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调整MySQL查询缓存大小配置]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Superset
...况下更新已有的SQL查询? Superset,作为一款由Airbnb开源的数据可视化与BI工具,因其强大的数据探索能力和灵活的自定义图表功能广受开发者喜爱。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经常需要对已创建的SQL查询进行实时更新,而无需重启整个服务。本文将带你深入探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1. 理解Superset的工作原理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理解一下Superset的核心机制。Superset中的SQL查询是和特定的数据源以及仪表板或图表关联的,一旦创建并保存,这些查询就会在用户请求时执行以生成可视化结果。默认情况下,修改查询后需要重新加载相关视图才能看到更新后的结果。 2. 动态更新SQL查询的策略 策略一:直接编辑SQL查询 Superset允许我们在不重启服务的前提下直接编辑已有的SQL查询。 - 步骤1:登录Superset,导航到“数据” -> “SQL Lab”,找到你需要修改的SQL查询。 - 步骤2:点击查询名称进入编辑页面,然后直接在SQL编辑器中修改你的查询语句。 sql -- 原始查询示例: SELECT date, COUNT() as total_events FROM events GROUP BY date; -- 更新后的查询示例: SELECT date, COUNT() as total_events, AVG(time_spent) as avg_time_spent -- 添加新的计算字段 FROM events GROUP BY date; - 步骤3:保存修改,并刷新相关的仪表板或图表视图,即可看到基于新查询的结果。 策略二:利用API动态更新 对于自动化或者批处理场景,你可以通过调用Superset的API来动态更新SQL查询。 python import requests from flask_appbuilder.security.manager import AuthManager 初始化认证信息 auth = AuthManager() headers = auth.get_auth_header() 查询ID query_id = 'your_query_id' 新的SQL查询语句 new_sql_query = """ SELECT ... """ 更新SQL查询API调用 response = requests.put( f'http://your-superset-server/api/v1/sql_lab/{query_id}', json={"query": new_sql_query}, headers=headers ) 检查响应状态码确认更新是否成功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SQL查询已成功更新!") else: print("更新失败,请检查错误信息:", response.json()) 3. 质疑与思考 虽然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在不重启服务的情况下更新SQL查询,但我们仍需注意,频繁地动态更新可能会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我们设计和实施任何改动的时候,千万记得要全面掂量一下这会对生产环境带来啥影响,而且一定要精心挑选出最合适的时间窗口来进行更新,可别大意了哈。 此外,对于大型企业级应用而言,考虑采用更高级的策略,比如引入版本控制、审核流程等手段,确保SQL查询更改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总结来说,Superset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灵活性和易用性,它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去管理和更新SQL查询。但是同时呢,咱也得慎重对待每一次的改动,让数据带着我们做决策的过程既更有效率又更稳当。就像是开车,每次调整方向都得小心翼翼,才能保证一路既快速又平稳地到达目的地。毕竟,就像咱们人类思维一步步升级进步那样,探寻数据世界的冒险旅途也是充满各种挑战和乐趣的。
2023-12-30 08:03:18
102
寂静森林
HBase
...它那超凡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技能,在业界那是名声响当当,备受大家伙的青睐和推崇啊!然而,即使是最强大的工具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就像HBase一样。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打算聊聊一个大家可能都碰到过的问题——HBase表的数据有时候会在某个时间点神秘消失。 二、数据丢失的原因 在大数据世界里,数据丢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可能是由于硬件故障、网络中断、软件错误或者人为操作失误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而在HBase中,数据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磁盘空间不足。当硬盘空间不够,没法再存新的数据时,HBase这个家伙就会动手干一件事:它会把那些陈年旧的数据块打上“已删除”的标签,并且把它们占用的地盘给腾出来,这样一来就空出地方迎接新的数据了。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管理磁盘空间,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三、如何防止数据丢失 那么,我们如何防止HBase表的数据在某个时间点上丢失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 3.1 数据备份 定期对HBase数据进行备份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数据丢失的方法。HBase提供了多种备份方式,包括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等。例如,我们可以使用HBase自带的Backup和Restore工具来创建和恢复备份。 java // 创建备份 hbaseShell.execute("backup table myTable to 'myBackupDir'"); // 恢复备份 hbaseShell.execute("restore table myTable from backup 'myBackupDir'"); 3.2 使用HFileSplitter HFileSplitter是HBase提供的一种用于分片和压缩HFiles的工具。通过分片,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备份HBase数据。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的HFile分割成多个小的HFiles,然后分别进行备份。 java // 分割HFile hbaseShell.execute("split myTable 'ROW_KEY_SPLITTER:CHUNK_SIZE'"); // 备份分片后的HFiles hbaseShell.execute("backup split myTable"); 四、总结 数据丢失是任何大数据系统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但在HBase中,通过合理的配置和正确的操作,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咱们也得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哪怕咱们拼尽全力,也无法给数据的安全性打包票,做到万无一失。所以,当我们用HBase时,最好能培养个好习惯,定期给数据做个“体检”和“备胎”,这样万一哪天它闹情绪了,咱们也能快速让它满血复活。 五、参考文献 [1] Apache HBase官方网站:https://hbase.apache.org/ [2] HBase Backup and Restore Guide:https://hbase.apache.org/book.html_backup_and_restore [3] HFile Splitter Guide:https://hbase.apache.org/book.html_hfile_splitter
2023-08-27 19:48:31
414
海阔天空-t
Tesseract
...论上讲,咱们可以通过调整--psm参数或者直接操作API接口来给图片“拧个角度”,但有时候你会发现,就算你把角度调得准准的,可识别出来的结果还是让人挠头,不太对劲儿。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坐下来好好唠一唠的问题。 python import pytesseract from PIL import Image 假设我们有一张倾斜45度的图片 img = Image.open('rotated_text.jpg') rotated_img = img.rotate(45) 尝试设置旋转角度为45度进行识别 text = pytesseract.image_to_string(rotated_img, config='--psm 6 -c tessedit_pageseg_mode=6 --oem 3 --rotate-pages 45') print(text) 尽管我们已经尝试将图像旋转回正,并在配置中指定了旋转角度,但输出的识别结果却并不理想,这确实令人费解且头疼。 原因分析(3) 原因一:预处理的重要性 Tesseract对于图像的识别并非简单依赖于用户设定的旋转参数,而是基于内部的页面分割算法(Page Segmentation Mode)。如果原始图片质量不咋地,或者背景乱七八糟的,光靠调整旋转角度这一招,可没法保证一定能识别得准准的。在调用Tesseract前,往往需要对图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操作,比如灰度化、二值化、降噪等。 原因二:旋转参数的误解 --rotate-pages参数主要用于PDF文档旋转,而非单个图像的旋转矫正。对于单个图像,我们应先自行完成旋转操作后再进行识别。 解决方案(4) 策略一:手动预处理与旋转 正确的做法是先利用Python Imaging Library(Pillow)或其他图像处理库对图像进行旋转校正,然后再交给Tesseract进行识别: python 正确的做法:手动旋转图像并进行识别 corrected_img = img.rotate(-45, expand=True) 注意这里旋转的角度是负数,因为我们要将其逆向旋转回正 corrected_text = pytesseract.image_to_string(corrected_img, config='--psm 6') print(corrected_text) 策略二:结合Tesseract的内部矫正功能 Tesseract从v4版本开始支持自动检测并矫正文本方向,可通过--deskew-amount参数开启文本行的去斜功能,但这并不能精确到每个字符,所以对于严重倾斜的图像,仍需先进行手动旋转。 python 使用Tesseract的去斜功能 auto_corrected_text = pytesseract.image_to_string(img, config='--psm 6 --deskew-amount 0.2') print(auto_corrected_text) 结语(5) 总而言之,“图像旋转角度参数设置无效”这个问题,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在理解和使用Tesseract时的一个误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并结合恰当的预处理手段来提升识别效果。在这一趟探索的旅程中,我们又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把编程那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那种面对棘手问题时,不断挠头苦思、积极动手实践,然后欢呼雀跃地找到解题钥匙的时刻。而Tesseract,就像一位沉默而睿智的朋友,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它更多的可能性和潜力。
2023-05-04 09:09:33
81
红尘漫步
Datax
...些状况,需要咱们灵活调整一下抽取任务同时进行的数量。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Datax调整抽取任务的并发度。 二、了解并发度的概念 并发度是指在同一时刻系统能够处理的请求的数量。对于数据抽取任务来说,高并发意味着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抽取工作。但同时,高并发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网络延迟、服务器压力增大等。 三、Datax的并发控制方式 Datax支持多种并发控制方式,包括: 1. 顺序执行 所有的任务按照提交的顺序依次执行。 2. 并行执行 所有的任务可以同时开始执行。 3. 多线程并行执行 每一个任务都由一个单独的线程来执行,不同任务之间是互斥的。 四、调整并发度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并发控制方式,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调整并发度。 1. 顺序执行 由于所有任务都是按照顺序执行的,所以不需要特别调整并发度。 2. 并行执行 如果想要提高抽取速度,可以增加并行度。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或者命令行参数来设置并行度。比如说,假如你手头上有个任务清单,上面列了10个活儿要干,这时候你可以把并行处理的档位调到5,这样一来,这10个任务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同时开动、同步进行啦。 java Task task = new Task(); task.setDataSource("..."); task.setTaskType("..."); // 设置并行度为5 task.getConf().setInt(TaskConstants-conf.TASK_CONCURRENCY_SIZE, 5); 3. 多线程并行执行 对于多线程并行执行,我们需要保证线程之间的互斥性,避免出现竞态条件等问题。在Datax中,我们可以使用锁或者其他同步机制来保证这一点。 java synchronized (lock) { // 执行任务... } 五、并发度与性能的关系 并发度对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数据库读写性能 当并发度提高时,数据库的读写操作会增多,这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性能下降。 2. 网络通信性能 在网络通信中,过多的并发连接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降低通信效率。 因此,在调整并发度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值。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并发度,以提高任务执行的速度。不过有些时候,我们确实得把系统的整体表现放在心上,就像是防微杜渐那样,别让同时处理的任务太多,把系统给挤崩溃了。 六、总结 在使用Datax进行数据抽取时,我们可能需要调整抽取任务的并发度。明白了并发度的重要性,以及Datax提供的那些控制并发的招数后,咱们就能更聪明地玩转并发控制,让性能嗖嗖提升,达到咱们想要的理想效果。当然啦,咱们也得留意一下并发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件事儿,可别一不小心让太多的并发把咱的系统给整出问题来了。
2023-06-13 18:39:09
982
星辰大海-t
SpringBoot
... 2. 准备工作 配置SpringBoot Maven插件 首先,让我们打开你的pom.xml文件,确保已包含SpringBoot Maven插件的配置。如下所示: xml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maven-plugin 这个插件是SpringBoot项目的标配,它能帮我们构建可执行的jar(或war)文件,并包含了内嵌的Tomcat服务器等运行环境信息。 3. 打包实战 生成可执行的Jar (1)在IDEA中右键点击项目 -> Maven -> Packages -> Package,或者直接在命令行中执行mvn package命令,Maven将会自动为我们构建项目并生成打包文件。 (2)查看target目录,你应该能看到一个名为your-project-0.0.1-SNAPSHOT.jar的文件,这就是Maven为你生成的可执行jar包。你可以通过java -jar your-project-0.0.1-SNAPSHOT.jar命令启动你的SpringBoot应用。 小贴士: 如果你想定制打包后的jar名字,可以在标签内添加finalName属性: xml customized-name 4. 深入理解 SpringBoot的Fat Jar SpringBoot的打包方式独特之处在于其支持Fat Jar(胖 jar)。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相关小帮手(依赖库)都会被塞进同一个“大包裹”(jar文件)里,这样一来,应用程序就能自个儿独立跑起来,完全不需要你再额外费心去设置什么类路径了。这是通过SpringBoot Maven插件实现的。 xml ZIP 5.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5.1 Main-Class找不到? 有时候,即使你按照上述步骤打包了,但在运行jar时可能会遇到"Could not find or load main class"的问题。这是因为Maven没有正确识别到主类。 解决办法是在pom.xml中显式指定主类: xml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maven-plugin com.yourcompany.yourproject.YourMainApplicationClass 5.2 运行时依赖缺失? 如果你发现有些依赖在运行时无法加载,检查一下是否将它们声明为了provided或test范围。这两种类型的依赖在打包时不会被包含进来。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依赖范围。 好了,以上就是在IDEA中使用Maven对SpringBoot项目进行打包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常见问题处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解决实际开发中的疑惑,也欢迎你在打包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毕竟,编程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尝试、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吗?让我们一起在Java世界里愉快地“打包旅行”吧!
2023-02-09 19:33:58
68
飞鸟与鱼_
Java
...口,提供了一个可动态调整大小的数组结构来存储对象。集合框架不仅简化了数据管理,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排序、过滤、映射等,并支持多线程环境下的高效并发访问。 Stream API , Stream API是Java 8引入的一个创新特性,它提供了一种声明式的编程模型,使得开发者能够以更简洁、高效的方式处理集合中的数据。在文章的上下文中,Stream API可以用来进行复杂的链式数据操作,无需显式循环遍历,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和执行效率。 Date和Calendar类 , Date和Calendar是Java早期版本中用于表示和处理日期、时间的类。Date类主要用于表示特定的瞬间,精确到毫秒;而Calendar类则是一个抽象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日期和时间字段的操作方法,如获取年、月、日、小时、分钟等信息。但在Java 8及更高版本中,官方推荐使用java.time包下的LocalDate、LocalTime以及LocalDateTime等新类来进行日期时间处理,因为它们的设计更为现代、直观且线程安全。在本文所描述的旧版Java环境中,这两个类是程序员处理日期时间问题的核心工具之一。
2023-01-06 08:37:30
348
桃李春风一杯酒
转载文章
...]默认yes,将调用缓存的数据,速度比较快 result_type String 否 [json,jsonu,xml,serialize,var_export]返回数据格式,默认为json,jsonu输出的内容中文可以直接阅读 lang String 否 [cn,en,ru]翻译语言,默认cn简体中文 version String 否 API版本 2.请求参数 请求参数:api= 参数说明:其它参数:参考淘宝开放平台接口文档,与淘宝的参数一致 https://open.taobao.com/api.htm?docId=140&docType=2 名称 类型 必须 描述 api String 淘宝开放平台的接口名(如:taobao.picture.upload( 上传单张图片 )) session String 授权换取的session_id [其他参数] String 其它参数:参考淘宝开放平台接口文档,与淘宝的参数一致 https://open.taobao.com/api.htm?docId=140&docType=2 3. 请求示例(CURL、PHP 、PHPsdk 、Java 、C 、Python...) coding:utf-8"""Compatible for python2.x and python3.xrequirement: pip install requests"""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import requests 请求示例 url 默认请求参数已经做URL编码url = "https://vx19970108018/taobao/custom/?key=<您自己的apiKey>&secret=<您自己的apiSecret>&method="headers = {"Accept-Encoding": "gzip","Connection": "close"}if __name__ == "__main__":r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json_obj = r.json()print(json_obj) 4.响应示例 {"logistics_dummy_send_response":{"shipping":{"is_success":true} }}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tbprice/article/details/125553595。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4-01-13 23:44:59
84
转载
RocketMQ
...息队列进行相应的优化配置和管理。 生产者 , 在消息队列系统中,生产者指的是生成和发布消息的一方,通常是一个服务、应用程序或系统组件。它负责将业务产生的数据包装成消息格式,并将其投递到指定的消息队列中等待被消费。文中通过Java代码模拟了一个快速发送消息的生产者,其每秒可发送大量消息至RocketMQ,导致可能产生消息堆积问题。 并发量 , 在计算机编程和系统架构中,特别是在涉及多线程或多任务处理时,并发量指的是系统在同一时间能够处理的任务数量或者说是同时执行的操作数。在文章所讨论的RocketMQ场景中,调整生产者的并发量意味着控制生产者一次性向消息队列批量发送消息的最大数量,以此来达到限制生产者发送消息速度的目的,防止消息队列因接收消息过快而无法及时处理,进而引发消息积压的问题。
2023-12-19 12:01:57
52
晚秋落叶-t
MySQL
...ch作为搜索引擎,而MySQL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近在学习Elasticsearch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elasticsearch的join类型是不是相当于把多个索引塞进一个索引里了?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我试图从多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操作进行了尝试。最终得出了一些结论,下面我会详细地介绍这个过程。 二、什么是join类型 在Elasticsearch中,join类型是一种查询方式,它可以将两个或者更多的索引连接起来进行查询。这种查询方式在处理多表查询时非常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查询效率。 例如,假设我们有两个索引,一个是用户索引,另一个是订单索引。如果你想找某个用户的订单详情,那就得使出“join”这个大招来查了。 三、join类型的实现 那么,如何在Elasticsearch中实现join类型呢?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两个索引,一个是用户索引,另一个是订单索引。 创建用户索引的脚本如下: bash PUT users/_doc/1 { "id": 1, "name": "张三", "email": "zhangsan@example.com" } PUT users/_doc/2 { "id": 2, "name": "李四", "email": "lisi@example.com" } 创建订单索引的脚本如下: bash PUT orders/_doc/1 { "id": 1, "user_id": 1, "product": "电视", "price": 3000 } PUT orders/_doc/2 { "id": 2, "user_id": 2, "product": "电脑", "price": 5000 }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join类型来进行查询。查询语句如下: python GET /users/_search { "query": { "match_all": {} }, "size": 10, "from": 0, "sort": [ { "id": {"order": "asc"} } ], "aggs": { "orders": { "nested": { "path": "orders", "aggs": { "products": { "terms": { "field": "orders.product.keyword", "size": 10, "min_doc_count": 1 } } } } } } } 这个查询语句将会返回所有的用户信息,并且对于每一个用户,都会显示他购买的商品列表。这就是join类型的作用。 四、join类型的优缺点 join类型在处理多表查询时非常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查询效率。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首先,要是你有两个数据量都特别庞大的索引,那么执行join操作的时候,那速度可就慢得跟蜗牛赛跑似的。其次,join操作也会占用大量的内存资源。最后,假如这两个索引的数据结构对不上茬儿,那join操作就铁定没法顺利进行。 五、总结 总的来说,join类型是Elasticsearch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查询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多表查询。不过,咱们也得瞅瞅它的“短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合适的查询方法,可别让这个小家伙给局限住了~希望通过这篇接地气的文章,大家伙能真正掌握join类型这个知识点,然后在实际操作时,像玩转积木那样灵活运用起来。
2023-12-03 22:57:33
46
笑傲江湖_t
JQuery
...之一是支持模块化路由配置,这为构建复杂单页应用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开发人员可以精确控制每个路由对应的组件及数据加载逻辑,并在组件内部通过JavaScript内置API(如window.location)实时监测和操作URL,实现精细化的页面状态管理。 另外,在处理URL参数时,除了原生方法URLSearchParams之外,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采用第三方库如query-string,它提供了更丰富的查询字符串解析和构建功能,尤其适用于处理RESTful API请求中的复杂参数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JAX技术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但过度依赖异步加载也可能影响SEO效果。为此,现代前端框架及服务器端渲染(SSR)技术应运而生,它们可以在服务端生成包含完整数据的HTML,从而让搜索引擎爬虫能够抓取到基于AJAX动态加载的内容所对应的正确URL。 综上所述,掌握URL的获取与解析仅仅是Web开发中URL管理的一部分,随着技术发展和最佳实践的演进,深入理解和运用前沿的路由技术和SEO优化策略,将更好地助力我们应对日益复杂的Web应用程序需求。
2023-02-17 17:07:14
56
红尘漫步_
转载文章
...地安装、升级、卸载和查询软件包及其依赖关系。在本文的情境下,管理员使用rpm命令来安装新的kernel-firmware和内核包,其中涉及了rpm -ivh和rpm -Uvh两种不同的参数用法,前者主要用于安装新包并保留旧版本,后者则用于更新已安装的包,可能导致原内核被直接替换。 kernel-firmware , kernel-firmware是Linux内核的一部分,包含了一组专为各种硬件设备提供的固件映像文件。这些固件在系统启动时加载,以便支持和优化硬件设备的工作。在文章的操作步骤中,kernel-firmware升级是一个重要的前置条件,因为某些情况下使用常规方法安装可能不成功,需要按照官方BUG报告中的建议使用特定命令进行安装,以确保新内核能够正常识别和驱动硬件设备。 /boot/grub/menu.lst , /boot/grub/menu.lst是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的配置文件之一,在传统的Linux系统中用于设置启动菜单选项。这个文件中定义了可供选择的不同内核版本以及其他启动项的顺序,默认启动项可以通过default参数设置。在本文的上下文中,管理员需要修改该文件以控制服务器在重启后使用的内核版本,先测试旧内核是否正常工作,然后切换到新内核作为默认启动项,完成内核升级的过程。
2023-09-08 16:48:38
87
转载
Go Iris
...添加你的路由和中间件配置... // 启动服务器 server := app.Run(iris.Addr(":8080")) // 监听系统信号 sigCh := make(chan os.Signal, 1) signal.Notify(sigCh,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 等待信号 <-sigCh // 停止服务器,执行Graceful Shutdown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5time.Second) // 可以设置一个超时时间 defer cancel() if err := server.Shutdown(ctx); err != nil { log.Fatalf("Server shutdown failed: %v", err) } fmt.Println("Server has gracefully stopped.") } 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启动了一个Iris应用并监听8080端口。接着,我们创建了一个通道用于接收操作系统发出的终止信号。当你给程序发送SIGINT或者SIGTERM信号的时候,我们就会启动一个小操作,也就是调用server.Shutdown()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呢,就像一位耐心的管理员,会一直等到所有正在热闹忙碌的连接都圆满完成后,才轻轻把服务器的小门关上,让它安全地停止运行。 3.2 Graceful Shutdown的工作原理 在调用Shutdown方法后,Iris会开始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等待当前所有的活跃请求处理完毕。如果有些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没搞定,那么服务器就会果断地“啪”一下关掉自己,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服务不会一直卡在那里不动弹,无休止地挂着。 思考与探讨: - 考虑到实际生产环境,你可能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调整context.WithTimeout的超时时间。 - 对于资源释放和清理工作,可以在Shutdown之后添加自定义逻辑,确保在服务器关闭前完成所有必要的清理任务。 总结起来,在Go Iris中实现Graceful Shutdown非常简单,只需要几行代码即可实现。这种优雅停机的方式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也体现了对用户请求的尊重和对服务质量的承诺。所以,在构建高可用性的Web服务时,充分理解和利用Graceful Shutdown机制至关重要。
2023-02-05 08:44:57
478
晚秋落叶
ZooKeeper
... 2. 安装与配置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ZooKeeper已经正确安装并运行。如果你是新手,不妨先看看官方文档,学着自己安装一下。或者,你也可以直接用Docker,几下敲敲代码就搞定了,超级方便! bash docker run -d --name zookeeper -p 2181:2181 zookeeper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本地的ZooKeeper服务。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编写客户端代码了。 3. 设置数据 3.1 使用Java API设置数据 让我们先从Java API开始。想象一下,我们要在系统里建个新家,就叫它/myapp/config吧。然后呢,我们往这个新家里放点儿配置文件,好让它知道该怎么干活。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java import org.apache.zookeeper.ZooKeeper; import org.apache.zookeeper.CreateMode; import org.apache.zookeeper.ZooDefs.Ids; public class Zookeep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创建ZooKeeper实例 ZooKeeper zk = new ZooKeeper("localhost:2181", 5000, watchedEvent -> {}); // 设置节点数据 byte[] data = "some config data".getBytes(); String path = "/myapp/config"; // 创建临时节点 String createdPath = zk.create(path, data, 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PERSISTENT); System.out.println("Created node: " + createdPath); // 关闭连接 zk.close();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ZooKeeper实例,并指定了连接超时时间。然后呢,我们就用create这个魔法命令变出了一个持久节点,还往里面塞了一些配置信息。最后,我们关闭了连接。 3.2 使用Python API设置数据 如果你更喜欢Python,也可以使用Python客户端库kazoo来操作ZooKeeper。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python from kazoo.client import KazooClient zk = KazooClient(hosts='127.0.0.1:2181') zk.start() 设置节点数据 zk.create('/myapp/config', b'some config data', makepath=True) print("Node created") zk.stop() 这段代码同样创建了一个持久节点,并写入了一些配置信息。这里我们使用了makepath=True参数来自动创建父节点。 4. 获取数据 4.1 使用Java API获取数据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获取节点的数据。假设我们要读取刚刚创建的那个节点中的配置信息,可以这样做: java import org.apache.zookeeper.ZooKeeper; public class Zookeep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创建ZooKeeper实例 ZooKeeper zk = new ZooKeeper("localhost:2181", 5000, watchedEvent -> {}); // 获取节点数据 byte[] data = zk.getData("/myapp/config", false, null); System.out.println("Data: " + new String(data)); // 关闭连接 zk.close();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getData方法读取了节点/myapp/config中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字符串打印出来。 4.2 使用Python API获取数据 同样地,使用Python的kazoo库也可以轻松完成这一操作: python from kazoo.client import KazooClient zk = KazooClient(hosts='127.0.0.1:2181') zk.start() 获取节点数据 data, stat = zk.get('/myapp/config') print("Node data: " + data.decode()) zk.stop() 这里我们使用了get方法来获取节点数据,同时返回了节点的状态信息。 5. 总结与思考 通过上面的代码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使用Java还是Python,设置和获取ZooKeeper节点数据的过程都非常直观。但实际上,在真实使用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麻烦,比如说网络卡顿啊,或者有些节点突然不见了之类的。这就得在开发时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确保系统又稳又靠谱。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交流。
2025-01-25 15:58:48
46
桃李春风一杯酒
Mongo
...我首先想到的是可能是查询语句的问题。为了找到原因,我开始查看我们使用的查询语句,并进行了各种优化尝试。但结果并不理想,无论怎样调整查询语句,都不能显著提高检查速度。 然后,我又考虑到了索引的问题。我想,如果能够合理地建立索引,也许可以加快查询速度。于是,我开始为数据字段创建索引,希望能够提升检查效率。 四、代码示例 以下是我对一些重要字段创建索引的代码示例: javascript // 对用户ID创建唯一索引 db.users.createIndex({ _id: 1 }, { unique: true }) // 对用户名创建普通索引 db.users.createIndex({ username: 1 }) 虽然我对这些字段都创建了索引,但是数据一致性检查的速度并没有显著提高。这让我感到很困惑,因为这些索引都是根据业务需求精心设计的。 五、深入分析 在进一步研究后,我发现原来我们在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时,需要同时考虑多个字段的组合,而不仅仅是单个字段。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复合索引来加速检查。 六、优化策略 为此,我决定采用MongoDB的复合索引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我创建复合索引的代码示例: javascript // 对用户ID和用户名创建复合索引 db.users.createIndex({ _id: 1, username: 1 }) 通过添加这个复合索引,我发现数据一致性检查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是因为复合索引就像是一本超级详细的目录,它能帮我们火速找到想找的信息,这样一来,查询所需的时间就大大缩短啦! 七、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索引对于提高查询速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海量数据的时候,如果巧妙地利用索引,那简直就是给应用程序插上翅膀,能让它的运行速度嗖嗖地提升一大截儿,效果显著得很呐!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的应用场景可能会更复杂。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学习和探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毕竟,作为开发者,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让用户爽翻天,让咱们的应用程序跑得更溜、更稳当,用户体验一级棒!
2023-02-20 23:29:59
137
诗和远方-t
Hibernate
...性名你给拼错了,或者大小写没对上号,Hibernate这小家伙可就要闹脾气,抛出异常给你看了。例如: java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 getters and setters } 如果我们尝试访问名为“ussername”的属性,Hibernate会抛出异常,因为实际的属性名为“username”。 2. Hibernate配置不正确 另一个可能导致此异常的原因是Hibernate配置不正确。在咱的Hibernate配置文件里头,咱们得特意告诉Hibernate哪些属性是咱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如果我们在设置属性的时候不小心落下了什么,Hibernate这位“大侦探”可就找不着北了,这时候它就会闹个小脾气,抛出一个异常来提醒我们呢。例如: xml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告诉Hibernate我们在用户类中关心两个属性:“id”和“username”。如果我们忘记添加“username”,Hibernate就无法找到它,从而抛出异常。 三、解决方案 1. 检查实体类的声明 检查实体类是否正确地声明了要访问的属性,包括属性名的拼写和大小写。如果有错误,修复它们。 2. 更新Hibernate配置 如果实体类正确地声明了所有属性,那么可能是Hibernate配置不正确。打开Hibernate配置文件,确认所有的属性都在其中声明。如果没有,添加它们。 3. 使用IDE自动完成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试试看使用IDE的自动完成功能。大多数现代IDE都有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你在编写代码时自动补全属性名。 四、最佳实践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最佳实践: 1. 避免拼写错误和大小写不一致 在编写实体类时,避免出现拼写错误和大小写不一致。这不仅能够避免Hibernate闹脾气抛出异常,同时还能让代码读起来更顺溜,维护起来也更加轻松愉快。 2. 定期检查Hibernate配置 定期检查Hibernate配置,确保所有的属性都被正确地声明了。这样可以预防因配置错误导致的“org.hibernate.PropertyNotFoundException”。 3. 使用IDE的自动完成功能 在编写代码时,充分利用IDE的自动完成功能。这不仅可以提高编码效率,还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五、总结 “org.hibernate.PropertyNotFoundException: 在实体类中找不到指定的属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可以轻松解决。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个问题。记住啊,编程这活儿,就跟绣花一样,得耐着性子,仔仔细细地来。每一个犯的小错误,都不是啥坏事,反而都是你进步的垫脚石,是你成长过程中的小彩蛋~
2023-06-23 12:49:40
552
笑傲江湖-t
Kotlin
...据用户的壁纸颜色动态调整主题色彩。同时,Material Design组件库也得到了升级,提供了更多灵活且易用的形状定制选项,包括自定义卡片视图(如CardView)及其内部布局的圆角属性。 此外,对于高级UI设计需求,开发者可以深入了解并利用VectorDrawableCompat等工具来创建矢量图形,以实现更丰富、更具表现力的界面元素,并确保在不同屏幕密度下保持高质量显示。结合ConstraintLayout等现代布局容器,开发者能更好地控制子视图的位置和大小,进而精确地为CardView内的嵌套布局设置圆角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视觉美观的同时,性能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针对复杂背景剪裁或圆角处理可能带来的性能开销,开发者应适时采用Layer-list、硬件加速以及Profile GPU Rendering工具进行分析与优化,确保UI渲染既美观又流畅。 综上所述,随着Android平台的持续演进及Material Design规范的更新,开发者在实现CardView内嵌LinearLayout圆角效果时拥有更多创新选择,同时也需要关注性能优化,以满足用户对优秀用户体验的期待。
2023-01-31 18:23:07
326
飞鸟与鱼_
Flink
...用检查点和保存点。我调整了一下配置文件,打开了检查点功能,并设定了一个合适的间隔时间。然后,我又创建了一个保存点,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恢复任务。 经过这些调整后,任务果然变得更加稳定了。虽然网络分区的问题依然存在,但至少我们现在有了应对措施。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Flink的检查点和保存点是多么的重要。 结语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虽然网络分区会带来一些麻烦,但只要我们手握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就能很好地搞定它。希望大家在使用Flink的过程中也能遇到并解决类似的问题。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交流讨论。让我们一起享受编程的乐趣吧!
2024-12-30 15:34:27
46
飞鸟与鱼
Hibernate
.... 创建存储过程 在MySQL中,一个简单的存储过程示例如下: sql CREATE PROCEDURE sp_GetUsers (IN username VARCHAR(50)) BEGIN SELECT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END; 2. 使用Hibernate调用存储过程 在Hibernate中,我们需要通过Query接口或者Session对象来执行存储过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java @Autowired privat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public List getUsers(String username) { String hql = "CALL sp_GetUsers(:username)"; Query query = 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createQuery(hql); query.setParameter("username", username); return query.list(); } 四、存储过程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1. 性能优化 存储过程在数据库内部执行,避免了每次查询时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提高了效率。 2. 安全性 存储过程可以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保护敏感数据。 3. 业务逻辑封装 对于复杂的业务操作,如审计、报表生成等,存储过程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五、存储过程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使用 虽然存储过程有其优势,但过多的数据库操作可能会导致代码耦合度增加,维护困难。 2. 参数类型映射 确保传递给存储过程的参数类型与定义的参数类型一致,否则可能导致异常。 六、总结与展望 Hibernate的存储过程功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操作手段,使得我们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时更加得心应手。然而,就像任何工具一样,合理使用才是关键。一旦摸透了存储过程的门道,嘿,那用Hibernate这家伙就能如虎添翼啦!不仅能让你的应用跑得飞快,还能让代码维护起来轻松愉快,就像是给车加满了油,顺畅无比。 最后,记住,编程就像烹饪,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Hibernate就像那个神奇的调味料,给我们的编程世界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活力,让代码不再单调乏味。
2024-04-30 11:22:57
521
心灵驿站
Saiku
...u会通过LDAP协议查询并验证用户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与存储在LDAP服务器中的记录一致。 Saiku配置文件(pentaho-saiku.properties) , 这是Saiku数据分析工具的一个核心配置文件,其中包含了Saiku运行所需的各项参数设置,如数据库连接信息、用户权限配置等。在解决Saiku LDAP集成登录失效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检查和修改此文件中与LDAP集成相关的配置项,例如ldap.url、ldap.basedn等,以确保Saiku能够正确连接到LDAP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 单点登录(Single Sign-On, SSO) , 一种网络认证机制,允许用户在一个系统上登录后,无需再次提供凭证即可访问其他多个相互信任的系统或应用。文中提及微软Azure Active Directory的新功能强化了对第三方应用(如Saiku)的单点登录支持,意味着用户在登录Azure AD后,可以直接访问已集成的Saiku,无需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系统的安全性。
2023-12-01 14:45:01
131
月影清风-t
Lua
...广泛应用于脚本编写、配置管理、AI行为逻辑设计、状态机管理和游戏服务器脚本等方面。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快速迭代和灵活调整游戏内容的能力,同时减轻了游戏引擎的负担,让游戏开发者能够专注于游戏的核心逻辑和创意设计。 例如,在实时策略游戏中,Lua可以用来定义单位的行为逻辑、资源管理、建筑建设规则等,通过简单的脚本就能实现复杂的决策树和条件判断,使得游戏AI更加智能和多样。此外,Lua还常用于游戏服务器的脚本,负责处理玩家行为、交易系统、排行榜更新等后台服务,保证游戏的稳定运行和公平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Lua在多人在线游戏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和调整游戏服务器架构,实现跨平台兼容性,以及处理复杂的网络通信协议和玩家间交互逻辑。通过Lua,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诸如匹配系统、聊天系统、物品交易等关键功能,同时保持代码的简洁和易于维护。 总之,Lua在游戏开发领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还增强了游戏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是现代游戏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游戏技术的不断进步,Lua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
2024-08-29 16:20:00
90
蝶舞花间
Kylin
...事实表创建索引,提升查询性能。例如,对于频繁过滤的日期维度: java cubeBuilder.addIndex("date_idx", "date"); 5. 动态加载与缓存 为了适应业务变化,我们可以选择动态加载部分数据,或者利用缓存加速查询。例如,新产品上线初期,只加载最近一年的数据: java cubeBuilder.setSnapshotDate(Date.now().minusYears(1)); 五、结论与展望 5.1 业务场景的重要性 数据模型设计并非孤立的过程,而是需要紧密贴合业务场景。只有深入了解业务,才能设计出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模型,帮助企业在数据海洋中精准导航。 5.2 Kylin的未来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Kylin也在不断进化,提供更智能的数据分析能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数据模型设计,助力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 通过以上对Kylin数据模型设计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基础的立方体构建,还是到高级的索引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的业务场景。设计数据模型就像玩个永不停歇的拼图游戏,关键是要时刻保持对业务那敏锐的直觉和深入的洞见,每一步都得精准对接。
2024-06-10 11:14:56
232
青山绿水
ElasticSearch
...个match_all查询。match_all查询表示匹配所有数据。所以,这条请求将会返回索引中的所有数据。 四、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到ElasticSearch中,并进行搜索。不过,这只是个入门级别的例子,真正实操起来,要考虑的因素可就多了去了,比如数据清洗这个环节,还有数据转换什么的,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所以,对那些琢磨着要把关系数据库里的数据挪到ElasticSearch的朋友们来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学习、全面掌握ElasticSearch的各种知识和技术要点。
2023-06-25 20:52:37
457
梦幻星空-t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last reboot
- 显示最近的系统重启记录。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