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查询计划分析与优化 ]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JSON
...则,还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如何防范此类攻击。 此外,开源社区也在积极贡献力量。GitHub上有一个名为“JSON-Security”的项目,专门用于收集和分享JSON相关的最佳实践。该项目的维护者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开发者意识到JSON安全的重要性,并参与到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行动中来。 总的来说,JSON虽然简单易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谨慎对待。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开发者,都应加强对JSON数据的管理和保护,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未来,随着JSON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创新的安全解决方案涌现,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2025-03-31 16:18:15
12
半夏微凉
Groovy
...付周期。此外,更新还优化了内存管理策略,减少了长时间运行流水线可能引发的资源消耗问题。 与此同时,另一项值得关注的趋势是Groovy在区块链技术中的应用探索。近期,某知名金融科技公司公开了一篇关于利用Groovy构建智能合约原型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由于Groovy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它可以作为连接传统金融系统与区块链生态的重要桥梁。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Groovy实现的智能合约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并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当然,任何技术都不是完美的。尽管Groovy拥有诸多优点,但其性能瓶颈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在高并发环境下,Groovy相较于Java或其他编译型语言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为此,一些创新企业正在尝试结合Groovy与Kotlin等现代化编程语言的优势,打造混合型解决方案。这种做法既保留了Groovy的灵活性,又弥补了其在性能上的不足。 总之,无论是作为CI/CD领域的中坚力量,还是新兴技术领域的探路者,Groovy都在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希望提升开发效率、优化项目管理流程的技术人员而言,深入研究Groovy的最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3 16:20:58
61
笑傲江湖
转载文章
...队积极应对挑战、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的决心。 近期,Lubuntu 20.04在实际应用中收获了大量正面反馈,许多用户赞赏其在保持系统资源占用较低的同时,提供了更为现代且完善的桌面体验。值得注意的是,LXQt环境在跨平台兼容性和第三方软件支持方面的表现同样出色,吸引了更多开发者为其贡献代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生态系统。 此外,Lubuntu 20.04弃用Ubiquity转而采用Calamares安装程序,此举在简化安装流程、提高安装效率上成效显著,为其他Linux发行版提供了新的实践参考。同时,Lubuntu不再主要针对老旧硬件进行优化,而是力求在新旧设备间找到平衡点,这也预示着未来Linux发行版将更加注重普适性与灵活性。 综上所述,Lubuntu 20.04 LTS版本的发布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迭代更新,更是一次关于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基础上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战略调整。随着后续版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Lubuntu将在轻量级Linux发行版领域继续保持竞争力,并有望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而对于想要深入了解LXQt桌面环境及其背后技术原理的读者,可以关注相关开源社区的最新动态,如Qt项目官方博客、KDE社区论坛等,这些渠道会定期发布关于LXQt的新特性和开发进展的文章和技术文档。同时,也可查阅专业媒体或技术博主对Lubuntu 20.04及LXQt的深度评测和使用心得,从而全方位地了解这一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2023-05-17 18:52:15
318
转载
RabbitMQ
...括增强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这一版本特别强调了对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支持,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高并发场景下的消息传递挑战。 根据《InfoQ》报道,RabbitMQ 3.10.0版本引入了新的安全机制,增强了对TLS/SSL的支持,使得消息传输更加安全可靠。此外,该版本还优化了消息路由算法,提高了消息传递效率。这对于金融、电商等需要处理大量实时交易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同时,《DZone》的一篇文章指出,RabbitMQ的新版本在集群管理方面也有所改进,提供了更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工具。这使得运维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故障排查和性能调优。对于正在考虑升级RabbitMQ版本的企业而言,这些改进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正如我们在文章中所讨论的,版本更新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企业在升级过程中需要仔细评估新版本带来的变化,确保代码和配置文件能够正确兼容。建议在正式部署前,进行充分的测试,以避免出现由于版本不匹配导致的意外问题。 总之,RabbitMQ 3.10.0版本的发布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也提醒我们,技术的演进需要持续关注和学习。只有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才能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03-12 16:12:28
105
岁月如歌
Go Gin
...进阶技巧 并发与性能优化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高并发的情况。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合理地管理线程池和内存分配。Gin提供了一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sync.Pool来复用对象,减少垃圾回收的压力。下面是一个示例: go package main import ( "sync" "time" "github.com/gin-gonic/gin" ) var pool sync.Pool func init() { pool = &sync.Pool{ New: func() interface{} { return make([]byte, 1024) }, } } func handler(c gin.Context) { data := pool.Get().([]byte) defer pool.Put(data) copy(data, []byte("Hello World!")) time.Sleep(100 time.Millisecond) // 模拟耗时操作 c.String(http.StatusOK, string(data)) }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r.GET("/", handler) r.Run(":808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sync.Pool来存储临时数据。每次处理请求时,从池中获取缓冲区,处理完毕后再放回池中。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从而提升性能。 反思与总结 其实,刚开始学习这段代码的时候,我对sync.Pool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直到后来真正用它解决了性能瓶颈,我才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这也让我明白,优秀的框架只是起点,关键还是要结合实际需求去探索和实践。 --- 五、未来展望 Gin与实时处理的无限可能 Gin的强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易用性和灵活性,更在于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构建大型分布式系统,还是打造小型实验项目,Gin都能胜任。 如果你也想尝试用Gin构建实时处理系统,不妨从一个小目标开始——比如做一个简单的在线聊天室。相信我,当你第一次看到用户实时交流的画面时,那种成就感绝对会让你欲罢不能! 最后的话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其实也是我自己重新审视Gin的过程。其实这个东西吧,说白了挺简单的,但让我学到了一个本事——用最利索的办法搞定事情。希望能这篇文章也能点醒你,让你在今后的开发路上,慢慢琢磨出属于自己的那套玩法!加油吧,程序员们!
2025-04-07 16:03:11
65
时光倒流
转载文章
...全软件已开始采用行为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并阻止非人类产生的异常输入模式,确保只有真实的用户交互才能触发敏感操作。 总之,Python win32api提供的键盘鼠标模拟功能为自动化测试与脚本编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结合最新的自动化测试技术和安全防护手段,我们不仅可以更高效地实现UI自动化,还能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有效抵御潜在的安全威胁。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完善,这一领域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多元。
2023-06-07 19:00:58
54
转载
转载文章
...必备基础、爬虫和数据分析 ③ 100多个Python实战案例,含50个超大型项目详解,学习不再是只会理论 ④ 20款主流手游迫解 爬虫手游逆行迫解教程包 ⑤ 爬虫与反爬虫攻防教程包,含15个大型网站迫解 ⑥ 爬虫APP逆向实战教程包,含45项绝密技术详解 ⑦ 超300本Python电子好书,从入门到高阶应有尽有 ⑧ 华为出品独家Python漫画教程,手机也能学习 ⑨ 历年互联网企业Python面试真题,复习时非常方便 👉Python学习视频600合集👈 观看零基础学习视频,看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100道Python练习题👈 检查学习结果。 👉面试刷题👈 资料领取 上述这份完整版的Python全套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官方,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输入“领取资料” 即可领取 好文推荐 了解python的前景: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891576/article/details/127187029 了解python的兼职: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891576/article/details/127125308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891576/article/details/130861900。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6-04 23:38:21
105
转载
转载文章
...、虚拟轴设置等;采用优化的网络通讯协议可以实现实时的运动控制。ZMC420SCAN总线控制器支持脉冲轴/总线轴/振镜轴混合插补。 ZMC420SCAN系列运动控制器支持以太网,RS232通讯接口和电脑相连,接收电脑的指令运行,可以通过CAN总线去连接各个扩展模块,从而扩展输入输出点数或运动轴。 ZMC420SCAN系列运动控制卡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VC,VB,VS,C++,C等软件来开发,程序运行时需要动态库zmotion.dll。调试时可以把ZDevelop软件同时连接到控制器,从而方便调试、方便观察。 2.硬件接口 3.振镜控制过程 激光振镜是一种专门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特殊的运动器件,激光振镜头内包含的主要元件是激光发生器,两个电机和两个振镜片,它靠两个电机分别控制两个振镜片X和Y反射激光,形成XY平面的运动,这两个电机使用控制器上的振镜轴接口控制。 激光振镜不同于一般的电机,激光振镜具有非常小的惯量,且在运动的过程中负载非常小,只需要带动反射镜片,系统的响应非常快。 ZMC420SCAN支持XY2-100振镜协议,支持运动控制与振镜联合插补运动。 上位机通过网口与控制器相连,通过XY2-100振镜协议进行控制振镜轴的运动,通过总线协议或者脉冲模式控制伺服轴运动。 使用ZMC420SCAN控制器的振镜轴接口连接激光振镜头,每个振镜轴接口内包含两路振镜通道信号,分别控制振镜片X、Y的偏转,从而控制了激光打到工件的位置。 4. 控制器PWM模拟量介绍 ZMC420SCAN的外部通用输出口0-11都具有PWM输出功能,PWM 输出受正常输出功能的控制,只有输出口状态ON的时候PWM才能实际输出,这样可以用来控制激光能量。 ZMC420SCAN控制器存在两路模拟量输入输出,可进行控制激光器能量输出,模拟量精度为12位。(DA采用了内部电源) 5.控制器基本信息 轴0-3为普通脉冲轴,振镜0为轴4、轴5控制振镜XY,振镜1为轴6、轴7控制XY。 二C++ 进行振镜+运动控制开发 1. 新建MFC项目并添加函数库 (1)在VS2015菜单“文件”→“新建”→ “项目”,启动创建项目向导。 (2)选择开发语言为“Visual C++”和程序类型“MFC应用程序”。 (3)点击下一步即可。 (4)选择类型为“基于对话框”,下一步或者完成。 (5)找到厂家提供的光盘资料,路径如下(64位库为例)。 A.进入厂商提供的光盘资料找到“8.PC函数”文件夹,并点击进入。 B.选择“函数库2.1”文件夹。 C.选择“Windows平台”文件夹。 D.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函数库这里选择64位库。 E.解压C++的压缩包,里面有C++对应的函数库。 F.函数库具体路径如下。 (6)将厂商提供的C++的库文件和相关头文件复制到新建的项目里面。 (7)在项目中添加静态库和相关头文件。 A.先右击项目文件,接着依次选择:“添加”→“现有项”。 B.在弹出的窗口中依次添加静态库和相关头文件。 (8)声明用到的头文件和定义控制器连接句柄。 至此项目新建完成,可进行MFC项目开发。 2.查看PC函数手册,熟悉相关函数接口 (1)PC函数手册也在光盘资料里面,具体路径如下:“光盘资料\8.PC函数\函数库2.1\ZMotion函数库编程手册 V2.1.pdf” (2)链接控制器,获取链接句柄。 ZAux_OpenEth()接口说明: (3)振镜运动接口。 为振镜运动单独封装了一个运动接口,使用movescanabs指令进行运动,采用FORCE_SPEED参数设置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运动过程中基本不存在加减速过程,支持us级别的时间控制。 3. MFC开发控制器双振镜运动例程 (1)例程界面如下。 (2) 链接按钮的事件处理函数中调用链接控制器的接口函数ZAux_OpenEth(),与控制器进行链接,链接成功后启动定时器1监控控制器状态。 //网口链接控制器void CSingle_move_Dlg::OnOpen(){char buffer[256]; int32 iresult;//如果已经链接,则先断开链接if(NULL != g_handle){ZAux_Close(g_handle);g_handle = NULL;}//从IP下拉框中选择获取IP地址GetDlgItemText(IDC_IPLIST,buffer,255);buffer[255] = '\0';//开始链接控制器iresult = ZAux_OpenEth(buffer, &g_handle);if(ERR_SUCCESS != iresult){g_handle = NULL;MessageBox(_T("链接失败"));SetWindowText("未链接");return;}//链接成功开启定时器1SetWindowText("已链接");SetTimer( 1, 100, NULL ); } (3)通过定时器监控控制器状态 。 void CSingle_move_Dlg::OnTimer(UINT_PTR nIDEvent) {// TODO: Add your message handler code here and/or call defaultif(NULL == g_handle){MessageBox(_T("链接断开"));return ;}if(1 == nIDEvent){CString string;float position = 0;ZAux_Direct_GetDpos( g_handle,m_nAxis,&position); //获取当前轴位置string.Format("振镜X1轴位置:%.2f", position );GetDlgItem( IDC_CURPOS )->SetWindowText( string );float NowSp = 0;ZAux_Direct_GetVpSpeed( g_handle,m_nAxis,&NowSp); //获取当前轴速度string.Format("振镜X1轴速度:%.2f", NowSp );GetDlgItem( IDC_CURSPEED)->SetWindowText( string );ZAux_Direct_GetDpos(g_handle, m_nAxis+1, &position); //获取当前轴位置string.Format("振镜Y1轴位置:%.2f", position);GetDlgItem(IDC_CURPOS2)->SetWindowText(string);ZAux_Direct_GetVpSpeed(g_handle, m_nAxis+1, &NowSp); //获取当前轴速度string.Format("振镜Y1轴速度:%.2f", NowSp);GetDlgItem(IDC_CURSPEED2)->SetWindowText(string);ZAux_Direct_GetDpos(g_handle, m_nAxis + 2, &position); //获取当前轴位置string.Format("振镜X2轴位置:%.2f", position);GetDlgItem(IDC_CURPOS3)->SetWindowText(string);NowSp = 0;ZAux_Direct_GetVpSpeed(g_handle, m_nAxis + 2, &NowSp); //获取当前轴速度string.Format("振镜X2轴速度:%.2f", NowSp);GetDlgItem(IDC_CURSPEED3)->SetWindowText(string);ZAux_Direct_GetDpos(g_handle, m_nAxis + 3, &position); //获取当前轴位置string.Format("振镜Y2轴位置:%.2f", position);GetDlgItem(IDC_CURPOS4)->SetWindowText(string);ZAux_Direct_GetVpSpeed(g_handle, m_nAxis + 3, &NowSp); //获取当前轴速度string.Format("振镜Y2轴速度:%.2f", NowSp);GetDlgItem(IDC_CURSPEED4)->SetWindowText(string);int status = 0; ZAux_Direct_GetIfIdle(g_handle, m_nAxis,&status); //判断当前轴状态if (status == -1){GetDlgItem( IDC_CURSTATE )->SetWindowText( "当前状态:停 止" );}else{GetDlgItem( IDC_CURSTATE )->SetWindowText( "当前状态:运动中" );} }CDialog::OnTimer(nIDEvent);} (4)通过启动按钮的事件处理函数获取编辑框的移动轨迹,并设置振镜轴参数操作振镜轴运动。 void CSingle_move_Dlg::OnStart() //启动运动{if(NULL == g_handle){MessageBox(_T("链接断开状态"));return ;}UpdateData(true);//刷新参数int status = 0; ZAux_Direct_GetIfIdle(g_handle, m_nAxis,&status); //判断当前轴状态 if (status == 0) //已经在运动中{ return;} //设定轴类型 1-脉冲轴类型 for (int i = 4; i < 8; i++){ZAux_Direct_SetAtype(g_handle, i, m_Atype);ZAux_Direct_SetMerge(g_handle,i,1);//设置脉冲当量ZAux_Direct_SetUnits(g_handle, i, m_units);//设定速度,加减速ZAux_Direct_SetLspeed(g_handle, i, m_lspeed);ZAux_Direct_SetSpeed(g_handle, i, m_speed);ZAux_Direct_SetForceSpeed(g_handle, i, m_speed);ZAux_Direct_SetAccel(g_handle, i, m_acc);ZAux_Direct_SetDecel(g_handle, i, m_dec);//设定S曲线时间 设置为0表示梯形加减速 ZAux_Direct_SetSramp(g_handle, i, m_sramp);}//使用MOVESCANABS运动int axislist[2] = { 4,5 };float dposlist[2] = { 0,0 };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CString 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X1)->GetWindowText(str);float 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1)->GetWindowText(str);float 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GetDlgItem(IDC_EDIT_POSX2)->GetWindowText(str);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2)->GetWindowText(str);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GetDlgItem(IDC_EDIT_POSX3)->GetWindowText(str);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3)->GetWindowText(str);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GetDlgItem(IDC_EDIT_POSX4)->GetWindowText(str);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4)->GetWindowText(str);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第二个振镜运动//使用MOVESCANABS运动axislist[0] = 6;axislist[1] = 7;dposlist[0] = 0;dposlist[1] = 0;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GetDlgItem(IDC_EDIT_POSX5)->GetWindowText(str);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5)->GetWindowText(str);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GetDlgItem(IDC_EDIT_POSX6)->GetWindowText(str);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6)->GetWindowText(str);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GetDlgItem(IDC_EDIT_POSX7)->GetWindowText(str);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7)->GetWindowText(str);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GetDlgItem(IDC_EDIT_POSX8)->GetWindowText(str);dbx = atof(str);GetDlgItem(IDC_EDIT_POSY8)->GetWindowText(str);dby = atof(str);dposlist[0] = dbx;dposlist[1] = dby;ZAux_MoveScanAbs(2, axislist, dposlist);UpdateData(false); } (5) 通过断开按钮的事件处理函数来断开与控制卡的连接。 void CSingle_move_Dlg::OnClose() //断开链接{//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if(NULL != g_handle){KillTimer(1); //关定时器KillTimer(2);ZAux_Close(g_handle);g_handle = NULL;SetWindowText("未链接");} } (6)通过坐标清零按钮的事件处理函数移动振镜轴回零到中心零点位置,不直接使用dpos=0,修改振镜轴坐标。 void CSingle_move_Dlg::OnZero() //清零坐标{if(NULL == g_handle){MessageBox(_T("链接断开状态"));return ;}//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int axislist[2] = { 4,5 };float dposlist[2] = { 0 };ZAux_Direct_MoveAbs(g_handle,2,axislist,dposlist); //设置运动回零点} 三调试与监控 编译运行例程,同时通过ZDevelop软件连接控制器对控制器状态进行监控 。 ZDevelop软件连接控制器监控控制器的状态,查看振镜轴对应参数,并可搭配示波器检测双振镜轨迹。 设置振镜轴运动,首先需要将轴类型配置成21振镜轴类型,并对应配置振镜轴的速度加减速等参数才可操作振镜进行运动。 通过ZDevelop软件的示波器监控双振镜运动运行轨迹。 视频演示。 开放式激光振镜+运动控制器(六)-双振镜运动 本次,正运动技术开放式激光振镜+运动控制器(六):双振镜运动,就分享到这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正运动小助手”公众号,需要相关开发环境与例程代码,请咨询正运动技术销售工程师:400-089-8936。 本文由正运动技术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共同学习,一起提高中国智能制造水平。文章版权归正运动技术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57350300/article/details/123402200。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12-04 17:33:09
338
转载
转载文章
...、地理位置或其他标准划分为主机组,便于在Nagios Web界面进行统一管理和查看整个主机组的状态信息,而不是逐个单独关注单个主机的状态。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名为“MySQL主机组”的主机组,将所有运行MySQL数据库服务的服务器加入其中,从而实现对一组特定服务器集中监控和报告。
2023-11-16 20:48:42
483
转载
转载文章
...讨了如何利用此类工具优化WebService性能,并确保其在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中的高可用性。 另外,HTTP/3作为HTTP协议的最新版本,正在逐步被各大主流浏览器及服务器支持。相较于HTTP/1.1和HTTP/2,HTTP/3引入了QUIC协议,提供更快的连接建立速度、多路复用无阻塞传输,有效解决了延迟和丢包问题。阅读关于HTTP/3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案例,比如《HTTP/3:下一代互联网传输协议的变革与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未来WebService通信的新趋势和技术细节。 此外,对于安全防护方面,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日益复杂化,保障WebService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一篇题为《深度解析:如何强化你的WebService安全防护体系》的文章详述了多种常见的安全威胁及应对策略,包括但不限于DDoS防御、SQL注入防范、OAuth2.0授权机制的应用等,这对于提升自建WebService的安全等级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发和运维过程中,结合最新的技术和最佳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WebService的实现方案,既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也能确保其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2023-05-30 18:31:58
90
转载
转载文章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原理、网络协议等。在文中提到的阿里巴巴面试中,“八股文”指的是应聘者需要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深入理解和扎实掌握,因为这是考察他们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 独角兽公司 , 独角兽公司源自风险投资行业的术语,特指那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未上市的初创企业。在本文语境下,独角兽公司代表了在望京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非上市公司,如阿里巴巴集团下的诸多子公司及文中提及的其他知名互联网企业。 JAVA开发工程师 , JAVA开发工程师是软件开发领域的一种职位,主要负责使用Java编程语言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工作。在文中,JAVA开发工程师是一个高频出现的技术岗位,众多公司在金九银十求职季招聘的重点对象,因其跨平台、面向对象特性以及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后台服务端开发而受到业界青睐。 六险一金 , 六险一金是中国大陆地区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福利制度的简称。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部分公司提供)以及住房公积金。在本文中,各家公司为吸引优秀人才,均提供了包含六险一金在内的综合福利待遇。 年终奖 , 年终奖是指企业在每年度末向员工发放的一种奖金形式,用于表彰员工一年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文中提到的多家公司都提到了年终奖作为其福利待遇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对员工工作成果的认可,也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的有效手段。 股票期权 , 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允许员工在未来特定时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在本文所述的互联网公司中,很多公司向员工提供股票期权作为福利之一,旨在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收益,增强归属感,并鼓励员工与公司共同长期发展。
2023-01-11 22:59:19
529
转载
转载文章
...读: 世界的真实格局分析,地球人类社会底层运行原理 不是你需要中台,而是一名合格的架构师(附各大厂中台建设PPT) 企业IT技术架构规划方案 论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 华为干部与人才发展手册(附PPT) 企业10大管理流程图,数字化转型从业者必备! 【中台实践】华为大数据中台架构分享.pdf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华为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附PPT) 超详细280页Docker实战文档!开放下载 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PPT)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27359/article/details/11974567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6-28 17:16:54
62
转载
转载文章
...PICH已支持更多的优化策略和特性,如更好的多核CPU利用、对GPU加速计算的支持以及更高效的网络传输协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性能计算环境需求。 同时,微软Azure云平台和AWS Amazon EC2等云服务提供商也相继推出了预装MPI的高性能计算实例,用户无需在本地搭建复杂环境,即可直接在云端进行MPI并行程序开发与测试,极大地降低了使用门槛,促进了并行计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另外,随着跨平台开发需求的增长,开源社区也在积极推动MPICH在Linux、macOS等其他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和性能优化。例如,Microsoft Research团队合作推出的Open MPI项目,旨在提供一个高度可扩展且跨平台的MPI实现,为开发者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性。 此外,对于希望深入了解MPI编程原理及其实战技巧的读者,可以参考《Using MPI - 3rd Edition》这本书,作者详细解析了MPI的各种函数用法,并提供了大量实例代码,是MPI编程入门到精通的绝佳教程资源。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MPI技术的最新进展、云计算环境下的并行计算解决方案,还是深入学习MPI编程的专业书籍推荐,都为那些想要在并行计算领域持续探索和实践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延伸阅读内容。
2023-04-09 11:52:38
113
转载
Nacos
...户端的源码,开始逐行分析。 在Nacos客户端的实现中,有一个方法是用来获取配置的: java String content = configService.getConfig(dataId, group, timeoutMs); 我仔细检查了这个方法的调用点,发现它是在服务启动时被调用的。你瞧,服务一启动呢,就会加载一堆东西,像数据库连接池啦,缓存配置啦,各种各样的“装备”都得准备好,这样它才能顺利开工干活呀! “会不会是某个配置项的加载顺序影响了Nacos的读取?”我突然想到这一点。我琢磨着这事儿,干脆把所有的配置加载顺序仔仔细细捋了一遍,就为了确保Nacos的配置能在服务刚启动的时候就给安排上,别拖到后面出了幺蛾子。 同时,我还加强了异常处理逻辑,给Nacos的读取操作加上了try-catch块,以便捕获具体的异常信息: java try { String content = configService.getConfig(dataId, group, timeoutMs); System.out.println("Config loaded successfully: " + content); } catch (Nacos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Failed to load config: " + e.getMessage()); } 经过一番调整后,我再次启动服务,终于看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Config loaded successfully”。 “太好了!”我长舒一口气,“原来问题就出在这里啊。” --- 五、总结与感悟 经过这次折腾,我对Nacos有了更深的理解。Nacos这东西确实挺牛的,是个超棒的配置管理工具,但用着用着你会发现,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各种小问题啊、坑啊,时不时就冒出来折腾你一下。其实吧,这些问题真不一定是Nacos自己惹的祸,八成是咱们的代码写得有点问题,或者是环境配错了,带偏了Nacos。 “其实啊,调试的过程就像侦探破案一样,需要耐心和细心。我坐在电脑前忍不住感慨:“哎,有时候觉得这问题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可谁知道背后可能藏着啥惊天大秘密呢!”” 总之,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问题不要慌,要冷静分析,逐步排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类似的问题,不妨按照这个思路试试看!
2025-04-06 15:56:57
67
清风徐来
.net
...了一篇深度解读文章,分析了国内企业在采用DI模式时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如何平衡灵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尽管DI能够显著改善代码结构,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需谨慎权衡,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不恰当的配置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系统崩溃。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本土企业,都在积极拥抱依赖注入技术,并探索适合自身需求的最佳实践。对于开发者而言,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演进,及时调整学习方向,无疑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25-05-07 15:53:50
42
夜色朦胧
转载文章
...版本,提供了更多性能优化和新特性支持,开发者可以通过官方文档快速掌握升级方法并充分利用新版本优势(参考来源:Node.js官方网站)。同时,MySQL数据库也在不断迭代更新,MySQL 8.0带来了诸如窗口函数、Caching_sha2_password等安全性和功能性的重大改进,对于提升项目的数据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来源:MySQL官网博客)。 在云服务和镜像源方面,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服务商也推出了针对deepin系统的加速镜像源服务,用户可根据自身网络状况选择合适的镜像源以提高软件安装和更新的速度(参考来源:阿里云、腾讯云官方文档)。此外,随着Web开发技术的发展,Vue.js、React等前端框架持续火爆,配合Webpack、Vite等现代构建工具,可以更高效地搭建和维护前端项目结构(参考来源:Vue.js、React官网及技术社区文章)。 在办公领域,WPS Office不仅实现了对Linux系统的全面支持,还不断优化跨平台兼容性,并且积极跟进Microsoft Office的新功能,使得国产办公软件在用户体验上逐渐与国际接轨(参考来源:WPS官方公告及媒体报道)。而在浏览器市场,除了Edge浏览器之外,Firefox、Chromium-based浏览器如Chrome和Opera同样提供Linux版,它们之间的性能对比、隐私保护策略以及对Web新技术的支持情况值得深入研究(参考来源:各大浏览器官网及第三方评测报告)。 总之,随着开源生态的繁荣和Linux发行版的普及,关注和掌握deepin系统及其周边软件的最新发展动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进行高效开发和舒适办公。
2023-11-15 19:14:44
54
转载
转载文章
...仅简化了配置流程,还优化了大文件分块上传与断点续传等功能。例如,开发者可以利用MultipartFile接口轻松处理多部分表单提交的文件,并结合云存储服务(如阿里云OSS或AWS S3)进行分布式文件存储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针对安全性问题,Spring Security框架提供了更严格的CSRF保护和JWT token验证等机制,确保用户在执行敏感操作(如文件上传与下载)时的身份合法性。此外,OAuth 2.0授权协议在企业级应用中的普及,使得跨系统、跨平台的用户身份验证与授权更为便捷且安全。 另外,随着前端技术的发展,诸如React、Vue.js等现代前端框架也实现了对文件上传组件的高度封装,配合后端API能够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例如,通过axios库在前端发起multipart/form-data类型的POST请求,配合后端的RESTful API完成文件上传过程,而后再通过响应式编程实现文件上传状态的实时反馈。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演进,无论是后端框架还是前端技术,都在不断提升文件上传下载功能的安全性、易用性和性能表现。在实际项目开发中,除了掌握基础的文件处理方法外,还需关注行业前沿趋势,灵活运用新技术手段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2023-11-12 20:53:42
140
转载
转载文章
...对于分布式计算、日志分析、事务处理等场景至关重要。在本文的语境下,由于机器只能访问局域网,所以必须确保局域网内部有可用的NTP服务器以供各设备校准时间使用。
2023-03-01 12:56:47
112
转载
Netty
...零拷贝技术 , 一种优化内存使用的技术,允许数据在不同内存区域之间直接传递而不发生额外的复制操作,从而减少CPU和内存资源的开销。文中提到Netty利用零拷贝技术通过FileRegion类直接将文件内容发送到Socket通道,这种方式提高了文件传输效率,降低了内存占用,特别适合大数据量传输的场景。
2025-03-19 16:22:40
79
红尘漫步
转载文章
... 4.0版本,进一步优化了开发者体验,提供了对Kubernetes集群更便捷的管理支持,并增强了对macOS Monterey和Windows 11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此外,随着容器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Docker也正在强化其安全特性。2022年,Docker宣布将与Snyk等安全工具进行深度集成,以实现容器镜像漏洞扫描及修复的一体化流程。同时,业界也在探索零信任安全模型如何应用于容器领域,以确保容器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考虑到容器编排的重要性,Kubernetes作为主流的容器编排平台,其与Docker的协同使用愈发紧密。通过学习官方文档或社区教程,用户可以深入了解如何利用Docker构建并推送镜像至私有仓库,再由Kubernetes调度器拉取这些镜像以部署复杂的应用服务网格。 综上所述,掌握Docker不仅是了解基础容器技术的关键,而且还需要关注其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生态演进,例如新版本特性、安全增强措施以及与Kubernetes等生态系统组件的深度融合。对于希望进一步提升DevOps能力的专业人士来说,持续跟进Docker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实践案例,无疑能为自身技术栈的丰富与完善提供强大支撑。
2023-11-26 15:47:20
538
转载
转载文章
...对多种复杂数据结构的优化实现,如Multiset、Multimap和Table等高级集合类,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且易于使用的工具。这一动态再次强调了掌握数据结构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对于程序员来说,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些底层数据结构将极大提高代码质量和系统性能。 同时,国际顶级编程竞赛Codeforces在其最新赛季中,多道题目均围绕着平衡二叉搜索树、图论算法以及动态规划等数据结构相关知识展开,这不仅体现了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核心地位,也为广大编程爱好者和学生提供了检验自身数据结构掌握程度的实战平台。 此外,知名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最近上线了一门由斯坦福大学教授主讲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该课程采用现代编程语言进行实例教学,并结合最新的算法研究成果,帮助学习者深化对数据结构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其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编程领域中,数据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工业界对于高性能数据结构的持续优化,还是学术竞赛对数据结构应用的深度挖掘,抑或是在线教育资源对于数据结构教育的不断升级,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以更好地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挑战。
2023-09-12 23:35:52
134
转载
ZooKeeper
...整。 2. 优化客户端逻辑 很多时候,CommitQueueFullException并不是因为服务器的问题,而是客户端的请求模式不合理造成的。比如说,你是否可以合并多个小请求为一个大请求?或者是否可以采用批量操作的方式减少请求次数?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做一个日志采集系统,每天需要向ZooKeeper写入成千上万个临时节点。与其每次都往一个节点里写东西,不如一口气往多个节点里写,这样能大大减少你发出的请求次数,省事儿又高效! 代码示例: java List nodesToCreate = Arrays.asList("/node1", "/node2", "/node3"); List createdNodes = zk.create("/batch/", new byte[0], 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EPHEMERAL_SEQUENTIAL, nodesToCreate.size()); System.out.println("Created nodes: " + createdNodes);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一次性创建了三个临时节点,而不是分别调用三次create()方法。这样的做法不仅减少了请求次数,还提高了效率。 3. 增加服务器资源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可能就需要考虑升级服务器硬件了。比如增加内存、提升CPU性能,甚至更换更快的磁盘。当然,这通常是最后的选择,因为它涉及到成本和技术难度。 4. 使用异步API ZooKeeper提供了同步和异步两种API,其中异步AP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ommitQueueFullException的问题。异步API可酷了!你提交个请求,它立马给你返回结果,根本不用傻等那个响应回来。这样一来啊,就相当于给任务队列放了个假,压力小了很多呢! 代码示例: java import org.apache.zookeeper.AsyncCallback.StringCallback; public class AsyncExample implements String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Result(int rc, String path, Object ctx, String name) { if (rc == 0) { System.out.println("Node created successfully at path: " + name); } else { System.err.println("Failed to create node with error code: " + rc);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ZooKeeper zk = new ZooKeeper("localhost:2181", 5000, null); zk.createAsync("/asyncTest", "data".getBytes(), 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PERSISTENT, new AsyncExample(), null); }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使用了createAsync()方法来异步创建节点。相比于同步版本,这种方式不会阻塞主线程,从而降低了队列满的风险。 ---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今天的探讨,我相信大家都对CommitQueueFullException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嘿,别被这个错误吓到!其实啊,它也没那么可怕。只要你找到对的方法,保证分分钟搞定,就跟玩儿似的! 回顾整个过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和耐心。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啊,别慌!先搞清楚它到底是个啥问题,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搞明白本质。接着呢,就一步一步地去找解决的办法,慢慢来,总能找到出路的!就像攀登一座高山一样,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 最后,我想鼓励大家多动手实践。理论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成长来自于不断的尝试和失败。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应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法,欢迎随时交流哦~
2025-03-16 15:37:44
10
林中小径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sort -nr file.txt
- 按数值逆序对文件内容进行排序。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