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防止Nodejs应用中的命令行注入攻击措...]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转载文章
...了解了如何利用SQL注入和文件上传漏洞进行靶机渗透测试之后,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深入研究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近期,CISA(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发布了一份关于常见Web应用漏洞及其修复策略的报告,其中特别强调了SQL注入和文件上传漏洞的严重性,并提供了最新的防范措施和最佳实践。 在实战层面,OWASP Top 10项目持续更新其针对Web应用程序最常见的安全风险列表,SQL注入始终位列其中。研究人员建议开发者采用参数化查询、ORM工具以及输入验证等手段来防止此类攻击。此外,对于文件上传漏洞,应当限制上传文件类型、使用白名单机制并对上传内容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避免恶意代码执行。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随着《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法规的实施,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潜在安全风险如SQL注入的防护已不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合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和开发者需要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确保系统无类似安全隐患。 在教育领域,诸如Vulnhub这样的平台为学习者提供虚拟靶场环境,帮助他们通过实战演练提升发现并修补这些漏洞的能力。此外,许多在线课程和研讨会也开始深度剖析实际案例,讲解如何从防御和攻击两个角度理解和应对SQL注入、文件上传等关键Web应用安全挑战,以培养更多具备实战能力的网络安全人才。
2023-01-02 12:50:54
497
转载
转载文章
...ript),跨站脚本攻击,因为缩写和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重叠,所以只能叫 XSS。 XSS 的原理是恶意攻击者往 Web 页面里插入恶意可执行网页脚本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 Web 里面的脚本代码会被执行,从而可以达到攻击者盗取用户信息或其他侵犯用户安全隐私的目的。XSS 的攻击方式千变万化,但还是可以大致细分为几种类型。 非持久型 XSS 非持久型 XSS 漏洞,也叫反射型 XSS 漏洞,一般是通过给别人发送带有恶意脚本代码参数的 URL,当 URL 地址被打开时,特有的恶意代码参数被 HTML 解析、执行。 非持久型 XSS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的 Web 页面中包含有以下代码: Select your language:<select><script>document.write(''+ '<option value=1>'+ location.href.substring(location.href.indexOf('default=') + 8)+ '</option>');document.write('<option value=2>English</option>');</script></select> 攻击者可以直接通过 URL 类似:https://xx.com/xx?default=<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script>) 注入可执行的脚本代码。 非持久型 XSS 漏洞攻击有以下几点特征: 即时性,不经过服务器存储,直接通过 HTTP 的 GET 和 POST 请求就能完成一次攻击,拿到用户隐私数据。 攻击者需要诱骗点击 反馈率低,所以较难发现和响应修复 盗取用户敏感保密信息 为了防止出现非持久型 XSS 漏洞,需要确保这么几件事情: Web 页面渲染的所有内容或者渲染的数据都必须来自于服务端。 尽量不要从 URL,document.referrer,document.forms 等这种 DOM API 中获取数据直接渲染。 尽量不要使用 eval, new Function(),document.write(),document.writeln(),window.setInterval(),window.setTimeout(),innerHTML,document.creteElement() 等可执行字符串的方法。 如果做不到以上几点,也必须对涉及 DOM 渲染的方法传入的字符串参数做 escape 转义。 前端渲染的时候对任何的字段都需要做 escape 转义编码。 escape 转义的目的是将一些构成 HTML 标签的元素转义,比如 <,>,空格 等,转义成 <,>, 等显示转义字符。有很多开源的工具可以协助我们做 escape 转义。 持久型 XSS 持久型 XSS 漏洞,也被称为存储型 XSS 漏洞,一般存在于 Form 表单提交等交互功能,如发帖留言,提交文本信息等,黑客利用的 XSS 漏洞,将内容经正常功能提交进入数据库持久保存,当前端页面获得后端从数据库中读出的注入代码时,恰好将其渲染执行。 主要注入页面方式和非持久型 XSS 漏洞类似,只不过持久型的不是来源于 URL,refferer,forms 等,而是来源于后端从数据库中读出来的数据。持久型 XSS 攻击不需要诱骗点击,黑客只需要在提交表单的地方完成注入即可,但是这种 XSS 攻击的成本相对还是很高。攻击成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POST 请求提交表单后端没做转义直接入库。 后端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没做转义直接输出给前端。 前端拿到后端数据没做转义直接渲染成 DOM。 持久型 XSS 有以下几个特点: 持久性,植入在数据库中 危害面广,甚至可以让用户机器变成 DDoS 攻击的肉鸡。 盗取用户敏感私密信息 为了防止持久型 XSS 漏洞,需要前后端共同努力: 后端在入库前应该选择不相信任何前端数据,将所有的字段统一进行转义处理。 后端在输出给前端数据统一进行转义处理。 前端在渲染页面 DOM 的时候应该选择不相信任何后端数据,任何字段都需要做转义处理。 基于字符集的 XSS 其实现在很多的浏览器以及各种开源的库都专门针对了 XSS 进行转义处理,尽量默认抵御绝大多数 XSS 攻击,但是还是有很多方式可以绕过转义规则,让人防不胜防。比如「基于字符集的 XSS 攻击」就是绕过这些转义处理的一种攻击方式,比如有些 Web 页面字符集不固定,用户输入非期望字符集的字符,有时会绕过转义过滤规则。 以基于 utf-7 的 XSS 为例 utf-7 是可以将所有的 unicode 通过 7bit 来表示的一种字符集 (但现在已经从 Unicode 规格中移除)。 这个字符集为了通过 7bit 来表示所有的文字, 除去数字和一部分的符号,其它的部分将都以 base64 编码为基础的方式呈现。 <script>alert("xss")</script>可以被解释为:+ADw-script+AD4-alert(+ACI-xss+ACI-)+ADw-/script+AD4- 可以形成「基于字符集的 XSS 攻击」的原因是由于浏览器在 meta 没有指定 charset 的时候有自动识别编码的机制,所以这类攻击通常就是发生在没有指定或者没来得及指定 meta 标签的 charset 的情况下。 所以我们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 XSS 呢? 记住指定 XML 中不仅要指定字符集为 utf-8,而且标签要闭合 牛文推荐:http://drops.wooyun.org/papers/1327 (这个讲的很详细) 基于 Flash 的跨站 XSS 基于 Flash 的跨站 XSS 也是属于反射型 XSS 的一种,虽然现在开发 ActionScript 的产品线几乎没有了,但还是提一句吧,AS 脚本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并操作 cookie,攻击者可以配合其他 XSS(持久型或者非持久型)方法将恶意 swf 文件嵌入页面中。主要是因为 AS 有时候需要和 JS 传参交互,攻击者会通过恶意的 XSS 注入篡改参数,窃取并操作cookie。 避免方法: 严格管理 cookie 的读写权限 对 Flash 能接受用户输入的参数进行过滤 escape 转义处理 未经验证的跳转 XSS 有一些场景是后端需要对一个传进来的待跳转的 URL 参数进行一个 302 跳转,可能其中会带有一些用户的敏感(cookie)信息。如果服务器端做302 跳转,跳转的地址来自用户的输入,攻击者可以输入一个恶意的跳转地址来执行脚本。 这时候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来防止这类漏洞: 对待跳转的 URL 参数做白名单或者某种规则过滤 后端注意对敏感信息的保护, 比如 cookie 使用来源验证。 CSRF 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中文名称:跨站请求伪造攻击 那么 CSRF 到底能够干嘛呢?你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攻击者可以盗用你的登陆信息,以你的身份模拟发送各种请求。攻击者只要借助少许的社会工程学的诡计,例如通过 QQ 等聊天软件发送的链接(有些还伪装成短域名,用户无法分辨),攻击者就能迫使 Web 应用的用户去执行攻击者预设的操作。例如,当用户登录网络银行去查看其存款余额,在他没有退出时,就点击了一个 QQ 好友发来的链接,那么该用户银行帐户中的资金就有可能被转移到攻击者指定的帐户中。 所以遇到 CSRF 攻击时,将对终端用户的数据和操作指令构成严重的威胁。当受攻击的终端用户具有管理员帐户的时候,CSRF 攻击将危及整个 Web 应用程序。 CSRF 原理 下图大概描述了 CSRF 攻击的原理,可以理解为有一个小偷在你配钥匙的地方得到了你家的钥匙,然后拿着要是去你家想偷什么偷什么。 csrf原理 完成 CSRF 攻击必须要有三个条件: 用户已经登录了站点 A,并在本地记录了 cookie 在用户没有登出站点 A 的情况下(也就是 cookie 生效的情况下),访问了恶意攻击者提供的引诱危险站点 B (B 站点要求访问站点A)。 站点 A 没有做任何 CSRF 防御 你也许会问:「如果我不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不会受到 CSRF 的攻击」。其实可以这么说的,但你不能保证以下情况不会发生: 你不能保证你登录了一个网站后,不再打开一个 tab 页面并访问另外的网站,特别现在浏览器都是支持多 tab 的。 你不能保证你关闭浏览器了后,你本地的 cookie 立刻过期,你上次的会话已经结束。 上图中所谓的攻击网站 B,可能是一个存在其他漏洞的可信任的经常被人访问的网站。 预防 CSRF CSRF 的防御可以从服务端和客户端两方面着手,防御效果是从服务端着手效果比较好,现在一般的 CSRF 防御也都在服务端进行。服务端的预防 CSRF 攻击的方式方法有多种,但思路上都是差不多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正确使用 GET,POST 请求和 cookie 在非 GET 请求中增加 token 一般而言,普通的 Web 应用都是以 GET、POST 请求为主,还有一种请求是 cookie 方式。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如下规则设计应用的请求: GET 请求常用在查看,列举,展示等不需要改变资源属性的时候(数据库 query 查询的时候) POST 请求常用在 From 表单提交,改变一个资源的属性或者做其他一些事情的时候(数据库有 insert、update、delete 的时候) 当正确的使用了 GET 和 POST 请求之后,剩下的就是在非 GET 方式的请求中增加随机数,这个大概有三种方式来进行: 为每个用户生成一个唯一的 cookie token,所有表单都包含同一个伪随机值,这种方案最简单,因为攻击者不能获得第三方的 cookie(理论上),所以表单中的数据也就构造失败,但是由于用户的 cookie 很容易由于网站的 XSS 漏洞而被盗取,所以这个方案必须要在没有 XSS 的情况下才安全。 每个 POST 请求使用验证码,这个方案算是比较完美的,但是需要用户多次输入验证码,用户体验比较差,所以不适合在业务中大量运用。 渲染表单的时候,为每一个表单包含一个 csrfToken,提交表单的时候,带上 csrfToken,然后在后端做 csrfToken 验证。 CSRF 的防御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自行选择。CSRF 的防御工作确实会在正常业务逻辑的基础上带来很多额外的开发量,但是这种工作量是值得的,毕竟用户隐私以及财产安全是产品最基础的根本。 SQL 注入 SQL 注入漏洞(SQL Injection)是 Web 开发中最常见的一种安全漏洞。可以用它来从数据库获取敏感信息,或者利用数据库的特性执行添加用户,导出文件等一系列恶意操作,甚至有可能获取数据库乃至系统用户最高权限。 而造成 SQL 注入的原因是因为程序没有有效的转义过滤用户的输入,使攻击者成功的向服务器提交恶意的 SQL 查询代码,程序在接收后错误的将攻击者的输入作为查询语句的一部分执行,导致原始的查询逻辑被改变,额外的执行了攻击者精心构造的恶意代码。 很多 Web 开发者没有意识到 SQL 查询是可以被篡改的,从而把 SQL 查询当作可信任的命令。殊不知,SQL 查询是可以绕开访问控制,从而绕过身份验证和权限检查的。更有甚者,有可能通过 SQL 查询去运行主机系统级的命令。 SQL 注入原理 下面将通过一些真实的例子来详细讲解 SQL 注入的方式的原理。 考虑以下简单的管理员登录表单: <form action="/login" method="POST"><p>Username: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p><p>Password: <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word" /></p><p><input type="submit" value="登陆" /></p></form> 后端的 SQL 语句可能是如下这样的: let querySQL = SELECT FROM userWHERE username='${username}'AND psw='${password}'; // 接下来就是执行 sql 语句… 目的就是来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不是正确,按理说乍一看上面的 SQL 语句也没什么毛病,确实是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可是你只是站在用户会老老实实按照你的设计来输入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有一个恶意攻击者输入的用户名是 zoumiaojiang’ OR 1 = 1 --,密码随意输入,就可以直接登入系统了。WFT! 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之前预想的真实 SQL 语句是: SELECT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zoumiaojiang' AND psw='mypassword' 可以恶意攻击者的奇怪用户名将你的 SQL 语句变成了如下形式: SELECT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zoumiaojiang' OR 1 = 1 --' AND psw='xxxx' 在 SQL 中,-- 是注释后面的内容的意思,所以查询语句就变成了: SELECT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zoumiaojiang' OR 1 = 1 这条 SQL 语句的查询条件永远为真,所以意思就是恶意攻击者不用我的密码,就可以登录进我的账号,然后可以在里面为所欲为,然而这还只是最简单的注入,牛逼的 SQL 注入高手甚至可以通过 SQL 查询去运行主机系统级的命令,将你主机里的内容一览无余,这里我也没有这个能力讲解的太深入,毕竟不是专业研究这类攻击的,但是通过以上的例子,已经了解了 SQL 注入的原理,我们基本已经能找到防御 SQL 注入的方案了。 如何预防 SQL 注入 防止 SQL 注入主要是不能允许用户输入的内容影响正常的 SQL 语句的逻辑,当用户的输入的信息将要用来拼接 SQL 语句的话,我们应该永远选择不相信,任何内容都必须进行转义过滤,当然做到这个还是不够的,下面列出防御 SQL 注入的几点注意事项: 严格限制Web应用的数据库的操作权限,给此用户提供仅仅能够满足其工作的最低权限,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注入攻击对数据库的危害 后端代码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否符合预期,严格限制变量的类型,例如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一些匹配处理。 对进入数据库的特殊字符(’,",\,<,>,&,,; 等)进行转义处理,或编码转换。基本上所有的后端语言都有对字符串进行转义处理的方法,比如 lodash 的 lodash._escapehtmlchar 库。 所有的查询语句建议使用数据库提供的参数化查询接口,参数化的语句使用参数而不是将用户输入变量嵌入到 SQL 语句中,即不要直接拼接 SQL 语句。例如 Node.js 中的 mysqljs 库的 query 方法中的 ? 占位参数。 mysql.query(SELECT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 AND psw = ?, [username, psw]); 在应用发布之前建议使用专业的 SQL 注入检测工具进行检测,以及时修补被发现的 SQL 注入漏洞。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开源工具,例如 sqlmap、SQLninja 等。 避免网站打印出 SQL 错误信息,比如类型错误、字段不匹配等,把代码里的 SQL 语句暴露出来,以防止攻击者利用这些错误信息进行 SQL 注入。 不要过于细化返回的错误信息,如果目的是方便调试,就去使用后端日志,不要在接口上过多的暴露出错信息,毕竟真正的用户不关心太多的技术细节,只要话术合理就行。 碰到要操作的数据库的代码,一定要慎重,小心使得万年船,多找几个人多来几次 code review,将问题都暴露出来,而且要善于利用工具,操作数据库相关的代码属于机密,没事不要去各种论坛晒自家站点的 SQL 语句,万一被人盯上了呢? 命令行注入 命令行注入漏洞,指的是攻击者能够通过 HTTP 请求直接侵入主机,执行攻击者预设的 shell 命令,听起来好像匪夷所思,这往往是 Web 开发者最容易忽视但是却是最危险的一个漏洞之一,看一个实例: 假如现在需要实现一个需求:用户提交一些内容到服务器,然后在服务器执行一些系统命令去产出一个结果返回给用户,接口的部分实现如下: // 以 Node.js 为例,假如在接口中需要从 github 下载用户指定的 repoconst exec = require('mz/child_process').exec;let params = {/ 用户输入的参数 /};exec(git clone ${params.repo} /some/path); 这段代码确实能够满足业务需求,正常的用户也确实能从指定的 git repo 上下载到想要的代码,可是和 SQL 注入一样,这段代码在恶意攻击者眼中,简直就是香饽饽。 如果 params.repo 传入的是 https://github.com/zoumiaojiang/zoumiaojiang.github.io.git 当然没问题了。 可是如果 params.repo 传入的是 https://github.com/xx/xx.git && rm -rf / && 恰好你的服务是用 root 权限起的就惨了。 具体恶意攻击者能用命令行注入干什么也像 SQL 注入一样,手法是千变万化的,比如「反弹 shell 注入」等,但原理都是一样的,我们绝对有能力防止命令行注入发生。防止命令行注入需要做到以下几件事情: 后端对前端提交内容需要完全选择不相信,并且对其进行规则限制(比如正则表达式)。 在调用系统命令前对所有传入参数进行命令行参数转义过滤。 不要直接拼接命令语句,借助一些工具做拼接、转义预处理,例如 Node.js 的 shell-escape npm 包。 还是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做到如下: const exec = require('mz/child_process').exec;// 借助 shell-escape npm 包解决参数转义过滤问题const shellescape = require('shell-escape');let params = {/ 用户输入的参数 /};// 先过滤一下参数,让参数符合预期if (!/正确的表达式/.test(params.repo)) {return;}let cmd = shellescape(['git','clone',params.repo,'/some/path']);// cmd 的值: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xx/xx.git && rm -rf / &&' /some/path// 这样就不会被注入成功了。exec(cmd); DDoS 攻击 DDoS 又叫分布式拒绝服务,全称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其原理就是利用大量的请求造成资源过载,导致服务不可用,这个攻击应该不能算是安全问题,这应该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因为这种攻击根本就是耍流氓的存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出于保护 Web App 不受攻击的攻防角度,还是介绍一下 DDoS 攻击吧,毕竟也是挺常见的。 DDoS 攻击可以理解为:「你开了一家店,隔壁家点看不惯,就雇了一大堆黑社会人员进你店里干坐着,也不消费,其他客人也进不来,导致你营业惨淡」。为啥说 DDoS 是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呢?毕竟隔壁店还是花了不少钱雇黑社会但是啥也没得到不是?DDoS 攻击的目的基本上就以下几个: 深仇大恨,就是要干死你 敲诈你,不给钱就干你 忽悠你,不买我防火墙服务就会有“人”继续干你 也许你的站点遭受过 DDoS 攻击,具体什么原因怎么解读见仁见智。DDos 攻击从层次上可分为网络层攻击与应用层攻击,从攻击手法上可分为快型流量攻击与慢型流量攻击,但其原理都是造成资源过载,导致服务不可用。 网络层 DDoS 网络层 DDos 攻击包括 SYN Flood、ACK Flood、UDP Flood、ICMP Flood 等。 SYN Flood 攻击 SYN flood 攻击主要利用了 TCP 三次握手过程中的 Bug,我们都知道 TCP 三次握手过程是要建立连接的双方发送 SYN,SYN + ACK,ACK 数据包,而当攻击方随意构造源 IP 去发送 SYN 包时,服务器返回的 SYN + ACK 就不能得到应答(因为 IP 是随意构造的),此时服务器就会尝试重新发送,并且会有至少 30s 的等待时间,导致资源饱和服务不可用,此攻击属于慢型 DDoS 攻击。 ACK Flood 攻击 ACK Flood 攻击是在 TCP 连接建立之后,所有的数据传输 TCP 报文都是带有 ACK 标志位的,主机在接收到一个带有 ACK 标志位的数据包的时候,需要检查该数据包所表示的连接四元组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检查该数据包所表示的状态是否合法,然后再向应用层传递该数据包。如果在检查中发现该数据包不合法,例如该数据包所指向的目的端口在本机并未开放,则主机操作系统协议栈会回应 RST 包告诉对方此端口不存在。 UDP Flood 攻击 UDP flood 攻击是由于 UDP 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因此攻击者可以伪造大量的源 IP 地址去发送 UDP 包,此种攻击属于大流量攻击。正常应用情况下,UDP 包双向流量会基本相等,因此发起这种攻击的攻击者在消耗对方资源的时候也在消耗自己的资源。 ICMP Flood 攻击 ICMP Flood 攻击属于大流量攻击,其原理就是不断发送不正常的 ICMP 包(所谓不正常就是 ICMP 包内容很大),导致目标带宽被占用,但其本身资源也会被消耗。目前很多服务器都是禁 ping 的(在防火墙在可以屏蔽 ICMP 包),因此这种攻击方式已经落伍。 网络层 DDoS 防御 网络层的 DDoS 攻击究其本质其实是无法防御的,我们能做得就是不断优化服务本身部署的网络架构,以及提升网络带宽。当然,还是做好以下几件事也是有助于缓解网络层 DDoS 攻击的冲击: 网络架构上做好优化,采用负载均衡分流。 确保服务器的系统文件是最新的版本,并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添加抗 DDos 设备,进行流量清洗。 限制同时打开的 SYN 半连接数目,缩短 SYN 半连接的 Timeout 时间。 限制单 IP 请求频率。 防火墙等防护设置禁止 ICMP 包等。 严格限制对外开放的服务器的向外访问。 运行端口映射程序或端口扫描程序,要认真检查特权端口和非特权端口。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认真检查网络设备和主机/服务器系统的日志。只要日志出现漏洞或是时间变更,那这台机器就可能遭到了攻击。 限制在防火墙外与网络文件共享。这样会给黑客截取系统文件的机会,主机的信息暴露给黑客,无疑是给了对方入侵的机会。 加钱堆机器。。 报警。。 应用层 DDoS 应用层 DDoS 攻击不是发生在网络层,是发生在 TCP 建立握手成功之后,应用程序处理请求的时候,现在很多常见的 DDoS 攻击都是应用层攻击。应用层攻击千变万化,目的就是在网络应用层耗尽你的带宽,下面列出集中典型的攻击类型。 CC 攻击 当时绿盟为了防御 DDoS 攻击研发了一款叫做 Collapasar 的产品,能够有效的防御 SYN Flood 攻击。黑客为了挑衅,研发了一款 Challenge Collapasar 攻击工具(简称 CC)。 CC 攻击的原理,就是针对消耗资源比较大的页面不断发起不正常的请求,导致资源耗尽。因此在发送 CC 攻击前,我们需要寻找加载比较慢,消耗资源比较多的网页,比如需要查询数据库的页面、读写硬盘文件的等。通过 CC 攻击,使用爬虫对某些加载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页面发起 HTTP 请求。 DNS Flood DNS Flood 攻击采用的方法是向被攻击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域名解析请求,通常请求解析的域名是随机生成或者是网络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域名,被攻击的DNS 服务器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的时候首先会在服务器上查找是否有对应的缓存,如果查找不到并且该域名无法直接由服务器解析的时候,DNS 服务器会向其上层 DNS 服务器递归查询域名信息。域名解析的过程给服务器带来了很大的负载,每秒钟域名解析请求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造成 DNS 服务器解析域名超时。 根据微软的统计数据,一台 DNS 服务器所能承受的动态域名查询的上限是每秒钟 9000 个请求。而我们知道,在一台 P3 的 PC 机上可以轻易地构造出每秒钟几万个域名解析请求,足以使一台硬件配置极高的 DNS 服务器瘫痪,由此可见 DNS 服务器的脆弱性。 HTTP 慢速连接攻击 针对 HTTP 协议,先建立起 HTTP 连接,设置一个较大的 Conetnt-Length,每次只发送很少的字节,让服务器一直以为 HTTP 头部没有传输完成,这样连接一多就很快会出现连接耗尽。 应用层 DDoS 防御 判断 User-Agent 字段(不可靠,因为可以随意构造) 针对 IP + cookie,限制访问频率(由于 cookie 可以更改,IP 可以使用代理,或者肉鸡,也不可靠) 关闭服务器最大连接数等,合理配置中间件,缓解 DDoS 攻击。 请求中添加验证码,比如请求中有数据库操作的时候。 编写代码时,尽量实现优化,并合理使用缓存技术,减少数据库的读取操作。 加钱堆机器。。 报警。。 应用层的防御有时比网络层的更难,因为导致应用层被 DDoS 攻击的因素非常多,有时往往是因为程序员的失误,导致某个页面加载需要消耗大量资源,有时是因为中间件配置不当等等。而应用层 DDoS 防御的核心就是区分人与机器(爬虫),因为大量的请求不可能是人为的,肯定是机器构造的。因此如果能有效的区分人与爬虫行为,则可以很好地防御此攻击。 其他 DDoS 攻击 发起 DDoS 也是需要大量的带宽资源的,但是互联网就像森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DDoS 攻击者也能找到其他的方式发起廉价并且极具杀伤力的 DDoS 攻击。 利用 XSS 举个例子,如果 12306 页面有一个 XSS 持久型漏洞被恶意攻击者发现,只需在春节抢票期间在这个漏洞中执行脚本使得往某一个小站点随便发点什么请求,然后随着用户访问的增多,感染用户增多,被攻击的站点自然就会迅速瘫痪了。这种 DDoS 简直就是无本万利,不用惊讶,现在大站有 XSS 漏洞的不要太多。 来自 P2P 网络攻击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上的 P2P 用户和流量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如果他们都去一个指定的地方下载数据,成千上万的真实 IP 地址连接过来,没有哪个设备能够支撑住。拿 BT 下载来说,伪造一些热门视频的种子,发布到搜索引擎,就足以骗到许多用户和流量了,但是这只是基础攻击。 高级的 P2P 攻击,是直接欺骗资源管理服务器。如迅雷客户端会把自己发现的资源上传到资源管理服务器,然后推送给其它需要下载相同资源的用户,这样,一个链接就发布出去。通过协议逆向,攻击者伪造出大批量的热门资源信息通过资源管理中心分发出去,瞬间就可以传遍整个 P2P 网络。更为恐怖的是,这种攻击是无法停止的,即使是攻击者自身也无法停止,攻击一直持续到 P2P 官方发现问题更新服务器且下载用户重启下载软件为止。 最后总结下,DDoS 不可能防的住,就好比你的店只能容纳 50 人,黑社会有 100 人,你就换一家大店,能容纳 500 人,然后黑社会又找来了 1000 人,这种堆人头的做法就是 DDoS 本质上的攻防之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讲真,必要的时候就答应勒索你的人的条件吧,实在不行就报警吧。 流量劫持 流量劫持应该算是黑产行业的一大经济支柱了吧?简直是让人恶心到吐,不吐槽了,还是继续谈干货吧,流量劫持基本分两种:DNS 劫持 和 HTTP 劫持,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当用户访问 zoumiaojiang.com 的时候,给你展示的并不是或者不完全是 zoumiaojiang.com 提供的 “内容”。 DNS 劫持 DNS 劫持,也叫做域名劫持,可以这么理解,「你打了一辆车想去商场吃饭,结果你打的车是小作坊派来的,直接给你拉到小作坊去了」,DNS 的作用是把网络地址域名对应到真实的计算机能够识别的 IP 地址,以便计算机能够进一步通信,传递网址和内容等。如果当用户通过某一个域名访问一个站点的时候,被篡改的 DNS 服务器返回的是一个恶意的钓鱼站点的 IP,用户就被劫持到了恶意钓鱼站点,然后继而会被钓鱼输入各种账号密码信息,泄漏隐私。 dns劫持 这类劫持,要不就是网络运营商搞的鬼,一般小的网络运营商与黑产勾结会劫持 DNS,要不就是电脑中毒,被恶意篡改了路由器的 DNS 配置,基本上做为开发者或站长却是很难察觉的,除非有用户反馈,现在升级版的 DNS 劫持还可以对特定用户、特定区域等使用了用户画像进行筛选用户劫持的办法,另外这类广告显示更加随机更小,一般站长除非用户投诉否则很难觉察到,就算觉察到了取证举报更难。无论如何,如果接到有 DNS 劫持的反馈,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取证很重要,时间、地点、IP、拨号账户、截屏、URL 地址等一定要有。 可以跟劫持区域的电信运营商进行投诉反馈。 如果投诉反馈无效,直接去工信部投诉,一般来说会加白你的域名。 HTTP 劫持 HTTP 劫持您可以这么理解,「你打了一辆车想去商场吃饭,结果司机跟你一路给你递小作坊的广告」,HTTP 劫持主要是当用户访问某个站点的时候会经过运营商网络,而不法运营商和黑产勾结能够截获 HTTP 请求返回内容,并且能够篡改内容,然后再返回给用户,从而实现劫持页面,轻则插入小广告,重则直接篡改成钓鱼网站页面骗用户隐私。能够实施流量劫持的根本原因,是 HTTP 协议没有办法对通信对方的身份进行校验以及对数据完整性进行校验。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则流量劫持将无法轻易发生。所以防止 HTTP 劫持的方法只有将内容加密,让劫持者无法破解篡改,这样就可以防止 HTTP 劫持了。 HTTPS 协议就是一种基于 SSL 协议的安全加密网络应用层协议,可以很好的防止 HTTP 劫持。这里有篇 文章 讲的不错。HTTPS 在这就不深讲了,后面有机会我会单独好好讲讲 HTTPS。如果不想站点被 HTTP 劫持,赶紧将你的站点全站改造成 HTTPS 吧。 服务器漏洞 服务器除了以上提到的那些大名鼎鼎的漏洞和臭名昭著的攻击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漏洞,往往也很容易被忽视,在这个小节也稍微介绍几种。 越权操作漏洞 如果你的系统是有登录控制的,那就要格外小心了,因为很有可能你的系统越权操作漏洞,越权操作漏洞可以简单的总结为 「A 用户能看到或者操作 B 用户的隐私内容」,如果你的系统中还有权限控制就更加需要小心了。所以每一个请求都需要做 userid 的判断 以下是一段有漏洞的后端示意代码: // ctx 为请求的 context 上下文let msgId = ctx.params.msgId;mysql.query('SELECT FROM msg_table WHERE msg_id = ?',[msgId]); 以上代码是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任何用户的消息,只要有 msg_id 就可以,这就是比较典型的越权漏洞,需要如下这么改进一下: // ctx 为请求的 context 上下文let msgId = ctx.params.msgId;let userId = ctx.session.userId; // 从会话中取出当前登陆的 userIdmysql.query('SELECT FROM msg_table WHERE msg_id = ? AND user_id = ?',[msgId, userId]);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有更严格的权限控制,那在每个请求中凡是涉及到数据库的操作都需要先进行严格的验证,并且在设计数据库表的时候需要考虑进 userId 的账号关联以及权限关联。 目录遍历漏洞 目录遍历漏洞指通过在 URL 或参数中构造 …/,./ 和类似的跨父目录字符串的 ASCII 编码、unicode 编码等,完成目录跳转,读取操作系统各个目录下的敏感文件,也可以称作「任意文件读取漏洞」。 目录遍历漏洞原理:程序没有充分过滤用户输入的 …/ 之类的目录跳转符,导致用户可以通过提交目录跳转来遍历服务器上的任意文件。使用多个… 符号,不断向上跳转,最终停留在根 /,通过绝对路径去读取任意文件。 目录遍历漏洞几个示例和测试,一般构造 URL 然后使用浏览器直接访问,或者使用 Web 漏洞扫描工具检测,当然也可以自写程序测试。 http://somehost.com/../../../../../../../../../etc/passwdhttp://somehost.com/some/path?file=../../Windows/system.ini 借助 %00 空字符截断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攻击手法http://somehost.com/some/path?file=../../Windows/system.ini%00.js 使用了 IIS 的脚本目录来移动目录并执行指令http://somehost.com/scripts/..%5c../Windows/System32/cmd.exe?/c+dir+c:\ 防御 方法就是需要对 URL 或者参数进行 …/,./ 等字符的转义过滤。 物理路径泄漏 物理路径泄露属于低风险等级缺陷,它的危害一般被描述为「攻击者可以利用此漏洞得到信息,来对系统进一步地攻击」,通常都是系统报错 500 的错误信息直接返回到页面可见导致的漏洞。得到物理路径有些时候它能给攻击者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说:可以大致了解系统的文件目录结构;可以看出系统所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也说不定会得到一个合法的用户名(因为很多人把自己的用户名作为网站的目录名)。 防止这种泄漏的方法就是做好后端程序的出错处理,定制特殊的 500 报错页面。 源码暴露漏洞 和物理路径泄露类似,就是攻击者可以通过请求直接获取到你站点的后端源代码,然后就可以对系统进一步研究攻击。那么导致源代码暴露的原因是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发生在服务器配置上了,服务器可以设置哪些路径的文件才可以被直接访问的,这里给一个 koa 服务起的例子,正常的 koa 服务器可以通过 koa-static 中间件去指定静态资源的目录,好让静态资源可以通过路径的路由访问。比如你的系统源代码目录是这样的: |- project|- src|- static|- ...|- server.js 你想要将 static 的文件夹配成静态资源目录,你应该会在 server.js 做如下配置: const Koa = require('koa');const serve = require('koa-static');const app = new Koa();app.use(serve(__dirname + '/project/static')); 但是如果配错了静态资源的目录,可能就出大事了,比如: // ...app.use(serve(__dirname + '/project')); 这样所有的源代码都可以通过路由访问到了,所有的服务器都提供了静态资源机制,所以在通过服务器配置静态资源目录和路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检验,不然很可能产生漏洞。 最后,希望 Web 开发者们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代码隐私,注意代码安全问题,比如不要将产品的含有敏感信息的代码放到第三方外部站点或者暴露给外部用户,尤其是前端代码,私钥类似的保密性的东西不要直接输出在代码里或者页面中。也许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点,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绷住安全那根弦,对待每一行代码都要多多推敲。 请关注我的订阅号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MrCoderStack/article/details/88547919。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1-03 14:51:12
493
转载
MySQL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某知名云服务商就推出了数据库审计服务,可以实时记录并分析MySQL用户的登录行为、查询操作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警,从而有效防止恶意查看或篡改数据的行为。 另外,在日常运维中,管理员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为每个MySQL用户分配仅满足其工作需求的最低权限,并定期更新密码策略,包括强制密码复杂度、设置定期更换密码等措施。同时,利用SSL/TLS加密技术保护MySQL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也是防止中间人攻击、保障密码传输安全的重要手段。 对于忘记MySQL密码的情况,除了上述提到的通过命令行工具以具有足够权限的用户重置密码外,还可以借助第三方MySQL管理工具,如phpMyAdmin、Navicat等,它们通常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操作界面来处理这类问题,大大降低了数据库管理的门槛。 综上所述,MySQL账号和密码的管理不仅涉及到查询和重置这些基本操作,更涵盖了数据库访问控制、密码加密存储、安全审计等多个层面,需要结合最新的安全技术和最佳实践,以实现对MySQL数据库的有效安全管理。
2024-01-21 10:37:36
52
算法侠
.net
...作为参数传递给SQL命令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防止SQL注入攻击,并确保SQL语句的正确编译和执行。例如,在文章中的SqlHelper类中,通过SqlCommand.Parameters.AddRange(parameters)方法来绑定参数,确保插入、更新或删除数据时SQL语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主键约束 , 主键约束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种完整性约束,用于唯一标识数据库表中的每一条记录。在创建表结构时,通常会指定一个或多个字段为主键,这些字段的值必须在全表范围内保持唯一。当尝试插入已存在主键值的数据时,数据库会根据主键约束抛出异常,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文中提到的问题二中,如果尝试插入已存在的主键值,就会触发主键冲突异常。
2023-04-19 11:32:32
549
梦幻星空_
c#
...用方法,如执行SQL命令、处理连接和事务等,使得开发者无需关注底层数据库连接、关闭等细节,从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在本文的具体语境下,讨论了如何在封装此类时正确处理插入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问题。 参数化查询 , 参数化查询是数据库操作的一种安全机制,尤其在防止SQL注入攻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C编程中,通过SqlCommand对象及Parameters集合,可以在SQL语句中使用占位符(如@name, @age)代替直接嵌入的用户输入值。在执行查询前,将实际值绑定到这些参数上,这样既能确保SQL语句结构的准确性,又能有效阻止恶意用户通过构造特殊的输入字符串来改变SQL语句原有意图,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SQL注入攻击 , SQL注入是一种常见的针对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漏洞利用手段。攻击者通过在应用程序提供的输入界面中插入精心构造的SQL语句片段,从而干扰或控制原始SQL查询的行为。例如,在未经严格验证和参数化处理的情况下,一个登录表单可能被注入额外的SQL命令,导致攻击者无需正确凭据就能获取系统权限或窃取数据。在本文中,强调了使用参数化查询来防范SQL注入攻击的重要性。
2023-06-22 20:26:47
406
素颜如水_t
c#
...架可以自动处理SQL命令的生成、执行以及结果集到对象的转换,简化了数据库操作,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Code First , Code First是Entity Framework中的一种开发工作流,开发者首先通过编写C类定义模型,然后ORM框架基于这些类自动生成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在这种方式下,数据库设计直接反映在应用程序的源代码中,便于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并且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参数化查询 , 参数化查询是在执行SQL命令时使用占位符(如C中的SqlParameter)替代硬编码的值,以确保输入数据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在文章中,SqlHelper类的ExecuteNonQuery方法接受一个包含SqlParameter数组的参数,允许在执行插入或其他数据库操作时动态绑定值,从而防止SQL注入攻击并确保数据类型匹配,避免因字段值类型不匹配导致的插入失败等问题。
2023-08-19 17:31:31
469
醉卧沙场_
转载文章
...件测试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函数级别的动态二进制插桩技术是现代应用程序安全防护和行为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期,微软发布了一篇关于Windows Defender Application Guard(WDAG)的博客文章,其中提到了利用类似Detours的技术来增强系统级API调用的安全性,防止恶意软件通过劫持关键系统函数进行攻击。这不仅体现了函数拦截技术在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层面的重要性,也展现了其与时俱进的一面。 此外,在GitHub等开源社区中,围绕Detours类似的动态代码插桩工具如frida、pin等项目活跃度颇高,开发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优化方案,比如针对移动应用的hook框架Xposed以及iOS平台的theos等。这些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软件安全研究者提供了更强大的分析与控制能力。 同时,对于软件开发人员而言,理解函数劫持原理也有助于他们在设计软件架构时考虑安全性问题,例如采用防篡改的设计模式,或者对敏感API调用增加额外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检查机制,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安全性。 总之,从本文出发,读者可以进一步关注当前最新的函数拦截技术在实际安全防护中的应用实例,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这对于加深理解信息安全技术和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2023-01-23 19:22:06
352
转载
Sqoop
...但是安全性始终是任何应用程序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处理敏感数据时,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尤为重要。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大都会选择用SSL/TLS加密这玩意儿,来给咱们的数据安全上把结实的锁。 二、什么是SSL/TLS?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和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是两种安全协议,它们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方式来在网络上传输数据。这两种协议都建立在公钥加密技术的基础之上,就像咱们平时用的密钥锁一样,只不过这里的“钥匙”更智能些。它们会借用数字证书这玩意儿来给发送信息的一方验明正身,确保消息是从一个真实可信的身份发出的,而不是什么冒牌货。这样可以防止中间人攻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私密性。 三、如何配置Sqoop以使用SSL/TLS加密? 要配置Sqoop以使用SSL/TLS加密,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1:创建并生成SSL证书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自签名的SSL证书。这可以通过使用OpenSSL命令行工具来完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openssl req -x509 -newkey rsa:2048 -keyout key.pem -out cert.pem -days 3650 -nodes 这个命令将会创建一个名为key.pem的私钥文件和一个名为cert.pem的公钥证书文件。证书的有效期为3650天。 步骤2:修改Sqoop配置文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修改Sqoop的配置文件以使用我们的SSL证书。Sqoop的配置文件通常是/etc/sqoop/conf/sqoop-env.sh。在这个文件中,我们需要添加以下行: export JVM_OPTS="-Djavax.net.ssl.keyStore=/path/to/key.pem -Djavax.net.ssl.trustStore=/path/to/cert.pem" 这行代码将会告诉Java环境使用我们刚刚创建的key.pem文件作为私钥存储位置,以及使用cert.pem文件作为信任存储位置。 步骤3:重启Sqoop服务 最后,我们需要重启Sqoop服务以使新的配置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上启动和停止Sqoop服务的方法: Ubuntu/Linux: sudo service sqoop start sudo service sqoop stop CentOS/RHEL: sudo systemctl start sqoop.service sudo systemctl stop sqoop.service 四、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如何配置Sqoop以使用SSL/TLS加密。你知道吗,就像给自家的保险箱装上密码锁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制作一个自签名的SSL证书,然后把它塞进Sqoop的配置文件里头。这样一来,就能像防护盾一样,把咱们的数据安全牢牢地守在中间人攻击的外面,让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蹭蹭地往上涨!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烧脑,但仔细想想数据的价值,我们确实应该下点功夫,花些时间把这个事情搞定。毕竟,为了保护那些重要的数据,这点小麻烦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这只是基础的配置,如果我们需要更高级的保护,例如双重认证,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设置。不管怎样,咱可得把数据安全当回事儿,要知道,数据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价值连城的东西之一啊!
2023-10-06 10:27:40
184
追梦人-t
Datax
...要概念。在Datax应用中,认证是指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通常需要用户提供有效的凭证(如用户名和密码)以证明其真实身份;授权则是指确定用户有权访问哪些资源以及可以执行何种操作的过程。Datax依赖于各个数据源自身的安全机制进行认证与授权,例如通过配置数据库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敏感信息处理 , 敏感信息处理是指对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其他重要数据的信息采取特殊措施进行保护。在Datax场景下,敏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连接信息、账号密码等。为防止这些信息在配置文件中直接明文显示导致泄露,Datax支持参数化配置,即将敏感信息存储在环境变量或外部化配置文件中,然后在运行时通过命令行注入,从而降低敏感信息暴露的风险,提高安全性。
2024-01-11 18:45:57
1143
蝶舞花间
MySQL
...,或者通过参数化查询防止SQL注入攻击,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此外,关于数据库优化策略,一篇来自Oracle官方博客的文章《Maximizing MySQL Performance: Tips from the Experts》深度解读了如何通过索引设计、查询优化以及合理使用存储引擎等手段提升MySQL的数据写入效率。文中引用了大量实战案例,为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综上所述,在掌握基本的MySQL数据写入操作之外,紧跟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步伐,关注安全增强、云服务特性及性能优化技巧,是现代开发者必备的技能升级路径。
2023-06-05 22:29:31
72
算法侠
JSON
...直接解析和生成,广泛应用于Web服务接口、配置文件、数据存储等领域中,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Python字典 , 在Python编程语言中,字典是一种可变容器模型,且可存储任意类型对象(如字符串、数字、元组等)的无序集合。每个项由一个唯一的键和与之关联的值组成,键和值之间通过冒号分隔,各对键值之间用逗号分隔,并放在花括号内。在处理JSON数据时,JSON对象通常会被转换为Python字典,以便在Python程序内部进行操作和处理。 JSON注入 , 类似于SQL注入,JSON注入是一种安全漏洞,攻击者通过向应用提交恶意构造的JSON数据,利用目标应用程序未能有效验证或清理用户输入的问题,进而影响服务器端JSON解析器的行为,以达到篡改数据、执行非预期操作或获取敏感信息的目的。在Python中使用json.loads()方法解析JSON字符串时,应结合严格的数据验证和清理措施来防止JSON注入攻击。
2024-03-03 16:01:36
529
码农
Docker
...等容器编排系统的广泛应用,如何在大规模集群中高效管理和恢复故障容器成为热门话题。例如,一篇来自InfoQ的《利用Kubernetes原生机制实现容器故障自动恢复》的文章深入探讨了K8s平台上的健康检查、自愈能力以及Pod重启策略等核心功能,对容器故障恢复场景进行了详尽解读。 另外,针对容器技术安全层面,The New Stack的一篇报道《确保Docker容器安全:最佳实践与新工具》聚焦于防止由于安全漏洞导致的容器故障,并推荐了一系列实时监测、快速响应的安全工具及方法论,这对于提升Docker容器的整体安全性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同时,随着Docker生态的不断演进,社区和企业也在积极研发更强大的监控和诊断工具。例如,Datadog发布的新一代容器监控方案可以实时跟踪并分析容器资源使用情况,提供预警以预防潜在的故障发生,用户通过集成这些工具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Docker容器的健康管理与恢复操作。 总之,无论是在大规模集群环境下借助Kubernetes等平台进行容器故障恢复管理,还是从安全角度出发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抑或是运用先进的监控工具进行深度洞察,都是在实际运维工作中进一步完善Docker容器故障恢复策略的重要途径。对于希望持续优化容器化应用稳定性的技术人员而言,紧跟行业动态、深入学习并实践这些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2023-12-29 23:51:06
593
电脑达人
MySQL
...系统,可用于多种类型应用程序的信息管控,诸如WordPress、Drupal和Joomla等网页开发。MySQL依赖SQL语言来访问和管控数据,其默认端口为3306。 MySQL部署 MySQL可在Windows、Linux和macOS等系统平台上部署。在Windows上,可以通过MySQL官方网站的下载专区来下载MySQL的Windows部署程序。在Linux上,可以运行终端命令部署MySQL。于Mac OS中,可以运行包管理器来部署MySQL。 MySQL 3306端口设置 默认情况下,MySQL运行3306端口来访问数据库。如果需要设置MySQL的端口,可以通过修改MySQL设置文件my.cnf来实现。在my.cnf文件中,可以指定MySQL的服务端口、主机地址等设置信息。修改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MySQL服务来使设置生效。 常见MySQL错误 在运行MySQL时,常见的错误包括连接失败、权限拒绝、数据库不存在等。这些错误通常可以通过查看MySQL的错误日志或运行终端命令来进行查找和解决。同时,也可以通过在MySQL中执行SQL语句来检查和修复数据表的错误。 MySQL备份和恢复 定期备份MySQL数据库是防止数据损坏、丢失的重要手段。可以运行MySQL自带的终端命令来进行备份和恢复,诸如通过mysqldump命令备份数据库,运行mysql命令进行恢复操作。备份数据时需要注意相关参数的设置,避免备份数据过大或内存资源不足等问题。 结语 MySQL在各类应用程序中广泛运行,掌握MySQL的运行和维护方法对于程序员和网站管控员都是必备技能。在运行MySQL时,需要注意数据安全、备份恢复等关键问题,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023-02-05 14:43:17
74
程序媛
转载文章
...权限及更新策略等关键措施。通过阅读这份指南,您可以了解到最新、最权威的Docker安全配置方法。 2. rootless Docker的普及与挑战:随着容器技术的发展,rootless Docker逐渐成为提高容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一篇深度解析文章讨论了rootless模式下Docker的配置优化、性能影响及其在多用户环境下的应用案例,对于理解文中提及的rootless模式Docker Daemon配置有直接指导意义。 3. containerd与Docker整合的未来趋势:作为Docker生态中的底层容器运行时,containerd的动态备受关注。近期有技术博主撰文剖析了containerd.sock在Docker运行时所扮演的角色,并探讨了其与Docker Daemon协同工作时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扩展,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文中提到的containerd通信sock路径的作用。 4. TLS证书管理最佳实践:针对Docker中TLS证书的路径选择和管理问题,InfoQ发布了一篇关于现代DevOps环境中TLS证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文章,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置DOCKER_CERT_PATH等环境变量,以及自动化证书更新和轮换的策略。 5. 深入解读Docker daemon.json配置: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定制Docker守护进程行为,《Linux Journal》杂志的一篇文章对daemon.json配置文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不仅涵盖了基础配置项,还涉及到了一些高级特性如日志驱动、存储驱动、网络配置等方面的内容,使您能更灵活地利用Docker进行开发和部署。 以上这些延伸阅读将帮助您紧跟Docker技术和安全实践的发展潮流,深化对Docker配置的理解并有效应用于实际项目之中。
2023-09-08 20:50:40
88
转载
MySQL
...理时间信息。 SQL注入 , SQL注入是一种常见的Web应用安全漏洞,攻击者通过在用户输入的数据中插入恶意的SQL代码,以此来欺骗后台服务器执行非预期的SQL命令,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篡改或破坏。在与MySQL数据库交互时,文章强调了使用适当的错误处理和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防范SQL注入攻击。在PHP脚本中,应当对用户提交的数据进行充分验证和转义,避免直接拼接到SQL查询语句中,从而降低SQL注入的风险。
2024-01-19 14:50:17
333
数据库专家
Python
...然而,这只是隐私保护措施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和组织对于员工网络行为的监管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近期,一些科技巨头如Google和Apple开始强化浏览器的隐私防护功能,例如Google Chrome新增了更严格的隐私浏览选项,并计划逐步淘汰第三方cookies,以降低跨网站追踪的风险。同时,各国政府也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出台更严格的规定,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企业必须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处理和保护。 此外,职场人士在日常使用中,除了借助浏览器的隐私模式,还应学会正确配置设备的安全设置、定期清理上网记录、谨慎授权各类应用获取个人信息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隐私模式能有效防止部分追踪,但在公司内网环境下,可能仍需遵守相关的信息安全政策,过度依赖隐私模式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甚至触犯公司的相关规定。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各种隐私保护策略和技术手段,同时也要倡导建立透明公正的企业文化,尊重和保护员工的网络隐私权,实现工作效率与个人隐私权益的平衡发展。
2024-01-02 22:27:35
110
飞鸟与鱼_t
转载文章
...的、跨平台的数据库和应用服务管理功能。在本文中,用户通过OEM进行目标主机的代理安装与配置、监控日志查看、目标主机删除以及度量阈值编辑等操作,实现对数据库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维护。 emctl , emctl是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自带的命令行工具,用于控制和管理Oracle企业管理器的各种服务与组件。例如,在文中提到的“ oracle@ouzy bin $ ./emctl status agent”命令是用来检查Oracle企业管理器代理的状态,“./emctl upload agent”则是用来手动上传代理信息到OEM服务器,便于系统获取最新的监控数据。 目标主机(Target Host) , 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的上下文中,目标主机指的是被监控或管理的服务器或系统,它可以是一个运行Oracle数据库或其他应用程序的物理或虚拟机器。在本文中,用户需要将目标主机添加至OEM以实现对其上的数据库及应用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包括安装代理程序、设置度量阈值、查看部署日志以及执行删除操作等。 阈值(Thresholds) , 阈值是指在监控系统中预先设定的一个临界值,当某个性能指标超过或低于这个值时,系统会触发警报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中,管理员可以自定义各类度量指标的阈值,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量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系统性能。本文提及了如何在OEM中编辑这些阈值,从而确保对数据库环境有更精准和灵活的监控能力。
2023-07-25 18:45:23
131
转载
Java
...tatement可以防止SQL注入攻击,并且支持参数化查询,即在SQL语句中使用问号“?”作为占位符,在执行时传入具体参数值。在文章示例中,通过设置PreparedStatement对象的参数并执行查询,可以根据多个ID动态地从数据库中检索用户名和密码信息。 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 JDBC是Java语言提供的一套用于连接和操作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标准API。通过JDBC,开发者可以编写统一的Java代码来访问Oracle、MySQL等各种兼容JDBC的数据库系统。在本文应用场景下,JDBC被用来建立Java应用程序与MySQL数据库之间的连接,执行SQL查询语句,从而根据多个ID获取相关的用户名和密码数据。 MySQL , 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行业,尤其适合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在本文中,MySQL数据库被用作用户数据的持久化存储方案,通过JDBC接口,Java程序能够发送SQL查询请求到MySQL数据库,进而根据ID检索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
2023-10-25 12:49:36
342
键盘勇士
PHP
...能够更好地预防SQL注入等安全风险。 此外,数据库最佳实践也建议采用预编译语句( Prepared Statements)以提高查询效率并确保数据安全性。通过预编译,不仅可以有效防止SQL注入攻击,还能利用数据库缓存查询计划,从而加快后续同样结构查询的速度。 另外,针对数据库权限管理,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即为应用程序分配仅够完成其功能所需的最低限度数据库权限,以此降低因权限过高导致的数据泄露或破坏的风险。 总之,在实际项目开发中,除了掌握解决SQLQueryException的基本方法,还需紧跟技术发展动态,运用最新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优化数据库操作,才能使项目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安全性与性能表现。
2023-05-04 22:50:29
88
月影清风-t
RabbitMQ
...准这个漏洞,趁机发动攻击,悄无声息地盗取我们的隐私信息,甚至可能直接控制咱们的设备,干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儿。 三、SSL/TLS证书过期或配置错误的解决方案 为了保证我们的网络通信安全,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并更新我们的SSL/TLS证书。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正确的配置我们的SSL/TLS证书。以下是具体的解决方案: 1. 更新SSL/TLS证书 这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你可以通过你的SSL/TLS证书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来更新你的证书。比如说,假如你正在用的是Let's Encrypt这款神器,当你的证书快过期的时候,你可以直接通过命令行工具,一键自动给你的证书续个有效期,超级方便~ bash sudo certbot renew 2. 配置正确的SSL/TLS证书 你需要确保你的SSL/TLS证书已经正确地安装并配置在你的服务器上。比如说,你得确认你的服务器上正在用的那个证书,跟你要输入的证书指纹对得上号。这就像是在核对两把钥匙的齿痕是否完全相同,只有匹配了,才能确保安全无虞。 javascript openssl x509 -in /path/to/cert.pem -noout -fingerprint -sha256 3. 使用SSL/TLS证书管理工具 有一些工具可以帮助你管理和更新你的SSL/TLS证书,例如Certbot、EasyRSA等。这些工具一般都拥有超赞的用户界面,让你能够轻轻松松地管理并更新你的证书,就跟玩儿似的! 四、结论 总的来说,SSL/TLS证书对于我们的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咱们得养成习惯,时不时检查一下自家的SSL/TLS证书,确保它们都是最新的。而且,可别忘了正确地配置这些SSL/TLS证书,一步都不能马虎,亲!通过以上这些招数,咱们就能轻松地防止SSL/TLS证书过期或者配置出错引发的安全隐患,让这些问题离咱们远点儿。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开发者,咱们可得随时绷紧神经,留意并守护好咱们的网络安全这道防线,毕竟这关乎到咱的个人信息还有设备安全呐。就像是保护自家大门一样,一刻都不能松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网络世界中自由畅游,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2023-09-08 22:05:11
93
雪落无痕-t
.net
...过这些对象执行SQL命令、连接数据库以及管理参数化查询等操作。 SqlParameter , SqlParameter是ADO.NET中定义数据库命令参数的对象,它允许开发者在SQL命令中安全地传递值(如用户输入或变量),同时防止SQL注入攻击。在文章示例中,当使用SqlHelper执行插入操作时,通过构造SqlParameter数组并将其作为参数传递给ExecuteNonQuery方法,确保SQL命令中的每个问号占位符都有对应的值与其匹配。 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 ORM是一种程序设计技术,用于将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映射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的对象模型,使得开发者可以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而无需关注底层数据库的具体细节。虽然文中未直接提及ORM,但在.NET生态中,Entity Framework Core(EF Core)是一个典型的ORM框架,它可以替代SqlHelper类,通过更高级别的抽象简化数据库操作,例如自动处理空值和参数绑定等问题。
2023-09-22 13:14:39
507
繁华落尽_
c#
...T框架中用于向SQL命令或存储过程传递参数的对象,它确保了参数化查询的安全执行,能够有效防止SQL注入攻击。在本文的上下文中,当通过SqlHelper类执行插入操作时,使用SqlParameter对象来封装待插入的数据,并与数据库字段相对应,从而实现安全、类型匹配的数据插入。 参数化查询 , 参数化查询是一种编程技术,允许开发者预定义SQL语句结构并在运行时动态地提供值(作为参数)。相比直接拼接字符串形成SQL命令,参数化查询能显著提升安全性,因为它可以阻止恶意用户通过输入构造可能改变原SQL语义的字符串,进而避免SQL注入攻击。在文章中,作者提倡始终使用参数化查询以保障数据插入操作的安全性。 事务管理 , 事务管理是数据库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它确保一组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成功完成(提交),要么全部不执行(回滚)。在处理批量插入或其他需要保持数据一致性的情景时,利用事务机制可以保证即使在部分操作失败的情况下,也能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维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本文示例中,通过SqlTransaction对象启动并管理事务,在循环插入多个学生记录的过程中,如果所有插入操作都成功,则提交事务;否则,在发生异常时进行回滚,以保护数据库不受破坏性影响。
2023-09-06 17:36:13
507
山涧溪流_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ifconfig 或 ip addr show
- 查看网络接口配置信息。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