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动态SQL查询中的字段加密解密 ]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Sqoop
...系型数据库(例如MySQL)中将数据迁移到HDFS: bash sqoop import \ --connect 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atabase \ --username myuser --password mypassword \ --table mytable \ --target-dir /user/hadoop/sqoop_imports/mytable \ --as-parquetfile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Sqoop的基本用法,通过指定连接参数、认证信息、表名以及目标目录,实现从MySQL到HDFS的数据迁移,并以Parquet格式存储。 3. Apache Atlas元数据管理简介 Apache Atlas利用实体-属性-值模型来描述数据资产,可以自动捕获并记录来自各种数据源(包括Sqoop导入导出作业)的元数据。比方说,当Sqoop这家伙在吭哧吭哧执行导入数据的任务时,Atlas就像个超级侦探,不仅能快速抓取到表结构、字段这些重要信息,还能顺藤摸瓜追踪到数据的“亲缘关系”和它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真可谓火眼金睛啊。 4. Sqoop与Apache Atlas的联动实践 联动原理: Sqoop与Atlas的联动主要基于Sqoop hooks机制。用大白话说,Sqoop hook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它让我们在搬运数据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插播一些特别的操作。具体怎么玩呢?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实现一些特定的接口功能,让Sqoop在忙活着导入或者导出数据的时候,顺手给Atlas发送一条“嘿,我这儿数据有变动,元数据记得更新一下”的消息通知。 联动配置与示例: 为了实现Sqoop与Atlas的联动,我们需要配置并启用Atlas Sqoop Hook。以下是一个基本的配置示例: xml sqoop.job.data.publish.class org.apache.atlas.sqoop.hook.SqoopHook 这段配置告知Sqoop使用Atlas提供的hook类来处理元数据发布。当Sqoop作业运行时,SqoopHook会自动收集作业相关的元数据,并将其同步至Apache Atlas。 5. 结合实战场景探讨Sqoop与Atlas联动的价值 有了Sqoop与Atlas的联动能力,我们的数据工程师不仅能快速便捷地完成数据迁移,还能确保每一步操作都伴随着完整的元数据记录。比如,当业务人员查询某数据集来源时,可通过Atlas直接追溯到原始的Sqoop作业;或者在数据质量检查、合规审计时,可以清晰查看到数据血缘链路,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生命历程,提高决策效率。 6. 总结 Sqoop与Apache Atlas的深度集成,犹如为大数据环境中的数据流动加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和智能的大脑。它们不仅简化了数据迁移过程,更强化了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洞察力。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深挖数据背后的宝藏,这种联动解决方案将会在打造一个既高效、又安全、完全合规的数据管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就像是给企业的数据治理装上了一个超级引擎,让一切都运作得更顺畅、更稳妥、更符合规矩。
2023-06-02 20:02:21
119
月下独酌
Redis
...和消息中间件中的NoSQL数据库,它的数据结构是如何影响其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 二、数据结构简介 Redis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等。每种数据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1. 字符串 字符串是最基础的数据类型,可以存储任意长度的文本。在Redis中,字符串可以通过SET命令设置,通过GET命令获取。 python 设置字符串 r.set('key', 'value') 获取字符串 print(r.get('key')) 2. 哈希 哈希是一种键值对的数据结构,可以用作复杂的数据库表。在Redis中,哈希可以通过HSET命令设置,通过HGET命令获取。 python 设置哈希 h = r.hset('key', 'field1', 'value1') print(h) 获取哈希 print(r.hgetall('key')) 3. 列表 列表是一种有序的元素序列,可以用于保存事件列表或者堆栈等。在Redis中,列表可以通过LPUSH命令添加元素,通过LRANGE命令获取元素。 python 添加元素 l = r.lpush('list', 'item1', 'item2') print(l) 获取元素 print(r.lrange('list', 0, -1)) 4. 集合 集合是一种无序的唯一元素序列,可以用于去重或者检查成员是否存在。在用Redis的时候,如果你想给集合里添点儿啥元素,就使出"SADD"这招命令;想确认某个元素是不是已经在集合里头了,那就派"SISMEMBER"这个小助手去查一查。 python 添加元素 s = r.sadd('set', 'item1', 'item2') print(s) 检查元素是否存在 print(r.sismember('set', 'item1')) 5. 有序集合 有序集合是一种有序的元素序列,可以用于排序和查询范围内的元素。在Redis中,有序集合可以通过ZADD命令添加元素,通过ZRANGE命令获取元素。 python 添加元素 z = r.zadd('sorted_set', {'item1': 1, 'item2': 2}) print(z) 获取元素 print(r.zrange('sorted_set', 0, -1)) 三、数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数据结构的选择直接影响了Redis的性能表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以及对应的最优数据结构选择。 1. 缓存 对于频繁读取但不需要持久化存储的数据,使用字符串类型最为合适。因为字符串类型操作简单,速度快,而且占用空间小。 2. 键值对 对于只需要查找和更新单个字段的数据,使用哈希类型最为合适。因为哈希类型可以快速地定位到具体的字段,而且可以通过字段名进行更新。 3. 序列 对于需要维护元素顺序且不关心重复数据的情况,使用列表或者有序集合类型最为合适。因为这两种类型都支持插入和删除元素,且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元素。 4. 记录 对于需要记录用户行为或者日志的数据,使用集合类型最为合适。你知道吗,集合这种类型超级给力的!它只认独一无二的元素,这样一来,重复的数据就会被轻松过滤掉,一点儿都不费劲儿。而且呢,你想确认某个元素有没有在集合里,也超方便,一查便知,简直不要太方便! 四、数据结构与可扩展性的关系 数据结构的选择也直接影响了Redis的可扩展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1. 数据存储需求 根据需要存储的数据类型和大小,选择最适合的数据类型。比如,假如你有大量的数字信息要存起来,这时候有序集合类型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你手头有一大堆字符串数据需要存储的话,那就挑字符串类型准没错。 2. 性能需求 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指标,选择最合适的并发模型和算法。比如说,假如你想要飞快的读写速度,内存数据结构就是个好选择;而如果你想追求超快速的写入同时又要求几乎零延迟的读取体验,那么磁盘数据结构绝对值得考虑。 3. 可扩展性需求 根据系统的可扩展性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分片策略和分布模型。比如,假如你想要给你的数据库“横向发展”,也就是扩大规模,那么选用键值对分片的方式就挺合适;而如果你想让它“纵向生长”,也就是提升处理能力,哈希分片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数据结构的选择对Redis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操作时,咱们得瞅准具体的需求和场景,然后挑个最对口、最合适的数据结构来用。另外,咱们也得时刻充电、不断摸爬滚打尝试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这样才能应对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的瞬息万变。 六、参考文献 [1] Redis官方文档 [2] Redis技术内幕
2023-06-18 19:56:23
273
幽谷听泉-t
Greenplum
...种基于PostgreSQL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分布式架构 Greenplum采用了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架构,可以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 2. 实时查询 Greenplum支持实时查询,可以在海量数据中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3. 高可用性 Greenplum采用了冗余设计,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三、Greenplum在实时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Greenplum来构建一个实时推荐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如用户的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日志文件、API接口等方式获取。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Greenplum来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比如说,我们可以动手建立一个用户行为记录表,就像个小本本一样,把用户的ID号码、干了啥类型的行为、啥时候干的这些小细节,都一五一十地记在这个表格里。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用户的历史行为模式,以便于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这可以通过一些机器学习算法来完成,如协同过滤、矩阵分解等。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Greenplum来进行实时推荐。当有新的用户行为数据蹦出来的时候,我们能立马给用户行为表来个实时更新。接着,咱们通过一套算法“火速”算出用户的最新行为习惯,最后就能生成专属于他们的个性化推荐啦! 四、代码示例 下面是一段使用Greenplum进行实时推荐的代码示例: sql CREATE TABLE user_behavior ( user_id INT, behavior_type TEXT, behavior_time TIMESTAMP ); INSERT INTO user_behavior VALUES (1, 'view', '2021-01-01 00:00:00'); INSERT INTO user_behavior VALUES (1, 'buy', '2021-01-02 00:00:00'); INSERT INTO user_behavior VALUES (2, 'view', '2021-01-01 00:00:00'); -- 计算用户行为模式 SELECT user_id, behavior_type, COUNT() as frequency FROM user_behavior GROUP BY user_id, behavior_type; -- 实时推荐 INSERT INTO user_behavior VALUES (3, 'view', '2021-01-01 00:00:00'); SELECT u.user_id, m.product_id, m.rating FROM user_behavior u JOIN product_behavior b ON u.user_id = b.user_id AND u.behavior_type = b.behavior_type JOIN matrix m ON u.user_id = m.user_id AND b.product_id = m.product_id WHERE u.user_id = 3; 以上代码首先创建了一个用户行为表,然后插入了一些样本数据。然后,我们统计了大家的使用习惯频率,最后,根据每个人独特的行为模式,实时地给出了个性化的推荐内容~ 五、结论 总的来说,使用Greenplum进行实时推荐系统开发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挑战的任务。通过巧妙地搭建架构和精挑细选高效的算法,我们能够轻松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进而为用户提供贴心又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就像是给每一片浩瀚的数据海洋架起一座智慧桥梁,让每位用户都能接收到量身定制的好内容推荐。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家需求的不断变化,咱们的推荐系统肯定还会碰上更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当然啦,机遇也是接踵而至、满满当当的。但是,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推荐系统。
2023-07-17 15:19:10
745
晚秋落叶-t
Superset
...据库或数据集中的原始字段与我们希望在图表、报告或其他可视化表示形式中使用的字段进行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特定的列,并决定如何展示这些列的数据,比如通过求和、平均、最大值等统计操作来转换和呈现数据,以便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如果数据列映射错误,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图表无法有效表达预期的信息。 Superset , Apache Superset是一款开源的、交互式的数据探索和可视化平台。它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界面连接到多种数据源,执行复杂的SQL查询,并创建丰富的可视化图表及仪表板。用户可以灵活定制数据列映射、筛选条件、聚合方式以及各种可视化参数,以满足不同的数据分析需求和业务场景。 聚合方式 ,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聚合方式指的是对一组数值数据应用某种统计运算以获得一个汇总值的过程。例如,在Superset中设置聚合方式可能包括SUM(求和)、AVG(平均)、MAX(最大值)、MIN(最小值)等。在数据列映射时选择正确的聚合方式至关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和传达的信息内容。例如,在销售数据可视化中,如果我们想展示不同产品类型的总销售额,就需要将“销售额”这一列的聚合方式设置为SUM。
2023-09-13 11:26:54
100
清风徐来-t
Saiku
...来选择需要展示的数据字段。 4. 当你选择了所有需要的字段后,可以点击右下角的"Add to Dashboard"按钮将其添加到你的仪表板上。 5. 最后,点击右上角的"Save Dashboard"按钮,保存你的工作。 现在,你已经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新的报表! 五、高级设置 除了基本的报表创建功能外,Saiku还提供了许多高级设置,让你能够更好地定制你的报表。比如说,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更换图表样式、挑选不同的颜色搭配方案,或者调整布局结构等方式,让报表的视觉效果焕然一新。就像是给报表精心打扮一番,让它看起来更加吸引人,更符合你的个性化需求。此外,你还可以通过编写SQL查询来获取特定的数据。这些高级设置使得Saiku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大工具。 六、总结 总的来说,Saiku的报表功能非常强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员都能从中受益。虽然最开始学起来可能有点费劲,感觉像是在爬一座小陡山,但只要你舍得花点时间,下点功夫,我打包票,你绝对能玩转这个工具的所有功能,把它摸得门儿清。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为找不到一个给力的报表工具头疼不已,那我真的建议你试一试Saiku这个神器!我跟你保证,它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大呼惊喜! 七、问答环节 下面是我们收集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解答: 问:我在创建报表时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答:首先,你可以查阅Saiku的官方文档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程。如果这些都无法解决问题,你也可以在Saiku的论坛上寻求帮助。社区里的其他用户都非常热心,他们一定能够帮你解决问题。 问:我能否自定义报表的颜色和样式? 答:当然可以!Saiku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包括颜色方案、字体、布局方式等。你只需点击相应的按钮,就可以开始自定义了。 问:我可以将报表导出吗? 答:当然可以!你可以将报表导出为PDF、PNG、SVG等多种格式,以便于分享或者打印。
2023-02-10 13:43:51
119
幽谷听泉-t
Cassandra
...你随时掌握最新的业务动态,及时调整策略,从而避免损失或者抓住机会。 3. Cassandra简介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Cassandra。Cassandra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由Facebook开发,后来贡献给了Apache基金会。它厉害的地方在于能搞定海量数据,还能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复制数据,简直是大数据处理的神器啊!所以,要是你手头有一大堆数据得处理,还希望随时能查到,那Cassandra绝对是你的最佳拍档。 4. 实现步骤 4.1 设计表结构 设计表结构是第一步。这里的关键是要确保表的设计能够支持高效的查询。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电商应用,想要实时监控订单状态。我们可以设计一张表,表名叫做orders,包含以下字段: - order_id: 订单ID - product_id: 商品ID - status: 订单状态(如:待支付、已发货等) - timestamp: 记录时间戳 sql CREATE TABLE orders ( order_id UUID PRIMARY KEY, product_id UUID, status TEXT, timestamp TIMESTAMP ); 4.2 使用CQL实现数据插入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插入数据。想象一下,有个新订单刚刚飞进来,咱们得赶紧把它记在咱们的“订单簿”里。 sql INSERT INTO orders (order_id, product_id, status, timestamp) VALUES (uuid(), uuid(), '待支付', toTimestamp(now())); 4.3 实时监控数据 现在数据已经存进去了,那么如何实现实时监控呢?这就需要用到Cassandra的另一个特性——触发器。虽然Cassandra自己没带触发器这个功能,但我们可以通过它的改变流(Change Streams)来玩个变通,实现类似的效果。 4.3.1 启用Cassandra的Change Streams 首先,我们需要启用Cassandra的Change Streams功能。这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cassandra.yaml中的enable_user_defined_functions属性来实现。将该属性设置为true,然后重启Cassandra服务。 yaml enable_user_defined_functions: true 4.3.2 创建用户定义函数 接着,我们创建一个用户定义函数来监听数据变化。 sql CREATE FUNCTION monitor_changes (keyspace_name text, table_name text) RETURNS NULL ON NULL INPUT RETURNS map LANGUAGE java AS $$ import com.datastax.driver.core.Row; import com.datastax.driver.core.Session; Session session = cluster.connect(keyspace_name); String query = "SELECT FROM " + table_name; Row row = session.execute(query).one(); Map changes = new HashMap<>(); changes.put("order_id", row.getUUID("order_id")); changes.put("product_id", row.getUUID("product_id")); changes.put("status", row.getString("status")); changes.put("timestamp", row.getTimestamp("timestamp")); return changes; $$; 4.3.3 实时监控逻辑 最后,我们需要编写一段逻辑来调用这个函数并处理返回的数据。这一步可以使用任何编程语言来实现,比如Python。 python from cassandra.cluster import Cluster from cassandra.auth import PlainTextAuthProvider auth_provider = PlainTextAuthProvider(username='your_username', password='your_password') cluster = Cluster(['127.0.0.1'], auth_provider=auth_provider) session = cluster.connect('your_keyspace') def monitor(): result = session.execute("SELECT monitor_changes('your_keyspace', 'orders')") for row in result: print(f"Order ID: {row['order_id']}, Status: {row['status']}") while True: monitor() 4.4 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成功地实现了在Cassandra中对数据的实时监控。当然啦,在实际操作中,咱们还得面对不少细碎的问题,比如说怎么处理错误啊,怎么优化性能啊之类的。不过,相信有了这些基础,你已经可以开始动手尝试了!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在实践过程中提出更多问题,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2025-02-27 15:51:14
67
凌波微步
转载文章
...P.NET项目中结合SQL查询和控件(如ASPxDropDownEdit和TreeList)实现数据库特定值优先显示的下拉菜单后,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最佳实践。 首先,针对C编程语言的最新进展,微软近期发布了.NET 5.0,其中对数组操作进行了优化,引入了Span等新特性以提高内存管理和性能。例如,《.NET 5.0中的数组与内存管理优化》一文详细解读了这些改进,并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在实际开发中运用以提升效率。 其次,在Web开发领域,动态数据加载和前端用户体验优化始终是热门话题。《前端性能优化:动态构建下拉菜单的最佳实践》一文介绍了现代Web开发中,利用Vue.js、React或Angular等框架构建高性能、响应式下拉菜单的具体策略和技术细节。 再者,对于数据库查询优化,SQL Server 2019引入的新功能,比如窗口函数和索引视图,使得复杂查询排序更加高效。一篇名为《SQL Server 2019新特性助力下拉列表动态排序》的文章探讨了如何借助这些新特性,更好地满足类似“特定值优先显示”的需求。 此外,对于ASP.NET Core下的UI组件集成,微软官方文档和社区博客提供了大量实用教程和案例,如《ASP.NET Core MVC 中嵌套控件的高级用法》,通过解析此类文章,开发者能深入了解如何在实际项目中灵活组合各种控件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逻辑展示要求。
2023-06-20 18:50:13
307
转载
ClickHouse
...管理系统,以其出色的查询速度和处理能力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然而,为了让ClickHouse数据中心彻底展现它的威力,并且完美适应特定业务环境的需求,我们得给它来个“量体裁衣”式的精细设置。嘿,伙计们,这篇内容将会手把手地带你们踏上一段实战之旅,咱们一步步地通过具体的步骤和鲜活的代码实例,来揭开如何搭建一个既高效又稳定的ClickHouse数据中心的秘密面纱。 1. 确定硬件配置与集群架构 首先,我们从硬件配置和集群设计开始。根据业务的具体需求,数据量大小和并发查询的压力等因素,就像指挥棒一样,会直接影响到我们选择硬件资源的规格以及集群结构的设计布局。比如说,如果我们的业务需要处理海量数据或者面临大量的并发查询挑战,那就得像搭积木一样,精心设计和构建强大的硬件支撑体系以及合理的集群架构,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例如,如果您的业务涉及到PB级别的海量数据存储和实时分析,可能需要考虑采用分布式集群部署的方式,每个节点配置较高的CPU核心数、大内存以及高速SSD硬盘: yaml 配置文件(/etc/clickhouse-server/config.xml) true node1.example.com 9000 这里展示了如何配置一个多副本、多分片的ClickHouse集群。my_cluster是集群名称,内部包含多个shard,每个shard又包含多个replica,确保了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2. 数据分区策略与表引擎选择 ClickHouse支持多种表引擎,如MergeTree系列,这对于数据分区和优化查询性能至关重要。以MergeTree为例,我们可以根据时间戳或其他业务关键字段进行分区: sql CREATE TABLE my_table ( id Int64, timestamp DateTime, data String ) ENGINE = MergeTree() PARTITION BY toYYYYMMDD(timestamp) ORDER BY (timestamp, id); 上述SQL语句创建了一个名为my_table的表,使用MergeTree引擎,并按照timestamp字段进行分区,按timestamp和id排序,这有助于提高针对时间范围的查询效率。 3. 调优配置参数 ClickHouse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配置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负载。比如,对于写入密集型场景,可以调整以下参数: yaml 1048576 增大插入块大小 16 调整后台线程池大小 16 最大并行查询线程数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服务器性能和业务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优写入性能。 4. 监控与运维管理 为了保证ClickHouse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必须配备完善的监控系统。ClickHouse自带Prometheus metrics exporter,方便集成各类监控工具: bash 启动Prometheus exporter clickhouse-server --metric_log_enabled=1 同时,合理规划备份与恢复策略,利用ClickHouse的备份工具或第三方工具实现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总结起来,配置ClickHouse数据中心是一个既需要深入理解技术原理,又需紧密结合业务实践的过程。当面对特定的需求时,我们得像玩转乐高积木一样,灵活运用ClickHouse的各种强大功能。从挑选合适的硬件设备开始,一步步搭建起集群架构,再到精心设计数据模型,以及日常的运维调优,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都要全面、细致地去琢磨和优化,确保整个系统运作流畅,高效满足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不断摸爬滚打、动动脑筋、灵活变通,才能让我们的ClickHouse数据中心持续进步,更上一层楼地为业务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2023-07-29 22:23:54
509
翡翠梦境
转载文章
...acl命令 5.7 查询文件的ACL 1 用户和用户标识号 1.1 用户 我们登录到Linux系统,使用的登录名和密码实际上就是用户的信息标识。 用户拥有账号、登录名、真实姓名、密码、主目录、默认shell等属性。 每个用户实际上代表了一组权限,而这些权限分别表示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是能够获取系统资源的权限的集合。 1.2 用户标识号 Linux实际上并不直接认识用户的账号,而是查看用户标识号。 用户标识号(整数): 0: root,超级用户。 1-499:系统用户,保证系统服务正常运行,一般不使用。 500-60000:普通用户,可登录系统,拥有一定的权限。管理员添加的用户在此范围内。 用户名和标识号不一定一一对应,Linux允许几个登录名对应同一个用户标识号。 系统内部管理进程和文件访问权限时使用用户标识号。 账号和标识号的对应关系在/etc/passwd文件中。 1.3 /etc/passwd文件 该文件所有者和所属组为root,除了root用户外只有读取的权限。 格式: 登录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用户主目录:Shell程序 登录名:同意系统中唯一,大小敏感。 口令:密码,root和用户可使用passwd命令修改。 用户标识号:唯一。 组标识号:每个用户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组。 注释:相关信息,真实姓名、联系电话等。mail和finger等会使用这些信息。 用户主目录:用户登录后的默认工作目录。root为/root,一般用户在/home下。 Shell程序:登录后默认启动的Shell程序。 1.4 /etc/shadow文件 包含用户的密码和过期时间,只有root组可读写。 格式: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密码禁用期:账户失效时间:保留字段 登录名:略。 加密口令:表示账户被锁定,!表示密码被锁定。其他的前三位表示加密方式。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近修改密码的时间,天为单位,1970年1月1日算起。 最小时间间隔:最小修改密码的时间间隔。 最大时间间隔:最长密码有效期,到期要求修改密码。 警告时间:密码过期后多久发出警告。 密码禁用期:密码过期后仍然接受的最长期限。 账号失效时间:账户的有效期,1970年1月1日算起,空串表示永不过期。 保留字段:保留将来使用。 2 用户组和组标识号 2.1 用户组 用户组指,一组权限和功能相类似的用户的集合。 Linux本身预定义了许多用户组,包括root、daemon、bin、sys等,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添加用户组。 用户组拥有组名、组标识号、组成员等属性。 2.2 用户组编号 Linux内部通过组标识号来标识用户组。 用户组信息保存在 /etc/group 中。 2.3 /etc/group文件 格式:组名:口令:组标识符:成员列表 /etc/passwd文件指定的用户组在/etc/group中不存在则无法登录。 3 用户管理 3.1 添加用户 3.1.1 useradd命令 命令: useradd [option] 登录名 option参数自行查阅。 一般加-m创建目录。 3.1.2 adduser命令 adduser [option] user 如果没有指定–system和–group选项,则创建普通用户。 否则创建系统用户或用户组。 3.2 修改用户信息:usermod 命令: usermod [option] 用户名 具体选项信息自行查阅。 3.3 删除用户:userdel 命令: userdel [option] 用户名 -f:强制删除(谨慎使用) -r:主目录中的文件一并删除。 3.4 修改用户密码:passwd 命令: passwd [option] 登录名 3.5 显示用户信息 命令: id [option] [用户] 3.6 用户间切换:su命令 命令: su [option] [用户名] 用户名为 - ,则切换到root用户。 3.7 受限的特权:sudo命令 sudo使得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环境下,执行需要root权限的命令。 该信息保存在/etc/sudoers中。 4 用户组管理 4.1 添加用户组 4.1.1 addgroup命令 类似adduser 4.1.2 groupadd 类似useradd 4.2 修改用户组 类似usermod,使用groupmod。 4.3 删除用户组 类似userdel,使用groupdel。 5 权限管理 5.1 概述 5.1.1 权限组 一般创建文件的人为所有者,其所属的主组为所属组,其他用户为其他组。 5.1.2 基本权限类型 三种:读、写、执行。 权限及其表示值: 读:r或4 写:w或2 执行:x或1 5.1.3 特殊权限 setuid、setgid和黏滞位。 setuid和setgid能以文件所有者或所属组的身份运行。 黏滞位使得只有文件的所有者才可以重命名和删除文件。 5.1.4 访问控制列表 访问控制表ACL可以针对某个用户或者用户组单独设置访问权限。 5.2 改变文件所有者chown命令 命令: chown [option]...[owner][:[group]] file... 5.3 改变文件所属组chgrp命令 用户不受文件的文件主或超级用户不能修改组。 5.4 设置权限掩码umask命令 文件的权限为666-掩码 目录的权限为777-掩码 5.5 修改文件访问权限 命令: chmod [option]...mode[,mode]...file... “+”:增加权限 “-”:减少权限 “=”:设置权限 5.6 修改文件ACL:setfacl命令 命令: setfacl [option] file... 5.7 查询文件的ACL 命令: getfacl [文件名]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8262728/article/details/88686180。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1-10 22:43:08
547
转载
Linux
...高性能、易扩展的NoSQL数据库,在众多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用Linux操作系统的时候,MongoDB的日常维护工作可是个重点活儿,尤其是设计和执行备份策略这块儿,那可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如何在Linux环境中,以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方式对MongoDB进行备份。 1. 备份的重要性与基本原理 (情感化表达)想象一下,你精心维护的MongoDB数据库突然遭遇意外,数据丢失或损坏,那种感觉就像失去了一本珍贵的日记,令人痛心疾首。因此,定期备份是我们防止这种“悲剧”发生的最佳保险措施。MongoDB做备份这件事儿,主要靠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复制数据库文件这招,二是动用一些专门的工具去创建快照。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数据在某一时刻的样子给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啦。 2. MongoDB备份方法概述 2.1 数据库文件备份 (代码示例) bash 首先找到MongoDB的数据存储路径,通常位于/var/lib/mongodb/ (根据实际安装配置可能有所不同) sudo cp -R /var/lib/mongodb/ /path/to/backup/ 通过Linux命令行直接复制MongoDB的数据文件目录到备份位置,这是一种最基础的物理备份方式。不过要注意,在咱们进行备份的时候,务必要保证数据库没在进行任何写入操作。要不然的话,可能会让备份出来的文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那就麻烦啦。 2.2 mongodump工具备份 (代码示例) bash mongodump --host localhost --port 27017 --db your_database_name --out /path/to/backup/ mongodump是MongoDB官方提供的用于逻辑备份的工具,它会将数据库的内容导出为JSON格式的bson文件,这样可以方便地在其他MongoDB实例上导入恢复。在上述命令中,我们指定了目标数据库地址、端口以及备份输出目录。 2.3 使用MongoDB Atlas自动备份服务(可选) 对于使用MongoDB云服务Atlas的用户,其内置了自动备份功能,只需在控制台设置好备份策略,系统就会按照设定的时间周期自动完成数据库的备份,无需手动干预。 3. 实战 结合cron定时任务实现自动化备份 (思考过程)为了保证备份的及时性与连续性,我们可以借助Linux的cron定时任务服务,每天、每周或每月定期执行备份任务。 (代码示例) bash 编辑crontab任务列表 crontab -e 添加以下定时任务,每天凌晨1点执行mongodump备份 0 1 mongodump --host localhost --port 27017 --db your_database_name --out /path/to/backup/$(date +\%Y-\%m-\%d) 保存并退出编辑器 以上示例中,我们设置了每日凌晨1点执行mongodump备份,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在按日期命名的子目录下,便于后期管理和恢复。 4. 结语 备份策略的优化与完善 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MongoDB在Linux下的备份方法,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实际操作时,咱们还要琢磨一下怎么把备份文件给压缩、加密了,再送到远程的地方存好,甚至要考虑只备份有变动的部分(增量备份)。而且,最好能整出一套全面的灾备方案,以备不时之需。总的来说,咱们对待数据库备份这事儿,就得像呵护自家压箱底的宝贝一样倍加小心。你想啊,数据这玩意儿的价值,那可是无价之宝,而备份呢,就是我们保护这个宝贝不丢的关键法宝,可得看重喽! (探讨性话术)亲爱的读者,你是否已开始构思自己项目的MongoDB备份方案?不妨分享你的见解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那些宝贵的数据资源。
2023-06-14 17:58:12
452
寂静森林_
PostgreSQL
...——以PostgreSQL为例 1. 开场白 为什么我们需要分页和排序? 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话题:如何在PostgreSQL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分页和排序功能。这事儿每个搞数据库的小伙伴都可能碰到,不管是做那个让大伙儿用起来顺手的网页应用,还是搭建那个能搞定一大堆数据的分析平台,怎么把海量数据弄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真的是太关键了。 1.1 为什么需要分页? 想象一下,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电商网站,而你的产品目录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如果直接把所有商品一次性展示给用户,不仅页面加载速度会慢得让人抓狂,而且用户也很难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这时候,分页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家伙能帮我们把海量数据切成小块,吃起来方便,还能让咱们用得更爽,系统也跑得飞快! 1.2 为什么需要排序? 再来聊聊排序。在数据展示中,排序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比如说,在新闻网站上,大家通常都想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新闻动态,或者是想找那些大家都爱看的热门文章,点开看看究竟多火。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按照用户的喜好来调整数据的排列顺序,让用户看着更舒心,自然也就更满意啦! 2. PostgreSQL中的分页与排序 既然了解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功能,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PostgreSQL中实现它们吧! 2.1 分页的基本概念 在SQL中,分页通常涉及到两个关键参数:OFFSET 和 LIMIT。OFFSET用于指定从结果集的哪个位置开始返回数据,而LIMIT则限制了返回的数据条目数量。例如,如果你想从第5条记录开始获取10条数据,你可以这样写: sql SELECT FROM your_table_name ORDER BY some_column OFFSET 5 LIMIT 10; 这里,ORDER BY some_column是可选的,但强烈建议你总是为查询加上一个排序条件,因为没有明确的排序规则时,返回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2.2 实战演练:分页查询实例 假设你有一个名为products的表,里面存储了各种产品的信息,你想实现一个分页功能来展示这些产品。首先,你得搞清楚用户现在要看的是哪一页(就是每页显示多少条记录),然后用这个信息算出正确的OFFSET值。这样子才能让用户的请求对上数据库里的数据。 sql -- 假设每页显示10条记录 WITH page AS ( SELECT product_id, name, price,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product_id) AS row_number FROM products ) SELECT FROM page WHERE row_number BETWEEN (page_number - 1) items_per_page + 1 AND page_number items_per_page; 这里的page_number和items_per_page是根据前端传入的参数动态计算出来的。这样,无论用户请求的是第几页,你都可以正确地返回对应的数据。 2.3 排序的魅力 排序同样重要。通过在查询中添加ORDER BY子句,我们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出顺序。比如,如果你想按价格降序排列产品列表,可以这样写: sql SELECT FROM products ORDER BY price DESC; 或者,如果你想让用户能够自由选择排序方式,可以在应用层接收用户的输入,并相应地调整SQL语句中的排序条件。 3. 结合分页与排序 实战案例 接下来,让我们将分页和排序结合起来,看看实际效果。咱们有个卖东西的网站,得弄个页面能让大伙儿按不同的标准(比如说价格高低、卖得快不快这些)来排产品。这样大家找东西就方便多了。 sql WITH sorted_products AS ( SELECT FROM products ORDER BY CASE WHEN :sort_by = 'price' THEN price END ASC, CASE WHEN :sort_by = 'sales' THEN sales END DESC ) SELECT FROM sorted_products LIMIT :items_per_page OFFSET (:page_number - 1) :items_per_page; 在这个例子中,:sort_by、:items_per_page和:page_number都是从用户输入或配置文件中获取的变量。这种方式使得我们的查询更加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 4. 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探索了如何在PostgreSQL中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分页和排序功能。别看这些技术好像挺简单,其实它们对提升用户体验和让系统跑得更顺畅可重要着呢!当然啦,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你可能会碰到更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说要应对大量的同时访问,还得绞尽脑汁优化查询速度啥的。不过别担心,掌握了基础之后,一切都会变得容易起来。 希望这篇技术分享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经验。让我们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 这就是我关于“如何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分页和排序功能?”的全部内容啦!如果你对PostgreSQL或者其他数据库技术有任何疑问或见解,记得留言哦。编程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2024-10-17 16:29:27
53
晚秋落叶
DorisDB
...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业务效率。DorisDB,这款采用分布式、MPP架构设计的列式数据库,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它能像压缩饼干一样高效地“挤”数据,大大节省存储空间;查询速度更是快如闪电,让你无需漫长等待;而且它的实时分析功能强大到飞起,让用户们爱不释手。正是因为这些优点,DorisDB才赢得了众多用户的芳心和点赞呢!然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SQL查询速度卡壳的问题,这篇文呢,咱就来好好唠唠嗑,聊聊怎么通过各种小妙招优化DorisDB这个数据库系统的SQL查询效率,让它跑得溜溜的。 2. 理解与诊断查询性能 首先,我们需要对DorisDB的查询过程有一个基本理解,这包括查询计划的生成、数据分区的选择以及执行引擎的工作原理等。当你发现查询速度不尽如人意时,可以通过EXPLAIN命令来查看SQL语句的执行计划,如同医生检查病人的“体检报告”一样: sql -- 使用EXPLAIN获取查询计划 EXPLAIN SELECT FROM my_table WHERE key = 'some_value'; 通过分析这个执行计划,我们可以了解到查询涉及哪些分区、索引是否被有效利用等关键信息,从而为优化工作找准方向。 3. 优化策略一 合理设计表结构与分区策略 - 列选择性优化:由于DorisDB是列式存储,高选择性的列(即唯一或接近唯一的列)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例如,对于用户ID这样的列,将其设为主键或构建Bloom Filter索引,可以大幅提升查询性能。 sql -- 创建包含主键的表 CREATE TABLE my_table ( user_id INT PRIMARY KEY, ... ); - 分区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分布特性,合理设计分区策略至关重要。比如,咱们可以按照时间段给数据分区,这样做的好处可多了。首先呢,能大大减少需要扫描的数据量,让查询过程不再那么费力;其次,还能巧妙地利用局部性原理,就像你找东西时先从最近的地方找起一样,这样就能显著提升查询的效率,让你的数据查找嗖嗖快! sql -- 按天分区 CREATE TABLE my_table ( ... ) PARTITION BY RANGE (dt) ( PARTITION p20220101 VALUES LESS THAN ("2022-01-02"), PARTITION p20220102 VALUES LESS THAN ("2022-01-03"), ... ); 4. 优化策略二 SQL查询优化 - 避免全表扫描:尽量在WHERE子句中指定明确的过滤条件,利用索引加速查询。例如,假设我们已经为user_id字段创建了索引,那么以下查询会更高效: sql SELECT FROM my_table WHERE user_id = 123; - 减少数据传输量:只查询需要的列,避免使用SELECT 。同时,合理运用聚合函数和分组,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排序。 sql -- 只查询特定列,避免全表扫描 SELECT user_name, email FROM my_table WHERE user_id = 123; -- 合理运用GROUP BY和聚合函数 SELECT COUNT(), category FROM my_table GROUP BY category; 5. 优化策略三 系统配置调优 DorisDB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参数供用户调整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需求。比方说,你可以通过调节max_scan_range_length这个参数,来决定每次查询时最多能扫描多少数据范围,就像控制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范围那样。再者,通过巧妙调整那些和内存相关的设置,就能让服务器资源得到充分且高效的利用,就像精心安排储物空间,让每个角落都物尽其用。 6. 结语 优化DorisDB的SQL查询性能是一个综合且持续的过程,需要结合业务特点和数据特征,从表结构设计、查询语句编写到系统配置调整等多个维度着手。每个环节都需细心打磨,才能使DorisDB在大数据洪流中游刃有余,提供更为出色的服务。每一次对DorisDB的优化,都是我们携手这位好伙伴,一起摸爬滚打、不断解锁新技能、共同进步的重要印记。这样一来,咱的数据分析之路也能走得更顺溜,效率嗖嗖往上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快呢!
2023-05-07 10:47:25
500
繁华落尽
Apache Atlas
...在这里,你可以为每个字段指定脱敏策略。 java // 示例代码片段 DataEntity userEntity = new DataEntity(); userEntity.setName("User"); userEntity.setSchema(new DataSchema.Builder() .addField("userId", DataModel.Type.STRING, new DataMaskingPolicy.Builder() .setMaskType(DataMaskingPolicy.MaskType.PARTIAL) .setMaskCharacter('') .setLength(5) // 显示前5位 .build()) .addField("email", DataModel.Type.STRING, new DataMaskingPolicy.Builder() .setMaskType(DataMaskingPolicy.MaskType.FULL) .build()) .build()); 四、编写脱敏策略 在上述代码中,DataMaskingPolicy类定义了具体的脱敏策略。MaskType枚举允许我们选择全遮盖(FULL)、部分遮盖(PARTIAL)或其他方式。setMaskCharacter()定义了替换字符,setLength(5)则设置了显示的长度。当你想要在某些字段中保留部分真实的细节时,咱们就可以灵活地给这些字段设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并选择相应的掩码方式,这样一来,既保护了隐私,又不失实用性,就像是给信息穿上了“马赛克”外套一样。 五、关联数据脱敏策略到实际操作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保在执行SQL查询时能应用这些策略。这通常涉及到配置数据访问层(如JDBC、Spark SQL等),让它们在查询时自动调用Atlas的策略。以下是一个使用Hive SQL的示例: sql -- 原始SQL SELECT userId, email FROM users; -- 添加脱敏处理 SELECT userId.substring(0, 5) as 'maskedUserId', email from users; 六、监控与调整 实施数据脱敏策略后,我们需要监控其效果,确保数据脱敏在实际使用中没有意外影响业务。根据反馈,可能需要调整策略的参数,比如掩码长度或替换字符,以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七、总结与最佳实践 Apache Atlas的数据脱敏功能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关注。要知道,要想既确保数据安然无恙又不拖慢工作效率,就得先摸清楚你的数据情况,然后量身定制适合的保护策略,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调整、持续改进这个策略!就像是守护自家宝贝一样,既要看好门,又要让生活照常进行,那就得好好研究怎么把门锁弄得既安全又方便,对吧!记住了啊,数据脱敏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它更像是个持久战,需要随着业务发展需求的不断演变,还有那些法规要求的时常更新,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持续地对它进行改进和调整。 通过这篇文章,你已经掌握了在Apache Atlas中实施数据脱敏策略的基本步骤。但在实际动手干的时候,你可能得瞅瞅具体项目的独特性跟需求,量身打造出你的解决方案才行。听好了,对一家企业来说,数据安全可是它的命根子,而做好数据脱敏这步棋,那就是走向合规这条大道的关键一步阶梯!祝你在数据治理的旅程中顺利!
2024-03-26 11:34:39
469
桃李春风一杯酒-t
MySQL
...里的数据“搬”到MySQL数据库里去。 为什么要将HDFS数据导出到MySQL?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HDFS) 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存储大量数据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容错性。不过呢,HDFS这家伙可不懂SQL查询这门子事儿,所以啊,如果我们想对数据进行更深度的分析和复杂的查询操作,就得先把数据从HDFS里导出来,然后存到像是MySQL这样的SQL数据库中才行。 步骤一:设置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软件。以下是您可能需要的一些组件: - Apache Sqoop:这是一个用于在Hadoop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的工具。 - MySQL:这是一个流行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 Java Development Kit (JDK):这是开发Java应用程序所必需的一组工具。 在Windows上,你可以在这里找到Java JDK的下载链接:https://www.oracle.com/java/technologies/javase-downloads.html 。在MacOS上,你可以在这里找到Java JDK的下载链接:https://jdk.java.net/15/ 步骤二:配置Hadoop和MySQL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您的Hadoop和MySQL已经正确配置并运行。 对于Hadoop,您可以查看以下教程:https://hadoop.apache.org/docs/r2.7.3/hadoop-project-dist/hadoop-common/SingleCluster.html 对于MySQL,您可以参考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installing-binary-packages.html 步骤三:创建MySQL表 在开始导出数据之前,我们需要在MySQL中创建一个表来存储数据。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CREATE TABLE students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45)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这个表将包含学生的ID、姓名和年龄字段。 步骤四:编写Sqoop脚本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Sqoop将HDFS中的数据导入到MySQL表中。以下是一个基本的Sqoop脚本示例: bash -sqoop --connect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 -m 1 \ --num-mappers 1 \ --target-dir /user/hadoop/students \ --delete-target-dir \ --split-by id \ --as-textfile \ --fields-terminated-by '|' \ --null-string 'NULL' \ --null-non-string '\\N' \ --check-column id \ --check-nulls \ --query "SELECT id, name, age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18" 这个脚本做了以下几件事: - 使用--connect选项连接到MySQL服务器和测试数据库。 - 使用-m和--num-mappers选项设置映射器的数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只有一个映射器。 - 使用--target-dir选项指定输出目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数据导出到/user/hadoop/students目录下。 - 使用--delete-target-dir选项删除目标目录中的所有内容,以防数据冲突。 - 使用--split-by选项指定根据哪个字段进行拆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数据按学生ID进行拆分。 - 使用--as-textfile选项指定数据格式为文本文件。 - 使用--fields-terminated-by选项指定字段分隔符。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字段分隔符设置为竖线(|)。 - 使用--null-string和--null-non-string选项指定空值的表示方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NULL字符串设置为空格,将非字符串空值设置为\\N。 - 使用--check-column和--check-nulls选项指定检查哪个字段和是否有空值。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检查学生ID是否为空,并且如果有,将记录为NULL。 - 使用--query选项指定要从中读取数据的SQL查询语句。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只选择年龄大于18的学生。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示例。实际的脚本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您的数据和需求。 步骤五:运行Sqoop脚本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运行Sqoop脚本: bash -sqoop \ -Dmapreduce.job.user.classpath.first=true \ --libjars $SQOOP_HOME/lib/mysql-connector-java-8.0.24.jar \ --connect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 -m 1 \ --num-mappers 1 \ --target-dir /user/hadoop/students \ --delete-target-dir \ --split-by id \ --as-textfile \ --fields-terminated-by '|' \ --null-string 'NULL' \ --null-non-string '\\N' \ --check-column id \ --check-nulls \ --query "SELECT id, name, age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18" 注意,我们添加了一个-Dmapreduce.job.user.classpath.first=true参数,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的自定义JAR包在任务的classpath列表中处于最前面的位置。 如果一切正常,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一条成功的消息,并且可以在MySQL中看到导出的数据。 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Apache Sqoop将HDFS中的数据导出到MySQL数据库。咱们先给环境捯饬得妥妥当当,然后捣鼓出一个MySQL表,再接再厉,编了个Sqoop脚本。最后,咱就让这个脚本大展身手,把数据导出溜溜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2023-04-12 16:50:07
247
素颜如水_t
转载文章
...TF-8 [API]查询商户信息与结算规则 URL地址:http://pay.lqan.cn/api.php?act=query&pid={商户ID}&sign={签名字符串} 请求参数说明: 字段名变量名必填类型示例值描述 操作类型act是Stringquery此API固定值 商户IDpid是Int1001 签名字符串sign是String67d12af9ddbe38d9c7b0931ad102ca3c签名算法与支付宝签名算法相同 返回结果: 字段名变量名类型示例值描述 返回状态码codeInt11为成功,其它值为失败 商户IDpidInt1001所创建的商户ID 商户密钥keyString(32)89unJUB8HZ54Hj7x4nUj56HN4nUzUJ8i所创建的商户密钥 商户类型typeInt1此值暂无用 商户状态activeInt11为正常,0为封禁 商户余额moneyString0.00商户所拥有的余额 结算账号accountString1070077170@qq.com结算的支付宝账号 结算姓名usernameString张三结算的支付宝姓名 满多少自动结算settle_moneyString30此值为系统预定义 手动结算手续费settle_feeString1此值为系统预定义 每笔订单分成比例money_rateString98此值为系统预定义 [API]查询结算记录 URL地址:http://pay.lqan.cn/api.php?act=settle&pid={商户ID}&sign={签名字符串} 请求参数说明: 字段名变量名必填类型示例值描述 操作类型act是Stringsettle此API固定值 商户IDpid是Int1001 签名字符串sign是String67d12af9ddbe38d9c7b0931ad102ca3c签名算法与支付宝签名算法相同 返回结果: 字段名变量名类型示例值描述 返回状态码codeInt11为成功,其它值为失败 返回信息msgString查询结算记录成功! 结算记录dataArray结算记录列表 [API]查询单个订单 URL地址:http://pay.lqan.cn/api.php?act=order&pid={商户ID}&out_trade_no={商户订单号}&sign={签名字符串} 请求参数说明: 字段名变量名必填类型示例值描述 操作类型act是Stringorder此API固定值 商户IDpid是Int1001 商户订单号out_trade_no是String20160806151343349 签名字符串sign是String67d12af9ddbe38d9c7b0931ad102ca3c签名算法与支付宝签名算法相同 返回结果: 字段名变量名类型示例值描述 返回状态码codeInt11为成功,其它值为失败 返回信息msgString查询订单号成功! 易支付订单号trade_noString2016080622555342651凉秋易支付订单号 商户订单号out_trade_noString20160806151343349商户系统内部的订单号 支付方式typeStringalipayalipay:支付宝,tenpay:财付通, qqpay:QQ钱包,wxpay:微信支付 商户IDpidInt1001发起支付的商户ID 创建订单时间addtimeString2016-08-06 22:55:52 完成交易时间endtimeString2016-08-06 22:55:52 商品名称nameStringVIP会员 商品金额moneyString1.00 支付状态statusInt01为支付成功,0为未支付 [API]批量查询订单 URL地址:http://pay.lqan.cn/api.php?act=orders&pid={商户ID}&sign={签名字符串} 请求参数说明: 字段名变量名必填类型示例值描述 操作类型act是Stringorders此API固定值 商户IDpid是Int1001 查询订单数量limit否Int20返回的订单数量,最大50 签名字符串sign是String67d12af9ddbe38d9c7b0931ad102ca3c签名算法与支付宝签名算法相同 返回结果: 字段名变量名类型示例值描述 返回状态码codeInt11为成功,其它值为失败 返回信息msgString查询结算记录成功! 订单列表dataArray订单列表 [API]支付订单退款 URL地址:http://pay.lqan.cn/api.php?act=refund&pid={商户ID}&out_trade_no={商户订单号}&sign={签名字符串} 只支持微信官方、QQ钱包官方、当面付退款 请求参数说明: 字段名变量名必填类型示例值描述 操作类型act是Stringrefund此API固定值 商户IDpid是Int1001 商户订单号out_trade_no是Int1000 退款原因desc否String 退款金额money否Double20.00不填默认退全款 签名字符串sign是String67d12af9ddbe38d9c7b0931ad102ca3c签名算法与支付宝签名算法相同 返回结果: 字段名变量名类型示例值描述 返回状态码codeInt11为成功,其它值为失败 返回信息msgString退款成功! 发起支付请求 URL地址:http://pay.lqan.cn/submit.php?pid={商户ID}&type={支付方式}&out_trade_no={商户订单号}¬ify_url={服务器异步通知地址}&return_url={页面跳转通知地址}&name={商品名称}&money={金额}&sitename={网站名称}&sign={签名字符串}&sign_type=MD5 请求参数说明: 字段名变量名必填类型示例值描述 商户IDpid是Int1001 支付方式type是Stringalipayalipay:支付宝,tenpay:财付通, qqpay:QQ钱包,wxpay:微信支付 商户订单号out_trade_no是String20160806151343349 异步通知地址notify_url是Stringhttp://域名/notify_url.php服务器异步通知地址 跳转通知地址return_url是Stringhttp://域名/return_url.php页面跳转通知地址 商品名称name是StringVIP会员 商品金额money是String1.00 网站名称sitename否String某某某平台 签名字符串sign是String202cb962ac59075b964b07152d234b70签名算法与支付宝签名算法相同 签名类型sign_type是StringMD5默认为MD5 支付结果通知 通知类型:服务器异步通知(notify_url)、页面跳转通知(return_url) 请求方式:GET 特别说明:回调成功之后请输出 SUCCESS字符串,如果没有收到商户响应的SUCCESS字符串,系统将通过策略重新通知5次,通知频率为15s/60s/3m/30m/1h 请求参数说明: 字段名变量名必填类型示例值描述 商户IDpid是Int1001 易支付订单号trade_no是String20160806151343349021凉秋易支付订单号 商户订单号out_trade_no是String20160806151343349商户系统内部的订单号 支付方式type是Stringalipayalipay:支付宝,tenpay:财付通, qqpay:QQ钱包,wxpay:微信支付 商品名称name是StringVIP会员 商品金额money是String1.00 支付状态trade_status是StringTRADE_SUCCESS 签名字符串sign是String202cb962ac59075b964b07152d234b70签名算法与支付宝签名算法相同 签名类型sign_type是StringMD5默认为MD5 签名算法 请对参数按照键名进行降序排序(a-z)sign sign_type 和空值不进行签名!。 排序后请操作参数生成或拼接一个url请求字符串 例如 a=b&c=d&e=f (Url值不能携带参数!不要进行urlencode) 再将拼接好的请求字符串与平台生成的Key进行MD5加密得出sign签名参数 MD5 ( a=b&c=d&e=f + KEY ) (注意:+ 为各语言的拼接符!不是字符!)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20334/article/details/115933932。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12-18 16:55:58
91
转载
Apache Solr
...porter.setSql("SELECT FROM table_name"); // 执行数据导入 importer.fullImport("/path/to/solr/home");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建议查阅相关文档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1.2 集群配置错误 另一位开发者在2020年7月25日反馈了一个关于Solr集群配置的错误问题。其问题描述为:“淘淘商城第60讲——搭建Solr集群时,报错:org.apache.solr.common.SolrException: Could not find collection : core1”。读了这位开发者的文章,我们发现他在搭建Solr集群的时候,实实在在地碰到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 - 首先,检查solr的配置文件,确认核心集合是否正确配置; - 其次,检查集群状态,确认所有节点是否都已经正常启动; - 最后,查看日志文件,查看是否有其他异常信息。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如下代码实现: java // 启动集群 CoreContainer cc = CoreContainer.create(CoreContainer.DEFAULT_CONFIG); cc.load(new File("/path/to/solr/home/solr.xml")); cc.start(); // 查询集群状态 Collections cores = cc.getCores(); for (SolrCore core : cores) { System.out.println(core.getName() + " status : " + core.getStatus()); }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建议查阅相关文档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三、Solr代码执行漏洞排查及解决方法 近年来,随着Apache Solr的广泛应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嘿,你知道吗?在2019年11月19日曝出的一条消息,Apache Solr这个家伙在默认设置下有个不小的安全隐患。如果它以cloud模式启动,并且对外开放的话,那么远程的黑客就有机会利用这个漏洞,在目标系统上随心所欲地执行任何代码呢!就像是拿到了系统的遥控器一样,想想都有点让人捏把汗呐!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 - 首先,检查solr的安全配置,确保只允许受信任的IP地址访问; - 其次,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功能,如远程管理、JMX等; - 最后,定期更新solr到最新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如下代码实现: java // 关闭JMX服务 String configPath = "/path/to/solr/home/solr.xml"; File configFile = new File(configPath); DocumentBuilder db = 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newDocumentBuilder(); Document doc = db.parse(configFile); Element root = doc.getDocumentElement(); if (!root.getElementsByTagName("jmx").isEmpty()) { Node jmxNode = root.getElementsByTagName("jmx").item(0); jmxNode.getParentNode().removeChild(jmxNode); } TransformerFactory tf = TransformerFactory.newInstance(); Transformer transformer = tf.newTransformer(); transformer.setOutputProperty(OutputKeys.INDENT, "yes"); transformer.setOutputProperty("{http://xml.apache.org/xslt}indent-amount", "2"); DOMSource source = new DOMSource(doc); StreamResult result = new StreamResult(new File(configPath)); transformer.transform(source, result);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建议查阅相关文档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四、总结 总的来说,Apache Solr虽然强大,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了解并搞定这些常见问题后,咱们就能把Solr的潜能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工作效率蹭蹭上涨,用户体验也噌噌提升,妥妥的双赢局面!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05-31 15:50:32
496
山涧溪流-t
Mongo
...ngoDB两个表联查字段不显示?一场探秘之旅 1. 背景故事 我遇到的问题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热爱折腾数据库的程序员。最近我正在弄一个项目,结果碰上了一个超级烦人的事——在MongoDB里想把两个集合(就是表嘛)联查一下,结果发现有些字段直接不见了!我当时那个无语啊,心想这玩意儿不是挺牛的吗?怎么连个简单的联查都整不明白呢?真是把我整懵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项目需要从两个不同的集合中提取数据,并且要将它们合并在一起展示给用户。哎呀,乍一听这事儿挺 straightforward 的对不对?结果我一上手写查询语句,咦?怎么关键的几个字段就凭空消失了呢?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这可把我急坏了,因为我必须把这些字段完整地呈现出来。 于是乎,我开始了一段探索之旅,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我在这段旅程中的所见所闻啦! --- 2. 初步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让我们来理清一下思路。MongoDB可是一款不走寻常路的数据库,跟那些死守SQL规则的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不一样,它要随意得多,属于非主流中的“潮牌”选手!因此,在进行多集合查询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2.1 数据模型设计的重要性 在我的案例中,这两个集合分别是users和orders。users集合存储了用户的个人信息,而orders则记录了用户下的订单信息。嘿嘿,为了让查起来更方便,我专门给这两个集合加了个索引,还把它们用userId绑在一块儿了,这样找起来就跟串门似的,一下子就能找到啦! 然而,当我执行以下查询时: javascript db.users.aggregate([ { $lookup: { from: "orders", localField: "userId", foreignField: "userId", as: "orderDetails" } } ]) 我发现返回的结果中缺少了一些关键字段,比如orders集合中的status字段。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一番查阅资料后,我发现这是因为$lookup操作符虽然可以将两个集合的数据合并到一起,但它并不会自动包含所有字段。只有那些明确出现在查询条件或者投影阶段的字段才会被保留下来。 --- 3. 解决方案 一步一步搞定问题 既然找到了问题所在,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它的时候了!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提醒大家一句: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尝试与调整。所以请保持耐心,跟着我的脚步一步步走。 3.1 使用$project重新定义输出结构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利用$project阶段来手动指定需要保留的字段。比如,如果我希望在最终结果中同时看到users集合的所有字段以及orders集合中的status字段,就可以这样写: javascript db.users.aggregate([ { $lookup: { from: "orders", localField: "userId", foreignField: "userId", as: "orderDetails" } }, { $project: { _id: 1, name: 1, email: 1, orderStatus: "$orderDetails.status" } }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roject阶段允许我们对输出的字段进行重命名或者过滤。例如,我把orders集合中的status字段改名为orderStatus,以便于区分。 3.2 深入探究嵌套数组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当我们使用$lookup时,返回的结果实际上是将orders集合中的匹配项打包成了一个数组(即orderDetails)。这就相当于说,如果我们要直接找到数组里的某个特定元素,还得费点功夫去搞定它呢! 假设我现在想要获取第一个订单的状态,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管道步骤来实现: javascript db.users.aggregate([ { $lookup: { from: "orders", localField: "userId", foreignField: "userId", as: "orderDetails" } }, { $project: { _id: 1, name: 1, email: 1, firstOrderStatus: { $arrayElemAt: ["$orderDetails.status", 0] } } } ]) 这段代码使用了$arrayElemAt函数来提取orderDetails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对应的status值。 --- 4. 总结与反思 这次经历教会了我什么? 经过这次折腾,我对MongoDB的聚合框架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呢,它虽然挺灵活的,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得更小心翼翼地把握查询逻辑,不然很容易就出问题啦!特别是处理那些涉及多个集合的操作时,你得弄明白每一步到底干了啥,不然就容易出岔子。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在编程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思考。只要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和实践,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疑问,欢迎随时留言交流哦~
2025-04-28 15:38:33
17
柳暗花明又一村_
MySQL
怎么查看MySQL数据库IP?手把手教你找到数据库的“家” 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实用的小问题——怎么查看MySQL数据库的IP地址。这事儿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嘿,作为一个在数据库这条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我觉得是时候跟大家唠唠这个事儿了!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为什么需要知道MySQL数据库的IP地址。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嘿,有的人捣鼓服务器连接,有的人在查网络为啥出问题,还有一堆人就单纯想搞清楚自己鼓捣出来的数据库到底“住”在哪儿,就跟想知道自家小宠物被关在哪间房一样好奇!不管你到底是为了啥,能整清楚数据库的那个IP地址,这本事可真挺关键的!那么接下来,咱们就一步步来解决这个问题! --- 1. 本地MySQL数据库的IP地址 情况一:数据库运行在你的电脑上 如果你的MySQL数据库是安装在你自己的机器上,并且你只打算让它服务于本地的应用程序,那么它的IP地址通常就是localhost或者127.0.0.1。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之一,也是初学者最容易遇到的场景。 如何确认? 打开命令行工具(Windows用户可以用CMD,Mac/Linux用户可以用Terminal),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sql SELECT @@hostname; 这条SQL语句会返回当前MySQL服务器所在的主机名。如果你想进一步验证是不是本地环境,可以再试试: sql SELECT @@datadir; 这段代码会显示MySQL的数据目录路径。要是文件路径里提到你的用户名,或者用的是系统盘符(像 C:\ProgramData\MySQL\MySQL Server 8.0\Data 这种),那十有八九数据库就在你自己的电脑上啦! --- 情况二:数据库运行在远程服务器上 如果你的MySQL数据库部署在一台远程服务器上,那么它的IP地址就不会是localhost了。你需要通过一些工具或者命令来获取具体的IP地址。 方法一:直接登录服务器查看 假设你有一台Linux服务器,可以通过SSH工具(比如PuTTY或终端)登录到服务器后,执行以下命令: bash ifconfig | grep "inet " 这段命令会列出服务器的所有网络接口及其对应的IP地址。如果你看到类似inet 192.168.1.100这样的输出,恭喜你,这就是MySQL数据库所在服务器的IP地址啦! 方法二:通过MySQL命令查看 如果你已经成功连接到了远程MySQL服务器,也可以在MySQL客户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sql SELECT @@hostname; 这条命令同样会返回数据库所在的主机名。不过,这里得到的通常是服务器的域名(比如myserver.example.com)。为了找到真实的IP地址,你可以使用ping命令进行测试: bash ping myserver.example.com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轻松地将域名解析为实际的IP地址。 --- 2. MySQL配置文件中的IP地址 有时候,数据库的IP地址并不是动态分配的,而是明确写在了配置文件里。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找到配置文件的位置并读取它即可。 配置文件在哪里? 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安装方式可能会导致配置文件的位置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见的几个位置: - Linux/Unix系统:通常是/etc/mysql/my.cnf或者/etc/my.cnf。 - Windows系统:可能是C:\ProgramData\MySQL\MySQL Server 8.0\my.ini。 - macOS:可以尝试查找/usr/local/mysql/my.cnf。 打开配置文件后,搜索关键词bind-address。这个参数定义了MySQL服务监听的IP地址。例如: ini bind-address = 192.168.1.100 这里的192.168.1.100就是MySQL数据库的IP地址。如果该值为空,则表示MySQL监听所有可用的IP地址。 --- 3. 使用第三方工具检测数据库IP 如果你没有权限直接访问服务器或者配置文件,还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工具来探测数据库的IP地址。 工具推荐: 1. Nmap 一款强大的网络扫描工具,可以帮助你发现目标服务器上的开放端口和服务。 bash nmap -p 3306 yourdomain.com 如果MySQL服务正在运行并且监听了外部请求,那么这段命令会显示出相应的IP地址。 2. telnet 一种简单的远程连接工具,用于检查特定端口是否可达。 bash telnet yourdomain.com 3306 如果连接成功,说明MySQL服务正在指定的IP地址上运行。 --- 4. 小结与反思 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找到了MySQL数据库的IP地址。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我相信这些方法对大家来说都非常实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比如如何解读配置文件、如何利用命令行工具解决问题等等。 最后想提醒大家一句: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鸟,在操作数据库时都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涉及网络配置的时候。毕竟,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所以,动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哦!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更好的解决方案,欢迎随时留言交流。咱们下期再见!
2025-03-24 15:46:41
78
笑傲江湖
Mongo
...有助于减少延迟,提升查询速度。 索引构建效率提升:新版MongoDB优化了索引构建算法,减少了构建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时间成本。这意味着在创建新索引或更新现有索引时,数据库的反应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整体系统性能。 索引策略调整:为了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MongoDB 4.4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索引策略选择。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基于读写模式、数据分布和查询频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索引类型和结构,以达到最佳的性能表现。 安全性与合规性:在提升性能的同时,MongoDB 4.4也加强了安全性,增强了数据保护措施。这包括对敏感数据的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的细化以及对潜在安全漏洞的修补,确保了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符合现代数据保护法规的要求。 综上所述,MongoDB 4.4版本不仅在索引管理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其他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安全、高效的数据库平台。对于依赖MongoDB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的企业和开发者来说,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更新,将有助于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数据分析效率,进而驱动业务增长。 --- 通过这次“延伸阅读”,我们可以看到MongoDB作为一款广泛使用的NoSQL数据库,在持续优化其功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和安全性要求。这种不断迭代的技术进步不仅反映了MongoDB团队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也为广大开发者和数据库管理员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工具和策略,以应对复杂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挑战。
2024-10-14 15:51:43
88
心灵驿站
Kibana
...太多无用的数据,导致查询速度慢得像乌龟爬……这些问题是不是让你头疼?别担心,Kibana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管理数据,而数据保留策略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数据保留策略的核心思想很简单:只保留必要的数据,删除那些不再需要的垃圾信息。这不仅能够节省宝贵的存储资源,还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在Kibana中搞定这个事儿! --- 2. 数据保留策略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它? 2.1 什么是数据保留策略? 简单来说,数据保留策略就是定义数据的生命周期。比如说,“只留最近30天的记录”,或者是“超过一年的就自动清掉”。你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设置这些规则。 2.2 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家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师,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日志文件。这些日志里可能包含了用户的购买记录、浏览行为等重要信息。不过呢,日子一长啊,那些早期的日志就变得没啥分析的意义了,反而是白白占着磁盘空间,挺浪费的。这时候,数据保留策略就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再比如,如果你是一家医院的IT管理员,医疗设备产生的监控数据可能每秒都在增加。要是不赶紧把那些旧数据清理掉,系统非但会变得越来越卡,还可能出大问题,甚至直接“翻车”!所以,合理规划数据的生命周期是非常必要的。 --- 3. 如何在Kibana中设置数据保留策略? 接下来,咱们进入正题——具体操作步骤。相信我,这并不复杂,只要跟着我的节奏走,你一定能学会! 3.1 第一步:创建索引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你的数据已经被正确地存储到Elasticsearch中,并且可以通过Kibana访问。如果还没有创建索引模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bash 登录Kibana界面 1. 点击左侧菜单栏中的“Management”。 2. 找到“Stack Management”部分,点击“Index Patterns”。 3. 点击“Create index pattern”按钮。 4. 输入你的索引名称(例如 "logstash-"),然后点击“Next step”。 5. 选择时间字段(通常是@timestamp),点击“Create index pattern”完成配置。 > 思考点: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索引名称和时间字段。如果你的时间字段命名不规范,后续可能会导致数据无法正确筛选哦! 3.2 第二步:设置索引生命周期策略 接下来,我们要为索引创建生命周期策略。这是Kibana中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决定了数据的保留方式。 示例代码: javascript PUT _ilm/policy/my_policy { "policy": { "phases": { "hot": { "actions": { "rollover": { "max_size": "50gb", "max_age": "30d" } } }, "delete": { "min_age": "1y", "actions": { "delete": {} } } } }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 - 热阶段(Hot Phase):当索引大小达到50GB或者超过30天时,触发滚动操作。 - 删除阶段(Delete Phase):超过1年后,自动删除该索引。 > 小贴士:这里的max_size和max_age可以根据你的实际需求调整。比如,如果你的服务器内存较小,可以将max_size调低一点。 3.3 第三步:将策略应用到索引 设置好生命周期策略后,我们需要将其绑定到具体的索引上。具体步骤如下: bash POST /my-index/_settings { "index.lifecycle.name": "my_policy", "index.lifecycle.rollover_alias": "my_index" }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之前创建的my_policy策略应用到名为my-index的索引上。同时,通过rollover_alias指定滚动索引的别名。 --- 4. 实战案例 数据保留策略的实际效果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数据保留策略的效果,我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案例。假设你是一名电商公司的运维工程师,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订单日志,格式如下: json { "order_id": "123456789", "status": "success", "timestamp": "2023-09-01T10:00:00Z" } 现在,你想对这些日志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 最近3个月的数据需要保留。 - 超过3个月的数据自动归档到冷存储。 - 超过1年的数据完全删除。 实现方案: 1. 创建索引模式,命名为orders-。 2. 定义生命周期策略 javascript PUT _ilm/policy/orders_policy { "policy": { "phases": { "hot": { "actions": { "rollover": { "max_size": "10gb", "max_age": "3m" } } }, "warm": { "actions": { "freeze": {} } }, "delete": { "min_age": "1y", "actions": { "delete": {} } } } } } 3. 将策略绑定到索引 bash POST /orders-/_settings { "index.lifecycle.name": "orders_policy", "index.lifecycle.rollover_alias": "orders" } 运行以上代码后,你会发现: - 每隔3个月,新的订单日志会被滚动到一个新的索引中。 - 超过3个月的旧数据会被冻结,存入冷存储。 - 超过1年的数据会被彻底删除,释放存储空间。 --- 5. 总结与展望 通过今天的分享,相信大家对如何在Kibana中设置数据保留策略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设置过程看似繁琐,但实际上只需要几步就能搞定。而且啊,要是咱们好好用数据保留这招,不仅能让系统跑得更快、更顺畅,还能帮咱们把那些藏在数据里的宝贝疙瘩给挖出来,多好呀! 最后,我想说的是,技术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如果你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妨多查阅官方文档或者向社区求助。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技术路上的探索者,一起努力才能走得更远!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点赞支持哦~咱们下次再见!
2025-04-30 16:26:33
16
风轻云淡
Mongo
...oDB以其独特的NoSQL特性,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性极高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哎呀,兄弟!你想想看,咱们要是碰上一堆数据要处理,那些老一套的查询方法啊,那可真是不够用,捉襟见肘。就像你手头一堆零钱,想买个大蛋糕,结果发现零钱不够,还得再跑一趟银行兑换整钞。那时候,你就得琢磨琢磨,是不是有啥更省力、效率更高的办法了。哎呀,你知道的,MapReduce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专门在大数据的世界里解决难题。它就像个大厨,能把一大堆食材快速变成美味佳肴。以前,处理海量数据就像是给蜗牛搬家,慢得让人着急。现在有了MapReduce,就像给搬家公司装了涡轮增压,速度嗖嗖的,效率那叫一个高啊!无论是分析市场趋势、优化业务流程还是挖掘用户行为,MapReduce都成了我们的好帮手,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效率也蹭蹭往上涨!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MongoDB中的MapReduce,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再到优化策略,一步步带你掌握这门技术。 1. MapReduce的基础概念 MapReduce是一种编程模型,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并行运算。在MongoDB中,我们可以通过map()和reduce()函数实现数据的分组、转换和聚合。基本流程如下: - Map阶段: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分片,每个分片经过map()函数处理,产生键值对形式的数据流。 - Shuffle阶段:键相同的数据会被合并在一起,为reduce()阶段做准备。 - Reduce阶段:针对每个键,执行reduce()函数,合并所有相关值,产生最终的结果集。 2. MongoDB中的MapReduce实践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MapReduce在MongoDB中的应用,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如何使用MapReduce处理数据。 示例代码: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sales的集合,其中包含销售记录,每条记录包含product_id和amount两个字段。我们的目标是计算每个产品的总销售额。 javascript // 首先,我们定义Map函数 db.sales.mapReduce( function() { // 输出键为产品ID,值为销售金额 emit(this.product_id, this.amount); }, function(key, values) { // 将所有销售金额相加得到总销售额 var total = 0; for (var i = 0; i < values.length; i++) { total += values[i]; } return total; }, { "out": { "inline": 1, "pipeline": [ {"$group": {"_id": "$_id", "total_sales": {$sum: "$value"} }} ] } } ); 这段代码首先通过map()函数将每个销售记录映射到键为product_id和值为amount的键值对。哎呀,这事儿啊,就像是这样:首先,你得有个列表,这个列表里头放着一堆商品,每一项商品下面还有一堆数字,那是各个商品的销售价格。然后,咱们用一个叫 reduce() 的魔法棒来处理这些数据。这个魔法棒能帮咱们把每一样商品的销售价格加起来,就像数钱一样,算出每个商品总共卖了多少钱。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知道每种商品的总收入啦!哎呀,你懂的,我们用out这个参数把结果塞进了一个临时小盒子里面。然后,我们用$group这个魔法棒,把数据一通分类整理,看看哪些地方数据多,哪些地方数据少,这样就给咱们的数据做了一次大扫除,整整齐齐的。 3. 性能优化与注意事项 在使用MapReduce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以确保最佳性能: - 数据分区:合理的数据分区可以显著提高MapReduce的效率。通常,我们会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区策略。 - 内存管理:MapReduce操作可能会消耗大量内存,特别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合理设置maxTimeMS选项,限制任务运行时间,避免内存溢出。 - 错误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处理潜在的错误和异常情况非常重要。例如,使用try-catch块捕获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 4. 进阶技巧与高级应用 对于那些追求更高效率和更复杂数据处理场景的开发者来说,以下是一些进阶技巧: - 使用索引:在Map阶段,如果数据集中有大量的重复键值对,使用索引可以在键的查找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 - 异步执行:对于高并发的应用场景,可以考虑将MapReduce操作异步化,利用MongoDB的复制集和分片集群特性,实现真正的分布式处理。 结语 MapReduce在MongoDB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处理大数据集的强大工具。哎呀,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可不光是知道了啥是MapReduce,啥时候用,还能动手在自己的项目里把MapReduce用得溜溜的!就像是掌握了新魔法一样,你学会了怎么给这玩意儿加点料,让它在你的项目里发挥出最大效用,让工作效率蹭蹭往上涨!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精神多了?这不就是咱们追求的效果嘛!嘿,兄弟!听好了,掌握新技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动手去做,尤其是像MapReduce这种技术。别光看书上理论,找一个你正在做的项目,大胆地将MapReduce实践起来。你会发现,通过实战,你的经验会大大增加,对这个技术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透彻。所以,行动起来吧,让自己的项目成为你学习路上的伙伴,你肯定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让我们继续在数据处理的旅程中探索更多可能性!
2024-08-13 15:48:45
148
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载文章
...收到消息消费消息时先查询message表如果有记录就不处理如果没记录就进行数据库增款操作 5、如果余额宝数据库操作成功往余额宝message表插入消息,表字段跟支付宝message一致 6、如果5操作成功,回调支付宝接口修改message表状态,把unconfirm状态转换成confirm状态 问题描述: 1、支付宝设计message表的目的 如果支付宝往activemq插入消息而余额宝消费消息异常,有可能是消费消息成功而事务操作异常,有可能是网络异常等等不确定因素。如果出现异常而activemq收到了确认消息的信号,这时候activemq中的消息是删除了的,消息丢失了。设置message表就是有一个消息存根,activemq中消息丢失了message表中的消息还在。解决了activemq消息丢失问题 2、余额宝设计message表的目的 当余额宝消费成功并且数据库操作成功时,回调支付宝的消息确认接口,如果回调接口时出现异常导致支付宝状态修改失败还是unconfirm状态,这时候还会被timer扫描到,又会往activemq插入消息,又会被余额宝消费一边,但是这条消息已经消费成功了的只是回调失败而已,所以就需要有一个这样的message表,当余额宝消费时先插入message表,如果message根据message_id能查询到记录就说明之前这条消息被消费过就不再消费只需要回调成功即可,如果查询不到消息就消费这条消息继续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操作成功就往message表插入消息。 这样就解决了消息重复消费问题,这也是消费端的幂等操作。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分布式事务是最理想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兼顾了安全性和并发性! 接下来贴代码: 支付宝代码: @Controller@RequestMapping("/order")public class OrderController {/ @Description TODO @param @return 参数 @return String 返回类型 @throws userID:转账的用户ID amount:转多少钱/@Autowired@Qualifier("activemq")OrderService orderService;@RequestMapping("/transfer")public @ResponseBody String transferAmount(String userId,String messageId, int amount) {try {orderService.updateAmount(amount,messageId, userId);}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transferAmount failed===================";}return "===============================transferAmount successfull===================";}@RequestMapping("/callback")public String callback(String param) {JSONObject parse = JSONObject.parseObject(param);String respCode = parse.getString("respCode");if(!"OK".equalsIgnoreCase(respCode)) {return null;}try {orderService.updateMessage(param);}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fail";}return "ok";} } public interface OrderService {public void updateAmount(int amount, String userId,String messageId);public void updateMessage(String param);} @Service("activemq")@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public class OrderServiceActivemqImpl implements OrderService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getClass());@Autowired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AutowiredJmsTemplate jmsTemplate;@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Amount(final int amount, final String messageId, final String userId) {String sql = "update account set amount = amount - ?,update_time=now() where user_id = ?";int count = jdbcTemplate.update(sql, new Object[]{amount, userId});if (count == 1) {//插入到消息记录表sql = "insert into message(user_id,message_id,amount,status) values (?,?,?,?)";int row = jdbcTemplate.update(sql,new Object[]{userId,messageId,amount,"unconfirm"});if(row == 1) {//往activemq中插入消息jmsTemplate.send("zg.jack.queue", new MessageCreator() {@Overridepublic Message createMessage(Session session) throws JMSException {com.zhuguang.jack.bean.Message message = new com.zhuguang.jack.bean.Message();message.setAmount(Integer.valueOf(amount));message.setStatus("unconfirm");message.setUserId(userId);message.setMessageId(messageId);return session.createObjectMessage(message);} });} }}@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Message(String param) {JSONObject parse = JSONObject.parseObject(param);String messageId = parse.getString("messageId");String sql = "update message set status = ? where message_id = ?";int count = jdbcTemplate.update(sql,new Object[]{"confirm",messageId});if(count == 1) {logger.info(messageId + " callback successfull");} }} activemq.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xmlns:amq="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xmlns:jm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xmlns:mv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4.1.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4.1.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spring-mvc-4.1.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spring-jms-4.1.xsd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activemq-core-5.12.1.xsd"><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zhuguang.jack" /><mvc:annotation-driven /><amq:connectionFactory id="amqConnectionFactory"brokerURL="tcp://192.168.88.131:61616"userName="system"password="manager" /><!-- 配置JMS连接工长 --><bean id="connectionFactory"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nnection.CachingConnectionFactory"><constructor-arg ref="amq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sessionCacheSize" value="100" /></bean><!-- 定义消息队列(Queue) --><bean id="demoQueue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Queue"><!-- 设置消息队列的名字 --><constructor-arg><value>zg.jack.queue</value></constructor-arg></bean><!-- 配置JMS模板(Queue),Spring提供的JMS工具类,它发送、接收消息。 --><bean id="jmsTemplat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re.JmsTemplate"><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defaultDestination" ref="demoQueueDestination" /><property name="receiveTimeout" value="10000" /><!-- true是topic,false是queue,默认是false,此处显示写出false --><property name="pubSubDomain" value="false" /></bean></beans> spring-dispatcher.xml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xmlns:task="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ask"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xmlns:util="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util" xmlns:mv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util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util/spring-util-3.2.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3.2.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3.2.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spring-mvc-3.2.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ask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ask/spring-task-3.0.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spring-tx-3.0.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3.0.xsd"><!-- 引入同文件夹下的redis属性配置文件 --><!-- 解决springMVC响应数据乱码 text/plain就是响应的时候原样返回数据--><import resource="../activemq/activemq.xml"/><!--<context:property-placeholder ignore-unresolvable="true" location="classpath:config/core/core.properties,classpath:config/redis/redis-config.properties" />--><bean id="propertyConfigurerForProject1" class="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property name="order" value="1" /><property name="ignoreUnresolvablePlaceholders" value="true" /><property name="location"><value>classpath:config/core/core.properties</value></property></bean><mvc:annotation-driven><mvc:message-converters register-defaults="true"><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http.converter.StringHttpMessageConverter"><property name="supportedMediaTypes" value = "text/plain;charset=UTF-8" /></bean></mvc:message-converters></mvc:annotation-driven><!-- 避免IE执行AJAX时,返回JSON出现下载文件 --><bean id="mappingJacksonHttpMessageConvert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http.converter.json.MappingJacksonHttpMessageConverter"><property name="supportedMediaTypes"><list><value>text/html;charset=UTF-8</value></list></property></bean><!-- 开启controller注解支持 --><!-- 注:如果base-package=com.avicit 则注解事务不起作用 TODO 读源码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zhuguang"></context:component-scan><mvc:view-controller path="/" view-name="redirect:/index" /><bean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annotation.DefaultAnnotationHandlerMapping" /><bean id="handlerAdapt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annotation.AnnotationMethodHandlerAdapter"></bean><bean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view.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property name="mediaTypes"><map><entry key="json" value="application/json" /><entry key="xml" value="application/xml" /><entry key="html" value="text/html" /></map></property><property name="viewResolvers"><list><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view.BeanNameViewResolver"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view.UrlBasedViewResolver"><property name="viewClass" value="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view.JstlView" /><property name="prefix" value="/" /><property name="suffix" value=".jsp" /></bean></list></property></bean><!-- 支持上传文件 --> <!-- 控制器异常处理 --><bean id="exceptionResolv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handler.SimpleMappingExceptionResolver"><property name="exceptionMappings"><props><prop key="java.lang.Exception">error</prop></props></property></bean><bean id="dataSource" class="com.mchange.v2.c3p0.ComboPooledDataSource" destroy-method="close"><property name="driverClass"><value>${jdbc.driverClassName}</value></property><property name="jdbcUrl"><value>${jdbc.url}</value></property><property name="user"><value>${jdbc.username}</value></property><property name="password"><value>${jdbc.password}</value></property><property name="minPoolSize" value="10" /><property name="maxPoolSize" value="100" /><property name="maxIdleTime" value="1800" /><property name="acquireIncrement" value="3" /><property name="maxStatements" value="1000" /><property name="initialPoolSize" value="10" /><property name="idleConnectionTestPeriod" value="60" /><property name="acquireRetryAttempts" value="30" /><property name="breakAfterAcquireFailure" value="false" /><property name="testConnectionOnCheckout" value="false" /><property name="acquireRetryDelay"><value>100</value></property></bean><bean id="jdbcTemplat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JdbcTemplate"><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dataSource"></property></bean><bean id="transaction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dataSource"/></bean><tx:annotation-driven transaction-manager="transactionManager" proxy-target-class="true" /><aop:aspectj-autoproxy expose-proxy="true"/></beans> logback.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scan:当此属性设置为true时,配置文件如果发生改变,将会被重新加载,默认值为true。scanPeriod:设置监测配置文件是否有修改的时间间隔,如果没有给出时间单位,默认单位是毫秒当scan为true时,此属性生效。默认的时间间隔为1分钟。debug:当此属性设置为true时,将打印出logback内部日志信息,实时查看logback运行状态。默认值为false。--><configuration scan="false" scanPeriod="60 seconds" debug="false"><!-- 定义日志的根目录 --><!-- <property name="LOG_HOME" value="/app/log" /> --><!-- 定义日志文件名称 --><property name="appName" value="netty"></property><!-- 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表示控制台输出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Encoding>UTF-8</Encoding><!--日志输出格式:%d表示日期时间,%thread表示线程名,%-5level:级别从左显示5个字符宽度%logger{50} 表示logger名字最长50个字符,否则按照句点分割。 %msg:日志消息,%n是换行符--><encoder><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thread] %-5level %logger{50} - %msg%n</pattern></encoder></appender><!-- 滚动记录文件,先将日志记录到指定文件,当符合某个条件时,将日志记录到其他文件 --> <appender name="appLogAppender"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Encoding>UTF-8</Encoding><!-- 指定日志文件的名称 --> <file>${appName}.log</file><!--当发生滚动时,决定 RollingFileAppender 的行为,涉及文件移动和重命名TimeBasedRollingPolicy: 最常用的滚动策略,它根据时间来制定滚动策略,既负责滚动也负责出发滚动。--><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滚动时产生的文件的存放位置及文件名称 %d{yyyy-MM-dd}:按天进行日志滚动 %i:当文件大小超过maxFileSize时,按照i进行文件滚动--><fileNamePattern>${appName}-%d{yyyy-MM-dd}-%i.log</fileNamePattern><!-- 可选节点,控制保留的归档文件的最大数量,超出数量就删除旧文件。假设设置每天滚动,且maxHistory是365,则只保存最近365天的文件,删除之前的旧文件。注意,删除旧文件是,那些为了归档而创建的目录也会被删除。--><MaxHistory>365</MaxHistory><!-- 当日志文件超过maxFileSize指定的大小是,根据上面提到的%i进行日志文件滚动 注意此处配置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是无法实现按文件大小进行滚动的,必须配置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AndTimeBasedFNATP"><maxFileSize>100MB</maxFileSize></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rollingPolicy><!--日志输出格式:%d表示日期时间,%thread表示线程名,%-5level:级别从左显示5个字符宽度 %logger{50} 表示logger名字最长50个字符,否则按照句点分割。 %msg:日志消息,%n是换行符--> <encoder><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 %thread ] - [ %-5level ] [ %logger{50} : %line ] - %msg%n</pattern></encoder></appender><!-- logger主要用于存放日志对象,也可以定义日志类型、级别name:表示匹配的logger类型前缀,也就是包的前半部分level:要记录的日志级别,包括 TRACE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additivity:作用在于children-logger是否使用 rootLogger配置的appender进行输出,false:表示只用当前logger的appender-ref,true:表示当前logger的appender-ref和rootLogger的appender-ref都有效--><!-- <logger name="edu.hyh" level="info" additivity="true"><appender-ref ref="appLogAppender" /></logger> --><!-- root与logger是父子关系,没有特别定义则默认为root,任何一个类只会和一个logger对应,要么是定义的logger,要么是root,判断的关键在于找到这个logger,然后判断这个logger的appender和level。 --><root level="debug"><appender-ref ref="stdout" /><appender-ref ref="appLogAppender" /></root></configuration> 2、余额宝代码 package com.zhuguang.jack.controller;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import com.zhuguang.jack.service.OrderService;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ponseBody;@Controller@RequestMapping("/order")public class OrderController {/ @Description TODO @param @return 参数 @return String 返回类型 @throws 模拟银行转账 userID:转账的用户ID amount:转多少钱/@AutowiredOrderService orderService;@RequestMapping("/transfer")public @ResponseBody String transferAmount(String userId, String amount) {try {orderService.updateAmount(Integer.valueOf(amount), userId);}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transferAmount failed===================";}return "===============================transferAmount successfull===================";} } 消息监听器 package com.zhuguang.jack.listener;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import com.zhuguang.jack.service.OrderService;import org.slf4j.Logger;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client.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Transactional;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import javax.jms.JMSException;import javax.jms.Message;import javax.jms.MessageListener;import javax.jms.ObjectMessage;@Service("queueMessageListener")public class QueueMessageListener implements MessageListener {private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getClass());@AutowiredOrderService orderService;@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Override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essage) {if (message instanceof ObjectMessage) {ObjectMessage objectMessage = (ObjectMessage) message;try {com.zhuguang.jack.bean.Message message1 = (com.zhuguang.jack.bean.Message) objectMessage.getObject();String userId = message1.getUserId();int count = orderService.queryMessageCountByUserId(userId);if (count == 0) {orderService.updateAmount(message1.getAmount(), message1.getUserId());orderService.insertMessage(message1.getUserId(), message1.getMessageId(), message1.getAmount(), "ok");} else {logger.info("异常转账");}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createRestTemplate();JSONObject jo = new JSONObject();jo.put("messageId", message1.getMessageId());jo.put("respCode", "OK");String url = "http://jack.bank_a.com:8080/alipay/order/callback?param="+ jo.toJSONString();restTemplate.getForObject(url,null);} catch (JMS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异常");} }}public RestTemplate createRestTemplate() {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 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 = new 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setConnectTimeout(3000);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setReadTimeout(2000);return new RestTemplate(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 } package com.zhuguang.jack.service;public interface OrderService {public void updateAmount(int amount, String userId);public int queryMessageCountByUserId(String userId);public int insertMessage(String userId,String messageId,int amount,String status);} package com.zhuguang.jack.service;import org.slf4j.Logger;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client.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JdbcTemplate;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Transactional;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Service@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public class Ord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OrderService {private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getClass());@Autowired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更新数据库表,把账户余额减去amountd/@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Amount(int amount, String userId) {//1、农业银行转账3000,也就说农业银行jack账户要减3000String sql = "update account set amount = amount + ?,update_time=now() where user_id = ?";int count = jdbcTemplate.update(sql, new Object[] {amount, userId});if (count != 1)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订单创建失败,农业银行转账失败!");} }public RestTemplate createRestTemplate() {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 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 = new 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setConnectTimeout(3000);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setReadTimeout(2000);return new RestTemplate(simpleClientHttpRequestFactory);}@Overridepublic int queryMessageCountByUserId(String messageId) {String sql = "select count() from message where message_id = ?";int count = jdbcTemplate.queryForInt(sql, new Object[]{messageId});return count;}@Overridepublic int insertMessage(String userId, String message_id,int amount, String status)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message(user_id,message_id,amount,status) values(?,?,?)";int count = jdbcTemplate.update(sql, new Object[]{userId, message_id,amount, status});if(count == 1) {logger.info("Ok");}return count;} } activemq.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xmlns:amq="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xmlns:jm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xmlns:mv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4.1.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4.1.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mvc/spring-mvc-4.1.xsd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spring-jms-4.1.xsd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activemq-core-5.12.1.xsd"><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zhuguang.jack" /><mvc:annotation-driven /><amq:connectionFactory id="amqConnectionFactory"brokerURL="tcp://192.168.88.131:61616"userName="system"password="manager" /><!-- 配置JMS连接工长 --><bean id="connectionFactory"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nnection.CachingConnectionFactory"><constructor-arg ref="amq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sessionCacheSize" value="100" /></bean><!-- 定义消息队列(Queue) --><bean id="demoQueue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Queue"><!-- 设置消息队列的名字 --><constructor-arg><value>zg.jack.queue</value></constructor-arg></bean><!-- 显示注入消息监听容器(Queue),配置连接工厂,监听的目标是demoQueueDestination,监听器是上面定义的监听器 --><bean id="queueListenerContai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listener.DefaultMessageListenerContainer"><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destination" ref="demoQueueDestination" /><property name="messageListener" ref="queueMessageListener" /></bean><!-- 配置JMS模板(Queue),Spring提供的JMS工具类,它发送、接收消息。 --><bean id="jmsTemplat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re.JmsTemplate"><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defaultDestination" ref="demoQueueDestination" /><property name="receiveTimeout" value="10000" /><!-- true是topic,false是queue,默认是false,此处显示写出false --><property name="pubSubDomain" value="false" /></bean></beans> OK~~~~~~~~~~~~大功告成!!!, 如果大家觉得满意并且对技术感兴趣请加群:171239762, 纯技术交流群,非诚勿扰。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uoyang_java/article/details/84953241。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4-16 22:34:52
499
转载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sudo command
- 以管理员权限执行命令。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