。 注意,如果你运行mysqldump没有--quick或--opt选项,mysqldump将在导出结果前装载整个结果集到内存中,如果你正在导出一个大的数据库,这将可能是一个问题。 mysqldump支持下列选项: --add-locks 在每个表导出之前增加LOCK TABLES并且之后UNLOCK TABLE。(为了使得更快地插入到MySQL)。 --add-drop-table 在每个create语句之前增加一个drop table。 --allow-keywords 允许创建是关键词的列名字。这由表名前缀于每个列名做到。 -c, --complete-insert 使用完整的insert语句(用列名字)。 -C, --compress 如果客户和服务器均支持压缩,压缩两者间所有的信息。 --delayed 用INSERT DELAYED命令插入行。 -e, --extended-insert 使用全新多行INSERT语法。(给出更紧缩并且更快的插入语句) -, --debug[=option_string] 跟踪程序的使用(为了调试)。 --help 显示一条帮助消息并且退出。 --fields-terminated-by=... --fields-enclosed-by=... --fields-optionally-enclosed-by=... --fields-escaped-by=... --fields-terminated-by=... 这些选择与-T选择一起使用,并且有相应的LOAD DATA INFILE子句相同的含义。 LOAD DATA INFILE语法。 -F, --flush-logs 在开始导出前,洗掉在MySQL服务器中的日志文件。 -f, --force, 即使我们在一个表导出期间得到一个SQL错误,继续。 -h, --host=.. 从命名的主机上的MySQL服务器导出数据。缺省主机是localhost。 -l, --lock-tables. 为开始导出锁定所有表。 -t, --no-create-info 不写入表创建信息(CREATE TABLE语句) -d, --no-data 不写入表的任何行信息。如果你只想得到一个表的结构的导出,这是很有用的! --opt 同--quick --add-drop-table --add-locks --extended-insert --lock-tables。 应该给你为读入一个MySQL服务器的尽可能最快的导出。 -pyour_pass, --password[=your_pass] 与服务器连接时使用的口令。如果你不指定“=your_pass”部分,mysqldump需要来自终端的口令。 -P port_num, --port=port_num 与一台主机连接时使用的TCP/IP端口号。(这用于连接到localhost以外的主机,因为它使用 Unix套接字。) -q, --quick 不缓冲查询,直接导出至stdout;使用mysql_use_result()做它。 -S /path/to/socket, --socket=/path/to/socket 与localhost连接时(它是缺省主机)使用的套接字文件。 -T, --tab=path-to-some-directory 对于每个给定的表,创建一个table_name.sql文件,它包含SQL CREATE 命令,和一个table_name.txt文件,它包含数据。 注意:这只有在mysqldump运行在mysqld守护进程运行的同一台机器上的时候才工作。.txt文件的格式根据--fields-xxx和--lines--xxx选项来定。 -u user_name, --user=user_name 与服务器连接时,MySQL使用的用户名。缺省值是你的Unix登录名。 -O var=option, --set-variable var=option设置一个变量的值。可能的变量被列在下面。 -v, --verbose 冗长模式。打印出程序所做的更多的信息。 -V,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并且退出。 -w, --where=@where-condition@ 只导出被选择了的记录;注意引号是强制的! "--where=user=@jimf@" "-wuserid>1" "-wuserid<1" 最常见的mysqldump使用可能制作整个数据库的一个备份: mysqldump --opt database > backup-file.sql 但是它对用来自于一个数据库的信息充实另外一个MySQL数据库也是有用的: mysqldump --opt database | mysql --host=remote-host -C database 由于mysqldump导出的是完整的SQL语句,所以用mysql客户程序很容易就能把数据导入了: shell> mysqladmin create target_db_name shell> mysql target_db_name < backup-file.sql 就是 shell> mysql 库名 < 文件名 相关标签:工具 本文原创发布php中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您的尊重!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28851659/article/details/114329359。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2-01 23:51:06
265
转载
Etcd
...一致性、容错性和性能优化。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现,我们可以构建出既高效又可靠的分布式系统。哎呀,未来的日子里,技术这东西就像那小兔子一样,嗖嗖地往前跑。Etcd这个家伙,功能啊性能啊,就跟吃了长生不老药似的,一个劲儿地往上窜。这下好了,咱们这些码农兄弟,干活儿的时候能省不少力气,还能开动脑筋想出更多好玩儿的新点子!简直不要太爽啊!
2024-09-23 16:16:19
186
时光倒流
Golang
...} 策略2:优化数据结构和算法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对于降低内存消耗至关重要。例如,使用链表而非数组,可以避免一次性分配大量内存。 策略3:使用Go的内置工具检查内存使用情况 利用pprof工具可以深入了解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帮助定位内存泄漏点。 sh go tool pprof ./your_binary 五、实战演练 构建一个安全的并发处理程序 在并发场景下,内存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错误的并发控制策略可能导致死锁或内存泄露。 示例代码2: go package main import ( "sync" "time" ) var wg sync.WaitGroup var mutex sync.Mutex func worker(id int) { defer wg.Done() time.Sleep(5 time.Second) mutex.Lock() defer mutex.Unlock() fmt.Printf("Worker %d finished\n", id) } func main() { for i := 0; i < 10; i++ { wg.Add(1) go worker(i) } wg.Wait() } 通过合理使用sync.WaitGroup和sync.Mutex,我们可以确保所有工作线程安全地执行,并最终正确地关闭所有资源。 六、结语 从错误中学习,不断进步 面对“内存不足错误”,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错误提示。通过实践、分析和优化,我们不仅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能提升代码质量和效率。记住,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带着对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前进吧! ---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开发者理解和解决Golang中的内存管理问题。嘿,无论你是编程界的菜鸟还是老司机,记得,内存管理这事儿,可得放在心上!就像开车得注意油表一样,编程时管理好内存,能让你的程序跑得又快又好,不卡顿,不崩盘。别怕,多练练手,多看看教程,慢慢你就成了那个内存管理的小能手。记住,学无止境,技术提升也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你的编程技能肯定能上一个大台阶!
2024-08-14 16:30:03
115
青春印记
转载文章
...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53126/article/details/94304775。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6月分了,又该更新一篇博客了。由于老婆换工作,最近找房子,换地方住,感受就是房价贵,身体累。 最近在工作技术上印像较深的应该就是任务的划分,专业一点就是WBS的分解,如何分解得好,不同的分解都能把任务分解下来,而且表面上也是满足要求的,但是可以说不同的分解在时间或者理解或者沟通成本等方面都会有影响。 做为程序员,我们先看看下面代码 一 for(int i=0;i<1000;i++){for(int j=0;j<10;j++){//do something } } 二 for(int j=0;j<10;j++){for(int i=0;i<1000;i++){//do something } } 针对这两段代码 都是以 i,j为参数做一些事情,但是两个的效果是否一样呢?没有区别,对在程序上面什么区别,结果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今天的文章中是认为这个是有区别的。你现在要把10000箱东西搬上1楼,现在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 每次搬10箱,搬1000次,第二种是 每次搬1000箱,搬10次。所以这里看出来就是有区别的了,这个我们就要看什么成本高,比如一次搬10箱 成本为X,每增加一箱会增加小x的成本,但是上一次楼的成本是Y,那么两种方案会得到如下成本公式。 第一种:成本=X+1000Y 第二种:成本=X+990x+10Y 最后通过计算是能选出来个成本最低的方案来执行的。 回到工作分解结构上来的。比如3个功能要分解,每个功能有3部分,1.接收数据,2.处理数据,3.写入数据库,当然三个功能是不同的内容,只是大体结构相同。我目前见得最多的是这样分,直接按3个功能分成3个任务,一种是一个功能的一部分分成一个任务,也就是分下来有6个任务。 这里我有点微微的吐嘲一下分成6个任务的坏处。我们先说一下好处。 1.3个人每个人拿3个小任务,任务显得小,对他们压力小一些。 2.每个人处理自己的3个任务类似,可能处理整速度快,而且分配时按善长哪一块分配哪一块的方式,较为合理。 下面说一下坏处,我认为还是弊大于利,下面列一些坏处(因为目前公司就是很多这样分配的任务) 1.3部分功能,3个文档,如果分给3个人来做,那么每个人都要求很精确的理解文档的意思,然后找出自己要做的部分来处理。 2.3个人看3个文档,假设每个文档由一个设计人员设计,那么这3个设计人员都要与3个开发人员产生沟通(所以沟通成本约为第一种方安的3倍,可能小于3倍) 3.开发人员在这种做多个相似(我们假设相似,其实这些问题因该由一个好的架构设计来处理)的编码情况下容易厌倦,产生复制修改代码的情况。 4.还有一部分成本前面3点都没有说到,也是沟通的成本,也就是一个功能里面的三个部分的衔接问题,也就是每个功能模块多了2个开发人员的沟通,也就是多出6个单位沟通成本。 先就说这么几点吧。但是我觉得已经很致命了,公司经常出现重复的沟通,就是上面所说的一个设计人员要同多个开发说明一件事情,而且不是在一起说,是开发在参与到开发过程中时,反馈回去,然后只有同这个开发沟通,可能与每个开发沟通的内容有一部分不是重复的,但是他们的设计内容都是一个模块当中的。而且公司经常出来开发与开发的衔接部分的沟通,有分歧时也会叫设计人员参与进来。所以这样分配的最大的成本就是沟通上面的成本,或者是变更方面的成本最大,比如一个功能模块有要变动,那么可能要通知3个开发人员。要是第一种方案可能就通知一个开发人员就行了。这里也不是说其他的人员不通知,我这里的意思是通知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个责任矩阵(Responsibility Matrix)来看的话,可能这种一点的方案会3个开发人员A,一个组长R,其它人员I。如果是上面一种方案那么可能是1个开发人员A,一个组长R,其它人员I.这里我也就是想说明他们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当然成本肯定也不一样。 插入:(我打算在以后的文章中加入插入系列,主要用于解释一些我认为比较有趣,或者有用,或者对我对大家来说可能陌生,但是有印像,本人也是通过查询总结出来的一些东西,多数为一些名词解释) 插入: 责任矩阵 责任矩阵是以表格形式表示完成工作分解结构中工作细目的个人责任方法。这是在项目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因为他强调每一项工作细目由谁负责,并表明每个人的角色在整个项目中的地位。制定责任色(RACI)(R=Responsible,A=Accountable,C=Consulted,I=Informed)。 插入后面继续说,刚才已经吐槽了一下一种方案的坏处,所以我认为对于分解还是逃不过模块,一个人做不下来的大模块,分解成小模块,每个模块主要就是IPO,输入什么,做什么事,出输什么,模块接口要设计好,这样一个一个的装配上就是一个大的系统,而不是把一个模块的类似部分或者说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再来分开。最小的模块我们就是函数,或者现在面向对象可以说类,但是细化下来的思想面向过程还是有用处的。这里我就强调一点,现代的设计中多用接口这个东西吧,你慢慢会发现他有很大的用处的。 总结:从昨天下午开始写这个,今天才完成中间有断开,所以可能思路不太清析,但是主要说的一点就是工作分解结构里面的一小部分内容,说了说两种分解方式的优劣。建议大家以接口设计,功能模块,类等去处理分解任务。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gw2010/p/3781447.html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53126/article/details/94304775。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7-29 21:22:45
111
转载
c++
...一致性。 3. 性能优化:资源管理操作,如资源获取和释放,可能会对程序性能产生影响。在追求资源管理的同时,需要平衡性能需求,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4. 资源泄露与内存管理:在动态分配资源的情况下,确保资源在不再需要时被正确释放,是避免内存泄漏和资源泄露的关键。智能指针虽然有效,但在某些场景下仍需谨慎使用,特别是在与第三方库交互时。 应对策略 1. 采用现代C++特性:利用C++11及之后版本的特性,如范围基类(range-based for loops)、智能指针(std::unique_ptr, std::shared_ptr)和RAII原则,简化资源管理过程,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安全性。 2. 使用线程安全库:选择支持线程安全的库,如Boost.Thread或Intel TBB(Threading Building Blocks),可以简化多线程编程,减少资源管理相关的错误。 3. 深入理解并使用现代内存管理技术:掌握C++的智能指针、RAII、RAII原则和现代内存管理概念,如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能够有效地管理资源,减少内存泄漏的风险。 4. 性能优化与测试:在实现资源管理策略时,结合性能分析工具(如Valgrind、gperftools)进行性能评估,确保资源管理操作不会对程序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进行充分的单元测试和压力测试,验证资源管理的正确性和鲁棒性。 5. 持续学习与适应新技术:软件开发领域不断演进,新技术和最佳实践层出不穷。持续关注C++和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学习新的资源管理工具和技术,如现代容器类库(如std::optional, std::variant)和并发库,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应对资源管理的挑战。 通过上述策略,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资源,确保程序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优化性能,满足现代软件开发的需求。
2024-10-05 16:01:00
48
春暖花开
Consul
...集成现有的Git工作流程,并且提供了强大的版本控制功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可能需要额外的维护工作,尤其是在处理并发更新时。 方法二:在Consul内部实现版本控制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在Consul内部通过自定义逻辑来实现版本控制。这个方法有点儿复杂,但好处是能让你更精准地掌控一切,而且还不用靠外界的那些系统帮忙。 基本思路是: - 使用Consul的KV存储作为主存储区,同时为每个配置项创建一个单独的版本记录。 - 每次更新配置时,不仅更新当前版本,还会保存一份新版本的历史记录。 - 可以通过Consul的查询功能来检索特定版本的配置。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Python示例,演示如何使用Consul的API来实现这种逻辑: python import consul import json c = consul.Consul() def update_config(key, new_value, version=None): 如果没有指定版本,则自动生成一个新版本号 if version is None: index, current_version = c.kv.get(key + '/version') version = int(current_version['Value']) + 1 更新当前版本 c.kv.put(key, json.dumps(new_value)) 保存版本记录 c.kv.put(f'{key}/version', str(version)) c.kv.put(f'{key}/history/{version}', json.dumps(new_value)) def get_config_version(key, version=None): if version is None: index, data = c.kv.get(key + '/version') version = int(data['Value']) return c.kv.get(f'{key}/history/{version}')[1]['Value'] 示例:更新配置 update_config('myapp/database', {'host': 'localhost', 'port': 5432}, version=1) 示例:获取特定版本的配置 print(get_config_version('myapp/database', version=1))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Consul的KV API来实现一个简单的版本控制系统。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现,但它已经足以满足许多场景下的需求。 4. 总结与反思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我们已经看到了如何在Consul中实现配置的版本控制。不管你是想用外部的版本控制系统来管配置,还是打算在Consul里面自己捣鼓一套方案,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们团队到底需要啥,然后挑个最适合你们的法子干就是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技术的选择往往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受到业务需求、团队技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啊,在碰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咱们得保持个开放的心态,多尝试几种方法,这样才能找到那个最适合的解决之道。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留言交流。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2024-11-17 16:10:02
27
星辰大海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screen
- 启动多窗口终端会话,用于长时间运行任务或远程连接断开后恢复工作。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