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仓储管理]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Tornado
...EP 525协程本地管理的支持以及对异步上下文管理器的改进,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自如地利用AsyncIO构建高性能应用。同时,社区中有关如何更深度集成其他基于AsyncIO的库(如FastAPI、Django Channels等)以提升Tornado应用性能的讨论热度不减。 此外,随着云原生架构的普及,异步编程在容器化环境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例如,在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大规模并发服务时,通过精心设计的异步模型可以有效减少资源占用,提高服务响应速度。一些最新的研究和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AsyncIO和Tornado这样的异步框架应用于微服务架构,实现更好的横向扩展能力和更高的系统吞吐量。 综上所述,对于热衷于利用Python开发高性能Web服务的开发者而言,紧跟AsyncIO及Tornado框架的最新进展,并了解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最佳实践,无疑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优化项目性能的关键所在。建议读者继续关注相关技术博客、官方文档更新以及行业会议演讲,以便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
2023-10-30 22:07:28
139
烟雨江南
转载文章
...ntext的生命周期管理,Google也推出了一些最佳实践指南,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遵循架构组件设计原则,避免内存泄漏等问题。 其次,深入探究Android组件间的交互方式,尤其是Activity、Service和BroadcastReceiver等组件如何通过Context进行通信,是提升Android开发技能的重要一环。近期有关消息传递机制(如Jetpack库中的WorkManager、LiveData)的博客文章和技术分享,能为开发者提供更加高效且符合现代Android架构规范的Context使用范例。 再者,从设计模式角度解读Context在MVC、MVP、MVVM等不同架构中的角色转变,有助于理解其在整个应用架构中的核心地位。一些经典的软件设计书籍和专家解析文章对此有独到见解,值得深入研读。 最后,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析,了解大型项目中Context的最佳实践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案。许多技术社区和开源项目会分享他们在处理多模块间Context共享、Context引用导致的内存泄漏等问题时的具体解决方案和经验总结,这对于开发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实战参考价值。
2023-09-27 17:37:26
93
转载
Gradle
...,关于构建工具和依赖管理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针对大型项目,如何优化构建流程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了热门话题。近期,一项由GitHub进行的研究表明,许多开发者在处理大型项目时常常遇到构建时间过长的问题,而这直接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项目的迭代速度。研究指出,优化构建工具的配置、合理规划依赖关系以及采用先进的构建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例如,Google在去年发布的Bazel构建系统因其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和高效的增量构建功能受到了广泛关注。Bazel不仅支持多语言开发,还提供了丰富的缓存机制,可以显著减少重复构建的时间,从而加快整个开发周期。此外,Bazel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也使其成为大型项目中构建工具的理想选择。 与此同时,开源社区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解决方案。比如,JetBrains团队推出的Kotlin Multiplatform Mobile (KMM)框架,允许开发者用同一套代码库同时开发iOS和Android应用,极大简化了跨平台开发的复杂度。KMM利用Kotlin的多平台支持特性,实现了代码共享,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开发效率。 另外,对于依赖管理,Maven Central仓库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特性——动态依赖解析,使得依赖项的更新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这一特性允许开发者轻松集成最新的库版本,而不必担心破坏现有代码的兼容性。这不仅提升了项目的可维护性,还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进程。 这些新工具和策略的涌现,无疑为开发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无论是通过优化现有工具的配置,还是采用全新的构建策略,都能有效提升项目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对于正在面临构建问题的开发者来说,关注这些新技术和最佳实践,将有助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2024-11-29 16:31:24
81
月影清风
Kylin
...式,主要用于优化数据管理和查询性能。在Kylin Cube中,分区策略主要指按照某个维度(如时间维度)将Cube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单元,这些单元可以在构建和查询时独立执行,从而加速Cube构建过程及提升查询响应速度。例如,根据日期字段,可按月或按日对Cube进行分区。
2023-05-22 18:58:46
44
青山绿水
转载文章
...近期SAP系统在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例如,SAP近期发布了全新的“S/4HANA Cloud 2105”版本,其中对财务模块进行了多项增强与优化,特别是针对复杂的财务结算场景,如分期付款计划管理、现金流预测以及自动支付流程等方面。新版本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付款条款配置选项,并支持智能自动化功能,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和业务需求,实时调整付款计划,极大提升了企业资金运作效率。 此外,在实际应用层面,许多企业已成功运用SAP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财务转型。某知名跨国公司最近分享了其通过实施SAP系统中的分期付款功能,有效改善供应商关系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整体运营资金周转率的成功案例。这一实例充分展示了SAP软件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时,对于财务策略执行与管理方面的强大支撑能力。 同时,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供应链金融和数字支付愈发受到重视。SAP也在不断深化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应用,以实现更透明、安全、高效的分期付款交易。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强化风险管控,也有望引领未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新趋势。 综上所述,SAP软件在分期付款等财务管理功能上的持续演进与突破,正为企业在全球经济新常态下提供更为全面、智能的财务管理解决方案,值得广大企业和信息化从业者密切关注。
2023-08-12 21:25:44
141
转载
转载文章
...是完成一项任务必需的管理过程。 流程图是揭示和掌握封闭系统运动状况的有效方式。作为诊断工具,它能够辅助决策制定,让管理者清楚地知道,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从而确定出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流程图有时也称作输入-输出图。该图直观地描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对准确了解事情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决定应如何改进过程极有帮助。这一方法可以用于整个企业,以便直观地跟踪和图解企业的运作方式。 流程图使用一些标准符号代表某些类型的动作,如决策用菱形框表示,具体活动用方框表示。但比这些符号规定更重要的,是必须清楚地描述工作过程的顺序。流程图也可用于设计改进工作过程,具体做法是先画出事情应该怎么做,再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可以通过图标库 选择流程图绘制 UX设计 Freedgo Design提供一系列UX设计的制作,可以实现IOS,安卓,以及一系列页面设计的效果制图,下面简单说明:IOS android material Bootstrap 手机应用 网站应用 平面图 Freedgo Design可以绘制平面图包括建筑平面表,房屋平面表,房屋效果图设计,在图例中提供了家庭、办公、厨房、卫生间等等图例,具体可以登录在线制图网站,查看 图例 网络架构图 Freedgo Design 可以绘制各种网络拓扑图,和机架图。 云架构 Freedgo Design 提供了各类云架构的系统架构图、系统部署图,包括AWS架构,阿里云架构、腾讯云架构、IBM、ORACLE、Azure和Google云等等。AWS 阿里云架构 腾讯云架构 IBM架构 ORACLE架构 Azure架构 GOOGLE架构 工程 Freedgo Design 提供在线基本电气图设计、在线电气逻辑图设计、在线电路原理图设计、在线接线图设计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05997/article/details/109976987。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4-03 21:03:06
105
转载
Mongo
...数据库连接池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了资源的有效复用,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吞吐量和响应速度。同时,MongoDB新版本中引入的Change Streams特性使得实时监听和处理数据库变更更为便捷,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和业务灵活性。 此外,MongoDB官方团队近期发布的博客文章《Scaling MongoDB for the Cloud Era》中也深入探讨了如何借助MongoDB Atlas(云托管服务)和分片集群技术来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库需求。文中提到,异步驱动设计对于提高I/O密集型任务的执行效率至关重要,尤其在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用户访问时,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应对流量高峰挑战。 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充分利用MongoDB的异步特性,结合现代编程范式和技术演进,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更能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强大且灵活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对开发者而言,紧跟MongoDB的技术发展动态,不断优化数据库操作实践,是适应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所在。
2024-03-13 11:19:09
262
寂静森林_t
Maven
...che开源的一款项目管理工具,它极大地简化了项目构建、依赖管理和版本控制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咱们免不了会遇到一些让人挠头的难题。比如亲手下载并自定义配置了Maven后,当你满心欢喜地引入其他模块时,它却突然给你来个错误提示,让你措手不及。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把这个难题给掰扯清楚,我手把手带你,从入门级别一路升级打怪,直到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老司机。 二、Maven基础概念 1. 什么是Maven? Maven是一个基于Java语言的项目构建工具,它的核心理念是约定优于配置。你知道吗,就像乐高说明书一样,我们通过一个叫做pom.xml的XML文件来给项目“画图纸”。这个文件可厉害了,它详细规划了项目的结构布局、各个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还负责制定构建任务等一系列重要信息。这样一来,整个项目的构建过程就变得既规范又自动化,跟流水线生产似的。这不仅让工作流程顺畅无比,更是让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效率蹭蹭上涨,效果那是杠杠滴! 2. Maven生命周期与核心模块 Maven项目存在默认的生命阶段,如clean, initialize, validate, compile, test-compile, test, package, install, deploy等。这些阶段按照顺序执行,并在每个阶段内部执行相应的任务。此外,Maven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Artifact(即我们常说的jar包)、Repository(仓库)、Plugin(插件)等。 三、自定义下载Maven及配置 1. 下载与安装Maven 在互联网上,官方提供了Maven的预编译发行版供用户直接下载。下载完成后,解压得到Maven安装目录,通常为apache-maven-X.X.X-bin.tar.gz(X.X.X为版本号)。将此目录添加至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即可全局使用。 bash Linux/Mac tar -xzf apache-maven-X.X.X-bin.tar.gz export MVN_HOME=路径/to/maven_home export PATH=$MVN_HOME/bin:$PATH powershell Windows $env:Path += ";$env:mvn_home\bin" 2. 配置本地仓库与远程仓库 Maven在构建过程中会首先检查本地仓库是否有所需依赖,如果没有则从远程仓库下载。配置这两个仓库需要在settings.xml文件中进行: xml path/to/local/repo central https://repo1.maven.org/maven2/ 四、自定义下载Maven引入报错分析 当我们自定义下载Maven并正确配置后,常见的引入报错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标签错误 如果我们在pom.xml文件中的标签内书写依赖声明不规范,如缺少groupId、artifactId、version等属性,Maven会在编译阶段抛出异常。 示例: xml example-dependency 正确写法: xml com.example example-dependency 1.0.0 2. 依赖版本冲突 当两个或多个模块引用了同一个依赖的不同版本,导致版本冲突时,Maven无法确定使用哪个版本,从而引发依赖冲突。 示例: xml ... org.slf4j slf4j-api 1.7.30 ... org.slf4j slf4j-api 2.0.0 解决方案:统一各模块对同一依赖使用的版本,或者利用Maven的dependencyManagement或dependencyResolutionProblemAggregator插件来处理。 五、总结与反思 面对自定义下载Maven引入报错问题,我们需要仔细排查并理解依赖声明、配置设置、版本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时候,这不仅仅是在考验我们的编程功夫,更是实实在在地磨炼我们搞定问题、排解代码bug的硬实力。想要真正地玩转Maven,让这个家伙在项目构建这条道路上为你效力到极致,那就必须不断动手实践、积极摸索,没别的捷径可走。所以,请勇敢地面对报错,学会从中吸取教训,相信每一个Maven新手最终都能成为真正的专家!
2024-02-05 11:45:22
90
心灵驿站_t
Shell
...Shell脚本的内存管理其实大多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被操作系统内核一手包办了。不过呢,有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咱们编程时不注意养成好习惯,或者让Shell脚本去处理那种耗时特别长的任务,就可能把系统资源紧紧拽在手里不肯放,这就跟内存泄漏带来的效果差不多,会让系统觉得“我怎么老觉得内存不够用啊”。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通过实例代码进行剖析。 2. Shell脚本与内存管理 首先,澄清一点:严格意义上,Shell脚本本身并不直接分配和释放内存,其变量、数组等存储结构的生命周期一般仅限于执行过程,退出脚本后这些内容理论上会被自动回收。不过呢,Shell这个家伙是个解释型的语言,每当你给变量赋个新值,它就屁颠屁颠地创建出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假如你在脚本里头频繁地生成临时变量,又没把握好度,特别是在那些要跑很久的脚本中,可就要小心了。这么搞下去,系统内存可能就像被小偷一点点顺走一样,慢慢就被榨干喽! 3. 示例一 无限循环导致的内存累积 bash !/bin/bash 这是一个看似无害的无限循环 while true do 每次循环都创建一个局部变量并赋值 local test="This is a large string that keeps growing the memory footprint." done 上述脚本中,虽然local关键字使得变量仅在当前作用域有效,但在每一次循环迭代中,系统仍会为新创建的字符串分配内存空间。若该脚本持续运行,将不断积累内存消耗,类似于内存泄漏的现象。 4. 示例二 未关闭的文件描述符与内存泄漏 在Shell脚本中,打开文件而不关闭也会间接引发内存问题,尽管这更多是因为资源泄露而非纯粹的内存泄漏。 bash !/bin/bash 打开多个文件但不关闭 for i in {1..1000}; do exec 3<> /path/to/large_file.txt done 此处并未执行"exec 3>&-"关闭文件描述符 每个未关闭的文件描述符都会占用一定内存资源,尤其是当文件较大时,缓冲区的占用将更加显著。因此,确保在使用完文件后正确关闭它们至关重要。 5. 如何检测和避免Shell脚本中的“内存泄漏” - 监控内存使用:编写脚本定期检查系统内存使用情况,如利用free -m命令获取内存使用量,并结合阈值判断是否异常增长。 - 优化代码逻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变量创建和重复计算,尤其在循环结构中。 - 资源清理:确保打开的文件、网络连接等资源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 - 压力测试与调试:对长期运行或复杂逻辑的Shell脚本进行负载测试,观察系统资源消耗情况,如有异常增长,应进一步排查原因。 6. 结语 Shell脚本中的“内存泄漏”问题虽不像C/C++这类手动管理内存的语言那么常见,但也值得每一位脚本开发者警惕。只有理解了问题的本质,才能在实践中防微杜渐,写出既高效又稳健的Shell脚本。下次你写脚本的时候,不妨多花点心思琢磨一下,怎么才能更巧妙地管理和释放那些隐藏在代码背后的宝贵资源。毕竟,真正牛掰的程序员不仅要会妙手生花地创造,更要懂得像呵护自家花园一样,精心打理他们所依赖着的每一份“土壤”。 --- 以上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和示例,实际撰写时可针对每个部分展开详细讨论,增加更多的代码示例以及实战技巧,以满足不少于1000字的要求。同时呢,咱得保持大白话交流,时不时丢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和一些引发思考的小问题,这样更能帮助读者更好地get到重点,也能让他们更乐意参与进来,像朋友聊天一样。
2023-01-25 16:29:39
71
月影清风
Tomcat
...一种标准的架构,用于管理和监控Java应用程序。这个功能让你可以通过MBeans(管理豆子)查看应用在运行时的各种情况,比如内存用得怎么样、线程都在干啥等等。对于像Tomcat这样的Web服务器,JMX简直就是个救星。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服务器的状况,帮我们及时揪出并解决那些麻烦的问题。 但是,有时候这个“神”也会掉链子,尤其是在配置不当的情况下。今天咱们聊聊怎么搞定Tomcat里JMX监控连不上的烦人事儿。 2. 检查配置文件 先从最基础的地方入手吧——检查Tomcat的配置文件。在Tomcat的安装目录下,找到conf文件夹,打开catalina.sh(Linux/Mac)或catalina.bat(Windows)。我们需要确保其中包含了JMX相关的配置参数。通常,这些参数应该出现在文件的开头部分: bash JAVA_OPTS="$JAVA_OPTS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ort=9010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lse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uthenticate=false" 这段代码告诉JVM启动时加载一些系统属性,使得JMX服务能够正常运行。注意这里的端口号9010,这是JMX远程访问的端口。要是别的程序占用了这个端口,或者是防火墙不让访问,那JMX监控可就要闹脾气啦。 当然,这里只是个例子。实际配置可能会根据你的具体需求有所不同。比如,如果你需要启用SSL加密传输,就需要添加更多的配置项。另外,为了安全着想,还是开启身份验证功能吧,别直接设成false了。这样可以防止未授权访问。 3. 配置防火墙和端口 假设你已经正确设置了JMX相关参数,但还是无法连接到JMX服务,这时候就需要考虑网络层面的问题了。别忘了检查一下你的服务器防火墙设置,确保端口9010是开放的。 在Linux上,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当前的防火墙规则: bash sudo ufw status 如果端口没有开放,你需要添加一条新的规则: bash sudo ufw allow 9010 同样的,在Windows系统上,你也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中的“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来管理端口。 另外,如果你是在云平台上运行Tomcat,记得在云提供商的控制台里也开放相应的端口。比如,AWS的EC2实例需要在安全组中添加入站规则。 4. 使用JConsole进行测试 经过上面的步骤后,我们可以尝试用JConsole来连接看看。JConsole是一个图形化的JMX客户端工具,非常适合用来诊断和监控Java应用程序。 首先,确保你已经在本地安装了Java Development Kit (JDK)。然后,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以下命令启动JConsole: bash jconsole 启动后,你会看到一个界面,选择你的Tomcat进程ID(可以在任务管理器或ps -ef | grep tomcat命令中找到),点击“连接”按钮。要是没啥问题,你应该就能顺利打开JConsole的主界面,各种性能指标也都会一目了然地出现在你眼前。 如果连接失败,请检查控制台是否有错误提示。常见的问题包括端口被占用、防火墙阻塞、配置文件错误等。根据错误信息逐条排查,相信最终会找到问题所在。 5. 总结与反思 折腾了半天,终于解决了Tomcat JMX监控无法连接的问题。这个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说,我搞懂了JMX到底是怎么运作的,还学会了怎么设置防火墙和端口,甚至用JConsole来排查问题也变得小菜一碟了。 当然,每个人遇到的具体情况可能都不一样,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查阅官方文档、搜索社区问答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更快地解决类似问题。
2025-02-15 16:21:00
102
月下独酌
转载文章
...源几大特点的开源内容管理系统,是国内开源CMS的领先品牌,目前程序安装量已达七十万,超过六成的站点正在使用织梦CMS或基于织梦CMS核心开发。 织梦Dede CMS功能特点: 良好的用户口碑,丰富的开源经验 灵活的模块组合,让网站更丰富 简单易用的模板引擎,网站界面想换就换 便捷自定义模型 高效的动态静态页面部署 流畅专业界面设计,良好的用户体验 指纹验证,升级无忧 低维护成本 国际语言支持 会员互动,让您的网站火起来 DedeCMS 产品使用说明 一、平台需求 1.Windows 平台: IIS/Apache/Nginx + PHP4/PHP5.2+/PHP5.3+ + MySQL4/5 如果在windows环境中使用,建议用DedeCMS提供的DedeAMPZ套件以达到最佳使用性能。 2.Linux/Unix 平台 Apache + PHP4/PHP5 + MySQL3/4/5 (PHP必须在非安全模式下运行) 建议使用平台:Linux + Apache2.2 + PHP5.2/PHP5.3 + MySQL5.0 3.PHP必须环境或启用的系统函数: allow_url_fopen GD扩展库 MySQL扩展库 系统函数 —— phpinfo、dir 4.基本目录结构 / ..../install 安装程序目录,安装完后可删除[安装时必须有可写入权限] ..../dede 默认后台管理目录(可任意改名) ..../include 类库文件目录 ..../plus 附助程序目录 ..../member 会员目录 ..../images 系统默认模板图片存放目录 ..../uploads 默认上传目录[必须可写入] ..../a 默认HTML文件存放目录[必须可写入] ..../templets 系统默认内核模板目录 ..../data 系统缓存或其它可写入数据存放目录[必须可写入] ..../special 专题目录[生成一次专题后可以删除special/index.php,必须可写入] 5.PHP环境容易碰到的不兼容性问题 (1)data目录没写入权限,导致系统session无法使用,这将导致无法登录管理后台(直接表现为验证码不能正常显示); (2)php的上传的临时文件夹没设置好或没写入权限,这会导致文件上传的功能无法使用; (3)出现莫名的错误,如安装时显示空白,这样能是由于系统没装载mysql扩展导致的,对于初级用户,可以下载dede的php套件包,以方便简单的使用。 二、程序安装使用 1.下载程序解压到本地目录; 2.上传程序目录中的/uploads到网站根目录 3.运行http://www.yourname.com/install/index.php(yourname表示你的域名),按照安装提速说明进行程序安装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1879641/article/details/115616068。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9-24 09:08:23
278
转载
转载文章
...oup文件 3 用户管理 3.1 添加用户 3.1.1 useradd命令 3.1.2 adduser命令 3.2 修改用户信息:usermod 3.3 删除用户:userdel 3.4 修改用户密码:passwd 3.5 显示用户信息 3.6 用户间切换:su命令 3.7 受限的特权:sudo命令 4 用户组管理 4.1 添加用户组 4.1.1 addgroup命令 4.1.2 groupadd 4.2 修改用户组 4.3 删除用户组 5 权限管理 5.1 概述 5.1.1 权限组 5.1.2 基本权限类型 5.1.3 特殊权限 5.1.4 访问控制列表 5.2 改变文件所有者chown命令 5.3 改变文件所属组chgrp命令 5.4 设置权限掩码umask命令 5.5 修改文件访问权限 5.6 修改文件ACL:setfacl命令 5.7 查询文件的ACL 1 用户和用户标识号 1.1 用户 我们登录到Linux系统,使用的登录名和密码实际上就是用户的信息标识。 用户拥有账号、登录名、真实姓名、密码、主目录、默认shell等属性。 每个用户实际上代表了一组权限,而这些权限分别表示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是能够获取系统资源的权限的集合。 1.2 用户标识号 Linux实际上并不直接认识用户的账号,而是查看用户标识号。 用户标识号(整数): 0: root,超级用户。 1-499:系统用户,保证系统服务正常运行,一般不使用。 500-60000:普通用户,可登录系统,拥有一定的权限。管理员添加的用户在此范围内。 用户名和标识号不一定一一对应,Linux允许几个登录名对应同一个用户标识号。 系统内部管理进程和文件访问权限时使用用户标识号。 账号和标识号的对应关系在/etc/passwd文件中。 1.3 /etc/passwd文件 该文件所有者和所属组为root,除了root用户外只有读取的权限。 格式: 登录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用户主目录:Shell程序 登录名:同意系统中唯一,大小敏感。 口令:密码,root和用户可使用passwd命令修改。 用户标识号:唯一。 组标识号:每个用户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组。 注释:相关信息,真实姓名、联系电话等。mail和finger等会使用这些信息。 用户主目录:用户登录后的默认工作目录。root为/root,一般用户在/home下。 Shell程序:登录后默认启动的Shell程序。 1.4 /etc/shadow文件 包含用户的密码和过期时间,只有root组可读写。 格式: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密码禁用期:账户失效时间:保留字段 登录名:略。 加密口令:表示账户被锁定,!表示密码被锁定。其他的前三位表示加密方式。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近修改密码的时间,天为单位,1970年1月1日算起。 最小时间间隔:最小修改密码的时间间隔。 最大时间间隔:最长密码有效期,到期要求修改密码。 警告时间:密码过期后多久发出警告。 密码禁用期:密码过期后仍然接受的最长期限。 账号失效时间:账户的有效期,1970年1月1日算起,空串表示永不过期。 保留字段:保留将来使用。 2 用户组和组标识号 2.1 用户组 用户组指,一组权限和功能相类似的用户的集合。 Linux本身预定义了许多用户组,包括root、daemon、bin、sys等,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添加用户组。 用户组拥有组名、组标识号、组成员等属性。 2.2 用户组编号 Linux内部通过组标识号来标识用户组。 用户组信息保存在 /etc/group 中。 2.3 /etc/group文件 格式:组名:口令:组标识符:成员列表 /etc/passwd文件指定的用户组在/etc/group中不存在则无法登录。 3 用户管理 3.1 添加用户 3.1.1 useradd命令 命令: useradd [option] 登录名 option参数自行查阅。 一般加-m创建目录。 3.1.2 adduser命令 adduser [option] user 如果没有指定–system和–group选项,则创建普通用户。 否则创建系统用户或用户组。 3.2 修改用户信息:usermod 命令: usermod [option] 用户名 具体选项信息自行查阅。 3.3 删除用户:userdel 命令: userdel [option] 用户名 -f:强制删除(谨慎使用) -r:主目录中的文件一并删除。 3.4 修改用户密码:passwd 命令: passwd [option] 登录名 3.5 显示用户信息 命令: id [option] [用户] 3.6 用户间切换:su命令 命令: su [option] [用户名] 用户名为 - ,则切换到root用户。 3.7 受限的特权:sudo命令 sudo使得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环境下,执行需要root权限的命令。 该信息保存在/etc/sudoers中。 4 用户组管理 4.1 添加用户组 4.1.1 addgroup命令 类似adduser 4.1.2 groupadd 类似useradd 4.2 修改用户组 类似usermod,使用groupmod。 4.3 删除用户组 类似userdel,使用groupdel。 5 权限管理 5.1 概述 5.1.1 权限组 一般创建文件的人为所有者,其所属的主组为所属组,其他用户为其他组。 5.1.2 基本权限类型 三种:读、写、执行。 权限及其表示值: 读:r或4 写:w或2 执行:x或1 5.1.3 特殊权限 setuid、setgid和黏滞位。 setuid和setgid能以文件所有者或所属组的身份运行。 黏滞位使得只有文件的所有者才可以重命名和删除文件。 5.1.4 访问控制列表 访问控制表ACL可以针对某个用户或者用户组单独设置访问权限。 5.2 改变文件所有者chown命令 命令: chown [option]...[owner][:[group]] file... 5.3 改变文件所属组chgrp命令 用户不受文件的文件主或超级用户不能修改组。 5.4 设置权限掩码umask命令 文件的权限为666-掩码 目录的权限为777-掩码 5.5 修改文件访问权限 命令: chmod [option]...mode[,mode]...file... “+”:增加权限 “-”:减少权限 “=”:设置权限 5.6 修改文件ACL:setfacl命令 命令: setfacl [option] file... 5.7 查询文件的ACL 命令: getfacl [文件名]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8262728/article/details/88686180。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1-10 22:43:08
547
转载
SpringBoot
...ORS)和API版本管理也是当前热点话题。CORS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在不同域间的意外转换,而API版本控制则能确保前后端数据结构的一致性,降低误解和错误。 对于那些已经面临“0”问题的开发者,参考Google Cloud的《RESTful API设计最佳实践》和GitHub上的相关开源项目,学习如何在设计和实现上避免这类问题,不失为明智之举。同时,定期更新技术和知识,紧跟行业动态,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
2024-04-13 10:41:58
82
柳暗花明又一村_
Hive
...计划进一步优化元数据管理和查询性能,以适应大数据量和复杂查询场景。 其次,Hive正在探索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Hive ML是Hive的一个扩展模块,允许用户在Hive SQL中直接运行机器学习算法,无需切换到其他工具。这不仅降低了入门门槛,也简化了数据科学家的工作流程。 最后,Hadoop生态系统中的Kafka和Spark Streaming等工具与Hive的结合,使得Hive能够处理实时流数据,增强了其在实时分析领域的竞争力。Hive-on-Spark项目更是将Hive的SQL查询能力与Apache Spark的计算力结合起来,实现了高性能的大数据处理。 总的来说,Hive正在不断进化,以适应数据科学的最新需求。对于那些已经在使用Hive的企业和开发者来说,关注这些新功能和趋势,将有助于他们在数据驱动的决策中保持领先。
2024-04-04 10:40:57
769
百转千回
转载文章
..., 需要分别对其进行管理,导致的问题就是需要对结构体和数据分别申请和释放内存,这样对于程序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遗忘释放内存造成内存泄露。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那就是今天的主题柔性数组。 2 柔性数组 什么是柔性数组? 柔性数组成员(flexible array member)也叫伸缩性数组成员,这种代码结构产生于对动态结构体的需求。在日常的编程中,有时候需要在结构体中存放一个长度动态的字符串,鉴于这种代码结构所产生的重要作用,C99 甚至把它收入了标准中: As a special case, the last element of a structure with more than one named member may have an incomplete array type; this is called a flexible array member. 柔性数组是 C99 标准引入的特性,所以当你的编译器提示不支持的语法时,请检查你是否开启了 C99 选项或更高的版本支持。 C99 标准的定义如下: struct test {short len; // 必须至少有一个其它成员char arr[]; // 柔性数组必须是结构体最后一个成员(也可是其它类型,如:int、double、...)}; 柔性数组成员必须定义在结构体里面且为最后元素; 结构体中不能单独只有柔性数组成员; 柔性数组不占内存。 在一个结构体的最后,申明一个长度为空的数组,就可以使得这个结构体是可变长的。对于编译器来说,此时长度为 0 的数组并不占用空间,因为数组名本身不占空间,它只是一个偏移量,数组名这个符号本身代表了一个不可修改的地址常量, 但对于这个数组的大小,我们可以进行动态分配,对于编译器而言,数组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不会占用任何空间,它在结构体中,只是代表了一个偏移量,代表一个不可修改的地址常量! 对于柔性数组的这个特点,很容易构造出变成结构体,如缓冲区,数据包等等, 其实柔性数组成员在实现跳跃表时有它特别的用法,在Redis的SDS数据结构中和跳跃表的实现上,也使用柔性数组成员。它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满足需要变长度的结构体,为了解决使用数组时内存的冗余和数组的越界问题。 柔性数组解决引言的例子 //柔性数组struct soft_buffer{int len;char data[0];}; 数据结构大小 = sizeof(struct soft_buffer) = sizeof(int),这样的变长数组常用于网络通信中构造不定长数据包, 不会浪费空间浪费网络流量。 申请内存: if ((softbuffer = (struct soft_buffer )malloc(sizeof(struct soft_buffer) + sizeof(char) CUR_LENGTH)) != NULL){softbuffer->len = CUR_LENGTH;memcpy(softbuffer->data, "softbuffer test", CUR_LENGTH);printf("%d, %s\n", softbuffer->len, softbuffer->data);} 释放内存: free(softbuffer);softbuffer = NULL; 对比使用指针和柔性数组会发现,使用柔性数组的优点: 由于结构体使用指针地址不连续(两次 malloc),柔性数组地址连续,只需要一次 malloc,同样释放前者需要两次,后者可以一起释放。 在数据拷贝时,结构体使用指针时,必须拷贝它指向的内存,内存不连续会存在问题,柔性数组可以直接拷贝。 减少内存碎片,由于结构体的柔性数组和结构体成员的地址是连续的,即可一同申请内存,因此更大程度地避免了内存碎片。另外由于该成员本身不占结构体空间,因此,整体而言,比普通的数组成员占用空间要会稍微小点。 缺点:对结构体格式有要求,必要放在最后,不是唯一成员。 3 总结 在日常编程中,有时需要在结构体中存放一个长度是动态的字符串(也可能是其他数据类型),可以使用柔性数组,柔性数组是一种能够巧妙地解决数组内存的冗余和数组的越界问题一种方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推荐阅读: 专辑|Linux文章汇总 专辑|程序人生 专辑|C语言 我的知识小密圈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linus.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2645639。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1-21 13:56:11
501
转载
SpringCloud
...将变得异常复杂且难以管理。 java // Spring Cloud Eureka客户端配置示例 @Configuration @EnableEurekaClient public class EurekaClientConfig { } 2. 可以不用注册中心吗? 答案是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不推荐。 - 无注册中心方案:在没有注册中心的情况下,服务间通信需要硬编码或者使用配置中心存储服务实例地址。这种做法在服务数量不多,变动也不是很频繁的时候,勉勉强强还能对付过去。不过,一旦服务规模开始吹气球般地膨胀起来,或者需要灵活调整服务数量时,手动去管理这些服务之间的“牵一发动全身”的依赖关系,那就真的会让人头疼得不行,甚至很可能成为引发系统故障的罪魁祸首。 - 可用性挑战:没有注册中心意味着服务发现能力的缺失,无法实时感知服务实例的上线、下线以及健康状态的变化,这会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3. 直接调用Service层? 对于这个问题,从技术角度讲,直接跨服务调用Service层是可能的,但这并不符合微服务的设计原则。 - 侵入式调用:假设两个微服务A和B,如果服务A直接通过RPC或RESTful API的方式调用服务B的Service层方法,这就打破了微服务的边界,使得服务之间高度耦合。如果服务B的内部结构或者方式发生变动,那可能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连串反应影响到服务A,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未来扩展升级就可能会遇到麻烦了。 java @Service public class ServiceA { @Autowired private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public void callServiceB() { // 这里虽然可以实现远程调用,但不符合微服务的最佳实践 String serviceBUrl = "http://service-b/service-method"; ResponseEntity response = restTemplate.getForEntity(serviceBUrl, String.class); // ... } } - 面向接口而非实现:遵循微服务的原则,服务间的通信应当基于API契约进行,即调用方只关心服务提供的接口及其返回结果,而不应关心对方具体的实现细节。所以,正确的做法就像是这样:给各个服务之间设立明确、易懂的API接口,然后就像过家家一样,通过网关或者直接“喊话”调用这些接口来实现彼此的沟通交流。 4. 探讨与建议 在实践中,构建健康的微服务生态系统离不开注册中心的支持。它不仅简化了服务间的依赖管理和通信,也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健壮性和弹性。讲到直接调用Service层这事儿,乍一看在一些简单场景里确实好像省事儿不少,不过你要是从长远角度琢磨一下,其实并不利于咱们系统的松耦合和扩展性发展。 结论:即使面临短期成本或复杂度增加的问题,为了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和易于维护,我们强烈建议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中采用注册中心,并遵循服务间通过API进行通信的最佳实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服务架构的优势,让每个服务都能独立部署、迭代和扩展。
2023-11-23 11:39:17
36
岁月如歌_
Kibana
...片,成功优化了其库存管理系统。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该平台发现某些商品在特定季节的销量激增,而另一些商品则面临长期积压的风险。基于这些洞察,该平台调整了库存策略,减少了滞销品的采购量,增加了热销商品的备货量,从而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此外,他们还利用Kibana的时间过滤器功能,对过去一年的销售数据进行了季度和月度分析,识别出节假日前后销售高峰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了促销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这项成功的案例不仅展示了Kibana在数据切片方面的强大功能,也为企业在实际业务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与此同时,另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也在Kibana的帮助下实现了顾客行为分析的突破。通过分析顾客购物篮中的商品组合,超市发现了多个潜在的交叉销售机会。例如,当顾客购买某种饮料时,他们往往也会选择同品牌的零食。基于这一发现,超市在Kibana的可视化工具支持下,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不仅提高了单次交易金额,还增强了顾客的购物体验。这些举措使得超市的整体业绩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为其他零售商提供了借鉴经验。 这两项案例不仅证明了Kibana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也为其他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Kibana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企业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更多的价值。
2024-10-28 15:42:51
42
飞鸟与鱼
Javascript
...模块,从而简化了依赖管理和加载过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模块路径配置不当或类型定义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模块引入失败的问题。
2024-11-28 15:42:34
101
清风徐来_
Sqoop
...ameNode元数据管理负担加重,可能造成集群性能下降。 3. 代码示例与分析 下面以一段实际的Sqoop导入命令为例,演示如何设置并发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bash sqoop import \ --connect jdbc:mysql://dbserver:3306/mydatabase \ --username myuser --password mypassword \ --table mytable \ --target-dir /user/hadoop/sqoop_imports/mytable \ --m 10 这里设置并发度为10 假设上述命令导入的数据量极大,而数据库服务器和Hadoop集群都无法有效应对10个并发任务的压力,那么性能将会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呢,就是得瞅准实际情况,比如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啊、网络环境是否顺畅、HDFS存储的情况咋样这些因素,然后灵活调整并发度,找到最合适的那个“甜蜜点”。 4. 性能调优策略 面对Sqoop并发度设置过高导致性能下降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优化: - 合理评估并设置并发度:基于数据库和Hadoop集群的实际硬件配置和当前负载情况,逐步调整并发度,观察性能变化,找到最佳并发度阈值。 - 分批次导入/导出:对于超大规模数据迁移,可考虑采用分批次的方式,每次只迁移部分数据,减小单次任务的并发度。 - 使用中间缓存层: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数据库和Hadoop集群间引入数据缓冲区(如Redis、Kafka等),缓解两者之间的直接交互压力。 5. 结论与思考 在Sqoop作业并发度的设置上,我们不能盲目追求“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具体场景综合权衡。其实说白了,Sqoop性能优化这事可不简单,它牵扯到很多方面的东东。咱得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爬滚打、尝试探索,既得把工具本身的运行原理整明白,又得瞅准整个系统架构和各个组件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让这玩意儿的效能噌噌噌往上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Sqoop应有的效能,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迁移。
2023-06-03 23:04:14
154
半夏微凉
Impala
...用Hadoop的内存管理机制,将结果缓存在HDFS上。 这些特点使Impala能够在大数据环境中提供卓越的查询性能。其实吧,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性能到底怎么样,得看多个因素的脸色。就好比硬件配置啦,查询的复杂程度啦,还有数据分布什么的,这些家伙都对最终的表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呢! 如何优化Impala查询性能? 虽然Impala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查询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技巧: 合理设计查询语句:首先,你需要确保你的查询语句是最优的。这通常就是说,咱得尽量避开那个费时费力的全表扫一遍的大动作,学会巧妙地利用索引这个神器,还有啊,JOIN操作也得玩得溜,用得恰到好处才行。如果你不确定如何编写最优的查询语句,可以尝试使用Impala自带的优化器。 调整资源设置:Impala的性能受到许多资源因素的影响,如内存、CPU、磁盘等。你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优化查询性能。比如说,你完全可以尝试给Impala喂饱更多的内存,或者把更重的计算任务分配给那些运算速度飞快的核心CPU,就像让短跑健将去跑更重要的赛段一样。 使用分区:分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将大型表分割成较小的部分,从而提高查询性能。你知道吗,通过给数据分区这么一个操作,你就能把它们分散存到多个不同的硬件设备上。这样一来,当你需要查找信息的时候,效率嗖嗖地提升,就像在图书馆分门别类放书一样,找起来又快又准! 缓存查询结果:Impala有一个内置的查询缓存机制,可以将经常使用的查询结果缓存起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此外,Impala还可以利用Hadoop的内存管理机制,将结果缓存在HDFS上。 以上只是优化Impala查询性能的一小部分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你提高查询性能。关键在于,你得像了解自家后院一样熟悉你的数据和工作负载,这样才能做出最棒、最合适的决策。 总结 Impala是一种强大的查询工具,能够在大数据环境中提供卓越的查询性能。如果你想让你的Impala查询速度嗖嗖提升,这里有几个小妙招可以试试:首先,设计查询时要够精明合理,别让它成为拖慢速度的小尾巴;其次,灵活调整资源分配,确保每一份计算力都用在刀刃上;最后,巧妙运用分区功能,让数据查找和处理变得更加高效。这样一来,你的Impala就能跑得飞快啦!最后,千万记住这事儿啊,你得像了解自家的后花园一样深入了解你的数据和工作负载,这样才能够做出最棒、最合适的决策,一点儿都不含糊。
2023-03-25 22:18:41
486
凌波微步-t
Cassandra
...引擎以及更友好的运维管理工具,这无疑为高效处理海量时序数据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随着边缘计算、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实时时间序列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对存储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例如,某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Cassandra构建其分布式时序数据库,通过灵活设计分区键与排序列簇,成功实现了对数百万传感器数据的秒级写入与查询,大幅度提升了整体系统的响应速度与可靠性。 另外,业界对时序数据的分析与预测需求日渐增长,不少专家提倡结合流处理框架(如 Apache Kafka 和 Apache Flink)与Cassandra进行联动,实现实时数据分析与长期历史数据归档的无缝衔接。这种架构不仅能够满足业务对实时监控的需求,还能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时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和完善Cassandra在时间序列数据处理中的设计方案,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解决日益复杂的数据存储与分析挑战。
2023-12-04 23:59:13
769
百转千回
转载文章
...省经济成本,但在时间管理、知识梳理及项目实操等方面可能面临挑战。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至关重要,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是否参加培训班,或者利用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提升。 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Python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就业竞争,更是为了构建个人在未来智能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与勇于实践的精神都是成功的关键。对于有志于从事相关行业或提升自我的人士来说,把握住Python这一风口,无疑是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重要砝码。
2023-07-01 23:27:10
313
转载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dig @resolver domain NS
- 查询域名的DNS名称服务器记录。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