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数据驱动的界面渲染机制 ]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Cassandra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如何设计Cassandra表结构? 在处理海量时序数据的场景下,Apache Cassandra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选择。它的分布式架构以及对大数据读写操作的高度优化,使其成为存储和查询时间序列数据的理想平台。不过,有效地利用Cassandra的前提是精心设计数据模型。本文将带你手把手地深入挖掘,如何为时间序列数据量身打造Cassandra的表结构设计。咱会借助实例代码和亲身实战经验,像揭开宝藏地图那样揭示其中的设计秘诀,让你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掌握这门技艺。 1. 理解时间序列数据特点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一系列数据点,每个数据点通常与一个特定的时间戳相关联。这类数据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可不少见,比如物联网(IoT)、监控系统、金融交易还有日志分析这些领域,都离不开它。它的特点就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而在查询的时候,人们最关心的通常就是最近产生的那些新鲜热辣的数据,或者根据特定时间段进行汇总统计的信息。 2. 设计原则 (1)分区键选择 在Cassandra中,分区键对于高效查询至关重要。当你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时,一个很接地气的做法就是拿时间来做分区的一部分。比如说,你可以把年、月、日、小时这些信息拼接起来,弄成一个复合型的分区键。这样一来,同一时间段的数据就会乖乖地呆在同一个分区里,这样咱们就能轻松高效地一次性读取到这一整段时期的数据了,明白吧? cql CREATE TABLE sensor_data ( sensor_id uuid, event_time timestamp, data text, PRIMARY KEY ((sensor_id, date_of(event_time)), event_time) ) WITH CLUSTERING ORDER BY (event_time DESC); 这里date_of(event_time)是对事件时间进行提取日期部分的操作,形成复合分区键,便于按天或更粗粒度进行分区。 (2)排序列簇与查询路径 使用CLUSTERING ORDER BY定义排序列簇,按照时间戳降序排列,确保最新数据能快速获取。 (3)限制行大小与集合使用 尽管Cassandra支持集合类型,但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应避免在一个集合内存放大量数据,以免读取性能受到影响。由于集合不会分页,如果需要存储连续的时序数据点,最好让每一行只包含单个数据点。 (4)宽行与稀疏索引 采用“宽行”策略,即每行代表一段时间窗口内的多个数据点属性,而不是每条数据一个行。这有助于减少跨分区查询,提高查询效率。同时呢,对于那些跟时间没关系的筛选条件,我们可以琢磨着用一下稀疏索引。不过得注意啦,这里有个“度”的把握,就是索引虽然能让查询速度嗖嗖提升,但同时也会让写入数据时的开销变大。所以嘞,咱们得在这两者之间找个最佳平衡点。 3. 示例设计 物联网传感器数据存储 假设我们有一个物联网项目,需要存储来自不同传感器的实时测量值: cql CREATE TABLE sensor_readings ( sensor_id uuid, reading_time timestamp, temperature float, humidity int, pressure double, PRIMARY KEY ((sensor_id, reading_time)) ) WITH CLUSTERING ORDER BY (reading_time DESC); 这个表结构中,sensor_id和reading_time共同组成复合分区键,每个传感器在某一时刻的温度、湿度和压力读数都存放在一行里。 4. 总结与思考 设计Cassandra时间序列数据表的关键在于理解数据访问模式并结合Cassandra的特性和局限性。选对分区键这招儿,就像给海量数据找个宽敞的储藏室,让它们能分散开来存放和快速找到;而把列簇整得井井有条,那就相当于帮我们轻松摸到最新鲜的数据,一抓一个准儿。再配上精心设计的宽行结构,加上恰到好处的索引策略,甭管查询需求怎么变花样,都能妥妥地满足你。 当然,具体实践时还需要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预测未来的数据增长规模、评估查询性能瓶颈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压缩等措施。总的来说,用Cassandra搭建时间序列数据模型不是个一劳永逸的事儿,它更像是一个持久的观察、深度思考和反复调整优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Cassandra处理海量时序数据的洪荒之力给释放出来。
2023-12-04 23:59:13
770
百转千回
转载文章
...】显示前十个字节的数据 四、tail 命令 tail命令用来查看文件尾部内容,默认显示后10行 命令格式: tail -6 【文件名】 显示最后6行 tail -f 【文件名】即时显示文件中新写入的行 五、wc 命令 wc命令用来显示文件的行、单词与字节统计信息 命令格式: wc 【选项】【文件】 选项: -c 显示文件字节统计信息 -l 显示文件行数统计信息 -w 显示文件单词统计信息 实例1 依次显示文件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 实例2 使用-c选项显示文件的字节信息 实例3 使用-l 选项显示文件行数 实例4 使用-w选项显示文件单词个数 六、grep命令 grep命令用来查找关键字并打印匹配的值 命令格式: grep【选项】 匹配模式【文件】 选项: -i 查找时忽略大小写 -v 取反匹配 -w 匹配单词 –color 显示颜色 实例1 在test文件中过滤出包含a的行 实例2 过滤不包含a关键词的行 七、echo 命令 echo命令用来输出显示一行指定的字符串 实例1 显示一行普通的字符串 实例2 显示转义字符使用-e选项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enian_dada/article/details/8866923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6-16 19:29:49
512
转载
转载文章
...? Input 输入数据的第一行有两个数n, m,代表每条手环的装饰物的数量为n,每个装饰物的初始 亮度小于等于m。 接下来两行,每行各有n个数,分别代表第一条手环和第二条手环上从某个位置开始逆时 针方向上各装饰物的亮度。 1≤n≤50000, 1≤m≤100, 1≤ai≤m Output 输出一个数,表示两个手环能产生的最小差异值。 注意在将手环改造之后,装饰物的亮度 可以大于 m。 不妨设第一个手环为S,第二个手环为T,则题意变为求∑(Si−Ti+k+C)2∑(Si−Ti+k+C)2 的最小值 我们将上式展开,可以得到 ∑(S2i+T2i+k+C2+2∗C(Si−Ti+k)−2∗SiTi+k)∑(Si2+Ti+k2+C2+2∗C(Si−Ti+k)−2∗SiTi+k) 进一步得到 ∑S2i+∑T2i+n∗C2+2∗c∗∑(Si−Ti)−2∗∑SiTi+k∑Si2+∑Ti2+n∗C2+2∗c∗∑(Si−Ti)−2∗∑SiTi+k 先抛开CC 不看,我们发现只有∑SiTi+k ∑ S i T i + k 不是常数 如何求∑SiTi+k∑SiTi+k 最大值呢?标准套路:将T数组反转,求出S与T的卷积,不难发现,∑SiTi+k∑SiTi+k 对应每一个k的取值,都是卷积中两个相差n次的项的系数之和,这里可以用FFT,将复杂度降到O(nlogn)。 求完∑SiTi+k∑SiTi+k 最大值后,我们发现只有关于C的二次项与一次项,直接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即可,注意C只能为整数。 /Problem: 4827User: P1atformLanguage: C++Result: AcceptedTime:592 msMemory:9108 kb/include<cstdio>include<algorithm>include<cstring>include<iostream>include<cmath>define N 200000define INF 1000000000define pi acos(-1.0)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long long ll;ll n,m,M,p=0ll,q=0ll,z=0ll,ans=INF,r[N+50],x,l;struct com{double x,y;inline com operator +(com b){com ret;ret.x=x+b.x,ret.y=y+b.y;return ret;}inline com operator -(com b){com ret;ret.x=x-b.x,ret.y=y-b.y;return ret;}inline com operator (com b){com ret;ret.x=xb.x-yb.y,ret.y=xb.y+yb.x;return ret;} }s[N+50],t[N+50]; template<class _T> inline void read(_T &x){x=0;char ch=getchar();int f=0;while (!isdigit(ch)) {if (ch=='-') f=1;ch=getchar();}while (isdigit(ch)) x=(x<<3)+(x<<1)+ch-'0',ch=getchar();if (f) x=-x; } inline void fft(com a[],int k){for (int i=1;i<n;i++) if (i<r[i]) swap(a[i],a[r[i]]);for (int i=1;i<n;i<<=1){com w,wn,X,Y;wn.x=cos(pi/i),wn.y=ksin(pi/i);for (int j=0;j<n;j+=(i<<1)){w.x=1,w.y=0;for (int _=0;_<i;_++,w=wwn){X=a[j+_],Y=wa[j+_+i];a[j+_]=X+Y,a[j+_+i]=X-Y;} } }if (k==-1) for (int i=0;i<n;i++) a[i].x/=n;}int main(){read(n),n--,read(M),memset(s,0,sizeof(s)),memset(t,0,sizeof(t));for (int i=0;i<=n;i++) read(x),p+=xx,q+=x,s[i].x=x;for (int i=0;i<=n;i++) read(x),p+=xx,q-=x,t[n-i].x=x;for (m=2n,n=1;n<=m;n<<=1) l++;for (int i=1;i<n;i++) r[i]=(r[i>>1]>>1)|((i&1)<<(l-1));fft(s,1),fft(t,1);for (int i=0;i<=n;i++) s[i]=s[i]t[i];fft(s,-1),n=m/2,z=(ll)(s[n].x+0.5);for (int i=1;i<=n;i++) z=max(z,(ll)(s[i-1].x+0.5)+(ll)(s[i+n].x+0.5));for (int i=-M;i<=M;i++) ans=min(ans,p-2z+i((n+1)i+2q));printf("%lld\n",ans);}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P1atform/article/details/79324409。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1-20 17:51:37
524
转载
转载文章
...立版本库 创建svn数据目录(subversion默认是把/var/svn作为数据根目录的,开机启动默认也是从这里): $ sudo mkdir -p /var/svn 创建版本库: $ sudo svnadmin create /var/svn/wangwa 如果删除版本库: $ sudo rm -rf /var/svn/somnus 3. 配置svn配置文件 每个版本库创建之后都会生成svnserve.conf主要配置文件。编辑它: $ sudo vim /var/svn/somnus/conf/svnserve.conf 编辑示例: [general]anon-access = none 控制非鉴权用户访问版本库的权限auth-access = write 控制鉴权用户访问版本库的权限password-db = passwd 指定用户名口令文件名authz-db = authz 指定权限配置文件名realm = somnus 指定版本库的认证域,即在登录时提示的认证域名称 4. 编辑svn用户配置文件 sudo vim /var/svn/somnus/conf/passwd 编辑示例: [users]admin = admin 用户,密码fuhd = fuhd 用户,密码test = test 用户,密码 5. 编辑svn权限控制配置文件 sudo vim /var/svn/somnus/conf/authz 编辑示例: [groups]admin = admin admin为用户组,等号之后的admin为用户test = fuhd,test[somnus:/] 表示根目录(/var/svn/somnus),somnus: 对应前面配置的realm = somnus@admin = rw #表示admin组对根目录有读写权限,r为读,w为写[somnus:/test] 表示test目录(/var/svn/somnus/test)@test = rw 表示test组对test目录有读写权限 6. 启动,查看和停止SVN服务 启动SVN服务: -d : 守护进程 -r : svn数据根目录 $ sudo svnserve -dr /var/svn 用root权限启动 查看SVN服务: $ ps aux|grep svnserve 默认端口为:3690 7. 配置防火墙端口 首先要明确CentOS7的默认防火墙为firewallD。subversion的默认端口为3690,如果没有打开会报错: $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690/tcp$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8. 检索项目和切换项目的url 项目检错 $ svn checkout svn://192.168.0.112/XK_Project . 使用 checkout 服务器资源 本地目录 切换项目url $ svn switch --relocate svn://192.168.0.112/XK_Project svn://192.168.0.120/XK_Project 使用 switch 迁移 from to 新的地址 9. 设置开机启动 在centos7, 设置开机启动: $ sudo systemctl enable svnserve.service 注意:根目录必须是/var/svn 这样才能设置成功!! 设置开机启动后就可以按下面的方式开启或停止服务了$ sudo systemctl start svnserve.service$ sudo systemctl stop svnserve.service 保存退出,重启并从客户端进行测试。如果报这样的错:svn: E204900: Can't open file '/var/svn/somnus/format': Permission denied的错误。那就是与SELinux有关系,目前我还不太会用SELinux,那就先把SELinux关闭吧,后面学会了,回过头来再改这一段!!!!: 临时关闭: $ sudo setenforce 0 永久关闭: $ sudo vim /etc/sysconfig/selinux 修改: SELINUX = disable 值修改为disable. svn帮助文档 http://riaoo.com/subpages/svn_cmd_reference.html 创建分支 svn cp -m "create branch"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trunk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branches/br_feature001 获得分支 svn co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branches/br_feature001 合并主干上的最新代码到分支上 cd br_feature001 svn merge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trunk 如果需要预览该刷新操作,可以使用svn mergeinfo命令,如: svn mergeinfo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trunk --show-revs eligible 或使用svn merge --dry-run选项以获取更为详尽的信息。 分支合并到主干 一旦分支上的开发结束,分支上的代码需要合并到主干。SVN中执行该操作需要在trunk的工作目录下进行。命令如下: cd trunk svn merge --reintegrate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branches/br_feature001 分支合并到主干中完成后应当删该分支,因为在SVN中该分支已经不能进行刷新也不能合并到主干。 合并版本并将合并后的结果应用到现有的分支上 svn -r 148:149 merge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trunk 建立tags 产品开发已经基本完成,并且通过很严格的测试,这时候我们就想发布给客户使用,发布我们的1.0版本 svn copy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trunk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tags/release-1.0 -m "1.0 released" 删除分支或tags svn rm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branches/br_feature001 svn rm http://svn_server/xxx_repository/tags/release-1.0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ulitianyu/article/details/79675681。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4-01-26 12:24:26
545
转载
转载文章
...展与相关研究动态。在数据结构和算法领域,LCA问题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学竞赛中,还在计算机科学诸多分支,如图论、数据库索引设计、网络路由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处理大规模图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强,对LCA问题求解效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例如,在社交网络分析中,寻找两个用户的最近共同好友或社群,实质上就是一种LCA问题的应用;而在基因组学中,比对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时,利用改进的LCA算法能更高效地定位序列的共同祖先节点。 2021年,一项发表在《ACM Transactions on Algorithms》的研究中,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处理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新型LCA算法,能够在保持较低空间复杂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查询速度,为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并查集在求解LCA问题上的局限性,也有学者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设计策略,通过引入路径压缩与按秩合并等优化手段,使得经典Tarjan算法在处理特定类型的数据时,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总之,LCA问题作为基础算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将持续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并在更多新兴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不断涌现的创新研究成果,正持续拓宽我们对LCA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为未来算法设计与优化指明了方向。
2023-02-09 23:03:55
154
转载
PostgreSQL
如何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分页和排序功能?——以PostgreSQL为例 1. 开场白 为什么我们需要分页和排序? 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话题:如何在PostgreSQL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分页和排序功能。这事儿每个搞数据库的小伙伴都可能碰到,不管是做那个让大伙儿用起来顺手的网页应用,还是搭建那个能搞定一大堆数据的分析平台,怎么把海量数据弄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真的是太关键了。 1.1 为什么需要分页? 想象一下,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电商网站,而你的产品目录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如果直接把所有商品一次性展示给用户,不仅页面加载速度会慢得让人抓狂,而且用户也很难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这时候,分页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家伙能帮我们把海量数据切成小块,吃起来方便,还能让咱们用得更爽,系统也跑得飞快! 1.2 为什么需要排序? 再来聊聊排序。在数据展示中,排序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比如说,在新闻网站上,大家通常都想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新闻动态,或者是想找那些大家都爱看的热门文章,点开看看究竟多火。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按照用户的喜好来调整数据的排列顺序,让用户看着更舒心,自然也就更满意啦! 2. PostgreSQL中的分页与排序 既然了解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功能,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PostgreSQL中实现它们吧! 2.1 分页的基本概念 在SQL中,分页通常涉及到两个关键参数:OFFSET 和 LIMIT。OFFSET用于指定从结果集的哪个位置开始返回数据,而LIMIT则限制了返回的数据条目数量。例如,如果你想从第5条记录开始获取10条数据,你可以这样写: sql SELECT FROM your_table_name ORDER BY some_column OFFSET 5 LIMIT 10; 这里,ORDER BY some_column是可选的,但强烈建议你总是为查询加上一个排序条件,因为没有明确的排序规则时,返回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2.2 实战演练:分页查询实例 假设你有一个名为products的表,里面存储了各种产品的信息,你想实现一个分页功能来展示这些产品。首先,你得搞清楚用户现在要看的是哪一页(就是每页显示多少条记录),然后用这个信息算出正确的OFFSET值。这样子才能让用户的请求对上数据库里的数据。 sql -- 假设每页显示10条记录 WITH page AS ( SELECT product_id, name, price,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product_id) AS row_number FROM products ) SELECT FROM page WHERE row_number BETWEEN (page_number - 1) items_per_page + 1 AND page_number items_per_page; 这里的page_number和items_per_page是根据前端传入的参数动态计算出来的。这样,无论用户请求的是第几页,你都可以正确地返回对应的数据。 2.3 排序的魅力 排序同样重要。通过在查询中添加ORDER BY子句,我们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出顺序。比如,如果你想按价格降序排列产品列表,可以这样写: sql SELECT FROM products ORDER BY price DESC; 或者,如果你想让用户能够自由选择排序方式,可以在应用层接收用户的输入,并相应地调整SQL语句中的排序条件。 3. 结合分页与排序 实战案例 接下来,让我们将分页和排序结合起来,看看实际效果。咱们有个卖东西的网站,得弄个页面能让大伙儿按不同的标准(比如说价格高低、卖得快不快这些)来排产品。这样大家找东西就方便多了。 sql WITH sorted_products AS ( SELECT FROM products ORDER BY CASE WHEN :sort_by = 'price' THEN price END ASC, CASE WHEN :sort_by = 'sales' THEN sales END DESC ) SELECT FROM sorted_products LIMIT :items_per_page OFFSET (:page_number - 1) :items_per_page; 在这个例子中,:sort_by、:items_per_page和:page_number都是从用户输入或配置文件中获取的变量。这种方式使得我们的查询更加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 4. 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探索了如何在PostgreSQL中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分页和排序功能。别看这些技术好像挺简单,其实它们对提升用户体验和让系统跑得更顺畅可重要着呢!当然啦,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你可能会碰到更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说要应对大量的同时访问,还得绞尽脑汁优化查询速度啥的。不过别担心,掌握了基础之后,一切都会变得容易起来。 希望这篇技术分享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经验。让我们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 这就是我关于“如何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分页和排序功能?”的全部内容啦!如果你对PostgreSQL或者其他数据库技术有任何疑问或见解,记得留言哦。编程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2024-10-17 16:29:27
54
晚秋落叶
Mahout
...大的机器学习库,在大数据处理领域一直备受瞩目。Spark这个家伙,可厉害了,人家是个超级给力、操作还贼简单的分布式计算框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发现这家伙好使,都把它当成了心头好,处理数据时的首选法宝。当这两个家伙碰头,那肯定能碰撞出炫酷的火花来。不过,在我们实际做项目整合的时候,Mahout和Spark版本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却像个小捣蛋鬼,时不时地就给我们带来些小麻烦。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通过实例代码及详细分析,揭示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 Mahout与Spark的结合 优势与挑战 2.1 优势 集成Mahout与Spark后,我们可以利用Spark的并行处理能力来大幅提升Mahout算法的执行效率。例如,以下是一段使用Mahout-on-Spark实现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基础代码示例: scala import org.apache.mahout.sparkbindings._ import org.apache.mahout.math.drm._ val data: RDD[Rating] = ... // 初始化用户-物品评分数据 val drmData = DistributedRowMatrix(data.map(r => (r.user, r.product, r.rating)).map { case (u, i, r) => ((u.toLong, i.toLong), r.toDouble) }, numCols = numProducts) val model = ALS.train(drmData, rank = 10, iterations = 10) 2.2 挑战 然而,看似美好的融合背后,版本兼容性问题如同暗礁般潜藏。你知道吗,Mahout和Spark这两个家伙一直在不停地更新升级自己,就像手机系统一样,隔段时间就蹦出个新版本。这样一来呢,新版的接口或者内部构造可能就会变变样,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版本都能无缝衔接、愉快合作的,有时候也得头疼一下兼容性问题。如若不慎选择不匹配的版本组合,可能会出现运行错误、性能低下甚至完全无法运行的情况。 3. 版本冲突实例及其解决之道 3.1 实际案例 假设我们在一个项目中尝试将Mahout 0.13.x与Spark 2.4.x进行集成,可能会遇到如下错误提示(这里仅为示例,并非真实错误信息):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 org.apache.spark.rdd.RDD.org$apache$spark$rdd$RDD$$sc()Lorg/apache/spark/SparkContext; 这是因为Mahout 0.13.x对Spark的支持仅到2.3.x版本,对于Spark 2.4.x的部分接口进行了更改,导致调用失败。 3.2 解决策略 面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来解决: - 确认兼容性:查阅Mahout官方文档或相关社区资源,明确当前Mahout版本所支持的Spark版本范围。 - 降级或升级:根据兼容性范围,决定是回退Spark版本还是升级Mahout版本以达到兼容。 - 依赖管理:在构建工具如Maven或SBT中,精确指定对应的依赖版本,确保项目中所有组件版本一致。 - 测试验证:完成上述操作后,务必进行全面的功能与性能测试,确保系统在新的版本环境中稳定运行。 4. 结论与思考 尽管Mahout与Spark集成过程中的版本冲突可能会带来一些困扰,但只要我们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掌握正确的排查方法,这些问题都是可预见且可控的。所以,在我们实际动手开发的时候,千万要像追星一样紧盯着Mahout和Spark这些技术栈的版本更新,毕竟它们一有动静,可能就会影响到兼容性。要想让Mahout和Spark这对好搭档火力全开,就得提前把这些因素琢磨透彻了。 以上内容仅是一个简要的探讨,实际开发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更多具体问题。记住啊,当咱们碰上那些棘手的技术问题时,千万要稳住心态,有耐心去慢慢摸索,而且得乐在其中,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成一场冒险探索。这正是编写代码、开发软件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所在!
2023-03-19 22:18:02
81
蝶舞花间
Hadoop
...引言 如果你是一名大数据工程师,那么你肯定对Hadoop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你知道吗,那个叫Hadoop的开源大数据处理工具现在可火啦!不少公司都把它捧在手心里,广泛应用在自家的各种业务场景里头。这玩意儿就像个大数据处理的超级英雄,在企业界混得风生水起的!在Hadoop这个大家族里,有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名叫YARN(也就是“又一个资源协调器”这小名儿),它可是肩负重任的大管家,主要负责给各个任务分配资源、调度工作,可重要着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让人挠头的小插曲,比如那个烦人的“YARN ResourceManager初始化不成功”的问题。这不,本文就要专门来和大家唠唠这个问题,掰开揉碎了详细分析,并且给出解决它的锦囊妙计。 什么是YARN?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YARN。简单来说呢,YARN就是个大管家,它在Hadoop2.x这个大家族里担任着资源管理和作业调度的重要角色。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调度员,负责统筹协调所有资源的分配和各种任务的执行顺序,可厉害了!它就像个超级接班人,接手了Hadoop1.x那个老版本里MapReduce任务调度员的活儿,而且表现得更出色,不仅能更高效地给各种任务排兵布阵,还把任务管理这块搞得井井有条。在YARN这个大系统里,Resource Manager(RM)可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你就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管家吧,它的日常工作就是紧盯着整个集群的资源状况,确保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仅如此,它还兼职了“调度员”的角色,各种类型的请求都会涌向它,然后由它来灵活调配、合理分配给各个部分去执行。 YARN ResourceManager初始化失败的原因 当我们运行一个Hadoop应用时,YARN ResourceManager是最先启动的服务。如果出现“YARN ResourceManager初始化失败”的错误,通常会有很多种原因导致。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剖析一下。 1. 集群资源不足 当集群的物理资源不足时,例如CPU、内存等硬件资源紧张,就可能导致YARN ResourceManager无法正常初始化。此时需要考虑增加集群资源,例如增加服务器数量,升级硬件设备等。 2. YARN配置文件错误 YARN的运行依赖于一系列的配置文件,包括conf/hadoop-env.sh、core-site.xml、mapred-site.xml、yarn-site.xml等。要是这些配置文件里头有语法错误,或者设置得不太合理,就可能导致YARN ResourceManager启动时栽跟头,初始化失败。此时需要检查并修复配置文件。 3. YARN环境变量设置不当 YARN的运行还需要一些环境变量的支持,例如JAVA_HOME、HADOOP_HOME等。如果这些环境变量设置不当,也会导致YARN ResourceManager初始化失败。此时需要检查并设置正确的环境变量。 4. YARN服务未正确启动 在YARN环境中,还需要启动一些辅助服务,例如NameNode、DataNode、Zookeeper等。如果这些服务未正确启动,也会导致YARN ResourceManager初始化失败。此时需要检查并确保所有服务都已正确启动。 如何解决“YARN ResourceManager初始化失败”? 了解了问题的原因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问题。根据上述提到的各种可能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 增加集群资源 对于因为集群资源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集群资源。这可以通过添加新的服务器,或者升级现有的服务器硬件等方式实现。 2. 修复配置文件 对于因为配置文件错误而导致的问题,我们需要仔细检查所有的配置文件,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复。同时,咱也得留意一下,改动配置文件这事儿,就像动了机器的小神经,可能会带来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所以呢,在动手修改前,最好先做个全面体检——也就是充分测试啦,再给原来的文件留个安全备份,这样心里才更有底嘛。 3. 设置正确的环境变量 对于因为环境变量设置不当而导致的问题,我们需要检查并设置正确的环境变量。如果你不清楚环境变量到底该怎么设置,别担心,这里有两个实用的解决办法。首先呢,你可以翻阅一下Hadoop官方网站的官方文档,那里面通常会有详尽的指导步骤;其次,你也可以尝试在互联网上搜一搜相关的教程或者攻略,网上有很多热心网友分享的经验,总有一款适合你。 4. 启动辅助服务 对于因为辅助服务未正确启动而导致的问题,我们需要检查并确保所有服务都已正确启动。要是服务启动碰到状况了,不妨翻翻相关的文档资料,或者找专业的高手来帮帮忙。 总结 总的来说,解决“YARN ResourceManager初始化失败”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多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就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办法,一步一步地把各种可能性都排查个遍,最后稳稳地找到那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好法子。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我们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就一定能迎刃而解!
2024-01-17 21:49:06
568
青山绿水-t
Datax
...何通过DataX实现数据同步的多线程处理 1. 引言 在大数据的世界里,数据同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你是要把数据从数据库搬到HDFS,还是要从CSV文件导入数据库,咱们总是得找条又快又稳的路子,确保数据完好无损。DataX就是一个神器,用它我们可以轻松搞定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同步。嘿,你知道吗?DataX 其实还能用多线程来处理呢,这样能大大加快数据同步的速度!嘿,今天咱们一起来搞点好玩的!我要教你如何用DataX的多线程功能让你的数据同步快到飞起! 2. DataX的基本概念 在深入多线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DataX的基础知识。DataX是一个开源项目,由阿里巴巴集团开发并维护。它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异构数据源之间的高效同步。简单来说,DataX可以让你在各种不同的数据存储之间自由迁移数据,而不用担心数据丢失或损坏。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MySQL数据库,里面保存了大量的用户信息。现在你想把这些数据迁移到Hadoop集群中,以便进行大数据分析。这时候,DataX就能派上用场了。你可以配置一个任务,告诉DataX从MySQL读取数据,并将其写入HDFS。是不是很神奇? 3. 多线程处理的必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数据量非常大的情况。比如说,你可能得把几百GB甚至TB的数据从这个系统倒腾到另一个系统。要是用单线程来做,恐怕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搞定!所以,咱们得考虑用多线程来加快速度。多线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多个任务,从而大大缩短处理时间。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大堆文件需要上传到服务器,但你只有一个线程在工作。那么每次只能上传一个文件,速度肯定慢得让人抓狂。用了多线程,就能同时传好几个文件,效率自然就上去了。同理,在数据同步领域,多线程处理也能显著提升性能。 4. 如何配置DataX的多线程处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配置DataX以启用多线程处理。首先,你需要创建一个JSON配置文件。在这份文件里,你要指明数据从哪儿来、要去哪儿,还得填一些关键设置,比如说线程数量。 json { "job": { "content": [ { "reader": { "name": "mysqlreader", "parameter": { "username": "root", "password": "123456", "connection": [ { "jdbc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db"], "table": ["user_info"] } ] } }, "writer": { "name": "hdfswriter", "parameter": { "defaultFS": "hdfs://localhost:9000", "fileType": "text", "path": "/user/datax/user_info", "fileName": "user_info.txt", "writeMode": "append", "column": [ "id", "name", "email" ], "fieldDelimiter": "\t" } } } ], "setting": { "speed": { "channel": 4 } } } } 在这段配置中,"channel": 4 这一行非常重要。它指定了DataX应该使用多少个线程来处理数据。这里的数字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比如说,如果你的电脑配置比较高,内存和CPU都很给力,那就可以试试设大一点的数值,比如8或者16。 5. 实战演练 为了更好地理解DataX的多线程处理,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战案例。假设你有一个名为 user_info 的表,其中包含用户的ID、姓名和邮箱信息。现在你想把这部分数据同步到HDFS中。 首先,你需要确保已经安装并配置好了DataX。接着,按照上面的步骤创建一个JSON配置文件。这里是一些关键点: - 数据库连接:确保你提供的数据库连接信息(用户名、密码、JDBC URL)都是正确的。 - 表名:指定你要同步的表名。 - 字段列表:列出你要同步的字段。 - 线程数:根据你的需求设置合适的线程数。 保存好配置文件后,就可以运行DataX了。打开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 bash python datax.py /path/to/your/config.json 注意替换 /path/to/your/config.json 为你的实际配置文件路径。运行后,DataX会自动启动指定数量的线程来处理数据同步任务。 6.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应该对如何使用DataX实现数据同步的多线程处理有了初步了解。多线程不仅能加快数据同步的速度,还能让你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更加得心应手,感觉轻松不少。当然啦,这仅仅是DataX功能的冰山一角,它还有超多酷炫的功能等你来探索呢!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留言交流。我们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技术吧!
2025-02-09 15:55:03
76
断桥残雪
Kotlin
...里从网络或其他源加载数据 data = "Processed Data" } } fun main() { val processor = DataProcessor() processor.loadData() println(processor.data) // 输出:Processed Data } 在这个例子中,data属性被声明为lateinit。这意味着在main函数中创建DataProcessor实例后,我们不能立即访问data属性,而是必须先调用loadData方法来初始化它。一旦初始化,就可以安全地访问和使用data属性了。 3. 使用Lateinit Property的注意事项 虽然lateinit属性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 必须在使用前初始化:这是最基础的要求。如果你尝试在未初始化的状态下访问或使用lateinit属性,编译器会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 不可提前初始化:一旦lateinit属性被初始化,就不能再次修改其值。尝试这样做会导致运行时错误。 - 性能考量:虽然lateinit属性可以延迟初始化,但它可能会增加应用的启动时间和内存消耗,特别是在大量对象实例化时。 4. 遇到“Lateinit Property Not Initialized Before Use”错误怎么办? 当遇到这个错误时,通常意味着你试图访问或使用了一个未初始化的lateinit属性。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通常是: - 检查初始化逻辑:确保在使用属性之前,确实调用了对应的初始化方法或进行了必要的操作。 - 代码重构:如果可能,将属性的初始化逻辑移至更合适的位置,比如构造函数、特定方法或事件处理程序中。 - 避免不必要的延迟初始化:考虑是否真的需要延迟初始化,有时候提前初始化可能更为合理和高效。 5. 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在实际项目中,lateinit属性特别适用于依赖于用户输入、网络请求或文件读取等不确定因素的数据加载场景。例如,在构建一个基于用户选择的配置文件加载器时: kotlin class ConfigLoader { lateinit var config: Map fun loadConfig() { // 假设这里通过网络或文件系统加载配置 config = loadFromDisk() } } fun main() { val loader = ConfigLoader() loader.loadConfig() println(loader.config) // 此时config已初始化 } 在这个例子中,config属性的加载逻辑被封装在loadConfig方法中,确保在使用config之前,其已经被正确初始化。 结论 lateinit属性是Kotlin中一个强大而灵活的特性,它允许你推迟属性的初始化直到运行时。然而,正确使用这一特性需要谨慎考虑其潜在的性能影响和错误情况。通过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最佳实践,你可以有效地利用lateinit属性来增强你的Kotlin代码,使其更加健壮和易于维护。
2024-08-23 15:40:12
95
幽谷听泉
c++
...,这对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计算密集型任务的应用尤为重要。 时效性与案例 近年来,C++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例如,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C++凭借其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和快速的执行速度,成为构建高性能算法和模型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在深度学习框架中,如TensorFlow和PyTorch的底层实现,C++的高效性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C++在区块链技术、物联网(IoT)和安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展示了其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广泛适应性。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C++将继续在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游戏开发以及需要高安全性应用的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开源社区的持续发展和标准组织如ISO/IEC JTC1/SC22/WG21(C++标准委员会)的不断努力,C++标准将持续演进,引入新的特性,提高语言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跨平台兼容性。同时,C++的社区将不断探索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如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的融合,以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的诞生。 总之,C++作为一门经典而又充满活力的语言,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C++有望在未来的软件生态系统中扮演更加多元化和重要的角色。 --- 以上内容基于C++在当前技术环境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撰写,旨在提供关于C++在现代软件开发中角色的全面视角及对其未来的展望。
2024-10-06 15:36:27
113
雪域高原
Maven
...近期发布了一份关于其数据中心能源使用的报告,指出通过优化代码和选择合适的构建工具,可以显著降低能耗。报告中提到,使用Maven和npm进行构建时,可以通过最小化不必要的依赖和优化构建脚本,减少构建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不仅是对技术细节的关注,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此外,近期GitHub Actions因其便捷性和灵活性,在自动化部署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使用npm的Node.js开发者来说,GitHub Actions提供了一种无需额外付费即可实现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的方法。通过编写简单的YAML文件,开发者可以定义一系列自动化任务,如代码质量检查、单元测试和部署流程。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技术发展趋势还是从环保角度出发,Maven和npm的应用都在不断演进。借助最新的云服务和自动化工具,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项目,同时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的数字世界做出贡献。
2024-12-07 16:20:37
31
青春印记
Datax
一、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而DataX作为一款阿里巴巴开源的数据传输工具,凭借其高效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的数据同步和迁移任务中。这篇指南将手把手地带您探索DataX的核心概念,像是您的私人小助手一样,陪您一步步走过DataX的安装过程,再到搞定基本环境配置的每一步。这样一来,您的数据迁移之路绝对能走得更加顺风顺水,轻松愉快! 二、DataX简介 DataX,全称Data eXchange,是由阿里巴巴开发的一款基于Java语言编写的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主要功能是对不同数据源(如MySQL, Oracle, HDFS等)进行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ETL),以及在不同的数据存储服务间进行数据同步。DataX这家伙,靠着他那身手不凡的高并发处理能力,还有稳如磐石的高可靠性,再加上他那广泛支持多种数据源和目标端的本领,在咱们这个行业里,可以说是混得风生水起,赚足了好口碑! 三、DataX安装准备 1. 确认操作系统兼容性 DataX支持Windows, Linux, macOS等多个主流操作系统。首先,亲,咱得先瞅瞅你电脑操作系统是啥类型、啥版本的,然后再确认一下,你的JDK版本是不是在1.8及以上哈,这一步很重要~ 2. 下载DataX 访问DataX官网(https://datax.apache.org/)下载对应的操作系统版本的DataX压缩包。比如说,如果你正在用的是Linux系统,就可以考虑下载那个最新的“apache-datax-最新版本-number.tar.gz”文件哈。 bash wget https://datax.apache.org/releases/datax-最新版本-number.tar.gz 3. 解压DataX 使用tar命令解压下载的DataX压缩包: bash tar -zxvf apache-datax-最新版本-number.tar.gz cd apache-datax-最新版本-number 四、DataX环境配置 1. 配置DataX主目录 DataX默认将bin目录下的脚本添加至系统PATH环境变量中,以便于在任何路径下执行DataX命令。根据上述解压后的目录结构,设置如下环境变量: bash export DATAX_HOME=绝对路径/to/datax-最新版本-number/bin export PATH=$DATAX_HOME:$PATH 2. 配置DataX运行时依赖 在conf目录下找到runtime.properties文件,配置JVM参数及Hadoop、Spark等运行时依赖。以下是一份参考样例: properties JVM参数配置 设置内存大小为1G yarn.appMaster.resource.memory.mb=1024 yarn.appMaster.heap.memory.mb=512 executor.resource.memory.mb=512 executor.heap.memory.mb=256 executor.instances=1 如果有Hadoop环境 hadoop.home.dir=/path/to/hadoop hadoop.security.authentication=kerberos hadoop.conf.dir=/path/to/hadoop/conf 如果有Spark环境 spark.master=local[2] spark.executor.memory=512m spark.driver.memory=512m 3. 配置DataX任务配置文件 在conf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XML配置文件,例如my_data_sync.xml,用于定义具体的源和目标数据源、数据传输规则等信息。以下是简单的配置示例: xml 0 0 五、启动DataX任务 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DataX CLI命令行工具来启动我们的数据同步任务: bash $ ./bin/datax job submit conf/my_data_sync.xml 此时,DataX会按照my_data_sync.xml中的配置内容,定时从MySQL数据库读取数据,并将其写入到HDFS指定的路径上。 六、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DataX的基本安装及配置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你可能还会碰到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灵活调整DataX任务配置的情况。这样一来,才能让它更好地符合你的数据传输需求,就像是给它量身定制了一样,更加贴心地服务于你的业务场景。不断探索和实践,DataX将成为您数据处理与迁移的强大助手!
2024-02-07 11:23:10
362
心灵驿站-t
转载文章
...目录,后边有差错处理机制。 $(APPS) 在当前目录下的所有$APPS目录,即antelope unit-test。 在hello-world例子中,并没有这些目录。 所以APPDS变量是包含所有与$APPS有关的目录。 APPINCLUDES变量是所有需要导入的APP Makefile文件。 在所有APPDS目录下,所有Makefile.$(APPS)文件。 在我们的假设条件APPS = antelope unit-test, APPDIRS = 只会导入contiki-release-2-7/apps/antelope/Makefile.antelope contiki-release-2-7/apps/unit-test/Makefile.unit-test 其余的均不存在,所以在include指令前要有符号-,即出错继续执行后续指令。 contiki-release-2-7/apps/antelope/Makefile.antelope: 分别定义了两个变量,antelope_src用于保存antelope这个app的src文件,antelope_dsc用于保存antelope这个app的dsc文件。 contiki-release-2-7/apps/unit-test/Makefile.unit-test: 分别定义了两个变量,unit-test_src用于保存unit-test这个app的src文件,unit-tes_dsc用于保存unit-test这个app的dsc文件。 变量APP_SOURCES APP_SOURCES = ${foreach APP, $(APPS), $($(APP)_src)} 取出所有APPS中的src文件变量,这个例子是$(antelope_src) 和$(unit-test_src) 变量APP_SOURCES DSC_SOURCES = ${foreach APP, $(APPS), $($(APP)_dsc)} 取出所有APPS中的dsc文件变量,这个例子是$(antelope_dsc) 和$(unit-test_dsc) CONTIKI_SOURCEFILES += $(APP_SOURCES) $(DSC_SOURCES) 这段话的最终目的: 将$APPS相关的所有源文件添加进CONTIKI_SOURCEFILES变量中。 (3) target_makefile := $(wildcard $(CONTIKI)/platform/$(TARGET)/Makefile.$(TARGET) ${foreach TDIR, $(TARGETDIRS), $(TDIR)/$(TARGET)/Makefile.$(TARGET)}) Check if the target makefile exists, and create the object directory if necessary.ifeq ($(strip $(target_makefile)),)${error The target platform "$(TARGET)" does not exist (maybe it was misspelled?)}elseifneq (1, ${words $(target_makefile)})${error More than one TARGET Makefile found: $(target_makefile)}endifinclude $(target_makefile)endif 这断代码主要做的就是,找到在所有TAGET目录下找到符合的Makefile.$(TARGET)文件,放到target_makefile变量中。 再检查是否存在或者重复。并做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 ${error The target platform "$(TARGET)" does not exist (maybe it was misspelled?)} ${error More than one TARGET Makefile found: $(target_makefile)} 我们这个例子中 TARGET = native 并且 TARGETDIRS为空 所以最后会导入$(CONTIKI)/platform/native/Makefile.native 接下去要开始分析target和cpu的makefile文件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ongdechiu/p/6012718.html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399060/article/details/94095820。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3-28 09:49:23
282
转载
CSS
...vaScript运行机制,理解其背后的原型链、闭包以及异步编程模型,将有助于开发者更全面地应对各类函数调用异常,切实提升实际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关注前端社区最新动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也是每个前端开发者持续精进、防范类似“函数未定义”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2023-08-12 12:30:02
429
岁月静好_t
转载文章
...能够一次性处理64位数据的操作系统,与32位系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能够使用超过4GB的内存,并能更有效率地运行需要大量内存或更高性能的应用程序。在本文中,64位系统是否能够在不同配置的电脑上顺利安装和流畅运行是讨论的重点。 启动盘制作工具 , 启动盘制作工具如大白菜、UltraISO等,是一类帮助用户将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制作成可启动操作系统的工具软件。通过这类工具,用户可以将操作系统镜像文件写入U盘,并设置相应的引导信息,使得U盘具备从其上直接启动并安装操作系统的功能。在本文中,这些工具被用来解决如何用U盘为电脑安装操作系统的问题,简化了传统光盘安装的繁琐过程,提升了安装系统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上网本 , 上网本是一种轻巧便携、以满足基本网络应用需求为主的微型笔记本电脑。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上网本特别适合于日常办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收发等基础任务。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上网本是否可以安装win7系统的问题,尽管上网本硬件配置一般较低,但通过选择合适的系统版本或者进行优化定制,依然可以实现在上网本上安装和运行win7系统。
2023-07-16 09:18:56
109
转载
Hadoop
... 1. 引言 在大数据处理的世界里,Apache Hadoop无疑是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不过呢,对于那些还没尝过Hadoop这道技术大餐的朋友们来说,他们脑袋里可能会蹦出一连串问号:“哎,Hadoop究竟是个啥嘞?它究竟能干些啥事儿呀?还有啊,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呢?”今天呐,咱们就一起撸起袖子,好好挖掘探究一下这些问题吧! 2. 什么是Hadoop? 简单来说,Hadoop是一种用于存储和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开源框架。它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问题。Hadoop这家伙,处理大数据的能力贼溜,现在早就是业界公认的大数据处理“扛把子”了! 3. Hadoop的主要组件有哪些? Hadoop的主要组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3.1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HDFS) HDFS是Hadoop的核心组件之一,它是基于Google的GFS文件系统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这小家伙可机灵了,它知道大文件是个难啃的骨头,所以就耍了个聪明的办法,把大文件切成一块块的小份儿,然后把这些小块分散存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这样一来,不仅能储存得妥妥当当,还能同时在多台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效率杠杠滴!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和写入速度。 3.2 MapReduce MapReduce是Hadoop的另一个核心组件,它是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的一种编程模型。MapReduce的运作方式就像这么回事儿:它先把一个超大的数据集给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把这些小块分发给一群计算节点,大家一起手拉手并肩作战,同时处理各自的数据块。最后,将所有结果汇总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下面是一段使用MapReduce计算两个整数之和的Java代码: java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 import org.apache.hadoop.fs.Path; import org.apache.hadoop.io.IntWritable; import org.apache.hadoop.io.LongWritable; import org.apache.hadoop.mapreduce.Job; import org.apache.hadoop.mapreduce.Mapper; import org.apache.hadoop.mapreduce.Reducer; import org.apache.hadoop.mapreduce.lib.input.FileInputFormat; import org.apache.hadoop.mapreduce.lib.output.FileOutputFormat; public class WordCount { public static class TokenizerMapper extends Mapper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Writable one = new IntWritable(1); private Text word = new Text(); public void map(LongWritable key, Text value, Context context ) throws 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String line = value.toString(); StringTokenizer itr = new StringTokenizer(line); while (itr.hasMoreTokens()) { word.set(itr.nextToken()); context.write(word, one); } } } public static class IntSumReducer extends Reducer { private IntWritable result = new IntWritable(); public void reduce(Text key, Iterable values, Context context ) throws 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int sum = 0; for (IntWritable val : values) { sum += val.get(); } result.set(sum); context.write(key, resul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Configuration conf = new Configuration(); Job job = Job.getInstance(conf, "word count"); job.setJarByClass(WordCount.class); job.setMapperClass(TokenizerMapper.class); job.setCombinerClass(IntSumReducer.class); job.setReducerClass(IntSumReducer.class); job.setOutputKeyClass(Text.class); job.setOutputValueClass(IntWritable.class); FileInputFormat.addInputPath(job, new Path(args[0])); FileOutputFormat.setOutputPath(job, new Path(args[1])); System.exit(job.waitForCompletion(true) ? 0 : 1);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Mapper类,它负责将文本切分成单词,并将每个单词作为一个键值对输出。然后呢,我们捣鼓出了一个Reducer类,它的职责就是把所有相同的单词出现的次数统统加起来。 以上就是Hadoop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它的主要组件介绍。如果你对此还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要深入了解,欢迎留言讨论!
2023-12-06 17:03:26
410
红尘漫步-t
Apache Lucene
...我们能够高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而文本自动摘要则帮助我们快速把握文档的核心内容,两者结合,简直不要太酷! 2. Apache Lucene简介 走进全文检索的世界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Apache Lucene。这货是个用Java写的开源全文搜索神器,索引能力超强,搜东西快得飞起!Lucene的核心功能包括创建索引、存储索引以及执行复杂的查询等。简单来说,Lucene就是你进行全文检索时的超级助手。 代码示例: java // 创建索引目录 Directory directory = FSDirectory.open(Paths.get("/path/to/index")); // 创建索引写入器 IndexWriterConfig config = new IndexWriterConfig(new StandardAnalyzer()); IndexWriter indexWriter = new IndexWriter(directory, config); // 添加文档到索引 Document doc = new Document(); doc.add(new TextField("content", "这是文档的内容", Field.Store.YES)); indexWriter.addDocument(doc); indexWriter.close();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Lucene创建索引并添加文档的基本步骤。这里用了TextField来存文档内容,这样一来,搜索起来就灵活多了,想找啥就找啥。 3. 全文检索中的文本自动摘要 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文本自动摘要是指通过算法自动生成文档摘要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还能有效节省时间。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后,直接看到每篇文章的重点内容,那该有多爽啊!在Lucene里实现这个功能,就意味着我们能让信息的处理和展示变得更聪明、更贴心。 思考过程: 当我们处理大量文本时,手动编写摘要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开发一种自动化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所在。 4. 实现文本自动摘要 策略与技巧 实现文本自动摘要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选择合适的摘要生成算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算法集成到Lucene中。 摘要生成算法: - TF-IDF:一种统计方法,用来评估一个词在一个文档或语料库中的重要程度。 - TextRank:基于PageRank算法的思想,用于提取文本中的关键句子。 代码示例(使用TextRank): java import com.huaban.analysis.jieba.JiebaSegmenter; import com.huaban.analysis.jieba.SegToken; public class TextRankSummary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SENTENCE = 5; // 最大句子数 public static String generateSummary(String text) { JiebaSegmenter segmenter = new JiebaSegmenter(); List segResult = segmenter.process(text, JiebaSegmenter.SegMode.INDEX); // 这里简化处理,实际应用中需要构建图结构并计算TextRank值 return "这是生成的摘要,简化处理..."; // 真实实现需根据具体算法调整 } } 注意:上述代码仅作为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完整实现TextRank算法逻辑,并将其与Lucene的搜索结果结合。 5. 集成到Lucene 让摘要成为搜索的一部分 为了让摘要功能更加实用,我们需要将其整合到现有的搜索流程中。这就意味着每当用户搜东西的时候,除了给出相关的资料,还得给他们一个简单易懂的内容概要,这样他们才能更快知道这些资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代码示例: java public class LuceneSearchWithSummar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Directory directory = FSDirectory.open(Paths.get("/path/to/index")); IndexReader reader = DirectoryReader.open(directory); IndexSearcher searcher = new IndexSearcher(reader); QueryParser parser = new QueryParser("content", new StandardAnalyzer()); Query query = parser.parse("搜索关键词"); TopDocs topDocs = searcher.search(query, 10); for (ScoreDoc scoreDoc : topDocs.scoreDocs) { Document doc = searcher.doc(scoreDoc.doc); System.out.println("文档标题:" + doc.get("title")); System.out.println("文档内容摘要:" + TextRankSummary.generateSummary(doc.get("content"))); } reader.close(); directory.close(); }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搜索结果中加入文本摘要的功能。每次搜索时,都会调用TextRankSummary.generateSummary()方法生成文档摘要,并显示给用户。 6. 结论 展望未来,无限可能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在Lucene中实现全文检索文本自动摘要的基本思路和技术。当然,这只是开始,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探索。无论是优化算法性能,还是提升用户体验,都值得我们不断努力。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吧! ---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或想了解更多细节,请随时联系我!
2024-11-13 16:23:47
86
夜色朦胧
Etcd
...cd那里悄悄抓取各种数据指标,比如节点健康状况、请求响应速度、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等等,然后麻利地把这些信息实时报告给Prometheus。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随时掌握系统的动态啦! yaml prometheus.yml 配置文件示例 global: scrape_interval: 15s scrape_configs: - job_name: 'etcd' static_configs: - targets: ['localhost:9101'] etcd-exporter监听端口 metrics_path: '/metrics' 同时,编写针对Etcd的Prometheus查询语句,可以让我们洞察集群性能: promql 查询过去5分钟内所有Etcd节点的平均写操作延迟 avg(etcd_request_duration_seconds_bucket{operation="set", le="+Inf"})[5m] 2. 内建诊断工具 etcdctl etcdctl 是官方提供的命令行工具,不仅可以用来与Etcd进行交互(如读写键值对),还内置了一系列诊断命令来排查问题。例如,查看成员列表、检查leader选举状态或执行一致性检查: bash 查看集群当前成员信息 etcdctl member list 检查Etcd的领导者状态 etcdctl endpoint status --write-out=table 执行一次快照以诊断数据完整性 etcdctl snapshot save /path/to/snapshot.db 此外,etcdctl debug 子命令提供了一组调试工具,比如dump.consistent-snap.db可以导出一致性的快照数据,便于进一步分析潜在问题。 3. 日志和跟踪 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定位,Etcd的日志输出是必不可少的资源。通过调整日志级别(如设置为debug模式),可以获得详细的内部处理流程。同时,结合分布式追踪系统如Jaeger,可以收集和可视化Etcd调用链路,理解跨节点间的通信延迟和错误来源。 bash 设置etcd日志级别为debug ETCD_DEBUG=true etcd --config-file=/etc/etcd/etcd.conf.yaml 4. 性能调优与压力测试 在了解了基本的监控和诊断手段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像etcd-bench这样的工具来进行压力测试,模拟大规模并发读写请求,评估Etcd在极限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据此优化配置参数。 bash 使用etcd-bench进行基准测试 ./etcd-bench -endpoints=localhost:2379 -total=10000 -conns=100 -keys=100 在面对复杂的生产环境时,人类工程师的理解、思考和决策至关重要。用上这些监视和诊断神器,咱们就能化身大侦探,像剥洋葱那样层层深入,把躲藏在集群最旮旯的性能瓶颈和一致性问题给揪出来。这样一来,Etcd就能始终保持稳如磐石、靠谱无比的运行状态啦!记住了啊,老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想要彻底驯服Etcd这匹“分布式系统的千里马”,就得不断地去摸索、试验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让它在你的系统里跑得飞快,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成为你最得力的助手。
2023-11-29 10:56:26
386
清风徐来
转载文章
...ere,点击进入命令界面。 b.输入命令 git init 初始化本地仓库 你会发现你的文件夹内多出一个 .git文件证明你的本地仓库初始化成功。 有的电脑可能会隐藏后缀名的文件,无法看到 .git文件,你需要去电脑设置可查看隐藏文件。方法:进入此电脑,点击上方查看,勾选隐藏的项目即可查看被隐藏的文件。 2、设置签名 签名主要是设置用户名和email地址,有两种级别:一种是项目级别 git config user.name 用户名, git config user.email邮箱地址;另一种是系统用户级别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用户名,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邮箱地址。项目级别是优先于系统级别的,但二者至少设置一个。一般只用项目级别就行。 用 cat .git/config可以查看设置的项目签名。 3.将文件/目录从工作区追加到暂存区 命令 :git add 文件/目录 4.查看状态 命令:git status。 第一行信息告诉我们,目前正处于master分支; 第二行信息告诉我们,本地库还没有上传任何文件; 第三、四、五行信息告诉我们,可以用以下命令把暂存区的文件(绿色文件)上传到本地库。 5.把暂存区的文件移除 代码:git rm --cached 文件名。注意文件只是从暂存区中移除,并没有在目录中被删除。 未追加在暂存区的文件显示红色。 6.把文件从暂存区上传到本地库 命令:git commit -m "注释内容" 文件名。 这是查看状态可以看到暂存区已经没有文件可以上传到本地库,说明你上传成功。 7.将文件变为未暂存状态 命令:git rest HEAD 文件名。对在暂存区的文件进行操作。 8.创建远程仓库并推送 a.首先我们要有一个github或gitee账号: github官网:https://github.com/ gitee官网:https://gitee.com/ b.然后在里面创建一个远程仓库(以gihub为例): 登录进入主页面,找到并点击右上角的加号,点击 New repository,然后填写仓库信息。或者找到点击左方的 New选项。进入创建界面,填入信息。 下面三个选项可根据需要勾选。点击 Create...就创建号一个仓库了。 c.复制仓库地址 找到左上方导航Code选项,点击进入该选项 有两个地址:HTTP地址和SSH地址。我一般用HTTP地址(简单)。 如果你创建远程仓库时选择了下面的三个选项,可能你的Code界面会有所差别,点击右方的 Code即可查看仓库地址。 然后进入git命令界面:输入命令 git remote add origin(别名) 地址为你复制的地址创建别名并储存。命令 git remote -v查看你设置过的地址。 d.最后进行推送操作,将本地仓库推送到远程仓库。 命令 git push -u origin(你要推送到的远程仓库地址) master(你要推送的分支).在第一次推送是用上 -u选项,之后就可以不用。 该界面为成功推送,你再刷新你的github或gitee仓库,这是你上传的文件将出现在远程仓库表明推送成功。 注意:1.如果创建远程仓库时勾选了下面的三个选项,则可能你刷新时没发现有新文件推送到仓库,这是先找到红色划线位置,查看当前分支是否自己推送的分支,找到正确分支再看是否正确推送。 2.如果你是第n次推送,必须要在和远程仓库版本一样的条件下进行修改后推送,否则无法推送(不能跨多个版本推送)。 3.如果推送不成功,可能是你修改前的版本和远程库的版本不一致造成,先进行拉取,在修改推送。 9.删除远程仓库 首先进入要删除的远程仓库,点击上方导航条中的 Settings选项 然后找到进入左边菜单栏中的 Options选项,鼠标划到最下面找到 点击Delete this repository选项 最后按指示输入github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删除即可。 10.拉取远程仓库 命令:git pull origin master。 在打算更新远程库时,先拉取远程库然后修改或添加,否则可能报错。 表明拉取成功。 注意:若你的本地仓库进行了修该导致无法拉去成功,则尝试用 git pull --rebase命令进行拉取。 三、其他命令 1.查看命令信息指令 命令:git help 2.查看版本的提交记录 命令:git log 以每条版本日志显示一行:git log --pretty=oneline 简写哈希值的方式:git log --oneline 可以看到前进后退步数:git reflog 3.进入不同版本 先用 git reflog命令查看哈希值 a.命令:git reset --hard 哈希值(索引) b.命令:git reset --hard HEAD^,该命令只能后退(查看当前版本之前的版本),后面几个 ^ 则后退几步。 c.命令:git reset --hard~,该命令只能后退(查看当前版本之前的版本),后退 (数值) 步; 4.分支操作 命令:git branch -v,查看所有分支 命令:git branch 分支名,创建分支 命令:git checkout 分支名,切换分支 5.比较文件 命令:git diff 文件名,工作区和暂存区比较 命令:git diff HEAD 文件名,当前版本比较 命令:git diff HEAD^ 文件名,历史版本比较 四、遇到的错误 git config --global http.sslVerify false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56180999/article/details/117634968。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5-18 13:38:15
75
转载
转载文章
...全球1.4亿余条专利数据,还可实现批量下载专利全文,大大提升了专利研究工作的效率。 同时,学术界也在探索更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CV)技术在专利信息抽取和自动识别验证码方面的应用。例如,有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专利网站的验证码进行智能识别,并结合自动化脚本实现高效、无误的批量下载。这一进展预示着未来可能实现完全自动化的专利全文下载解决方案。 此外,针对专利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期发布了新版《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强调将加强专利数据开放共享和安全保障,鼓励社会各界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实际应用工具的更新迭代,还是前沿科技的研究突破,都显示了专利全文批量下载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实践。对于广大需要频繁查阅和分析专利全文的专业人士来说,关注这些动态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更好地适应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变化,从而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竞争优势。
2023-11-21 12:55:28
274
转载
转载文章
...金额,存入MySQL数据库shtd_store的nationeverymonth表(表结构如下)中,然后在Linux的MySQL命令行中根据订单总数、消费总额、国家表主键三列均逆序排序的方式,查询出前5条,将SQL语句与执行结果截图粘贴至对应报告中; spark.sql("select nationkey,regexp_replace(nationname,'\'','') as nationname,regionkey,regexp_replace(regionname,'\'','') as regionname,sum(totalnum) as totalorder,sum(totalprice) as totalconsumption,year,month from nationeverymonth group by nationkey,regionkey,month,nationname,year,regionname;") 我为了方便查询和之后的操作,将上面的查询结果导入到新表nationeverymonths 查表 接下来将hive中的数据导入mysql中 package com.atguigu.spark.sql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import org.apache.spark.sql.SparkSession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object DataHiveToMySQL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val sparkConf = new SparkConf().setMaster("local[]").setAppName("sparkSQL")val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enableHiveSupport().config(sparkConf).getOrCreate()val result=spark.sql("select from ods.nationeverymonths")val props=new Properties()props.setProperty("user","root")props.setProperty("password","123456")props.setProperty("driver","com.mysql.jdbc.Driver")result.write.mode("overwrite").jdbc("jdbc:mysql://192.168.230.132:3306/user?serverTimezone=UTC&characterEncoding=UTF-8&useSSL=false", "nationeverymonth", props)println("导入成功")spark.stop()} } 运行可见导入成功 进入MySQL中查看结果 可见数据成功导入 接下来按照要求查询: 2.请根据dwd层表计算出某年每个国家的平均消费额和所有国家平均消费额相比较结果(“高/低/相同”),存入MySQL数据库shtd_store的nationavgcmp表(表结构如下)中,然后在Linux的MySQL命令行中根据订单总数、消费总额、国家表主键三列均逆序排序的方式,查询出前5条,将SQL语句与执行结果截图粘贴至对应报告中; 在解这道题的时候遇见一个问题,在求所有国家平均消费额的时候一直报错,由于没有数据这道题的题意还是有点没看明白,于是我就用了最简单的办法先新增一列,再单独将所有国家平均消费额求出来然后再插入,如果各位大佬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希望能指导一下 先将每个国家的平均消费额求出来 spark.sql("select nationkey,nationname,avg(totalconsumption) as nationavgconsumption from nationeverymonths group by nationkey,nationname") 再新增一列所有国家平均消费额 spark.sql("alter table nationeverymonths add columns(avg_allstring)") 再将查询到的所有国家平均消费额导入进去 spark.sql("insert overwrite table nationeverymonths1 select nationkey,nationname,avg_totalconsumpt,1500 from nationeverymonths1") 再次查表 按照题意添加比较结果字段 spark.sql("select ,case when avg_totalconsumpt>avg_all then '高' when avg_totalconsumpt<avg_all then '低' when avg_totalconsumpt=avg_all then '相同' else 'null' end as comparison from nationeverymonths1").show 最后的排序语句和题一一样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guo_0423/article/details/126352162。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9-01 10:55:33
319
转载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ln -s target link
- 创建符号链接。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