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分布式环境下Datax处理大数据查询超时...]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Apache Pig
... Pig是一个开源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它提供了一种高级的、类似于SQL的查询语言——Pig Latin,用于简化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和分析。用户可以使用Pig Latin编写脚本,然后Pig将这些脚本转换为一系列MapReduce作业,在Hadoop集群上执行,从而实现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过滤、排序、聚合等操作。 YARN (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 , YARN是Hadoop 2.x版本引入的核心组件,全称为“又一个资源协调者”,是一种先进的资源管理和调度系统。在Hadoop生态系统中,YARN负责管理整个集群的计算资源(如CPU、内存),并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动态分配资源,确保多个任务能够公平、高效地共享集群资源。 资源分配错误(Resource Allocation Error) , 在大数据处理场景下,资源分配错误是指当某个应用程序(如Apache Pig作业)向资源管理系统(如YARN)请求计算资源时,由于当前集群可用资源不足以满足该请求,导致作业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行的一种错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YARN会返回一个资源分配错误信息,提示管理员需要调整资源配置或优化作业需求,以适应集群现有的资源限制。
2023-03-26 22:00:44
506
桃李春风一杯酒-t
Go Iris
...够安全地完成所有正在处理的请求后再退出程序,这就是所谓的“优雅停机”。这篇内容,咱们打算借助Go语言里的Iris Web框架,实实在在地探索并且动手实践一下如何把那个特性给整出来。 1. 什么是Graceful Shutdown? Graceful Shutdown,顾名思义,即“优雅的关闭”,是指当Web服务器接收到系统终止信号时,它不会立即停止运行,而是会等待所有正在进行的HTTP请求完成后再结束进程。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让大家使用得舒舒服服的,又能确保数据安全无虞,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或者变得七零八落。 2. Go Iris简介 Go Iris是一个高性能、轻量级且功能丰富的Go Web框架,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易用性而受到广大开发者的喜爱。它内置支持Graceful Shutdown,让我们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特性。 3. 使用Go Iris实现Graceful Shutdown 3.1 设置监听系统信号 在Go中,我们可以使用os/signal包来捕获操作系统的终止信号,如SIGINT(Ctrl+C)或者SIGTERM。下面是一个基本示例: go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kataras/iris/v12" "os" "os/signal" "syscall" ) func main() { app := iris.New() // ... 这里添加你的路由和中间件配置... // 启动服务器 server := app.Run(iris.Addr(":8080")) // 监听系统信号 sigCh := make(chan os.Signal, 1) signal.Notify(sigCh,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 等待信号 <-sigCh // 停止服务器,执行Graceful Shutdown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5time.Second) // 可以设置一个超时时间 defer cancel() if err := server.Shutdown(ctx); err != nil { log.Fatalf("Server shutdown failed: %v", err) } fmt.Println("Server has gracefully stopped.") } 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启动了一个Iris应用并监听8080端口。接着,我们创建了一个通道用于接收操作系统发出的终止信号。当你给程序发送SIGINT或者SIGTERM信号的时候,我们就会启动一个小操作,也就是调用server.Shutdown()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呢,就像一位耐心的管理员,会一直等到所有正在热闹忙碌的连接都圆满完成后,才轻轻把服务器的小门关上,让它安全地停止运行。 3.2 Graceful Shutdown的工作原理 在调用Shutdown方法后,Iris会开始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等待当前所有的活跃请求处理完毕。如果有些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没搞定,那么服务器就会果断地“啪”一下关掉自己,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服务不会一直卡在那里不动弹,无休止地挂着。 思考与探讨: - 考虑到实际生产环境,你可能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调整context.WithTimeout的超时时间。 - 对于资源释放和清理工作,可以在Shutdown之后添加自定义逻辑,确保在服务器关闭前完成所有必要的清理任务。 总结起来,在Go Iris中实现Graceful Shutdown非常简单,只需要几行代码即可实现。这种优雅停机的方式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也体现了对用户请求的尊重和对服务质量的承诺。所以,在构建高可用性的Web服务时,充分理解和利用Graceful Shutdown机制至关重要。
2023-02-05 08:44:57
478
晚秋落叶
Hibernate
...的世界里能够轻松地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你知道吗,这家伙还有个不显眼的绝招,那就是能呼唤出存储过程,这简直就是给我们的编程工作开了个超方便的小灶,让效率和灵活性嗖嗖地上升!嘿伙计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在Hibernate这个大家伙里顺溜地玩转存储过程,让代码既高效又酷炫! 二、什么是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预先编写并保存在数据库中的SQL语句集合,它们可以接受参数,执行复杂的逻辑,并返回结果。你知道吗,存储过程就像是个超级小巧的魔术盒,它能把数据压缩得嗖嗖的,这样咱们的网络传输就能快上好几倍,而且还能让那些复杂的业务规则保持得井井有条,就像拆箱游戏一样,每个步骤都清晰明了。 三、在Hibernate中调用存储过程 1. 创建存储过程 在MySQL中,一个简单的存储过程示例如下: sql CREATE PROCEDURE sp_GetUsers (IN username VARCHAR(50)) BEGIN SELECT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END; 2. 使用Hibernate调用存储过程 在Hibernate中,我们需要通过Query接口或者Session对象来执行存储过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java @Autowired privat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public List getUsers(String username) { String hql = "CALL sp_GetUsers(:username)"; Query query = 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createQuery(hql); query.setParameter("username", username); return query.list(); } 四、存储过程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1. 性能优化 存储过程在数据库内部执行,避免了每次查询时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提高了效率。 2. 安全性 存储过程可以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保护敏感数据。 3. 业务逻辑封装 对于复杂的业务操作,如审计、报表生成等,存储过程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五、存储过程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使用 虽然存储过程有其优势,但过多的数据库操作可能会导致代码耦合度增加,维护困难。 2. 参数类型映射 确保传递给存储过程的参数类型与定义的参数类型一致,否则可能导致异常。 六、总结与展望 Hibernate的存储过程功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操作手段,使得我们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时更加得心应手。然而,就像任何工具一样,合理使用才是关键。一旦摸透了存储过程的门道,嘿,那用Hibernate这家伙就能如虎添翼啦!不仅能让你的应用跑得飞快,还能让代码维护起来轻松愉快,就像是给车加满了油,顺畅无比。 最后,记住,编程就像烹饪,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Hibernate就像那个神奇的调味料,给我们的编程世界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活力,让代码不再单调乏味。
2024-04-30 11:22:57
521
心灵驿站
Logstash
...进一步探索日志管理和数据分析工具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近期,Elastic公司发布了Logstash 8.0版本,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对现有插件功能的增强和新插件的引入,以满足用户更多样化的数据传输需求。例如,新增了对云存储服务如AWS S3、Azure Blob Storage等更深度的支持,使得用户能够便捷地将处理后的数据直接输出至云端。 此外,开源社区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与Logstash兼容的第三方插件,以解决特定场景下的输出目标适配问题。比如,开源项目“logstash-output-http-request”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HTTP输出方式,允许用户自定义请求头、认证信息以及其他高级特性,增强了Logstash与各类API接口对接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实时流处理和大数据分析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采用Kafka或Apache NiFi作为Logstash之外的数据传输中间层,以实现更高效、可靠且可扩展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这些工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输出目标兼容性问题,还为企业提供了构建复杂数据管道架构的可能性。 总之,针对Logstash输出插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持续关注相关工具的更新迭代以及开源社区的创新实践,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选择最佳的数据传输策略,是提升日志管理及数据分析效率的关键所在。
2023-11-18 22:01:19
304
笑傲江湖-t
转载文章
...务器领域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深入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近期,开源社区对Linux内核进行了一系列更新优化,例如在5.10版内核中强化了安全性,增加了对新型硬件的支持,并优化了性能表现。对于Linux用户管理,最新的身份验证框架如systemd-homed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安全的用户数据存储方案。此外,针对定时任务调度crontab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有开发者提出新的项目如cronio,旨在提供可视化管理和更精细的权限控制。 在文件管理系统方面,Btrfs和ZFS等高级文件系统凭借其数据完整性检查、快照功能和高效的存储池管理机制吸引了更多关注。同时,随着容器技术的发展,Linux在Docker和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平台上的应用也催生出许多针对容器环境的文件管理策略和最佳实践。 在信息安全层面,除了传统的防火墙配置和SSL/TLS加密设置,新近发布的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技术正逐渐被用于实现更细粒度的网络监控和防护。此外,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Linux基金会发起了“开源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旨在提升开源软件从开发到部署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性。 至于包管理方面,虽然RPM和Yum仍然是Red Hat系列Linux发行版的核心组件,但Debian和Ubuntu家族的APT以及Arch Linux的Pacman等包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现代软件生态快速迭代的需求。同时,像Flatpak和Snap这样的跨Linux发行版的通用包格式也正在改变软件分发格局。 总之,Linux世界日新月异,无论是系统架构、核心服务还是外围工具都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对于Linux的学习者而言,跟踪最新发展动态,结合经典理论知识,方能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运维能力和技术水平。
2023-02-08 09:55:12
292
转载
Flink
...k,作为一款开源的流处理和批处理大数据框架,以其高效、灵活的特点深受开发者喜爱。实际上,很多工程师都非常关心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拥有大量机器的集群环境下,巧妙地借助YARN(这个资源协商小能手)来把Flink任务部署得妥妥当当,同时又能把各种资源调配管理得井井有条。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Flink on YARN的部署方式,并通过实例代码揭示其背后的资源配置策略。 2. Flink on YARN部署初探 2.1 部署原理 当我们选择在YARN上运行Flink时,实质上是将Flink作为一个YARN应用来部署。YARN就像个大管家,它会专门给Flink搭建一个叫做Application Master的“指挥部”。这个“AM”呢,就负责向YARN这位资源大佬申请干活所需要的“粮草物资”,然后根据Flink作业的具体需求,派遣出一队队TaskManager“小分队”去执行实际的计算任务。 bash 启动Flink作业在YARN上的Application ./bin/flink run -m yarn-cluster -yn 2 -ys 1024 -yjm 1024 -ytm 2048 /path/to/your/job.jar 上述命令中,-yn指定了TaskManager的数量,-ys和-yjm分别设置了每个容器的内存大小和Application Master的内存大小,而-ytm则定义了每个TaskManager的内存大小。 2.2 配置详解 - -m yarn-cluster 表示在YARN集群模式下运行Flink作业。 - -yn 参数用于指定TaskManager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并发负载。 - -ys、-yjm 和 -ytm 则是针对YARN资源的细致调控,确保Flink作业能在合理利用集群资源的同时,避免因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性能瓶颈或OOM问题。 3. 资源管理策略揭秘 3.1 动态资源分配 Flink on YARN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即在作业执行过程中,根据当前负载情况自动调整TaskManager的数量。这种策略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在应对实时变化的工作负载时表现突出。 3.2 Slot分配机制 在Flink内部,资源被抽象为Slots,每个TaskManager包含一定数量的Slot,用来执行并行任务。在YARN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能够灵活掌控每个TaskManager能同时处理的任务量。具体来说,就是可以根据TaskManager内存的大小,还有咱们预先设置的slots数量,来精准调整每个TaskManager的承载能力,让它恰到好处地执行多个任务并发运行。 例如,在flink-conf.yaml中设置: yaml taskmanager.numberOfTaskSlots: 4 这意味着每个TaskManager将提供4个slot,也就是说,理论上它可以同时执行4个并发任务。 3.3 自定义资源请求 对于特殊的场景,如GPU密集型或者高CPU消耗的作业,我们还可以自定义资源请求,向YARN申请特定类型的资源。不过这需要YARN环境本身支持异构资源调度。 4. 结语 关于Flink on YARN的思考与讨论 理解并掌握Flink on YARN的部署与资源管理策略,无疑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大数据应用场景时更加游刃有余。不过同时也要留意,实际操作时咱们得充分照顾到业务本身的特性,还有集群当前的资源状况,像玩拼图一样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不断去微调、优化资源分配的方式,确保Flink能在YARN集群里火力全开,达到最佳效能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挠头琢磨、动手尝试、努力改进,这恰恰就是大数据技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就像一座满是挑战的山峰,但每当你攀登上去,就会发现一片片全新的风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惊喜。 通过以上的阐述和示例,希望你对Flink on YARN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更好地驾驭这一强大的工具。记住,技术的魅力在于实践,不妨现在就动手试一试吧!
2023-09-10 12:19:35
463
诗和远方
Go Iris
...s中,中间件是指一类处理HTTP请求的程序组件。它处于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器响应处理流程的中间环节,可以对所有或特定的HTTP请求进行拦截、修改或额外处理,例如身份验证、日志记录、错误处理等。在Go Iris中,中间件是其核心特性之一,通过注册中间件函数,开发者可以在请求到达实际处理逻辑之前或之后执行自定义操作。 HTTP服务器端错误 , 在HTTP协议中,服务器端错误通常指的是5XX系列的状态码,表示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遇到了无法完成请求的错误情况,如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内部服务器错误)、503 Service Unavailable(服务不可用)等。在Go Iris中,ServerError中间件就是用来捕获并处理这些由服务器自身引发的错误。 云原生 , 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论,它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来实现敏捷性、可伸缩性和可靠性。在云原生架构下,应用设计、开发、部署和运维都紧密围绕云环境的特点进行优化,包括但不限于容器化(如Docker)、微服务架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声明式API管理(如Kubernetes)以及服务网格技术(如Istio)。虽然文章中未深入探讨云原生与Go Iris错误处理的具体结合,但提及了服务网格技术如何支持全局错误处理和故障注入功能,展示了云原生技术对现代分布式系统错误管理的重要影响。
2023-12-19 13:33:19
411
素颜如水-t
MyBatis
...yBatis批量插入数据,MyBatis拦截器为何失效? 在Java开发的世界里,MyBatis作为一款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因其强大的灵活性和易用性而备受开发者喜爱。在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我们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小插曲。比如,当你兴冲冲地用MyBatis做批量插入时,却发现那个自定义的拦截器好像闹罢工了,压根没起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将带你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并通过实例代码来剖析其背后的原理及解决方案。 1. MyBatis拦截器简介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MyBatis拦截器的概念。在MyBatis这个工具里,拦截器就像是个灵活的小帮手,它玩的是一种全局策略设计模式的把戏。简单来说,就是在执行SQL映射语句这个关键步骤前后,咱们可以借助拦截器随心所欲地添加一些额外操作,让整个过程更加个性化和丰富化。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拦截器实现日志记录、权限验证、事务控制等功能。 java @Intercepts({@Signature(type = Executor.class, method = "update", args = {MappedStatement.class, Object.class})}) public class MyInterceptor implements Interceptor { // 拦截方法的具体实现... } 2. 批量插入数据与拦截器失效之谜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进行单条数据插入时,自定义的拦截器工作正常,但当切换到批量插入时(如标签中的foreach循环),拦截器似乎就失去了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批量插入示例: xml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VALUES ({item.column1}, {item.column2}) 以及对应的Java调用: java List itemList = ...; // 需要插入的数据列表 sqlSession.insert("batchInsert", itemList); 此时,如果你的拦截器是用来监听Executor.update()方法的,那么在批量插入场景下,MyBatis会优化执行过程,以减少数据库交互次数,直接一次性执行包含多组值的INSERT SQL语句,而非多次调用update()方法,这就导致了拦截器可能只在批处理的开始和结束时各触发一次,而不是对每一条数据插入都触发。 3. 解析与思考 所以,这不是拦截器本身的失效,而是由于MyBatis内部对批量操作的优化处理机制所致。在处理批量操作时,MyBatis可不把它当成一连串独立的SQL执行任务,而是视为一个整体的大更新动作。所以呢,我们在设计拦截器的时候,得把这个特殊情况给考虑进去。 4. 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修改拦截器逻辑:调整拦截器的实现方式,使其能够适应批量操作的特性。例如,可以在拦截器中检查SQL语句是否为批量插入,如果是,则获取待插入的所有数据,遍历并逐个执行拦截逻辑。 - 利用插件API:MyBatis提供了一些插件API,比如ParameterHandler,可以用来获取参数对象,进而解析出批量插入的数据,再在每个数据项上执行拦截逻辑。 java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Throwable { if (isBatchInsert(invocation)) { Object parameter = invocation.getArgs()[1]; // 对于批量插入的情况,解析并处理parameter中的每一条数据 for (Item item : (List) parameter) { // 在这里执行你的拦截逻辑 } } return invocation.proceed(); } private boolean isBatchInsert(Invocation invocation) { MappedStatement ms = (MappedStatement) invocation.getArgs()[0]; return ms.getId().endsWith("_batchInsert"); } 总之,理解MyBatis的工作原理以及批量插入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试和解决这类看似“拦截器失效”的问题。通过巧妙地耍弄和微调拦截器的逻辑设置,我们能够确保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场景,拦截器都能妥妥地发挥它的本职功能,真正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2023-07-24 09:13:34
114
月下独酌_
VUE
...行效率,特别是在图形处理、大数据计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例如,Evan You(Vue.js创始人)在2021年的VueConf上分享了关于Vue与WebAssembly结合的可能性,预示着未来Vue可能在高性能应用场景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级项目需求,Vue生态下的状态管理库Vuex和路由库Vue Router也不断推陈出新,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与优化体验。例如,Vuex 4引入模块化API,允许开发者更加灵活地组织和管理复杂的状态数据;Vue Router则持续优化动态路由匹配与懒加载策略,确保单页面应用的高效加载和流畅切换。 综上所述,掌握Vue.js基础与实战的同时,紧跟Vue及周边生态工具的最新发展动态,将有助于开发者应对快速变化的前端开发领域挑战,构建出更具竞争力的Web产品。
2023-07-21 13:11:18
62
岁月如歌
Consul
...构 , 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将单一应用程序拆分为一组小的、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在Consul中,微服务架构下的每个服务都需要正确配置环回IP以确保它们能在内部网络中互相发现和通信,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服务发现 , 在分布式系统中,服务发现是指服务之间的自动查找过程,使得客户端能够找到并连接到提供所需服务的服务器。Consul作为服务发现平台,通过环回IP帮助管理各个节点的服务注册和发现,确保服务间的高效通信。 机器学习算法 , 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输入和模式识别来自动学习并改进预测模型。Consul 2.0中的机器学习应用可能指其在预测和优化服务流量路径方面的功能,利用算法分析历史数据,以减少网络延迟和提高整体服务性能。 容器原生网络(CNM) , 一种由Docker等容器平台推动的网络模型,专注于简化容器间的网络配置。Consul 2.0支持CNM,意味着它可以直接与容器网络集成,使得服务发现更为直观和便捷,尤其适用于容器化应用的部署和管理。 零信任原则 , 网络安全策略,假设所有网络连接都是潜在威胁,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请求者是可信的。Consul 2.0加强的零信任原则在服务发现中意味着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服务请求才能被授权访问,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2024-06-07 10:44:53
453
梦幻星空
Linux
...统服务启动失败问题的处理方法也在不断优化。例如,在最新的Systemd版本中,新增了更详尽的服务状态报告以及实时日志跟踪功能,这使得运维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快速地定位到服务启动失败的具体原因。 此外,资源限制问题不仅涉及硬件资源(如内存、CPU、磁盘空间),还可能涉及到软件层面,比如进程数限制、文件句柄数上限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查阅系统参数并适当调整sysctl配置或limits.conf文件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容器化技术日益普及,当在Docker或Kubernetes环境中遇到服务启动问题时,还需要考虑镜像构建是否正确、容器运行时资源配置是否充足等因素。 另一方面,为了预防服务依赖引发的问题,现代Linux服务管理倡导明确和严格的依赖声明,利用Systemd的单元依赖特性确保服务启动顺序合理。同时,结合使用集中式日志管理系统(如ELK Stack)收集和分析服务日志,可以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和故障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针对Linux系统服务启动失败的问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关注新的工具与解决方案,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运维场景,切实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3-06-29 22:15:01
159
灵动之光
HTML
...浏览器端存储持久化的数据。这些数据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即使在浏览器关闭后也能保留,直到通过代码明确删除或用户清理浏览器缓存和数据。在文章中,localStorage被用于保存用户的登录状态和购物车商品信息等场景。 sessionStorage , sessionStorage是另一种HTML5提供的客户端存储技术,与localStorage相似,但其数据生命周期限制在浏览器的一个会话窗口内。这意味着当用户关闭包含该网站标签页或浏览器时,存储在sessionStorage中的数据将被自动清除。在文中,sessionStorage被比喻为临时便签,用于说明其数据只在当前会话期间有效的特点。 IndexedDB , IndexedDB虽然未在原文中直接提及,但在讨论HTML5本地存储解决方案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概念。IndexedDB是一种低级的、基于事务的数据库系统,允许在浏览器环境中存储大量结构化数据(包括文件和二进制大对象)。相较于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IndexedDB支持更多的数据操作,如索引、查询和版本控制,适用于需要更复杂数据管理功能的Web应用。
2023-08-20 09:34:37
515
清风徐来_t
Saiku
OLAP(在线分析处理) , OLAP是一种数据处理技术,专为复杂的业务分析和多维度数据分析而设计。在Saiku等工具中,它支持用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深入探索和理解大规模数据集,实现对数据的快速查询、报表生成、切片、钻取等功能,以满足决策支持、商业智能应用的需求。 多维数据集 , 多维数据集是OLAP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将数据组织成多个维度的方式进行存储和展示。在本文语境中,一个维度如时间或地理可以包含多个级别(如年、季、月),而一个多维数据集则是由这些维度及其层级结构组合而成的一个数据立方体,便于用户从不同视角高效地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检索。 维度 , 在商业智能和数据仓库领域,维度是指用于描述和分类业务对象的各种属性或特征,例如时间维度、地理维度、产品维度等。维度提供了一种观察和理解业务数据的不同视角,通过定义层次结构和关联事实表,在多维模型中发挥着筛选和聚合事实数据的关键作用,帮助分析师更好地洞察业务状况和趋势。在Saiku的Schema Workbench中,用户可以创建和设计维度以构建适合特定业务需求的数据模型。
2023-09-29 08:31:19
61
岁月静好
Struts2
...那些配置信息,比如说数据库连接串啊,邮件服务器地址之类的。今天我们来聊聊怎么正确加载那些properties文件。 2. 理解问题 在开发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错误信息:“Could not load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file: config.properties”。这可能是因为你的程序找不到那个properties文件,或者是文件路径搞错了。 2.1 文件路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文件路径是否正确。在Struts2中,properties文件通常放在项目的src/main/resources目录下。要是你把文件随便放到其他地方,比如直接扔到src/main/java目录里,找起来可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代码示例: 假设我们的config.properties文件应该放在src/main/resources目录下。我们可以这样编写一个简单的Action类来读取这个文件: java package com.example;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Support;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public class Config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 private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public String execute() throws Exception {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config.properties"); if (inputStream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ould not find config.properties file!"); } props.load(inputStream); return SUCCESS;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方法来获取资源流。如果文件不存在,会抛出异常。 2.2 文件编码问题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文件编码问题。确保你的properties文件用的是UTF-8编码,有些系统默认可不是这种编码。 代码示例: 你可以通过IDE的设置来修改文件的编码。例如,在IntelliJ IDEA中,右键点击文件,选择File Encoding,然后选择UTF-8。 3. 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问题的原因,接下来就来谈谈具体的解决办法。 3.1 检查文件路径 最简单的方法是检查文件路径是否正确。确保文件确实存在于src/main/resources目录下,并且没有拼写错误。 代码示例: 如果你不确定文件路径是否正确,可以在控制台打印出文件路径进行检查: java System.out.println(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config.properties").getPath()); 这段代码会输出文件的实际路径,帮助你确认文件是否存在以及路径是否正确。 3.2 验证文件编码 如果文件路径没有问题,那么可能是文件编码问题。确保你的properties文件是以UTF-8编码保存的。 代码示例: 如果你是在Eclipse中开发,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更改文件编码: 1. 右键点击文件 -> Properties。 2. 在Resource选项卡下找到Text file encoding。 3. 选择Other,然后选择UTF-8。 3.3 使用Spring集成 如果你的应用使用了Spring框架,可以考虑将properties文件作为Spring Bean来管理。这样一来,不仅能轻松地用在其他的Bean里,还能统一搞定配置文件的加载呢。 代码示例: 在Spring配置文件中添加如下配置: xml classpath:config.properties 然后在其他Bean中可以直接引用配置属性: java @Autowired private Environment env; public void someMethod() { String dbUrl = env.getProperty("db.url"); // ... } 4.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你应该能够解决“Could not load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file: config.properties”这个问题。其实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要细心排查每一个可能的原因。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编程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别担心会犯错,也别害怕遇到难题。多动脑筋,多动手试试,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加油,我们一起前行!
2025-02-19 15:42:11
57
翡翠梦境
ClickHouse
...lickHouse的数据压缩算法选择与适用场景 1. 引言 ClickHouse,这个高性能列式数据库系统,因其在大数据处理领域的卓越性能和灵活性而备受瞩目。其中一个关键特性就是其对数据存储的高效压缩能力。这次,咱要来好好唠一唠ClickHouse里那些五花八门的数据压缩大法,并且会结合实际的使用场景,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解读。这样一来,大家就能轻松掌握如何根据自家业务需求的不同,选出最适合的那个压缩策略啦! 2. ClickHouse 数据压缩算法概览 ClickHouse支持多种数据压缩算法,包括LZ4、ZSTD、ZLIB等。这些算法各有特点,在压缩率、压缩速度以及解压速度等方面表现各异: - LZ4:以其超高的压缩和解压速度著称,特别适合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但相对牺牲了部分压缩率。 sql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id Int64, data String) ENGINE = MergeTree ORDER BY id SETTINGS compression = 'lz4'; - ZSTD:在压缩效率和速度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场景,尤其是对于需要兼顾存储空间和查询速度的需求时。 sql CREATE TABLE test_table_zstd (id Int64, data String) ENGINE = MergeTree ORDER BY id SETTINGS compression = 'zstd'; - ZLIB:虽然压缩率最高,但压缩和解压的速度相对较慢,适用于对存储空间极度敏感,且对查询延迟有一定容忍度的场景。 sql CREATE TABLE test_table_zlib (id Int64, data String) ENGINE = MergeTree ORDER BY id SETTINGS compression = 'zlib'; 3. 压缩算法的选择考量 3.1 实时性优先 如果你正在处理的是实时流数据,或者对查询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在线服务,LZ4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它的响应速度超快,无论是写入数据还是读取信息都能瞬间完成,就算同时有海量的请求涌进来,也能稳稳当当地一一处理,完全不在话下。 3.2 平衡型选择 对于大部分通用场景,ZSTD是一个很好的折中方案。这个家伙厉害了,它能够在强力压缩、节省存储空间的同时,还能保持飞快的压缩和解压速度,简直就是那些既要精打细算硬盘空间,又格外看重查询效率的应用的绝佳拍档! 3.3 存储优化优先 当存储资源有限,或者数据长期存储且访问频率不高的情况,可以选择使用ZLIB。尽管它在压缩和解压缩过程中消耗的时间较长,但是能够显著降低存储成本,为大型数据集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4. 探讨与实践 实践中,我们并不总是单一地选择一种压缩算法,而是可能在不同列上采用不同的压缩策略。比如,假如你有一堆超级重复的字段,像是状态码或者类别标签什么的,咱就可以考虑用那种压缩效果贼棒的算法;相反,如果碰到的是数字ID这类包含大量独一无二的值,或者是本身就已经很精简的数据类型,那咱们就该优先考虑选用那些速度飞快、不那么注重压缩率的压缩算法。 sql CREATE TABLE mixed_table ( id Int64, status_code LowCardinality(String) CODEC(ZSTD), unique_data String CODEC(LZ4), timestamp DateTime ) ENGINE = MergeTree ORDER BY timestamp; 总之,ClickHouse丰富的数据压缩选项赋予了我们针对不同场景灵活定制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尝试并优化,以期找到最适合自身业务特性的压缩策略。毕竟,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这就是ClickHouse的魅力所在——它总能让我们在海量数据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2023-03-04 13:19:21
416
林中小径
MyBatis
...XML映射文件来搞定数据库的各种操作,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这XML元素的顺序真是会让人挠头,特别是当你在编写那些复杂到让人眼花缭乱的查询语句时,真可能给你整点小麻烦出来。好嘞,那么在MyBatis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当我们遇到XML文件里元素顺序的“小插曲”时,究竟该如何漂亮又从容地解决它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手拉手,像解密宝藏一样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2. XML元素顺序的重要性 在MyBatis中,XML映射文件的结构和元素顺序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例如,、、、等标签需要在标签内按照实际需求有序排列。而每个标签内部的属性和子元素(如、、、等动态SQL标签)同样有严格的执行顺序。要是你不小心忽视了这些顺序规则,那就好比在做菜时乱放调料,不仅可能导致SQL语句这道“程序大餐”味道出错,还可能波及到整个业务逻辑的顺畅运转,让它没法正确执行。3. 实际案例分析与代码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需求,根据用户类型的不同进行条件筛选查询。在MyBatis的XML映射文件中,我们可能会这样编写:xml SELECT FROM users type = {type} AND name LIKE CONCAT('%', {name}, '%') 在这个例子中,标签的顺序非常重要,因为SQL语句是按顺序拼接的。如果咱把第二个标签调到第一个位置,那么碰上只有name参数的情况,生成的SQL语句可能就会“调皮”地包含一个还没定义过的type字段,这样一来,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可就要“尥蹶子”,抛出异常啦。 4. 处理XML元素顺序问题的策略 - 理解并遵循MyBatis文档规定:首先,我们需要深入阅读并理解MyBatis官方文档中关于XML映射文件元素顺序的说明,确保我们的编写符合规范。 - 合理组织SQL语句结构:对于含有多个条件的动态SQL,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条件判断的逻辑清晰,以便于理解和维护元素顺序。 - 利用注释辅助排序:可以在XML文件中添加注释,对各个元素的功能和顺序进行明确标注,这对于多人协作或者后期维护都是非常有益的。 - 单元测试验证:编写相应的单元测试用例,覆盖各种可能的输入情况,通过实际运行结果来验证XML元素顺序是否正确无误。 5. 结论与思考 虽然MyBatis中的XML元素顺序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开发者,咱们可不能光有硬邦邦的编程底子,更得在那些不起眼的小节上下足功夫。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实际上常常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咱们得多留个心眼儿,好好地把它们给摆平喽!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里,不仅实实在在地操练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还让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劲头儿。因此,让我们一起在MyBatis的探索之旅中,更加注重对XML元素顺序的把握,让代码变得更加健壮和可靠!
2023-08-16 20:40:02
198
彩虹之上
Nacos
...。 总的来说,在现代分布式系统中,正确处理配置服务的访问控制与密码策略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通过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最佳实践,结合文中所述的具体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类似Nacos密码修改后服务启动失败这类问题,实现更加稳健的微服务运维管理。
2024-01-03 10:37:31
120
月影清风_t
Tornado
...ng I/O)是一种处理模式,它允许程序在执行读写操作时无需等待数据准备好或传输完成。在Tornado框架中,服务器不会因为等待某个客户端的响应而暂停服务其他客户端,而是立即返回并处理其他任务,当先前的I/O操作准备就绪时,通过事件循环机制来通知程序进行后续处理。这种模型使得Tornado能够高效地服务于大量并发连接,尤其是在实时应用程序和高并发HTTP请求场景下。 事件驱动编程(Event-Driven Programming,EDP) , 这是一种编程范式,其核心特点是程序的执行流程由事件触发决定,而非传统的线性顺序执行。在Tornado中,事件驱动编程表现为服务器持续监听并响应各种网络事件,如新的连接请求、数据接收完毕等。一旦发生这些事件,相应的回调函数将被调用以处理该事件,从而实现异步操作,提升系统并发处理能力。 RESTful API ,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RESTful API则是基于此风格设计的应用程序接口。它利用HTTP协议的各个方法(如GET、POST、PUT、DELETE等)对应不同的资源操作,使API易于理解、使用和扩展。在本文中提到,Tornado可以用来开发高性能的RESTful API服务,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通过Tornado构建一套符合REST原则的Web服务,让其他应用程序通过HTTP请求获取、修改资源信息,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无缝集成与交互。
2023-05-22 20:08:41
63
彩虹之上-t
Kibana
...ana作为一款卓越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而不断提升。近期,Elastic公司(Kibana背后的研发团队)发布了Kibana 8.0版本,该版本进一步强化了其机器学习和异常检测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更智能地进行实时数据分析与监控,尤其在运维监控、业务分析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展现出更强的应用潜力。 实际案例中,某大型电商平台通过升级至Kibana 8.0,有效提升了其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洞察力,借助自定义查询和过滤器,不仅实现了精准营销,还优化了用户体验。同时,结合实时监控功能,平台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流量突增、服务器负载过高等潜在问题,保障了服务稳定性。 此外,Kibana也正在成为政府、医疗、金融等行业进行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辅助工具。例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相关部门利用Kibana对海量疫情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深度挖掘,迅速识别疫情传播趋势和高风险区域,为科学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总结而言,Kibana凭借其强大的实时分析能力和直观的可视化效果,在各行各业的数据挖掘实践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并随着技术迭代更新,其功能和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深化,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023-06-10 18:59:47
306
心灵驿站-t
Nacos
...一下解决这个小麻烦的方法。 二、问题复现 在实际项目中,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当我尝试修改Nacos的登录密码后,发现无法正常启动服务。我试遍了各种招数,像重启服务器啦,重新安装部署应用什么的,但遗憾的是,这些都没能搞定这个问题。最后,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问题分析 那么,为什么修改Nacos的密码会导致服务无法启动呢?这是因为Nacos在启动时会自动检测用户的登录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本地的配置文件中。当你改了密码之后,Nacos这个小家伙就会屁颠屁颠地用新密码去打开配置文件。不过呢,配置文件里还记着旧密码,这下旧密码就不管用了,于是乎,服务也就启动不了啦,就像你拿着过期的钥匙开不了新锁一样。 四、解决方案 知道了问题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解决办法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Nacos在哪里保存了用户的登录信息。这通常可以在Nacos的配置文件中找到。在本文中,我们将假设你的Nacos使用的是MySQL作为其数据存储。 在Nacos的配置文件application.properties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 css spring.datasourc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nacos?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UTC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nacos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nacos 这里可以看到,Nacos的登录信息(用户名和密码)被保存在了MySQL数据库中,其中数据库的名字为nacos,用户名和密码分别为nacos。因此,我们需要先在MySQL中更新这两个用户的信息。 五、操作步骤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如何在MySQL中更新Nacos的登录信息。 1. 登录到MySQL服务器,然后选择名为nacos的数据库。 python mysql -u root -p use nacos; 2. 修改用户名和密码。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用户名改为new-nacos,密码改为new-nacos-password。 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new-nacos-password' where username='nacos'; update user set authentication_string='MD5(new-nacos-password)' where username='new-nacos'; 3. 最后,我们需要刷新MySQL的权限表,以便让Nacos能够正确地识别新的用户名和密码。 bash flush privileges; 六、测试验证 完成上述步骤后,我们就可以尝试重新启动Nacos服务了。要是顺顺利利的话,你现在应该已经成功登录到Nacos的控制台了,而且你改的新密码也妥妥地生效啦! 七、总结 总的来说,Nacos修改密码后服务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只需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了。不过,你要知道,每个人的环境和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可能会遇到些微不同的情况。如果你在尝试上述步骤的过程中遇到了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我所能为你提供帮助。
2023-06-03 16:34:08
184
春暖花开_t
转载文章
...勤提醒等,还能够结合大数据分析提供出勤统计报表、劳动力效能分析等增值服务。 例如,阿里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集成了先进的面部识别技术,将考勤机与云端数据同步,实现了无接触式的高效打卡体验,并且支持远程办公场景下的虚拟签到。此外,该系统还能与其他业务模块深度集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视图,助力优化企业运营策略。 深入探讨考勤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数据隐私保护法规日益严格,如何确保考勤数据的安全存储与传输成为业界焦点。一些厂商开始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考勤信息不可篡改,保障员工隐私权益。 总的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考勤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正不断突破边界,从单一的硬件接入转变为云服务+AI赋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更强大、安全且便捷的考勤管理方式。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类似JACOB这样的中间件工具,对于整合不同平台资源,实现多元化的企业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3-03-31 22:17:40
215
转载
Redis
...款高性能、内存键值型数据库,其卓越的响应速度和高效的处理能力使其在缓存、会话存储、队列服务等领域广受欢迎。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进一步优化Redis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和性能表现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实例代码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践。 1. 合理配置Redis服务器参数 (1)调整内存分配策略 Redis默认使用jemalloc作为内存分配器,对于不同的工作负载,可以适当调整jemalloc的相关参数以优化内存碎片和分配效率。例如,可以通过修改redis.conf文件中的maxmemory-policy来设置内存淘汰策略,如选择LRU(最近最少使用)策略: bash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2)限制客户端连接数 过多的并发连接可能会导致Redis资源消耗过大,降低响应速度。因此,我们需要合理设置最大客户端连接数: bash maxclients 10000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数值。 2. 使用Pipeline和Multi-exec批量操作 Redis Pipeline功能允许客户端一次性发送多个命令并在服务器端一次性执行,从而减少网络往返延迟,显著提升性能。以下是一个Python示例: python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pipe = r.pipeline() for i in range(1000): pipe.set(f'key_{i}', 'value') pipe.execute() 另外,Redis的Multi-exec命令用于事务处理,也能实现批量操作,确保原子性的同时提高效率。 3. 数据结构与编码优化 Redis支持多种数据结构,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能极大提高查询效率。比如说,如果我们经常要做一些关于集合的操作,像是找出两个集合的交集啊、并集什么的,那这时候,我们就该琢磨着别再用那个简单的键值对(Key-Value)了,而是考虑选用Set或者Sorted Set,它们在这方面更管用。 python 使用Sorted Set进行范围查询 r.zadd('sorted_set', {'user1': 100, 'user2': 200, 'user3': 300}) r.zrangebyscore('sorted_set', 150, 350) 同时,Redis提供了多种数据编码方式,比如哈希表的ziplist编码能有效压缩存储空间,提高读写速度,可通过修改hash-max-ziplist-entries和hash-max-ziplist-value进行配置。 4. 精细化监控与问题排查 定期对Redis服务器进行性能监控和日志分析至关重要。Redis自带的INFO命令能提供丰富的运行时信息,包括内存使用情况、命中率、命令统计等,结合外部工具如RedisInsight、Grafana等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及时发现潜在性能瓶颈。 当遇到性能问题时,我们要像侦探一样去思考和探索:是由于内存不足导致频繁淘汰数据?还是因为某个命令执行过于耗时?亦或是客户端并发过高引发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逐步改善Redis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和性能表现。 总结来说,优化Redis服务器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其内部机制,合理配置参数,巧妙利用其特性,以及持续关注和调整系统状态。让我们一起携手,打造更为迅捷、稳定的Redis服务环境吧!
2023-11-29 11:08:17
237
初心未变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uptime
-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及负载信息。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