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错误信息详细示例 ]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SpringBoot
...er在之前已经出现过错误,则将其添加到已失败的Broker集合中。在下一次重试时,我们不再选择这个Broker。 2. 利用RocketMQ提供的重试机制 除了手动设置Broker列表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RocketMQ自带的重试机制来达到相同的效果。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搞个“RetryMessageListener”这个小家伙来监听一下,它的任务就是专门盯着RocketMQ发出的消息。一旦消息发送失败,它就负责把这些失败的消息重新拉出来再试一次,确保消息能顺利送达。在用这个监听器的时候,我们就能知道当前的Broker是不是还在重试列表里混呢。如果发现它在的话,那咱们就麻利地把它从列表里揪出来;要是不是,那就继续让它“回炉重造”,执行重试操作呗。以下是具体的代码实现: java public class RetryMessageListener implements MQListenerMessageConsumeOrderlyCallback { private Set retryBrokers = new HashSet<>(); private List brokers = Arrays.asList("broker-a", "broker-b", "broker-c"); @Override public 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 consumeMessage(List msgs, ConsumeConcurrentlyContext context) { for (String broker : brokers) { if (retryBrokers.contains(broker)) { retryBrokers.remove(broker); } } for (String broker : retryBrokers) { try { producer.send(msgs.get(0).getTopic(), new MessageQueue(msgs.get(0).getTopic(), broker, 0),
2023-06-16 23:16:50
40
梦幻星空_t
MemCache
...时间(TTL),确保信息新鲜不过期。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淘汰法则,比如LF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简单来说,就是让那些长时间没人搭理的数据,自觉地给常用的数据腾地方。 3.1 调整缓存策略 对于周期性访问的数据,我们可以尝试在每个周期开始时重新加载这部分数据,避免LRU策略将其淘汰。 3.2 设定合理的TTL 给每个缓存项设置合适的过期时间,确保即使在LRU策略失效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过期自动清除不再需要的数据。 python 设置键值对时添加过期时间 mc.set('key_0', 'some_value', time=60) 这个键值对将在60秒后过期 3.3 结合LFU或其他算法 部分MemCache的高级版本支持多种淘汰算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定制混合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优化缓存效果。 4. 结语 MemCache的LRU策略在多数情况下确实表现优异,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也难免会有失效的时候。作为开发者,咱们得把这一策略的精髓吃透,然后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像炒菜一样根据不同的“食材”和“火候”,随时做出调整优化,真正做到接地气,让策略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MemCache的效能,使其成为提升我们应用性能的利器。如同人生的每一次抉择,技术选型与调优亦需审时度势,智勇兼备,方能游刃有余。
2023-09-04 10:56:10
109
凌波微步
Material UI
...,并实现了第一个简单示例。但这只是冰山的一小角,Material UI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那满满当当、琳琅满目的组件库,让你挑花眼。而且它的高度可定制性也是一大亮点,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和设计,就像在亲手打造一件独一无二的宝贝。再者,Material UI对Material Design规范的理解和执行那可是相当深入透彻,完全不用担心偏离设计轨道,这才是它真正的硬核实力所在。接下来,你完全可以再接再厉,试试其他的组件宝贝,像是卡片、抽屉还有表格这些家伙,然后把它们和主题、样式等小玩意儿灵活搭配起来,这样就能亲手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个性十足的用户界面啦! 总的来说,Material UI不仅降低了构建高质量UI的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相信随着你在实践中不断深入,你将越发体会到Material UI带来的乐趣与便捷。所以,不妨从现在开始,尽情挥洒你的创意,让Material UI帮你构建出令人眼前一亮的Web应用吧!
2023-12-19 10:31:30
243
风轻云淡
Flink
...时得到处理。 3. 示例代码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Flink任务示例,演示如何使用上述方法提高任务的可靠性。 java // 创建一个新的ExecutionConfig对象,并设置重试策略 ExecutionConfig executionConfig = new ExecutionConfig(); executionConfig.setRetryStrategy(new DefaultRetryStrategy(1, 0)); // 创建一个新的JobGraph对象,并添加新的ParallelSourceFunction实例 JobGraph jobGraph = new JobGraph("MyJob"); jobGraph.setExecutionConfig(executionConfig); SourceFunction sourceFunction = new SourceFunc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SourceContext ctx) throws Exception { // 模拟生产数据 for (int i = 0; i < 10; i++) { Thread.sleep(1000); ctx.collect(String.valueOf(i)); }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ncel() {} }; DataStream inputStream = env.addSource(sourceFunction); // 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结果 DataStream outputStream = inputStream.map(new MapFunction()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map(String value)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Integer.parseInt(value); } }); outputStream.print(); // 提交JobGraph到Flink集群 env.execute(jobGraph);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新的ExecutionConfig对象,并设置了重试策略为最多重试一次,且不等待前一次重试的结果。然后,我们动手捣鼓出了一个崭新的“JobGraph”小玩意儿,并且把它绑定到了我们刚新鲜出炉的“ExecutionConfig”配置上。接下来,我们添加了一个新的ParallelSourceFunction实例,模拟生产数据。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并打印了结果。最后,我们提交了整个JobGraph到Flink集群。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不仅启用了Flink的重试机制,还设置了 checkpoint机制,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任务的可靠性。另外,我们还能随心所欲地增加更多的监控和警报系统,就像是给系统的平稳运行请了个24小时贴身保镖,随时保驾护航。
2023-09-18 16:21:05
414
雪域高原-t
转载文章
...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目录 劫持 detours 实现劫持 步骤: 1. 安装Detours 2. 编译Detours工程 3. 把静态库和头文件引入工程 4. 函数指针与函数的定义 5.拦截 劫持QQ 实现劫持system函数。 1. 设置项目生成dll 2. 源文件(注意:需要保存为.c文件,或者加上extern C,因为detours是使用C语言实现的,表示代码使用C的规则进行编译) 3. 生成"劫持1.dll"文件 4. 把dll注入到QQ.exe 5. 拦截QQ执行system函数 参考 劫持 劫持的原理就是把目标函数的指针的指向修改为自定义函数的地址。 函数是放在内存中的代码区,所以劫持与代码区密切相关。 实现劫持需要使用detours。 detours detours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出口的信息安全产品,主要用于劫持。这个工具使用C语言实现,所以是跨平台的。 detours根据函数指针改变函数的行为,可以拦截任何函数,即使操作系统函数。 detours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downloads/d36340fb-4d3c-4ddd-bf5b-1db25d03713d/default.aspx 下载地址2: http://pan.baidu.com/s/1eQEijtS 实现劫持 开发环境说明:win7、vs2012 步骤: 1. 安装Detours 2. 编译Detours工程 在安装目录C:\Program Files\Microsoft Research\Detours Express 3.0\src目录下的是工程的源文件。 (1) 打开VS2012命令行工具,进入src目录。 (2) 使用nmake(linux下是make)命令编译生成静态库。 (3) 在lib.x86目录下的.lib文件是win32平台下的静态库文件 (4) 在include目录下的是Detours工程的头文件 3. 把静态库和头文件引入工程 // 引入detours头文件include "detours.h"// 引入detours.lib静态库pragma comment(lib,"detours.lib") 4. 函数指针与函数的定义 (1) 定义一个函数指针指向目标函数,这里目标函数是system 例如: detour在realse模式生效(因为VS在Debug模式下已经把程序中的函数劫持了) static int ( oldsystem)(const char _Command) = system;//定义一个函数指针指向目标函数 (2) 定义与目标函数原型相同的函数替代目标函数 例如: //3.定义新的函数替代目标函数,需要与目标函数的原型相同int newsystem(const char _Command){int result = MessageBoxA(0,"是否允许该程序调用system命令","提示",1);//printf("result = %d", result);if (result == 1){oldsystem(_Command); //调用旧的函数}else{MessageBoxA(0,"终止调用system命令","提示",0);}return 0;} 5.拦截 //开始拦截void Hook(){DetourRestoreAfterWith();//恢复原来状态(重置)DetourTransactionBegin();//拦截开始DetourUpdateThread(GetCurrentThread());//刷新当前线程(刷新生效)//这里可以连续多次调用DetourAttach,表明HOOK多个函数DetourAttach((void )&oldsystem, newsystem);//实现函数拦截DetourTransactionCommit();//拦截生效} //取消拦截void UnHook(){DetourTransactionBegin();//拦截开始DetourUpdateThread(GetCurrentThread());//刷新当前线程//这里可以连续多次调用DetourDetach,表明撤销多个函数HOOKDetourDetach((void )&oldsystem, newsystem); //撤销拦截函数DetourTransactionCommit();//拦截生效} 劫持QQ 实现劫持system函数。 1. 设置项目生成dll 2. 源文件(注意:需要保存为.c文件,或者加上extern C,因为detours是使用C语言实现的,表示代码使用C的规则进行编译)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引入detours头文件include "detours.h"//1.引入detours.lib静态库pragma comment(lib,"detours.lib")//2.定义函数指针static int ( oldsystem)(const char _Command) = system;//定义一个函数指针指向目标函数//3.定义新的函数替代目标函数,需要与目标函数的原型相同int newsystem(const char _Command){char cmd[100] = {0};int result = 0;sprintf_s(cmd,100, "是否允许该程序执行%s指令", _Command);result = MessageBoxA(0,cmd,"提示",1);//printf("result = %d", result);if (result == 1) // 允许调用{oldsystem(_Command); //调用旧的函数}else{// 不允许调用}return 0;}// 4.拦截//开始拦截_declspec(dllexport) void Hook() // _declspec(dllexport)表示外部可调用,需要加上该关键字其它进程才能成功调用该函数{DetourRestoreAfterWith();//恢复原来状态(重置)DetourTransactionBegin();//拦截开始DetourUpdateThread(GetCurrentThread());//刷新当前线程(刷新生效)//这里可以连续多次调用DetourAttach,表明HOOK多个函数DetourAttach((void )&oldsystem, newsystem);//实现函数拦截DetourTransactionCommit();//拦截生效}//取消拦截_declspec(dllexport) void UnHook(){DetourTransactionBegin();//拦截开始DetourUpdateThread(GetCurrentThread());//刷新当前线程//这里可以连续多次调用DetourDetach,表明撤销多个函数HOOKDetourDetach((void )&oldsystem, newsystem); //撤销拦截函数DetourTransactionCommit();//拦截生效}// 劫持别人的程序:通过DLL注入,并调用Hook函数实现劫持。// 劫持系统:通过DLL注入系统程序(如winlogon.exe)实现劫持系统函数。_declspec(dllexport) void main(){Hook(); // 拦截system("tasklist"); //弹出提示框UnHook(); // 解除拦截system("ipconfig"); //成功执行system("pause"); // 成功执行} 3. 生成"劫持1.dll"文件 4. 把dll注入到QQ.exe DLL注入工具下载: https://coding.net/u/linchaolong/p/DllInjector/git/raw/master/Xenos.exe (1) 打开dll注入工具,点击add,选择"劫持1.dll" (2) 在Process中选择QQ.exe,点击Inject进行注入。 (3) 点击菜单栏Tools,选择Eject modules显示当前QQ.exe进程中加载的所有模块,如果有"劫持1.dll"表示注入成功。 5. 拦截QQ执行system函数 (1) 点击Advanced,在Init routine中填写动态库(dll)中的函数的名称,如Hook,然后点击Inject进行调用。此时,我们已经把system函数劫持了。 (2) 点击Advanced,在Init routine中填写main,执行动态库中的main函数。 此时,弹出一个对话框,问是否允许执行tasklist指令,表示成功把system函数拦截下来了。 参考 DLL注入工具源码地址: https://coding.net/u/linchaolong/p/DllInjector/git 说明: 该工具来自以下两个项目 Xenos: https://github.com/DarthTon/Xenos.git Blackbone: https://github.com/DarthTon/Blackbone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mohen.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23495342。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1-23 19:22:06
352
转载
Oracle
...racle 数据统计信息:深度探索与实战解析 1. 引言 在数据库的世界里,Oracle犹如一位深思熟虑的智者,其内核中蕴含着强大的数据统计信息功能。这些“数据统计信息”,你就想象成是给海量数据做全面体检和深度分析的超级神器。没有它们,就像我们在优化数据库性能、提升查询速度、管理存储空间这些重要环节时缺了个趁手的好工具,那可真是干瞪眼没办法了。这篇东西,咱们会手把手、深度探索,并配上满满干货的实例代码,一起把Oracle数据统计信息这块儿神秘面纱给揭个底朝天,让大家明明白白瞧个清楚。 2. 数据统计信息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的数据库运维过程中,Oracle会自动收集并维护各类数据统计信息,包括表、索引、分区等对象的行数、分布情况、空值数量等。这些信息对SQL优化器来说,就好比是制定高效执行计划的“导航图”,要是没了这些准确的数据统计信息,那就相当于飞行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没有雷达的帮助独自驾驶飞机,这样一来,SQL执行起来可能就会慢得像蜗牛,还可能导致资源白白浪费掉。 例如,当Oracle发现某字段存在大量重复值时,可能选择全表扫描而非索引扫描,这就是基于统计信息做出的智能决策。 3. 数据统计信息的收集与维护 (1)自动收集 Oracle默认开启了自动统计信息收集任务,如DBMS_STATS.AUTO_STATS_JOB_ENABLED参数设定为TRUE,系统会在适当的时间自动收集统计信息。 sql -- 检查自动统计信息收集是否开启 SELECT name,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dbms_stats.auto_stats_job_enabled'; (2)手动收集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手动收集特定表或索引的统计信息: sql -- 手动收集表EMP的统计信息 EXEC DBMS_STATS.GATHER_TABLE_STATS('SCOTT', 'EMP'); -- 收集所有用户的所有对象的统计信息 BEGIN DBMS_STATS.GATHER_DATABASE_STATS; END; / 4. 数据统计信息的解读与应用 (1)查看统计信息 获取表的统计信息,我们可以使用DBA_TAB_STATISTICS视图: sql -- 查看表EMP的统计信息 SELECT FROM dba_tab_statistics WHERE table_name = 'EMP'; (2)基于统计信息的优化 假设我们发现某个索引的基数(distinct_keys)远小于实际行数,这可能意味着该索引的选择性较差,可以考虑优化索引或者调整SQL语句以提高查询效率。 5. 进阶探讨 统计信息的影响与策略 - 影响: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到SQL优化器生成执行计划的质量。过时的统计信息可能导致最优路径未被选中,进而引发性能问题。 - 策略: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环境下,我们需要合理设置统计信息的收集频率和时机,避免在业务高峰期执行统计信息收集操作,同时,对关键业务表和索引应定期或按需更新统计信息。 6. 结语 总的来说,Oracle中的数据统计信息像是数据库运行的晴雨表,它默默记录着数据的变化,引导着SQL优化器找到最高效的执行路径。对于我们这些Oracle数据库管理员和技术开发者来说,摸透并熟练运用这些统计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和巧妙利用,绝对是咱们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能。想要让咱的数据库系统始终保持巅峰状态,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业务场景,就得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瞅瞅、琢磨和调整。就像是照顾一颗生机勃勃的树,只有持续观察它的生长情况,思考如何修剪施肥,适时做出调整,才能让它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高效地服务于咱们的各项业务需求。
2023-04-01 10:26:02
134
寂静森林
DorisDB
...将通过实际操作与代码示例,带你一步步走进DorisDB集群的世界。 二、DorisDB分布式集群基础架构 1. 节点角色 在DorisDB的分布式架构中,主要包含FE(Frontend)节点和BE(Backend)节点。FE节点负责元数据管理和SQL解析执行,而BE节点则存储实际的数据块并进行计算任务。 2. 集群搭建 首先,我们需要启动至少一个FE节点和多个BE节点,形成初步的集群架构。例如,以下是如何启动一个FE节点的基本命令: bash 启动FE节点 sh doris_fe start FE_HOST FE_PORT 3. 添加BE节点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我们可以动态地向集群中添加BE节点。以下是添加新BE节点的命令: bash 在已运行的FE节点上添加新的BE节点 curl -X POST http://FE_HOST:FE_PORT/api/{cluster}/backends -d '{ "host": "NEW_BE_HOST", "heartbeatPort": BE_HEARTBEAT_PORT, "bePort": BE_DATA_PORT, "httpPort": BE_HTTP_PORT }' 三、配置优化以提升可扩展性 1. 负载均衡 DorisDB支持基于表分区的负载均衡策略,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合理规划数据分布,确保数据在各BE节点间均匀分散,从而有效利用硬件资源,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2. 并发控制 通过调整max_query_concurrency参数可以控制并发查询的数量,防止过多的并发请求导致系统压力过大。例如,在fe.conf文件中设置: properties max_query_concurrency = 64 3. 扩容实践 随着业务增长,只需在集群中增加更多的BE节点,并通过上述API接口加入到集群中,即可轻松实现水平扩展。整个过程无需停机,对在线服务影响极小。 四、深度思考与探讨 在面对海量数据处理和实时分析场景时,选择正确的配置策略对于DorisDB集群的可扩展性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我们深入地了解DorisDB这座大楼的地基构造,更要灵活运用到实际业务环境里,像是一个建筑师那样,精心设计出最适合的数据分布布局方案,巧妙实现负载均衡,同时还要像交警一样,智慧地调度并发控制策略,确保一切运作流畅不“堵车”。所以呢,每次我们对集群配置进行调整,就像是在做一场精雕细琢的“微创手术”。这就要求我们得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充分揣摩业务发展的趋势走向,确保既能稳稳满足眼下的需求,又能提前准备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总结起来,通过巧妙地配置和管理DorisDB的分布式集群,我们不仅能显著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还能确保其在复杂的大数据环境下保持出色的性能表现。这就像是DorisDB在众多企业级数据库的大军中,硬是杀出一条血路的独门秘籍,更是我们在实际摸爬滚打中不断求索、打磨和提升的活力源泉。
2024-01-16 18:23:21
396
春暖花开
ClickHouse
...务,主要用于维护配置信息、命名服务、分布式同步和组服务等。在ClickHouse的Replication机制中,ZooKeeper作为元数据管理工具,负责管理和协调多个服务器副本之间的状态信息,确保在集群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与高可用性。 checksum函数 , checksum是ClickHouse提供的一种内置函数,用于计算表中所有数据行的校验和(或部分列)。通过对表执行checksum函数,可以生成一个唯一值,用以验证数据是否完整且未发生变化。定期运行此函数并记录结果,可以在后续时间点对比校验和的变化,帮助用户发现可能存在的数据丢失或篡改问题,从而提升数据完整性监控的能力。
2023-01-20 13:30:03
445
月影清风
Kotlin
...了运行协程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调度器、异常处理器等。调度器决定了协程在哪个线程上执行。Kotlin提供了多种调度器,如Dispatchers.Default用于CPU密集型任务,Dispatchers.IO用于I/O密集型任务。 kotlin import kotlinx.coroutines. fun main() = runBlocking {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println("Running on ${Thread.currentThread().name}") }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使用withContext切换到了Dispatchers.IO调度器,这样协程就会在专门处理I/O操作的线程上执行。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协程的执行环境。 思考一下: - 你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选择合适的调度器吗? - 这种策略对于提高应用性能有多大的影响? 结语 好了,朋友们,这就是今天的分享。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希望大家能对Kotlin里的协程和并发编程有个初步的认识,说不定还能勾起大家深入了解协程的兴趣呢!记住,编程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享受创造的过程。希望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找到乐趣!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内容,请随时留言交流。我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2024-12-08 15:47:17
119
繁华落尽
转载文章
...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今天只做了一件事情,但解决了很大的问题。相信这也是令很多程序员和数据库管理员头疼的事情。 假设在一MySQL数据表中,自增的字段为id,唯一字段为abc,还有其它字段若干。 自增:AUTO_INCREMENT A、使用insert into插入数据时,若abc的值已存在,因其为唯一键,故不会插入成功。但此时,那个AUTO_INCREMENT已然+1了。 eg : insert into table set abc = '123' B、使用replace插入数据时,若abc的值已存在,则会先删除表中的那条记录,尔后插入新数据。 eg : replace into table set abc = '123' (注:上一行中的into可省略;这只是一种写法。) 这两种方法,效果都不好:A会造成id不连续,B会使得原来abc对应的id值发生改变,而这个id值会和其它表进行关联,这是更不允许的。 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呢? 笨办法当然是有:每次插入前先查询,若表中不存在要插入的abc的值,才插入。 但这样,每次入库之前都会多一个操作,麻烦至极。 向同学请教,说用触发器。可在网上找了半天,总是有问题。可能是语法不对,或者是某些东西有限制。 其实,最终要做的,就是在每次插入数据之后,修正那个AUTO_INCREMENT值。 于是就想到,把这个最实质的SQL语句↓,合并在插入的SQL中。 PS: ALTER TABLE table AUTO_INCREMENT =1 执行之后,不一定再插入的id就是1;而是表中id最大值+1。 这是MySQL中的执行结果。其它数据库不清楚。。。。 到这里,问题就变的异常简单了:在每次插入之后都重置AUTO_INCREMENT的值。 如果插入的自定义函数或类的名称被定义成insert的话,那么就在此基础上扩展一个函数insert_continuous_id好了,其意为:保证自增主键连续的插入。 为什么不直接修改原函数呢? 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insert都需要修正AUTO_INCREMENT。只有在设置唯一键、且有自增主键时才有可能需要。 虽然重置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经试验,对各种情况都无影响),但没有必要就不要额外增加这一步。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就是要尽量保证写出的每一个字符都有意义而不多余。 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句话:解决MySQL中自增主键不连续的方法,就是上面PS下的那一行代码。 附: 我写的不成功的触发器的代码。 -- 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trigger_table after insert ON table FOR EACH ROW ALTER TABLE table AUTO_INCREMENT =1; 大家有想说的,请踊跃发言。期待更好更完美的解决方案。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554172/article/details/11321008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8-26 08:19:54
93
转载
转载文章
...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数据库三大范式 无规矩不成方圆, Java有很多的规范,设计模式有7大原则,数据库同样也有它的规范,按照规范来设计维护数据库是程序员必备的素质,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 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 这篇文章只介绍三大范式,三大范式是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的规则约束,但是在实际中允许局部变通。比如为了快速查询到关联数据可能会允许冗余字段的存在。 前置知识: 1.部分函数依赖: 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例如:通过AB能得出C,通过A也能得出C,通过B也能得出C,那么说C部分依赖于AB。 2.完全函数依赖 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但对每一个X’都有X’!→Y,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例如:通过AB能得出C,但是AB单独得不出C,那么说C完全依赖于AB. 3.传递函数依赖 设X,Y,Z是关系R中互不相同的属性集合,存在X→Y(Y !→X),Y→Z,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例如:通过A得到B,通过B得到C,但是C得不到B,B得不到A,那么成C传递依赖于A 第一范式: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都不可以再拆分,也就是原子性 例如: 这张表中 “部门岗位“ ”应该拆分成两个字段:==》 “部门名称”、“岗位”。 这样才能专门针对“部门名称”或“岗位”进行查询。 第二范式:在满足第一范式基础上(原子性),要求 非主键 都和 主键 完整相关, 而不能是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主要针对联合主键而言)| 消除非主键对主键的部分依赖 例如下表: 使用“订单编号”和“产品编号”作为联合主键。此时 “产品价格”、“产品数量” 都和联合主键整体相关,但“订单金额”和“下单时间” 只和联合主键中的“订单编号”相关,和“产品编号”无关。所以只关联了主键中的部分字段,不满足第二范式。 把“订单金额”和“下单时间”移到订单表才 符合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 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非主键列只依赖于主键,不依赖于其他非主键。 就是说表中的非主键字段和主键字段直接相关,不允许间接相关。 例如: 表中的“部门名称”和“员工编号”的关系应该是是 “员工编号”→“部门编号” →“部门名称”, 而这张表中不是直接相关。此时会带来下列问题: 数据冗余:“部门名称”多次重复出现。 插入异常:组建一个新部门时没有员工信息,也就无法单独插入部门 信息。就算强行插入部门信息,员工表中没 有员工信息的记录同样是 非法记录。 删除异常:删除员工信息会连带删除部门信息导致部门信息意外丢失。 更新异常:哪怕只修改一个部门的名称也要更新多条员工记录。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上表拆分成两张表,以外键形式关联 “部门编号”和“员工编号”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范式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两张表要通过外键关联,不保存冗余字段。例如:不能在“员工表”中存储“部门名称”。 “部门编号”和“员工编号”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范式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两张表要通过外键关联,不保存冗余字段。例如:不能在“员工表”中存储“部门名称”。 学会变通:有时候为了快速查询到关联数据可能会允许冗余字段的存在。例如在员工表中存储部门名称虽然违背第三范式,但是免去了对部门表的关联查询。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204159/article/details/11528225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2-25 18:48:38
165
转载
Kafka
...理能力。 3. 代码示例 配置生产者以适应网络不稳定性 在使用Java API创建Kafka生产者时,我们可以针对网络问题进行一些特定配置,比如设置合理的重试策略和消息确认模式: java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props.put(ProducerConfig.BOOTSTRAP_SERVERS_CONFIG, "server1:9092,server2:9092,server3:9092"); props.put(ProducerConfig.RETRIES_CONFIG, "3"); // 设置生产者尝试重新发送消息的最大次数 props.put(ProducerConfig.ACKS_CONFIG, "all"); // 设置所有副本都确认接收到消息后才认为消息发送成功 props.put(ProducerConfig.MAX_IN_FLIGHT_REQUESTS_PER_CONNECTION, "1"); // 控制单个连接上未完成请求的最大数量,降低网络问题下的数据丢失风险 KafkaProducer producer = new KafkaProducer<>(props); 4. 集群层面的稳定性和容错性设计 - 多副本机制:Kafka利用多副本冗余存储来确保消息的持久化,即使某台Broker宕机或网络隔离,也能从其他副本读取消息。 - ISR集合与Leader选举:Kafka通过ISR(In-Sync Replicas)集合维护活跃且同步的副本子集,当Leader节点因网络问题下线时,Controller会自动从ISR中选举新的Leader,从而保证服务连续性。 - 网络拓扑优化:物理层面优化网络架构,例如采用可靠的网络设备,减少网络跳数,以及设置合理的网络超时和重试策略等。 5. 结论与思考 虽然网络不稳定给Kafka集群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通过灵活配置、充分利用Kafka内置的容错机制以及底层网络架构的优化,我们完全有能力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呢,对于我们开发者来说,也得时刻瞪大眼睛,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摸清并预判可能出现的各种幺蛾子,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迅速且精准地给出应对措施。其实说白了,Kafka的厉害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那牛哄哄的性能,更关键的是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它能像小强一样坚韧不拔,灵活适应。这正是我们在摸爬滚打、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持续汲取能量、不断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
2023-04-26 23:52:20
550
星辰大海
Apache Solr
...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如果我们想要查询包含关键词“test”的所有文档,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Solr查询语句: ruby http://localhost:8983/solr/mycollection/select?q=test 四、Solr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应用 1. 数据预处理 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中,数据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Solr为大家准备了一整套超实用的数据处理和清洗法宝,像是过滤器、解析器、处理器这些小能手,它们能够帮咱们把那些原始数据好好地洗洗澡、换换装,变得干净整齐又易于使用。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包含HTML标记的网页文本需要清洗,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Solr处理器: javascript 2. 数据挖掘和模型训练 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中,数据挖掘和模型训练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Solr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工具,如向量化、聚类、分类和回归等,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使用SVM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Solr脚本: python 五、结论 Solr作为一款强大的全文搜索引擎,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Solr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无论是数据导入和索引构建,还是数据查询和分析,或者是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训练,都可以使用Solr轻松实现。所以,在这个大数据横行霸道的时代,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如果你们真心想要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掌握Solr技术绝对是你们必须要跨出的关键一步。就像是拿到通往成功大门的秘密钥匙,可不能小觑!
2023-10-17 18:03:11
537
雪落无痕-t
Gradle
...能导致一些不可预见的错误。我最近碰到了这么个事儿,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经历还有我是怎么解决的。 2. 问题背景 我遇到的麻烦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开发一个项目时,需要用到一个最新的边缘计算库来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当时觉得这个库非常棒,因为它能显著提高边缘设备的数据处理速度。所以我兴奋地把库加到了项目的依赖里,然后满怀期待地敲下了gradle build命令。然而,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项目构建失败了! groovy // 我在build.gradle文件中的依赖部分添加了这个边缘计算库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com.edge:edge-computing-lib:1.0.0' } 3. 初步调查 发现问题所在 开始我以为是库本身有问题,于是花了大半天时间查阅官方文档和GitHub上的Issue。但最终发现,问题出在我自己的Gradle配置上。原来,这个边缘计算库版本太新,还不被当前的Gradle版本所支持。这下子我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在于版本兼容性。 groovy // 查看Gradle版本 task showGradleVersion << { println "Gradle version is ${gradle.gradleVersion}" } 4. 探索解决方法 寻找替代方案 既然问题已经定位,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解决它了。我想先升级Gradle版本,不过转念一想,其他依赖的库也可能有版本冲突的问题。所以,我还是先去找个更稳当的边缘计算库试试吧。 经过一番搜索,我发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边缘计算库,它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已经被广泛使用。于是我把原来的依赖替换成了新的库,并更新了Gradle的版本。 groovy // 在build.gradle文件中修改依赖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com.stable:stable-edge-computing-lib:1.2.3' } // 更新Gradle版本到最新稳定版 plugins { id 'org.gradle.java' version '7.5' } 5. 实践验证 看看效果如何 修改完之后,我重新运行了gradle build命令。这次,项目终于成功构建了!我兴奋地打开了IDE,查看了运行日志,一切正常。虽说新库的功能跟原来计划的有点出入,但它的表现真心不错,又快又稳。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库是多么重要。 groovy // 检查构建是否成功 task checkBuildSuccess << { if (new File('build/reports').exists()) { println "Build was successful!" } else { println "Build failed, check the logs." } } 6. 总结与反思 这次经历给我的启示 通过这次经历,我学到了几个重要的教训。首先,你得注意版本兼容性这个问题。在你添新的依赖前,记得看看它的版本,还得确认它跟你的现有环境合不合得来。其次,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非常重要。最后,多花时间研究和测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往往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欢迎留言交流。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开发者吧! --- 好了,以上就是我关于“构建脚本中使用了不支持的边缘计算库”的全部分享。希望你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建议,随时欢迎与我交流。
2025-03-07 16:26:30
74
山涧溪流
Ruby
...一书,它从理论到实践详细解析了多线程环境下的并发控制策略。同时,关注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等顶级学术期刊,可以获取更多关于数据库并发控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 综上所述,无论是关注实时的技术发展动态,还是研读经典的计算机科学著作,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Ruby及其他语言在并发写入数据库问题上的挑战,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一致性。
2023-06-25 17:55:39
51
林中小径-t
Beego
...咱会手把手带你,用超详细的代码实例和深入浅出的探讨,一步步掌握在Beego框架中如何随心所欲定制你独一无二的路由规则,包你学完就能玩转个性定制。 2. Beego路由基础理解 首先,我们先来快速了解一下Beego的默认路由规则。Beego默认使用RESTful风格的路由,例如,对于一个User资源,其增删改查操作对应的路由可能是这样的: go beego.Router("/users", &controllers.UserController{}) 这个简单的语句告诉Beego,所有以"/users"开头的HTTP请求都将被转发给UserController进行处理。不过,在面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业务场景时,我们或许更需要能够“绣花”般精细化、像橡皮筋一样灵活的路由控制方式。 3. 自定义路由规则实践 (3.1) 定义静态路由 假设我们需要为用户个人主页创建一个特定的路由规则,如 /user/:username,其中:username是一个变量参数,代表具体的用户名。我们可以这样实现: go beego.Router("/user/:username", &controllers.UserProfileController{}, "get:GetUserProfile") 上述代码中,:username就是一个动态参数,Beego会自动将其捕获并注入到UserProfileController的GetUserProfile方法的输入参数中。 (3.2) 定义多格式路由 如果我们希望同时支持JSON和XML两种格式的数据请求,可以通过添加正则匹配来进行区分: go beego.Router("/api/v1/data.:format", &controllers.DataController{}, "get:GetData") 在这里,:format可以是json或xml,然后在GetData方法内部可以根据这个参数返回不同格式的数据。 (3.3) 自定义路由处理器 对于更为复杂的需求,比如基于URL的不同部分执行不同的逻辑,可以通过自定义路由处理器实现: go beego.InsertFilter("/", beego.BeforeRouter, func(ctx context.Context) { // 解析URL,进行自定义路由处理 urlParts := strings.Split(ctx.Request.URL.Path, "/") if len(urlParts) > 2 && urlParts[1] == "custom" { switch urlParts[2] { case "action1": ctx.Output.Body([]byte("Executing Action 1")) return case "action2": ctx.Output.Body([]byte("Executing Action 2")) return } } // 若未命中自定义路由,则继续向下执行默认路由逻辑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进入默认路由之前插入了一个过滤器,对请求路径进行解析,并针对特定路径执行相应动作。 4. 总结与思考 自定义路由规则为我们的应用带来了无比的灵活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配各种复杂的业务场景。在我们真正动手开发的时候,得把Beego的路由功能玩得溜起来,不断捣鼓和微调路由设置,让它们既能搞定各种功能需求,又能保持干净利落、易于维护和扩展性棒棒哒。记住,路由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项目迭代演进而逐步完善的。所以,别怕尝试,大胆创新,让每个API都找到它的“归宿”,这就是我们在Beego中实现自定义路由的乐趣所在!
2023-07-13 09:35:46
622
青山绿水
Kubernetes
...化的iptables示例规则 -A KUBE-SVC-XXXXX -d -j KUBE-SEP-YYYYY -A KUBE-SEP-YYYYY -m comment --comment "service/my-service" -m tcp -p tcp -j DNAT --to-destination : 3. DNS服务发现 除了通过IP寻址外,Kubernetes还集成了DNS服务,使得服务可以通过域名进行发现。每个创建的Service都会自动获得一个与之对应的DNS记录,格式为..svc.cluster.local。这样一来,应用程序只需要晓得服务的名字,就能轻松找到对应的服务地址,这可真是把不同服务之间的相互调用变得超级简便易行,就像在小区里找邻居串门一样方便。 4. 探讨与思考 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机制无疑为分布式系统带来了便利性和稳定性,它不仅解决了复杂环境中服务间互相定位的问题,还通过负载均衡能力确保了服务的高可用性。在实际做开发和运维的时候,如果能真正搞明白并灵活运用Kubernetes这个服务发现机制,那可是大大提升我们工作效率的神器啊,这样一来,那些烦人的服务网络问题引发的困扰也能轻松减少不少呢。 总结来说,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并非简单的IP映射关系,而是基于一套成熟且灵活的网络模型构建起来的,包括但不限于Service资源定义、kube-proxy的智能代理以及集成的DNS服务。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畅享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要好好琢磨并灵活运用这些特性,以便随时应对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的瞬息万变。 以上就是对Kubernetes服务发现机制的初步探索,希望各位读者能从中受益,进一步理解并善用这一强大工具,为构建高效稳定的应用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2023-03-14 16:44:29
128
月影清风
Superset
...各个角色间高效地传递信息。 4. Superset与Kafka集成 技术实现路径 (1) 数据摄取: 首先,我们需要配置Superset连接到Kafka数据源。这通常需要咱们用类似“kafka-python”这样的工具箱,从Kafka的主题里边捞出数据来,然后把这些数据塞到Superset能支持的数据仓库里,比如PostgreSQL或者MySQL这些数据库。例如: python from kafka import KafkaConsumer import psycopg2 创建Kafka消费者 consumer = KafkaConsumer('your-topic', bootstrap_servers=['localhost:9092']) 连接数据库 conn = psycopg2.connect(database="your_db", user="your_user", password="your_password", host="localhost") cur = conn.cursor() for message in consumer: 解析并处理Kafka消息 data = process_message(message.value) 将数据写入数据库 cur.execute("INSERT INTO your_table VALUES (%s)", (data,)) conn.commit() (2) Superset数据源配置: 在成功将Kafka数据导入到数据库后,需要在Superset中添加对应的数据库连接。打开Superset的管理面板,就像装修房子一样,咱们得设定一个新的SQLAlchemy链接地址,让它指向你的数据库。想象一下,这就是给Superset指路,让它能够顺利找到并探索你刚刚灌入的那些Kafka数据宝藏。 (3) 创建可视化图表: 最后,你可以在Superset中创建新的 charts 或仪表板,利用SQL Lab查询刚刚配置好的数据库,从而实现对Kafka实时流数据的可视化展现。 5. 实践思考与探讨 将Superset与Apache Kafka集成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具体业务场景灵活设计数据流转和处理流程。咱们不光得琢磨怎么把Kafka那家伙产生的实时数据,嗖嗖地塞进关系型数据库里头,同时还得留意,在不破坏数据“新鲜度”的大前提下,确保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马虎不得啊!另外,在使用Superset的时候,咱们可得好好利用它那牛哄哄的数据透视和过滤功能,这样一来,甭管业务分析需求怎么变,都能妥妥地满足它们。 总结来说,Superset与Apache Kafka的结合,如同给实时数据流插上了一双翅膀,让数据的价值得以迅速转化为洞见,驱动企业快速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和优化,以期在实践中发掘更多可能。
2023-10-19 21:29:53
301
青山绿水
ActiveMQ
...的消息。消息生产者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而消费者则按照自己的处理能力从队列中拉取消息进行消费。Apache ActiveMQ即是一个实现这种机制的开源消息中间件,通过消息队列可以实现系统间的解耦、异步处理及流量削峰等功能。 线程池 , 线程池是计算机程序中的一种多线程处理形式,通过预先创建并维护一定数量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避免了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性能开销。在ActiveMQ中,线程池用于管理和调度网络连接的建立与关闭、消息的发送接收以及持久化等操作,合理配置线程池大小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并发处理能力和整体性能。 动态调整策略 , 动态调整策略是指系统根据实时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在本文的语境下,指的是Apache ActiveMQ支持的线程池大小动态扩缩容功能。例如,当待处理任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线程池可以根据pendingTaskSize属性自动增加工作线程以应对高负载;反之,在负载降低时,也可以相应地减少线程数,避免资源浪费,从而保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023-02-24 14:58:17
503
半夏微凉
Spark
...数据时代 , 指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数据来源广泛、类型多样且增长速度极快,传统数据处理技术无法满足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需求。 Apache Spark , Apache Spark是一款开源的大数据处理框架,它为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快速且通用的解决方案。Spark能够在内存中进行计算,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速度,同时支持SQL查询、流处理、机器学习等多种数据处理场景,并具备良好的容错性和可伸缩性。 Tungsten项目 , Tungsten是Apache Spark 2.0版本引入的一项重要特性,旨在通过深度优化Spark的数据处理引擎以提升其性能。具体来说,Tungsten着重在内存管理和执行优化两方面进行革新,包括改进内存存储格式、减少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开销以及优化任务调度策略等,从而显著提高了Spark处理大数据的效率和速度。 内存管理优化 , 在Tungsten项目中,内存管理优化指的是改变Spark原有的内存使用方式,采用更为高效的数据表示形式和内存分配策略。例如,通过代码生成技术和字节码指令优化,使得数据可以直接在内存中高效操作,无需频繁地进行磁盘读写和数据序列化,从而大大提升了数据访问速度。 worker节点 , 在分布式计算系统如Apache Spark中,worker节点是指集群中的各个计算单元,它们负责实际的数据处理工作。在Tungsten项目中,通过对任务执行的优化,worker节点不仅执行由master节点分配的任务,还能更智能地直接在本地进行数据处理,减少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提高了整体的运算效率。
2023-03-05 12:17:18
103
彩虹之上-t
转载文章
...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求多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种变换算法 2011-07-21 10:39:49| 分类: C++|举报|字号 订阅 令[a1,a2,..,an] 表示a1,a2,..,an的最小公倍数,(a1,a2,..,an)表示a1,a2,..,an的最大公约数,其中a1,a2,..,an为非负整数。对于两个数a,b,有[a,b]=ab/(a,b),因此两个数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其最大公约数计算。但对于多个数,并没有[a1,a2,..,an]=M/(a1,a2,..,an)成立,M为a1,a2,..,an的乘积。例如:[2,3,4]并不等于24/(2,3,4)。即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扩展为n个数的情况。 本文对多个数最小公倍数和多个数最大公约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将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扩展到n个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求n个数最大公约数的向量变换算法计算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 多个数最小公倍数和多个数最大公约数之间的关系 令p为a1,a2,..,an中一个或多个数的素因子,a1,a2,..,an关于p的次数分别为r1,r2,..,rn,在r1,r2,..,rn中最大值为rc1=rc2=..=rcm=rmax,最小值为rd1=rd2=..=rdt=rmin,即r1,r2,..,rn中有m个数所含p的次数为最大值,有t个数所含p的次数为最小值。例如:4,12,16中关于素因子2的次数分别为2,2,4,有1个数所含2的次数为最大值,有2个数所含2的次数为最小值;关于素因子3的次数分别为0,1,0,有1个数所含3的次数为最大值,有2个数所含3的次数为最小值。 对最大公约数有,只包含a1,a2,..,an中含有的素因子,且每个素因子次数为a1,a2,..,an中该素因子的最低次数,最低次数为0表示不包含[1]。 对最小公倍数有,只包含a1,a2,..,an中含有的素因子,且每个素因子次数为a1,a2,..,an中该素因子的最高次数[1]。 定理1:[a1,a2,..,an]=M/(M/a1,M/a2,..,M/an),其中M为a1,a2,..,an的乘积,a1,a2,..,an为正整数。 例如:对于4,6,8,10,有[4,6,8,10]=120,而M=46810=1920,M/(M/a1,M/a2,..,M/an) =1920/(6810,4810,4610,468)=1920/16=120。 证明: M/a1,M/a2,..,M/an中p的次数都大于等于r1+r2+..+rn-rmax,且有p的次数等于r1+r2+..+rn-rmax的。这是因为 (1) M/ai中p的次数为r1+r2+..+rn-ri,因而M/a1,M/a2,..,M/an中p的次数最小为r1+r2+..+rn-rmax。 (2) 对于a1,a2,..,an中p的次数最大的项aj(1项或多项),M/aj中p的次数为r1+r2+..+rn-rmax。 或者对于a1,a2,..,an中p的次数最大的项aj,M/aj中p的次数小于等于M/ak,其中ak为a1,a2,..,an中除aj外其他的n-1个项之一,而M/aj中p的次数为r1+r2+..+rn-rmax。 因此,(M/a1,M/a2,..,M/an)中p的次数为r1+r2+..+rn-rmax,从而M/(M/a1,M/a2,..,M/an)中p的次数为rmax。 上述的p并没有做任何限制。由于a1,a2,..,an中包含的所有素因子在M/(M/a1,M/a2,..,M/an)中都为a1,a2,..,an中的最高次数,故有[a1,a2,..,an]=M/(M/a1,M/a2,..,M/an)成立。 得证。 定理1对于2个数的情况为[a,b]=ab/(ab/a,ab/b)=ab/(b,a)=ab/(a,b),即[a,b]=ab/(a,b)。因此,定理1为2个数最小公倍数公式[a,b]=ab/(a,b)的扩展。利用定理1能够把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转化为求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多个数最大公约数的算法实现 根据定理1,求多个数最小公倍数可以转化为求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求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a1,a2,..,an)的传统方法是多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 (1) 用辗转相除法[2]计算a1和a2的最大公约数(a1,a2) (2) 用辗转相除法计算(a1,a2)和a3的最大公约数,求得(a1,a2,a3) (3) 用辗转相除法计算(a1,a2,a3)和a4的最大公约数,求得(a1,a2,a3,a4) (4) 依此重复,直到求得(a1,a2,..,an) 上述方法需要n-1次辗转相除运算。 本文将两个数的辗转相除法扩展为n个数的辗转相除法,即用一次n个数的辗转相除法计算n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是采用反复用最小数模其它数的方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下面的定理2。 定理2:多个非负整数a1,a2,..,an,若aj>ai,i不等于j,则在a1,a2,..,an中用aj-ai替换aj,其最大公约数不变,即 (a1,a2,..,aj-1,aj,aj+1,..an)=(a1,a2,..,aj-1,aj-ai,aj+1,..an)。 例如:(34,24,56,68)=(34,24,56-34,68)=(34,24,22,68)。 证明: 根据最大公约数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有 (a1,a2,..,aj-1,aj,aj+1,..an)= ((ai,aj),(a1,a2,..,ai-1,ai+1,..aj-1,aj+1,..an))(i>j情况),或者 (a1,a2,..,aj-1,aj,aj+1,..an)= ((ai,aj),(a1,a2,..,aj-1,aj+1,..ai-1,ai+1,..an))(i<j情况)。 而对(a1,a2,..,aj-1,aj-ai,aj+1,..an),有 (a1,a2,..,aj-1,aj-ai,aj+1,..an)= ((ai, aj-ai),( a1,a2,..,ai-1,ai+1,.. aj-1,aj+1,..an))(i>j情况),或者 (a1,a2,..,aj-1,aj-ai,aj+1,..an)= ((ai, aj-ai),( a1,a2,..,aj-1,aj+1,.. ai-1,ai+1,..an))(i<j情况)。 因此只需证明(ai,aj)=( ai, aj-ai)即可。 由于(aj-ai)= aj-ai,因此ai,aj的任意公因子必然也是(aj-ai)的因子,即也是ai,( aj-ai)的公因子。由于aj = (aj-ai)+ai,因此ai,( aj-ai)的任意公因子必然也是aj的因子,即也是ai,aj的公因子。所以,ai,aj的最大公约数和ai,(aj-ai) 的最大公约数必须相等,即(ai,aj)=(ai,aj-ai)成立。 得证。 定理2类似于矩阵的初等变换,即 令一个向量的最大公约数为该向量各个分量的最大公约数。对于向量<a1,a2,..,an>进行变换:在一个分量中减去另一个分量,新向量和原向量的最大公约数相等。 求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采用反复用最小数模其它数的方法,即对其他数用最小数多次去减,直到剩下比最小数更小的余数。令n个正整数为a1,a2,..,an,求多个数最大共约数的算法描述为: (1) 找到a1,a2,..,an中的最小非零项aj,若有多个最小非零项则任取一个 (2) aj以外的所有其他非0项ak用ak mod aj代替;若没有除aj以外的其他非0项,则转到(4) (3) 转到(3) (4) a1,a2,..,an的最大公约数为aj 例如:对于5个数34, 56, 78, 24, 85,有 (34, 56, 78, 24, 85)=(10,8,6,24,13)=(4,2,6,0,1)=(0,0,0,0,1)=1, 对于6个数12, 24, 30, 32, 36, 42,有 (12, 24, 30, 32, 36, 42)=(12,0,6,8,0,6)=(0,0,0,2,0,6)=(0,0,0,2,0,0)=2。 3. 多个数最小共倍数的算法实现 求多个数最小共倍数的算法为: (1) 计算m=a1a2..an (2) 把a1,a2,..,an中的所有项ai用m/ai代换 (3) 找到a1,a2,..,an中的最小非零项aj,若有多个最小非零项则任取一个 (4) aj以外的所有其他非0项ak用ak mod aj代替;若没有除aj以外的其他非0项,则转到(6) (5) 转到(3) (6) 最小公倍数为m/aj 上述算法在VC环境下用高级语言进行了编程实现,通过多组求5个随机数最小公倍数的实例,与标准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其正确性。标准计算方法为:求5个随机数最小公倍数通过求4次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获得,而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过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获得。 5.结论 计算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常见的基本运算。n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表示成另外n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可以通过求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计算。求多个数最大公约数可采用向量转换算法一次性求得。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u012349696/article/details/21233457。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10-04 16:29:43
40
转载
PHP
...一个红色的感叹号或者错误提示,告诉你PHP无法启动。这可能表现为“无法连接到服务器”、“缺少文件”或“配置错误”。 1.2 错误日志线索 查看PHP的日志文件(通常在/var/log/php-fpm.log或/var/log/php_error.log)是定位问题的第一步。有时候你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找不到那个神秘的php.ini小伙伴,或者有些扩展好像还没跟上节奏,没好好加载起来。这些都是常见的小插曲,别担心,咱们一步步解决。 三、排查步骤 2.1 检查环境配置 确保PHP的安装路径正确,/usr/local/php或者/usr/bin/php,并且PHP-FPM服务已经正确安装并启用。可以运行以下命令检查: bash which php 如果返回路径正确,再运行: bash sudo service php-fpm status 确认服务状态。 2.2 检查php.ini 确认php.ini文件存在且权限正确,可以尝试编辑它,看看是否有禁止运行的设置: bash nano /usr/local/php/etc/php.ini 确保extension_dir指向正确的扩展目录,并且没有禁用必需的扩展,如mysqli或gd。 2.3 检查扩展 有些情况下,扩展可能没有正确安装或加载。打个比方,假如你需要PDO_MYSQL这个东东,记得在你的PHP配置文件里,Windows系统下应该是"extension=php_pdo_mysql.dll",Linux系统上则是"extension=pdo_mysql.so",别忘了加! 四、实例演示 假设你遇到了extension_dir未定义的问题,可以在php.ini中添加如下行: ini extension_dir = "/usr/local/php/lib/php/extensions/no-debug-non-zts-20200930" 然后重启PHP-FPM服务: bash sudo service php-fpm restart 五、高级排查与解决方案 3.1 检查防火墙 如果防火墙阻止了PHP-FPM的访问,需要开放相关端口,通常是9000。 3.2 安全组设置 如果你在云环境中,记得检查安全组规则,确保允许来自外部的请求访问PHP-FPM。 六、结语 通过以上步骤,你应该能解决大部分PHP在宝塔面板无法启动的问题。当然,每个环境都有其独特性,可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寻求社区的帮助,或者查阅官方文档,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记住,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祝你在PHP的世界里越走越远!
2024-05-01 11:21:33
564
幽谷听泉_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xargs -I{} command {} < list_of_files.txt
- 使用文件列表作为参数执行命令。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