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Logstash filter插件实现多...]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DorisDB
...键或构建Bloom Filter索引,可以大幅提升查询性能。 sql -- 创建包含主键的表 CREATE TABLE my_table ( user_id INT PRIMARY KEY, ... ); - 分区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分布特性,合理设计分区策略至关重要。比如,咱们可以按照时间段给数据分区,这样做的好处可多了。首先呢,能大大减少需要扫描的数据量,让查询过程不再那么费力;其次,还能巧妙地利用局部性原理,就像你找东西时先从最近的地方找起一样,这样就能显著提升查询的效率,让你的数据查找嗖嗖快! sql -- 按天分区 CREATE TABLE my_table ( ... ) PARTITION BY RANGE (dt) ( PARTITION p20220101 VALUES LESS THAN ("2022-01-02"), PARTITION p20220102 VALUES LESS THAN ("2022-01-03"), ... ); 4. 优化策略二 SQL查询优化 - 避免全表扫描:尽量在WHERE子句中指定明确的过滤条件,利用索引加速查询。例如,假设我们已经为user_id字段创建了索引,那么以下查询会更高效: sql SELECT FROM my_table WHERE user_id = 123; - 减少数据传输量:只查询需要的列,避免使用SELECT 。同时,合理运用聚合函数和分组,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排序。 sql -- 只查询特定列,避免全表扫描 SELECT user_name, email FROM my_table WHERE user_id = 123; -- 合理运用GROUP BY和聚合函数 SELECT COUNT(), category FROM my_table GROUP BY category; 5. 优化策略三 系统配置调优 DorisDB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参数供用户调整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需求。比方说,你可以通过调节max_scan_range_length这个参数,来决定每次查询时最多能扫描多少数据范围,就像控制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范围那样。再者,通过巧妙调整那些和内存相关的设置,就能让服务器资源得到充分且高效的利用,就像精心安排储物空间,让每个角落都物尽其用。 6. 结语 优化DorisDB的SQL查询性能是一个综合且持续的过程,需要结合业务特点和数据特征,从表结构设计、查询语句编写到系统配置调整等多个维度着手。每个环节都需细心打磨,才能使DorisDB在大数据洪流中游刃有余,提供更为出色的服务。每一次对DorisDB的优化,都是我们携手这位好伙伴,一起摸爬滚打、不断解锁新技能、共同进步的重要印记。这样一来,咱的数据分析之路也能走得更顺溜,效率嗖嗖往上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快呢!
2023-05-07 10:47:25
500
繁华落尽
转载文章
...元组时传入参数值】的方法。 2.2 基本使用 2.2.1 直接调用 以下以三元组为例,部分源码如下: package org.javatuples;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import java.util.Iterator;import org.javatuples.valueintf.IValue0;import org.javatuples.valueintf.IValue1;import org.javatuples.valueintf.IValue2;/ <p> A tuple of three elements. </p> @since 1.0 @author Daniel Fernández/public final class Triplet<A,B,C> extends Tupleimplements IValue0<A>,IValue1<B>,IValue2<C>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877265551599483740L;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IZE = 3;private final A val0;private final B val1;private final C val2;public static <A,B,C> Triplet<A,B,C> with(final A value0, final B value1, final C value2) {return new Triplet<A,B,C>(value0,value1,value2);} 我们一般调用静态方法with,传入元组数据,创建一个元组。当然了,也可以通过有参构造、数组Array、集合Collection、迭代器Iterator来创建一个元组,直接调用相应方法即可。 但是,我们可能记不住各元组对象的名称(Unit、Pair、Triplet、Quartet、Quintet、Sextet、Septet、Octet、Ennead、Decade),还要背下单词…因此,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工具类,提供公共方法,根据传入的参数个数,返回不同的元组对象。 2.2.2 自定义工具类 package com.superchen.demo.utils;import org.javatuples.Decade;import org.javatuples.Ennead;import org.javatuples.Octet;import org.javatuples.Pair;import org.javatuples.Quartet;import org.javatuples.Quintet;import org.javatuples.Septet;import org.javatuples.Sextet;import org.javatuples.Triplet;import org.javatuples.Unit;/ ClassName: TupleUtils Function: <p> Tuple helper to create numerous items of tuple. the maximum is 10. if you want to create tuple which elements count more than 10, a new class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 if you don't want to new a class, just extends the class {@link org.javatuples.Tuple} and do your own implemention. </p> date: 2019/9/2 16:16 @version 1.0.0 @author Chavaer @since JDK 1.8/public class TupleUtils{/ <p>Create a tuple of one element.</p> @param value0 @param <A> @return a tuple of one element/public static <A> Unit<A> with(final A value0) {return Unit.with(value0);}/ <p>Create a tuple of two elements.</p> @param value0 @param value1 @param <A> @param <B> @return a tuple of two elements/public static <A, B> Pair<A, B> with(final A value0, final B value1) {return Pair.with(value0, value1);}/ <p>Create a tuple of three elements.</p> @param value0 @param value1 @param value2 @param <A> @param <B> @param <C> @return a tuple of three elements/public static <A, B, C> Triplet<A, B, C> with(final A value0, final B value1, final C value2) {return Triplet.with(value0, value1, value2);} } 以上的TupleUtils中提供了with的重载方法,调用时根据传入的参数值个数,返回对应的元组对象。 2.2.3 示例代码 若有需求: 现有pojo类Student、Teacher、Programmer,需要存储pojo类的字节码文件、对应数据库表的主键名称、对应数据库表的毕业院校字段名称,传到后层用于组装sql。 可以再定义一个对象类,但是如果还要再添加条件字段的话,又得重新定义…所以我们这里直接使用元组Tuple实现。 public class Tuple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Triplet<Class, String, String>> roleList = new ArrayList<Triplet<Class, String, String>>();/三元组,存储数据:对应实体类字节码文件、数据表主键名称、数据表毕业院校字段名称/Triplet<Class, String, String> studentTriplet = TupleUtils.with(Student.class, "sid", "graduate");Triplet<Class, String, String> teacherTriplet = TupleUtils.with(Teacher.class, "tid", "graduate");Triplet<Class, String, String> programmerTriplet = TupleUtils.with(Programmer.class, "id", "graduate");roleList.add(studentTriplet);roleList.add(teacherTriplet);roleList.add(programmerTriplet);for (Triplet<Class, String, String> triplet : roleList) {System.out.println(triplet);} }} 存储数据结构如下: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5006663/article/details/100301416。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9-17 17:43:51
257
转载
Mongo
...B Studio开发插件,以提供更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已经有开发者成功创建了一款插件,用于实现更复杂的数据迁移任务,通过图形化界面即可轻松完成原本需要编写大量脚本的工作。 此外,随着云原生趋势的加强,MongoDB Atlas作为全球领先的完全托管云数据库服务,正逐步与MongoDB Studio深度整合,使得用户能够在云端享受无缝的数据库管理和操作体验,无论是在本地环境还是在公有云环境中,都能灵活运用MongoDB Studio的强大功能。 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MongoDB架构及其实战技巧的专业人士来说,MongoDB大学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和认证计划,结合MongoDB Studio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学习者能够系统性地掌握从基础到进阶的MongoDB管理知识,并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在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MongoDB Studio不仅是一个直观易用的可视化工具,更是MongoDB不断演进、拥抱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它正在引领NoSQL数据库管理工具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可视化的未来。
2024-02-25 11:28:38
70
幽谷听泉-t
Dubbo
...通过集成第三方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说Zipkin吧,这是Twitter推出的一个开源工具,专门用来追踪应用程序在分布式环境中的各种请求路径和数据流动情况。用它就像是给你的系统搭建了一个超级详细的导航地图,让你能一眼看清楚每个请求走过了哪些地方。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步骤来演示如何在Dubbo项目中集成Zipkin。 2.1 添加依赖 首先,我们需要向项目的pom.xml文件中添加Zipkin客户端的依赖。这步超级重要,因为得靠它让我们的Dubbo服务乖乖地把追踪信息发给Zipkin服务器,不然出了问题我们可找不到北啊。 xml io.zipkin.java zipkin-reporter-brave 2.7.5 2.2 配置Dubbo服务端 然后,在Dubbo服务端配置文件(如application.properties)中加入必要的配置项,让其知道如何连接到Zipkin服务器。 properties dubbo.application.qos-enable=false dubbo.registry.address=multicast://224.5.6.7:1234 指定Zipkin服务器地址 spring.zipkin.base-url=http://localhost:9411/ 使用Brave作为追踪库 brave.sampler.probability=1.0 这里,spring.zipkin.base-url指定了Zipkin服务器的URL,而brave.sampler.probability=1.0则表示所有请求都会被追踪。 2.3 编写服务接口与实现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服务接口,用于处理用户订单: java public interface OrderService { String placeOrder(String userId); } 服务实现类如下: java @Service("orderService") public class Ord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Order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placeOrder(String userId) { // 模拟业务逻辑 System.out.println("Order placed for user: " + userId); return "Your order has been successfully placed!"; } } 2.4 启动服务并测试 完成上述配置后,启动Dubbo服务端。你可以试试调用placeOrder这个方法,然后看看在Zipkin的界面上有没有出现相应的追踪记录。 3. 深入探讨 从Dubbo到Jaeger的转变 虽然Zipkin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但在某些场景下,你可能会发现它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例如,如果你需要更高级别的数据采样策略或是对追踪数据有更高的控制权。这时,Jaeger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Jaeger是Uber开源的分布式追踪系统,它提供了更多的定制选项和更好的性能表现。 将Dubbo与Jaeger集成的过程与Zipkin类似,主要区别在于依赖库的选择和一些配置细节。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但你可以按照类似的思路去尝试。 4. 结语 持续优化与未来展望 集成分布式追踪系统无疑为我们的Dubbo服务增添了一双“慧眼”,使我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分布式环境中更加从容不迫。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技术日新月异,咱们得不停地充电,学些新工具新技能,才能跟上这变化的脚步嘛。别忘了时不时地检查和调整你的追踪方法,确保它们跟得上你生意的发展步伐。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让你在Dubbo与分布式追踪系统的世界里游刃有余。记住,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勇敢地迎接它们吧!
2024-11-16 16:11:57
54
山涧溪流
SpringBoot
...的一个注解,用于标记方法,使其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自动执行。开发者可以配置注解的属性,如执行频率(固定延迟或固定速率)和cron表达式,以实现定时任务的功能。 Redis分布式锁 , 一种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锁机制的方法,通过在Redis中存储一个键值对来标识锁的状态。当多个节点尝试获取同一把锁时,只有最先成功设置键值对的节点获得锁,其他节点等待。这在处理并发任务时确保了任务的执行顺序和一致性。 RabbitMQ , 一个开源的消息队列系统,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异步通信。通过将任务发布到队列中,多个消费者可以按照消息的到达顺序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任务的解耦和高可用性。 Zookeeper , 一个分布式协调服务,常用于配置管理、服务发现和分布式锁等场景。它允许多个节点之间共享状态信息,确保任务在多节点环境中的正确执行和同步。 Consul , 一个开源的服务发现和配置平台,帮助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和服务。通过Consul,SpringBoot应用可以动态注册和注销自己,确保服务发现的可靠性。 微服务化 , 一种软件开发模式,将单一大型应用拆分成一组小的、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运行在其自己的进程中,通过API接口互相通信。这种模式有利于扩展性、容错性和独立部署。 Kubernetes , 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在微服务环境中,Kubernetes可以帮助管理和调度定时任务服务的容器实例。 Prometheus , 一个开源的监控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和查询时间序列数据。在微服务架构中,它有助于追踪和分析定时任务的性能指标。 Jaeger , 一个分布式追踪系统,用于收集和展示服务间调用链路的信息。在微服务环境中,Jaeger有助于诊断和优化服务间的通信性能。
2024-06-03 15:47:34
47
梦幻星空_
转载文章
...设置可查看隐藏文件。方法:进入此电脑,点击上方查看,勾选隐藏的项目即可查看被隐藏的文件。 2、设置签名 签名主要是设置用户名和email地址,有两种级别:一种是项目级别 git config user.name 用户名, git config user.email邮箱地址;另一种是系统用户级别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用户名,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邮箱地址。项目级别是优先于系统级别的,但二者至少设置一个。一般只用项目级别就行。 用 cat .git/config可以查看设置的项目签名。 3.将文件/目录从工作区追加到暂存区 命令 :git add 文件/目录 4.查看状态 命令:git status。 第一行信息告诉我们,目前正处于master分支; 第二行信息告诉我们,本地库还没有上传任何文件; 第三、四、五行信息告诉我们,可以用以下命令把暂存区的文件(绿色文件)上传到本地库。 5.把暂存区的文件移除 代码:git rm --cached 文件名。注意文件只是从暂存区中移除,并没有在目录中被删除。 未追加在暂存区的文件显示红色。 6.把文件从暂存区上传到本地库 命令:git commit -m "注释内容" 文件名。 这是查看状态可以看到暂存区已经没有文件可以上传到本地库,说明你上传成功。 7.将文件变为未暂存状态 命令:git rest HEAD 文件名。对在暂存区的文件进行操作。 8.创建远程仓库并推送 a.首先我们要有一个github或gitee账号: github官网:https://github.com/ gitee官网:https://gitee.com/ b.然后在里面创建一个远程仓库(以gihub为例): 登录进入主页面,找到并点击右上角的加号,点击 New repository,然后填写仓库信息。或者找到点击左方的 New选项。进入创建界面,填入信息。 下面三个选项可根据需要勾选。点击 Create...就创建号一个仓库了。 c.复制仓库地址 找到左上方导航Code选项,点击进入该选项 有两个地址:HTTP地址和SSH地址。我一般用HTTP地址(简单)。 如果你创建远程仓库时选择了下面的三个选项,可能你的Code界面会有所差别,点击右方的 Code即可查看仓库地址。 然后进入git命令界面:输入命令 git remote add origin(别名) 地址为你复制的地址创建别名并储存。命令 git remote -v查看你设置过的地址。 d.最后进行推送操作,将本地仓库推送到远程仓库。 命令 git push -u origin(你要推送到的远程仓库地址) master(你要推送的分支).在第一次推送是用上 -u选项,之后就可以不用。 该界面为成功推送,你再刷新你的github或gitee仓库,这是你上传的文件将出现在远程仓库表明推送成功。 注意:1.如果创建远程仓库时勾选了下面的三个选项,则可能你刷新时没发现有新文件推送到仓库,这是先找到红色划线位置,查看当前分支是否自己推送的分支,找到正确分支再看是否正确推送。 2.如果你是第n次推送,必须要在和远程仓库版本一样的条件下进行修改后推送,否则无法推送(不能跨多个版本推送)。 3.如果推送不成功,可能是你修改前的版本和远程库的版本不一致造成,先进行拉取,在修改推送。 9.删除远程仓库 首先进入要删除的远程仓库,点击上方导航条中的 Settings选项 然后找到进入左边菜单栏中的 Options选项,鼠标划到最下面找到 点击Delete this repository选项 最后按指示输入github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删除即可。 10.拉取远程仓库 命令:git pull origin master。 在打算更新远程库时,先拉取远程库然后修改或添加,否则可能报错。 表明拉取成功。 注意:若你的本地仓库进行了修该导致无法拉去成功,则尝试用 git pull --rebase命令进行拉取。 三、其他命令 1.查看命令信息指令 命令:git help 2.查看版本的提交记录 命令:git log 以每条版本日志显示一行:git log --pretty=oneline 简写哈希值的方式:git log --oneline 可以看到前进后退步数:git reflog 3.进入不同版本 先用 git reflog命令查看哈希值 a.命令:git reset --hard 哈希值(索引) b.命令:git reset --hard HEAD^,该命令只能后退(查看当前版本之前的版本),后面几个 ^ 则后退几步。 c.命令:git reset --hard~,该命令只能后退(查看当前版本之前的版本),后退 (数值) 步; 4.分支操作 命令:git branch -v,查看所有分支 命令:git branch 分支名,创建分支 命令:git checkout 分支名,切换分支 5.比较文件 命令:git diff 文件名,工作区和暂存区比较 命令:git diff HEAD 文件名,当前版本比较 命令:git diff HEAD^ 文件名,历史版本比较 四、遇到的错误 git config --global http.sslVerify false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56180999/article/details/117634968。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5-18 13:38:15
75
转载
Go-Spring
...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来实现应用的动态配置,从而提升应用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一、引入GoSpring GoSpring是一个基于Go语言的微服务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自动路由、健康检查、日志记录等,旨在简化微服务架构的开发和部署。Hey,小伙伴们!GoSpring 这家伙可真聪明,它能理解咱们编程时的各种小秘密,比如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这种事儿。这东西就像咱们做饭时的调料,根据不同的场合加点盐,加点酱油,让味道刚刚好。GoSpring 就是这么干的,它让开发者们能轻松地调整应用的行为,不管是在家做饭(开发本地环境)还是去朋友家吃饭(部署到远程服务器),都能得心应手,满足各种口味的需求。是不是觉得它更像一个贴心的朋友,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呢? 二、环境变量的运用 环境变量是操作系统提供的变量,可以在运行时修改程序的行为。在GoSpring中,通过os包的Env变量,可以方便地读取和设置环境变量。例如: go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 ) func main() { // 读取环境变量 environment := os.Getenv("ENVIRONMENT") fmt.Printf("当前环境为:%s\n", environment) // 设置环境变量 os.Setenv("ENVIRONMENT", "production") environment = os.Getenv("ENVIRONMENT") fmt.Printf("设置后的环境为:%s\n", environment)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读取和设置环境变量。哎呀,你知道吗?在咱们的实际操作里,这些变量就像魔法师的魔法棒一样,能帮我们区分出开发、测试、生产这些不同的工作环境。就像是在厨房里,你有专门的调料盒来放做菜时需要用到的不同调料,这样就能确保每道菜的味道都刚刚好。咱们这些变量也是这么个道理,它们帮助我们确保在不同环境下程序运行得既稳定又高效! 三、配置文件的集成 配置文件是存储应用配置信息的一种常见方式。GoSpring通过内置的配置解析器,支持读取JSON、YAML或XML格式的配置文件。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SON配置文件示例: json { "app": { "name": "MyApp", "version": "1.0.0",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 "database": { "host": "localhost", "port": 5432, "username": "myuser", "password": "mypassword", "dbname": "mydb" } } 在Go代码中,我们可以使用yaml或json包来解析这个配置文件: go package main import ( "encoding/json" "fmt" "io/ioutil" "log" "github.com/spf13/viper" ) func main() { viper.SetConfigFile("config.json") // 设置配置文件路径 if err := viper.ReadInConfig(); err != nil { // 读取配置文件 log.Fatalf("Error reading config file: %v", err) } // 获取配置数据 appName := viper.GetString("app.name") appVersion := viper.GetString("app.version") dbHost := viper.GetString("database.host") fmt.Printf("应用名称:%s, 版本:%s, 数据库主机:%s\n", appName, appVersion, dbHost)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通过更改配置文件来改变应用的行为,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四、整合环境变量与配置文件 在实际项目中,通常会结合使用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来实现更复杂的配置管理。例如,可以通过环境变量来控制配置文件的加载路径,或者根据环境变量的值来选择使用特定的配置文件: go package main import ( "os" "path/filepath" "testing" "github.com/spf13/viper" ) func main() { // 设置环境变量 os.Setenv("CONFIG_PATH", "path/to/your/config") // 读取配置文件 viper.SetConfigType("yaml") // 根据你的配置文件类型进行设置 viper.AddConfigPath(os.Getenv("CONFIG_PATH")) // 添加配置文件搜索路径 err := viper.ReadInConfig() if err != nil { log.Fatalf("Error reading config file: %v", err) } // 获取配置数据 // ...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如开发、测试、生产)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同时利用环境变量动态调整配置路径,实现了高度灵活的配置管理。 结语 GoSpring框架通过支持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的集成,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管理应用配置。哎呀,这种灵活劲儿啊,可真是帮了大忙!它就像个魔法师,能让你的开发工作变得轻松愉快,效率嗖嗖的往上窜。而且,别看它这么灵巧,稳定性却是一点儿也不含糊。不管是在哪个环境里施展它的魔法,都能保持一贯的好状态,稳如泰山。这就像是你的小伙伴,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和惊喜,你说赞不赞?哎呀,兄弟,你懂的,现在咱们的应用就像个大家庭,人多了,事儿也杂了,对吧?这时候,怎么管好这个家庭,让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不乱套,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就得靠咱们合理的配置管理策略来搞定。比如说,得有个清晰的分工,谁负责啥,一目了然;还得有规矩,比如更新软件得按流程来,不能随随便便;还得有监控,随时看看家里人都在干啥,有问题能及时发现。这样,咱们的应用才能健健康康地成长,不出岔子。所以,合理的配置管理策略,简直就是咱们应用界的定海神针啊!嘿,兄弟!这篇文章就是想给你开开小灶,让你能轻松掌握 GoSpring 在配置管理这块儿的厉害之处。别担心,我不会用一堆冰冷的术语把你吓跑,咱俩就像老朋友聊天一样,把这玩意儿讲得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跟着我,你就能发现 GoSpring 配置管理有多牛逼,怎么用都顺手,让你的工作效率嗖嗖地往上涨!咱们一起探索,一起享受技术带来的乐趣吧!
2024-09-09 15:51:14
76
彩虹之上
转载文章
...。或许你也会对下面的方法比较熟悉$t->set_file $t->set_var 当我对于phplib的执行效率不满意的时候,我开始寻找下一个PHP的模板引擎,于是smarty跳入我的视野范围,当我费尽心血去学会了smarty并使用开发了很多东西,而现在的我突然发现记得的也就只有下面的方法了$s->assign $s->display 究竟我们需要模板引擎来做什么呢,MVC?简单?易用?效率?请看下文的分析。 二、程序处理的分析 1.PHPLIB的程序处理过程 从phplib的处理开始讲起$t = new Template() $t->set_file $t->set_var $t->parse $t->p 看上面的代码,翻译成中文就是初始化模板类$t 设置模板文件 设置模板变量 分析模板文件中的模板变量 输出内容 通过了最少5个步骤在php程序中实现模板的处理 2.Smarty的程序处理过程 现在来看smarty的处理$s = new Smarty $s->assign $s->display 翻译成中文就是初始化模板类$s 设置模板变量 解析并输出模板 3.Discuz!模板的程序处理过程include template(tplname); 主要作用就是指定给程序需要处理的模板文件 在上述三种模板处理机制中,最容易理解和接受就是Discuz!模板的处理过程。初始化、设置变量、解析模板、输出内容,Discuz!只用了一个函数来做。对于一个开源的论坛软件,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Discuz!进行二次开发的程序员的要求降低。简化模板语言,方便风格和插件的制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Discuz!的传播 三、模板源文件的语法 在phplib中处理循环嵌套的时候,使用: {it} 在smarty中处理循环嵌套的时候,引入了< {section name=loopName loop=$loopArray}>(当然还有foreach这样的) 在Discuz!中处理循环嵌套的时候, 其实真正的模板面对的可以说是不懂PHP或者懂一点PHP的美工同志们,模板的复杂就意味着美工制作页面的难度加大。在必不可少的需要模板有逻辑处理的时候,为什么不在html代码中使用原生态的PHP语法,而让美工相当于去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呢?在我个人的经验中,显然是Discuz!的模板语言更为简单易学,也为我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四、Discuz!模板处理机制 我剥离出一个简单的Discuz!模板处理函数function template($file, $templateid = 0, $tpldir = '') { $tplfile = DISCUZ_ROOT.'./'.$tpldir.'/'.$file.'.htm';//模板源文件,此处$tplfile变量的值可能是D:\discuz\templates\default\demo.htm $objfile = DISCUZ_ROOT.'./forumdata/templates/'. $templateid.'_'.$file.'.tpl.php';//模板缓存文件,此处$objfile变量的值可能是D:\discuz\forumdata\templates\1_demo.tpl.php //如果模板源文件的修改时间迟于模板缓存文件的修改时间, //就是模板源文件被修改而模板缓存没有更新的时候, //则调用parse_template函数重新生成模板缓存文件。 if(@filemtime($tplfile) > @filemtime($objfile)) { require_once DISCUZ_ROOT.'./include/template.func.php'; parse_template($file, $templateid, $tpldir); } //返回缓存文件名称 //$objfile变量内容可能为D:\discuz\forumdata\templates\1_demo.tpl.php return $objfile; } 而php页面的模板执行语句include template('demo'); 实际上在本例中就是相当于include 'D:\discuz\forumdata\templates\1_demo.tpl.php'; 这个流程就是一个demo.php文件中当数据处理完成以后include template('demo'),去显示页面。 五、总结 我也曾经看到过有列举出很多种的PHP模板引擎,但是我觉着phplib、smarty、Discuz!模板机制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1.我们需要模板来做什么? 分离程序与界面,为程序开发以及后期维护提供方便。 2.我们还在关心什么? PHP模板引擎的效率,易用性,可维护性。 3.最后的要求什么? 简单就是美! 我的文章好像没有写完,其实已经写完了,我要说明的就是从PHP的模板引擎看Discuz!模板机制。分析已经完成,或许以后我会再写篇实际数据的测试供给大家参考! Tags: none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地址、作者信息和本声明。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57656/article/details/115159292。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10-07 14:43:46
108
转载
转载文章
...下拉列表框、列表框、多行文本框等模拟注册界面,可以参考给定的图片布局)。 ①在第1个页面,输入相应内容、选择相应内容、选择出生日期后,自动计算年龄并显示到对应文本框中。 ②用户可以输入或者选择相关内容,点击“注册”按钮将输入和选择的数据传递给第2个JSP页面result.jsp。 (2)第2个页面,命名为result.jsp:通过request对象获得注册页面的信息,然后在该页面以表格形式显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建议,可以将用户信息编写成一个实体类) 2.具体代码 (1)login.jsp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HTML><body><center><h2>模拟注册页面</h2></center><font size=3><h3><form action="case03ssy2result.jsp" method=post><br>用户名:<input type="text" size="16" minlength="6" maxlength="16" aligin="left" name="username">   <b><i>用户名由6~16个字符组成,包括汉字,数字,字母等</i></b></br><p>密 码: <input type="password" size="16" minlength="6" maxlength="16" aligin="left" name="pwd">   <b><i>密码由6~16个字符组成,包括数字,字母等</i></b></p><p>性 别: <input type="radio" value="男" name="sex"/>男 <input type="radio" value="女" name="sex"/>女   年龄:<input type="text" size="4" name="age" id="age" style="background-color:grey" readonly><p>出生日期:<select name="year" id="year" onblur="changeAge()"> <% for(int y=1990;y<=2010;y++){ %><option value="<%=y %>"><%=y %></option><%}%></select>年<select name="month"><% for(int m=1;m<=12;m++){ %><option value="<%=m%>"><%=m %></option><%} %></select>月<select name="day"> <% for(int d=1;d<=31;d++){ %><option value="<%=d %>"><%=d %></option><%} %></select>日</p><p>爱 好:<input type="checkbox" value="唱歌" name="hobbies" />唱歌<input type="checkbox" value="听歌" name="hobbies" />听歌<input type="checkbox" value="篮球" name="hobbies" />篮球<input type="checkbox" value="乒乓球" name="hobbies" />乒乓球<input type="checkbox" value="足球" name="hobbies" />足球<input type="checkbox" value="羽毛球" name="hobbies" />羽毛球</p><p>所学课程:<select name="course" multiple="multiple" size="10"><option value="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option><option value="C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基础</option><option value="数据结构">数据结构</option><option value="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option><option value="软件工程概论">软件工程概论</option><option value="算法分析与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option><option value="Java编程基础">Java编程基础</option><option value="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option><option value="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option><option value="软件设计">软件设计</option><option value="软件测试">软件测试</option><option value="Java Web应用程序开发">Java Web应用程序开发</option><option value="组网工程">组网工程</option><option value="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option><option value="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option><option value="粮油信息处理及模式识别">粮油信息处理及模式识别</option><option value="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软件开发案例分析</option><option value="软件交互设计">软件交互设计</option></select>按住Ctrl按钮来选择多个项目</p><p>个人简历:<textArea name="cv" rows="3" cols="35" align="top" ></textArea></p><p><center><input type="submit" value="注册" name="submit"></center></p></form></h3></fon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 changeAge() {console.log("调用了函数");var nowData = new Date();console.log(nowData.getUTCFullYear());var nowYear = nowData.getUTCFullYear();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year").value)var yea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ar").value;var age = nowYear - year;var 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ge");e.value = age;}</script></body></HTML> (2)result.jsp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 public String handleStr(String s){try{ byte [] bb=s.getBytes("GB2312");s=new String(bb);}catch(Exception exp){}return s;}%><HTML><body bgcolor=yellow><font size=3><%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GB2312");String username=request.getParameter("username");String pwd=request.getParameter("pwd");String sex=request.getParameter("sex");String year=request.getParameter("year");String month=request.getParameter("month");String day=request.getParameter("day");String age=request.getParameter("age");String hobbies[]=request.getParameterValues("hobbies");String course[]=request.getParameterValues("course");String cv=request.getParameter("cv");%>注册个人信息如下:<br><table border=2><tr><td><% out.print("用户名");%></td><td><% out.print("密码"); %></td><td><% out.print("性别"); %></td><td><% out.print("出生日期"); %></td><td><% out.print("年龄"); %></td><td><% out.print("爱好"); %></td><td><% out.print("所学课程"); %></td><td><% out.print("个人简历"); %></td></tr><tr><td><% out.print(username); %></td><td><% out.print(pwd); %></td><td><% out.print(sex); %></td><td><% out.print(year+"年"+month+"月"+day+"日"); %></td><td><% out.print(age); %></td><td><% if(hobbies==null){out.println("无");}else{ for(int m=0;m<hobbies.length;m++){out.print(handleStr(hobbies[m])+" ");} }%></td><td><% if(course==null){out.println("无");}else{ for(int n=0;n<course.length;n++){out.print(handleStr(course[n])+" ");} }%></td><td><% out.print(cv); %></td></tr></table></font></body></HTML> 3.运行结果 4.总结分析 在大体功能实现的基础上,虽然实现了用户信息登录与记录,但是此界面只能输入并记录一个用户 ,无法实现多用户,有待改正。另外,在登录界面年龄下拉列表没用考录闰年与平年的区别,把每个月份都设置为了31天。 求大佬改正。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Pluto_ssy/article/details/121049221。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8-15 09:02:21
115
转载
转载文章
...工程师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异构数据源之间的同步与融合。 此外,针对电商领域的数据分析实战,可参考某电商平台公开的年度报告,了解其如何运用Spark SQL结合各类大数据技术挖掘用户行为模式、预测销售趋势,并依据地区、时间等维度精细化运营策略,从而提升整体业务表现。这将有助于读者对照实际案例,深化对文中所述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理解。 综上所述,紧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趋势,持续探索Spark SQL在数据处理及跨系统迁移方面的最佳实践,结合行业实例深入解析,将助力我们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挑战,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2023-09-01 10:55:33
319
转载
转载文章
...删除相应内容。 1、插件说明 jstree官方地址:https://www.jstree.com bootstrap官方地址:https://v3.bootcss.com font-awesome官方地址:http://www.fontawesome.com.cn/faicons/ github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hengchuanqiang/jstreeDemo 2、jstreedemo主要文件 2.1、html页面代码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jstree demo</title><link rel="stylesheet" href="jstree/dist/themes/default/style.min.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bootstrap-3.3.7-dist/css/bootstrap.min.css"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font-awesome-4.7.0/css/font-awesome.min.css" /> </head><body><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row" style="height: 100px;"></div><div class="row"><div > <button class="btn btn-info" onclick="node_create()"> 新增 </button><button class="btn btn-info" onclick="node_rename()"> 编辑</button><button class="btn btn-info" onclick="node_delete()"> 删除</button></div></div><div class="row" style="height: 5px;"></div><div class="row"> <div class="col-md-3"> <!-- 描述:搜索框 --> <div class="input-group row"> <span class="input-group-addon" id="basic-addon1"><i class="glyphicon glyphicon-screenshot"></i></span>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control" placeholder="请输入功能名称..." id="search_ay" aria-describedby="basic-addon1"> </div> <!--描述:jstree 树形菜单容器--> <div id="jstree_demo_div" class="row"> </div> </div> <div lass="col-md-9"> <button class="btn btn-tab" var='json/data.json'>data.json</button> <!--点击切换资源--> <button class="btn btn-tab" var='json/data2.json'>data2.json</button> <!--点击切换资源--> <button class="btn refresh "><i class="glyphicon glyphicon-refresh"></i></button> <!--点击刷新资源--> </div> </div> </div> <script src="jquery/jquery.min.js"></script><script src="jstree/dist/jstree.min.js"></script><script src="jstreeDemo.js?20180125"></script></body></html> 2.2、jstreeDemo.js代码 function jstree_fun(url){var $tree = $("jstree_demo_div").jstree({"core":{//'multiple': false, // 是否可以选择多个节点//"check_callback": true, // 允许拖动菜单 唯一 右键菜单"check_callback" : true,//设置为true,当用户修改数时,允许所有的交互和更好的控制(例如增删改)"themes" : { "stripes" : true },//主题配置对象,表示树背景是否有条带"data" : {//'url' : url,//'data' : function(node){//return { 'id' : node.id };//}"url" : url,"dataType" : "json"},"check_callback" : function(operation, node, node_parent, node_position, more){if(operation === "move_node"){var node = this.get_node(node_parent);if(node.id === ""){alert("根结点不可以删除");return false;}if(node.state.disabled){alert("禁用的不可以删除");return false;} }else if(operation === "delete_node"){var node = this.get_node(node_parent);if(node.id === ""){alert("根结点不可以删除");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plugins": [ //插件 "search", //允许插件搜索 // "sort", //排序插件 "state", //状态插件 "types", //类型插件 "unique", //唯一插件 "wholerow", //整行插件"contextmenu"],types:{ "default": { //设置默认的icon 图 "icon": "glyphicon glyphicon-folder-close", } } });$tree.on("open_node.jstree", function(e,data){ //监听打开事件var currentNode = data.node; data.instance.set_icon(currentNode, "glyphicon glyphicon-folder-open"); });$tree.on("close_node.jstree", function(e,data){ //监听关闭事件 var currentNode = data.node; data.instance.set_icon(currentNode, "glyphicon glyphicon-folder-close"); });$tree.on("activate_node.jstree", function(e, data){var currentNode = data.node; //获取当前节点的json .node //alert(currentNode.a_attr.id) //alert(currentNode.a_attr.href) //获取超链接的 .a_attr.href "链接" .a_attr.id ID //alert(currentNode.li_attr.href) //获取属性的 .li_attr.href "链接" .li_attr.id ID });// 创建$tree.on("create_node.jstree", function(e, data){alert("创建node节点");});// 修改$tree.on("rename_node.jstree", function(e, data){alert("修改node节点");});// 删除$tree.on("delete_node.jstree", function(e, data){alert("删除node节点");});// 查询节点名称var to = false;$("search_ay").keyup(function(){if(to){clearTimeout(to);}to = setTimeout(function(){$tree.jstree(true).search($('search_ay').val()); //开启插件查询后 使用这个方法可模糊查询节点 },250);});$('.btn-tab').click(function(){ //选项事件 //alert($(this).attr("var")) $tree.jstree(true).destroy(); //可做联级 $tree = jstree_fun($(this).attr("var"));//可做联级 //alert($(this).attr("var")) }); $('.refresh').click(function(){ //刷新事件 $tree.jstree(true).refresh () }); return $tree; }function node_create(){var ref = $("jstree_demo_div").jstree(true);var sel = ref.get_selected();if(!sel.length){alert("请先选择一个节点");return;}sel = sel[0];sel = ref.create_node(sel);if(sel){ref.edit(sel); } }function node_rename(){var ref = $("jstree_demo_div").jstree(true);var sel = ref.get_selected();if(!sel.length){alert("请先选择一个节点");return;}sel = sel[0];ref.edit(sel);}function node_delete(){var ref = $("jstree_demo_div").jstree(true);var sel = ref.get_selected();if(!sel.length){alert("请先选择一个节点");return;}sel = sel[0];if(ref.get_node(sel).parent==''){alert("根节点不允许删除");return;}ref.delete_node(sel);}// 初始化操作function init(){var $tree = jstree_fun("json/data.json");}init(); 3、图片效果展示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7717967/article/details/79167605。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9-08 13:23:58
53
转载
c++
...止工作。 实现 std::length_error 在C++中,std::length_error 是 头文件中的一个类模板。这个类通常用来表示操作的长度超过了容器的当前容量。例如,当你尝试访问一个超出范围的数组索引时,或者在向固定大小的数组或容器添加元素时超过了其最大容量,都会触发 std::length_error。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来展示如何使用 std::length_error: cpp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std::vector vec = {1, 2, 3}; // 尝试向已满的容器添加元素 try { vec.push_back(4); // 这里会触发 std::length_error } catch (const std::length_error& e) { std::cout << "Caught std::length_error: " << e.what() << std::endl; }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三个整数的向量,并尝试向其中添加第四个元素。由于向量已经满了,这会导致 std::length_error 被抛出,然后通过 catch 块捕获并打印错误信息。 如何处理 std::length_error 处理 std::length_error 的方式与处理其他异常类型相同。通常,你会在 try-catch 块中放置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并在 catch 块中处理错误。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捕获了异常并输出了错误信息。 cpp try { vec.push_back(4); } catch (const std::length_error& e) { std::cerr << "Error: " << e.what() << std::endl; // 可能的处理步骤,例如记录日志、通知用户或尝试释放资源 } 结论 std::length_error 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程序员能够在容器大小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明确的错误信息,而不是让程序意外崩溃。这对于提高代码的健壮性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哎呀,兄弟!咱们得给程序安个保险丝,对吧?这样,当它碰到那些小麻烦,比如电池没电了或者突然停电啥的,它就能聪明地自我修复,而不是直接挂掉。这样一来,咱们的应用就稳如泰山,用户们也不会觉得突然断线啥的,多爽啊! 总之,std::length_error 是C++程序员工具箱中的一个强大工具,用于管理和响应容器大小不足的错误情况。哎呀,兄弟!理解并掌握这种错误处理的方法,能让你的软件不仅稳定得像座大山,还能让用户用起来舒心顺手,就像喝了一口冰凉的可乐,那叫一个爽!这样一来,你的程序不仅能在复杂的世界里稳如泰山,还能让使用者觉得你是个细心周到的好伙伴。别忘了,这可是让你的软件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秘诀!
2024-10-03 15:50:22
51
春暖花开
Golang
...口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方法Error(),用于返回一个字符串,这个字符串就是错误信息。 go type error interface { Error() string } 这种设计使得Go语言在处理错误时非常灵活。我们可以自定义任何类型的错误,并通过Error()方法返回具体的错误信息。但是有个重点啊:错误信息得尽量详细清楚,这样我们才能迅速找到问题出在哪。 2.1 错误信息的重要性 错误信息不仅仅是给程序员看的,它还可能被最终用户看到。因此,在编写错误信息时,我们需要考虑两方面: - 面向开发者:确保错误信息足够具体,能够帮助开发者迅速定位问题。 - 面向用户:保持友好性和简洁性,避免暴露过多的技术细节。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应用程序需要从数据库读取数据,但数据库连接失败了。一个好的错误信息可能是:“无法连接到数据库,请检查您的网络连接或联系管理员。这种信息不仅说清楚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就是数据库连不上),还给咱指了个大概的解决方向呢。 3. 实践中的错误处理 在实际项目中,错误处理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从最简单的错误检查,到复杂的错误链路追踪,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看看如何在Go中实现有效的错误处理。 3.1 基础的错误检查 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错误处理方式,就是在函数调用后立即检查返回的错误值。如果错误不为nil,则进一步处理。 go func main() { file, err := os.Open("test.txt") if err != nil { fmt.Println("打开文件失败:", err) return } defer file.Close() // 继续处理文件...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尝试打开一个名为“test.txt”的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或者权限不足等导致操作失败,os.Open()会返回一个非空的错误对象。通过检查这个错误对象,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2 使用错误链路 在复杂的应用中,一个操作可能会触发多个后续步骤,每个步骤都可能产生新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错误链路(即错误传播)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Go语言的多返回值特性来实现这一点。 go func readConfig(filePath string) (map[string]string, error) { file, err := os.Open(filePath)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fmt.Errorf("打开配置文件失败: %w", err) } defer file.Close() var config map[string]string decoder := json.NewDecoder(file) if err := decoder.Decode(&config); err != nil { return nil, fmt.Errorf("解析配置文件失败: %w", err) } return config, nil } func main() { config, err := readConfig("config.json") if err != nil { log.Fatalf("读取配置文件失败: %v", err) } // 使用配置... } 在这个例子中,readConfig函数尝试打开并解析一个JSON格式的配置文件。如果任何一步失败,我们都会返回一个包含原始错误的错误对象。这样做不仅可以让错误信息更加完整,还便于我们在调用方进行统一处理。 3.3 自定义错误类型 虽然标准库提供的error接口已经足够强大,但在某些场景下,我们可能需要更丰富的错误信息。这时,可以定义自己的错误类型来扩展功能。 go type MyError struct { Message string Code int } func (e MyError) Error() string { return fmt.Sprintf("错误代码%d: %s", e.Code, e.Message) } func doSomething() error { return &MyError{Message: "操作失败", Code: 500} } func main() { err := doSomething() if err != nil { log.Printf("发生错误: %v", err)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自定义错误类型MyError,它包含了一个消息和一个错误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根据不同的错误码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4. 错误信息的最佳实践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我在日常开发中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助于写出更好的错误信息。 - 明确且具体:错误信息应该直接指出问题所在,避免模糊不清的描述。 - 用户友好的:对于最终用户可见的错误信息,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 提供解决方案:如果可能的话,给出一些基本的解决建议。 - 避免泄露敏感信息:在生成错误信息时,注意不要暴露敏感数据,如密码或密钥。 结语 错误信息是我们与程序之间的桥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Go语言里,错误处理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它还代表着一种态度——就是要做出高质量的软件的那种执着精神。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在未来的项目中更加重视错误信息的处理,从而写出更加健壮和可靠的代码。 --- 以上内容结合了理论与实践,旨在让你对Go语言中的错误处理有更深的理解。记住,好的错误信息就像是一位优秀的导游,它能带你穿越迷雾,找到正确的方向。
2024-11-09 16:13:46
128
桃李春风一杯酒
JQuery
...的浏览器支持和成熟的插件生态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近期,GitHub上出现了一个名为“jQuery Modernization”的开源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为jQuery引入更多现代特性,比如异步加载、模块化支持以及与TypeScript的深度集成。这一举措引发了社区的广泛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这会让jQuery焕发新生,吸引更多年轻开发者加入;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模糊jQuery原有的定位,使其变得过于复杂而不易维护。 与此同时,国内某知名电商网站的技术团队发布了一篇技术博客,分享了他们在大规模电商平台中如何平衡使用jQuery与现代框架的经验。他们指出,在实际开发中,完全抛弃jQuery并非明智之举。对于那些涉及大量历史遗留代码的系统而言,逐步迁移至React或Vue的成本极高,而jQuery则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规划,他们成功地将jQuery与Vue结合使用,既保留了原有系统的稳定性,又实现了新功能的快速迭代。 此外,有专家提醒,尽管jQuery在某些领域仍有价值,但开发者不应忽视其潜在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多起因jQuery版本过旧而导致的安全漏洞事件敲响了警钟。因此,定期更新jQuery版本、及时修补已知漏洞至关重要。同时,随着WebAssembly技术的兴起,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超越传统JavaScript框架的新工具,这或许会对jQuery的地位构成挑战。 综上所述,虽然jQuery正处于转型期,但它依然是前端开发领域的一块基石。无论是继续深耕还是寻找替代方案,都需要开发者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做出理性判断。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持续学习的态度才是应对技术变革的最佳策略。
2025-05-08 16:16:22
63
蝶舞花间
Maven
...目、依赖、生命周期、插件等。项目结构通常遵循POM(Project Object Model)模式,通过pom.xml文件定义项目依赖、构建目标、配置等信息。为了开始使用Maven,你需要下载并安装Maven软件,通常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Maven,并将其添加到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以便通过命令行进行操作。 二、项目构建与依赖管理 Maven的构建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包括清理、编译、测试、打包、部署等,通过配置pom.xml文件中的生命周期(profiles),开发者可以定制构建流程以适应不同的开发需求。依赖管理是Maven的一大亮点,通过定义依赖范围(如compile、test、provided、runtime等),Maven能够智能地管理项目间的依赖关系,避免重复依赖和版本冲突。此外,Maven Central仓库提供了丰富的开源组件,通过标签轻松引入所需的库。 三、高级用法与最佳实践 随着项目规模的增长,合理组织项目结构、高效管理依赖、优化构建性能成为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利用Maven的特性,开发者可以创建自定义的构建脚本、生命周期、插件,实现个性化的构建流程。例如,使用maven-antrun-plugin执行外部脚本,使用maven-source-plugin生成源码文档等。同时,遵循一些最佳实践,如保持pom.xml文件简洁、使用版本控制工具管理项目依赖、定期清理和整理构建记录,可以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的可维护性。 四、未来趋势与展望 展望未来,Maven将继续在自动化构建、依赖管理、多模块项目支持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开发需求。随着DevOps文化的普及,Maven有望与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工具更紧密地集成,实现自动化测试、构建、部署的无缝衔接。此外,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兴起,Maven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支持多模块项目,促进模块化开发和团队协作。 结语 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用法,Maven为开发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其在项目构建、依赖管理、自动化测试等方面具备强大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Maven的优势,提升项目开发效率,应对复杂的软件工程挑战。随着技术的发展,Maven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期待更多开发者在这一领域探索创新,共同推动软件开发的进步。
2024-08-09 16:06:13
94
初心未变
转载文章
...无需定义全局变量即可实现通过函数,持续的访问、修改某个值 闭包使用的变量的所用于在函数内,难以被错误的调用修改 缺点: 由于内部函数持续引用外部函数的值,所以会导致这一部分内存空间不被释放,一直占用内存 装饰器 装饰器其实也是一种闭包,其功能就是在不破坏目标函数原有的代码和功能的前提下,为目标函数增加新功能 def outer(func):def inner():print("我要睡觉了")func()print("我起床了")return inner@outerdef sleep():print("睡眠中")sleep() 单例模式 单例def strTool():passsignle = strTool()==from 单例 import signlet1 = signlet2 = signleprint(id(t1))print(id(t2)) 工厂模式 将对象的创建由使用原生类本身创建转换到由特定的工厂方法来创建 好处: 大批量创建对象的时候有统一的入口,易于代码维护 当发生修改,仅修改工厂类的创建方法即可 class Person:passclass Worker(Person):passclass Student(Person):passclass Teacher(Person):passclass PersonFactory:def get_person(self,p_type):if p_type == 'w':return Worker()elif p_type == 's':return Student()else:return Teacher()pf = PersonFactory()worker = pf.get_person('w')student = pf.get_person('s')teacher = pf.get_person('t') 多线程 threading模块使用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def sing(msg):print(msg)time.sleep(1)def dance(msg):print(msg)time.sleep(1)if __name__ == '__main__':sing_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sing,args=("唱歌。。。",))dance_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dance,kwargs={"msg":"跳舞。。。"})sing_thread.start()dance_thread.start() Socket Socket(套接字)是进程间通信工具 服务端 创建Socket对象import socketsocket_server = socket.socket() 绑定IP地址和端口socket_server.bind(("localhost", 8888)) 监听端口socket_server.listen(1) 等待客户端链接conn, address =socket_server.accept()print(f"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address}")while True:data: str = conn.recv(1024).decode("UTF-8")print(f"客户端消息{data}") 发送回复消息msg = input("输入回复消息:")if msg == 'exit':breakconn.send(msg.encode("UTF-8")) 关闭连接conn.close()socket_server.clos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创建socket对象socket_client = socket.socket() 连接到服务器socket_client.connect(("localhost", 8888))while True:msg = input("输入发送消息:")if(msg == 'exit'):break 发送消息socket_client.send(msg.encode("UTF-8"))接收返回消息recv_data = socket_client.recv(1024)print(f"服务端回复消息:{recv_data.decode('UTF-8')}") 关闭链接socket_client.close() 正则表达式使用 import res = "pythonxxxxxxpython"result = re.match("python",s) 从左到右匹配print(result) <re.Match object; span=(0, 6), match='python'>print(result.span()) (0, 6)print(result.group()) pythonresult = re.search("python",s) 匹配到第一个print(result) <re.Match object; span=(0, 6), match='python'>result = re.findall("python",s) 匹配全部print(result) ['python', 'python'] 单字符匹配 数量匹配 边界匹配 分组匹配 pattern = "1[35678]\d{9}"phoneStr = "15288888888"result = re.match(pattern, phoneStr)print(result) <re.Match object; span=(0, 11), match='15288888888'> 递归 递归显示目录中文件 import osdef get_files_recursion_dir(path):file_list = []if os.path.exists(path):for f in os.listdir(path):new_path = path + "/" + fif os.path.isdir(new_path):file_list += get_files_recursion_dir(new_path)else:file_list.append(new_path)else:print(f"指定的目录{path},不存在")return []return file_listif __name__ == '__main__':print(get_files_recursion_dir("D:\test"))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9385297/article/details/128085103。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5-28 18:35:16
90
转载
RabbitMQ
...在RabbitMQ中实现消息的重新入队? 引言 在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时,消息队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哎呀,你知道吗?这些东西超级厉害的!它们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个超级棒的快递员,能帮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之间传递信息,而且还是在不打扰我们的情况下悄悄进行的那种。不仅如此,它们还能把大家手头的任务平均分配给每个人,就像是食堂里的阿姨,总能把饭分得均匀,让大家都能吃饱。还有,它们还能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就像我们小时候写日记一样,重要的事情不会忘记。所以,有了它们,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变得更加高效和有序了!哎呀,你知道那款叫RabbitMQ的消息中间件吗?这家伙在咱们开发者圈里可火得不得了,简直就是个消息传递的神器!为啥呢?因为它不仅成熟稳定,功能还贼强大,各种特性多到数不清,简直就是咱们搞技术的小伙伴们的最爱!用它来处理消息,那叫一个顺畅,效率杠杠的,怪不得这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呢!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在RabbitMQ中实现消息的重新入队机制,这是一个关键的功能,对于处理异常场景、优化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理解消息重新入队的基本概念 消息重新入队,简单来说,就是当消费者无法处理消息或者消息处理失败时,RabbitMQ自动将消息重新放入队列的过程。哎呀,这个机制就像是系统的超级救生员,专门负责不让任何消息失踪,还有一套超级厉害的技能,能在系统出状况的时候及时出手,让它重新变得稳稳当当的。就像你出门忘了带钥匙,但有备用钥匙在手,就能轻松解决问题一样,这个机制就是系统的那个备用钥匙,关键时刻能救大急! 第二部分:消息重新入队的关键因素 - 消息持久化:消息是否持久化决定了消息在RabbitMQ服务器重启后是否能继续存在。启用持久化(basic.publish()方法中的mandatory参数设置为true)是实现消息重新入队的基础。 - 确认机制:通过配置confirm.select,可以确保消息被正确地投递到队列中。这有助于检测消息投递失败的情况,从而触发重新入队流程。 - 死信交换:当消息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仍不符合接收条件时,可能会被转移到死信队列中。合理配置死信策略,可以避免死信积累,确保消息正常流转。 第三部分:实现消息重新入队的步骤 步骤一:配置持久化 在RabbitMQ中,确保消息持久化是实现重新入队的第一步。通过生产者代码添加持久化标志: python import pika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pika.ConnectionParameters('localho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channel.queue_declare(queue='my_queue', durable=True) message = "Hello, RabbitMQ!" channel.basic_publish(exchange='', routing_key='my_queue', body=message, properties=pika.BasicProperties(delivery_mode=2)) 设置消息持久化 connection.close() 步骤二:使用确认机制 通过confirm.select来监听消息确认状态,确保消息成功到达队列: python def on_delivery_confirmation(method_frame): if method_frame.method.delivery_tag in sent_messages: print(f"Message {method_frame.method.delivery_tag} was successfully delivered") else: print("Failed to deliver message") sent_messages = []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pika.ConnectionParameters('localho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channel.confirm_delivery() channel.basic_consume(queue='my_queue', on_message_callback=callback, auto_ack=False) channel.start_consuming() 步骤三:处理异常与重新入队 在消费端,通过捕获异常并重新发送消息到队列来实现重新入队: python import pika def callback(ch, method, properties, body): try: process_message(body)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Error processing message: {e}") ch.basic_nack(delivery_tag=method.delivery_tag, requeue=True) def process_message(message): 处理逻辑... pass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pika.ConnectionParameters('localho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channel.queue_declare(queue='my_queue') channel.basic_qos(prefetch_count=1) channel.basic_consume(queue='my_queue', on_message_callback=callback) channel.start_consuming() 第四部分:实践与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设计队列的命名空间、消息TTL、死信策略等,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健壮性和性能。此外,监控系统状态、定期清理死信队列也是维护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 结语 消息重新入队是RabbitMQ提供的一种强大功能,它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容错能力,还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的错误处理机制。通过上述步骤的学习和实践,相信你已经对如何在RabbitMQ中实现消息重新入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嘿,兄弟!听我一句,你得明白,做事情可不能马虎。每一个小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你在拼图时放的一块小片儿,这块儿放对了,整幅画才好看。所以啊,在你搞设计或者实现方案的时候,千万要细心点儿,谨慎点儿,别急躁,慢慢来,细节决定成败你知道不?这样出来的成果,才能经得起推敲,让人满意!愿你在构建分布式系统时,能够充分利用RabbitMQ的强大功能,打造出更加稳定、高效的应用。
2024-08-01 15:44:54
179
素颜如水
Dubbo
...过Future接口来实现。当客户端发起异步调用时,它会生成一个Future对象,并在服务器端返回结果后,通过这个对象获取结果。这种方式允许客户端在调用完成之前进行其他操作,从而充分利用了系统资源。 2. 实现异步调用的步骤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服务接口 HelloService,其中包含一个异步调用的方法 sayHelloAsync。 java public interface HelloService { CompletableFuture sayHelloAsync(String name); } @Service @Reference(async = true) 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implements Hello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CompletableFuture sayHelloAsync(String name) { return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Hello, " + name); } } 在这段代码中,HelloService 接口定义了一个异步方法 sayHelloAsync,它返回一个 CompletableFuture 类型的结果。哎呀,兄弟!你瞧,咱们的HelloServiceImpl就像个小机灵鬼,它可聪明了,不仅实现了接口,还在sayHelloAsync方法里玩起了高科技,用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这招儿,给咱们来了个异步大戏。这招儿一出,嘿,整个程序都活了起来,后台悄悄忙活,不耽误事儿,等干完活儿,那结果直接就送到咱们手里,方便极了! 3. 客户端调用异步方法 在客户端,我们可以通过调用 Future 对象的 thenAccept 方法来处理异步调用的结果,或者使用 whenComplete 方法来处理结果和异常。 java @Autowired private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public void callHelloAsync() { CompletableFuture future = helloService.sayHelloAsync("World"); future.thenAccept(result -> { System.out.println("Received response: " + result); }); } 这里,我们首先通过注入 HelloService 实例来调用 sayHelloAsync 方法,然后使用 thenAccept 方法来处理异步调用的结果。这使得我们在调用方法时就可以进行其他操作,而无需等待结果返回。 4. 性能优化与实战经验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Dubbo的异步调用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性能。例如,在电商系统中,商品搜索、订单处理等高并发场景下,通过异步调用可以避免因阻塞等待导致的系统响应延迟,提高整体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同时,合理的异步调用策略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错误处理:确保在处理异步调用时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避免潜在的错误传播。 - 超时控制:为异步调用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单个请求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线程池大小和任务队列长度,避免资源过度消耗或任务积压。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Dubbo异步调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还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一特性。哎呀,你知道吗?当咱们玩儿的分布式系统越来越复杂,就像拼积木一样,一块儿比一块儿大,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超级厉害的工具来帮我们搭房子了。这个工具就是Dubbo,它就像是个万能遥控器,能让我们在不同的小房间(服务)之间畅通无阻地交流,特别适合咱们现在搭建高楼大厦(分布式应用)的时候用。没有它,咱们可得费老鼻子劲儿了!兄弟,掌握Dubbo的异步调用这招,简直是让你的程序跑得飞快,就像坐上了火箭!而且,这招还能让咱们在设计程序时有更多的花样,就像是厨师有各种调料一样,能应付各种复杂的菜谱,无论是大鱼大肉还是小清新,都能轻松搞定。这样,你的系统就既能快又能灵活,简直就是程序员界的武林高手嘛!
2024-08-03 16:26:04
340
春暖花开
HBase
...se的性能测试与调优方法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关注近期HBase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Apache HBase 2.4版本于近日发布,引入了一系列性能优化和新特性,如改进RegionServer内存管理机制、增强数据压缩选项以及提高读写操作的并发性等,这些更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维度进行性能调优的选择。 同时,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场景下,学术界和工业界对NoSQL数据库的深度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有研究人员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结合业务特性和未来数据增长趋势合理设计HBase架构,并采用先进的缓存策略与预加载技术,可显著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对于HBase在实时数据分析、物联网(IoT)数据存储、大规模用户画像构建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分享。例如,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就公开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细化RowKey设计和智能分区策略,成功解决海量用户行为日志在HBase上的存储与查询难题,实现业务性能的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持续跟踪HBase最新发展动态,深入学习并借鉴行业内的优秀实践案例,将有助于我们在实战中更好地运用和优化HBase,充分发挥其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巨大潜力。
2023-03-14 18:33:25
581
半夏微凉
ZooKeeper
...create()方法创建一个新的节点时: java ZooKeeper zookeeper = new ZooKeeper("localhost:2181", 3000, null); String path = "/my_znode"; String data = "Hello, ZooKeeper!"; zookeeper.create(path, data.getBytes(), 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PERSISTENT); 上述代码会在ZooKeeper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持久化的节点并写入数据,这个过程就涉及到磁盘I/O操作。如果此时磁盘I/O出现问题,那么节点创建可能会失败,抛出异常。 3. 磁盘I/O错误的表现及影响 当ZooKeeper日志中频繁出现“Disk is full”、“No space left on device”或“I/O error”的警告时,表明存在磁盘I/O问题。这种状况会导致ZooKeeper没法顺利完成事务日志和快照文件的写入工作,这样一来,那些关键的数据持久化,还有服务器之间的选举、同步等核心功能都会受到连带影响。到了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整个服务直接罢工,无法提供服务。 4. 探究原因与解决方案 (1)磁盘空间不足 这是最直观的原因,可以通过清理不必要的数据文件或增加磁盘空间来解决。例如,定期清理ZooKeeper的事务日志和快照文件,可以使用自带的zkCleanup.sh脚本进行自动维护: bash ./zkCleanup.sh -n myServer1:2181/myZooKeeperCluster -p /data/zookeeper/version-2 (2)磁盘I/O性能瓶颈 如果磁盘读写速度过慢,也会影响ZooKeeper的正常运行。此时应考虑更换为高性能的SSD硬盘,或者优化磁盘阵列配置,提高I/O吞吐量。另外,一个蛮实用的办法就是灵活调整ZooKeeper的刷盘策略。比如说,我们可以适当地给syncLimit和tickTime这两个参数值加加油,让它们变大一些,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降低刷盘操作的频率,让它不用那么频繁地进行写入操作,更贴近咱们日常的工作节奏啦。 (3)并发写入压力大 高并发场景下,大量写入请求可能会导致磁盘I/O瞬间飙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运用负载均衡技术,让ZooKeeper集群的压力得到分散缓解,就像大家一起扛米袋,别让一个节点给累垮了。另外,针对实际情况,咱们也可以灵活调整,对ZooKeeper客户端API的调用来个“交通管制”,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限流控制,避免拥堵,保持运行流畅。 5. 结论 面对ZooKeeper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磁盘I/O错误,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监控数据、日志信息以及系统资源状况综合判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此外,良好的运维习惯和预防性管理同样重要,如定期检查磁盘空间、合理分配资源、优化系统配置等,都是避免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说真的,ZooKeeper就相当于我们分布式系统的那个“底座大石头”,没它不行。只有把这块基石稳稳当当地砌好,咱们的系统才能健壮得像头牛,让人放心可靠地用起来。 以上内容,不仅是我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希望对你理解和处理类似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记住,技术的魅力在于持续学习与实践,让我们一起在ZooKeeper的世界里乘风破浪!
2023-02-19 10:34:57
128
夜色朦胧
Cassandra
...句话”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志条目。而这个神奇的日记本,名字叫做commit log。每次有新故事(即数据操作)发生,我们就会把新写下的那一页(日志条目)放进去,好让所有人都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每当有人想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只要翻翻这个日记本就行啦!为了提供一种高效的恢复机制,Cassandra支持通过快照(snapshots)从commit log中恢复数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系统可能会尝试创建过多的快照,导致“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异常发生。 三、问题原因分析 此异常通常由以下几种情况触发: 1. 频繁的快照操作 在短时间内连续执行大量的快照操作,超过了系统能够处理的并发快照数量限制。 2. 配置不当 默认的快照并发创建数可能不适合特定的部署环境,导致在实际运行时出现问题。 3. 资源限制 系统资源(如CPU、内存)不足,无法支持更多的并发快照创建操作。 四、解决策略与实践 1. 优化快照策略 - 减少快照频率: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调整快照的触发条件和频率,避免不必要的快照操作。 - 使用增量快照:在一些不需要完整数据集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增量快照来节省资源和时间。 2. 调整Cassandra配置 - 增加快照并发创建数:在Cassandra配置文件cassandra.yaml中增加snapshots.concurrent_compactions的值,但需注意不要超过系统资源的承受范围。 - 优化磁盘I/O性能:确保磁盘I/O性能满足需求,使用SSD或者优化磁盘阵列配置,可以显著提高快照操作的效率。 3. 监控与警报 - 实时监控:使用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 + Grafana)对Cassandra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如commit log大小、快照操作状态等。 - 设置警报:当检测到异常操作或资源使用达到阈值时,及时发送警报通知,以便快速响应和调整。 五、案例研究与代码示例 假设我们正在管理一个Cassandra集群,并遇到了“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 步骤1:配置调整 yaml 在cassandra.yaml中增加快照并发创建数 snapshots.concurrent_compactions: 10 步骤2:监控配置 yaml 配置Prometheus监控,用于实时监控集群状态 prometheus: enabled: true bind_address: '0.0.0.0' port: 9100 步骤3:实施监控与警报 在Prometheus中添加Cassandra监控指标,设置警报规则,当快照操作异常或磁盘使用率过高时触发警报。 yaml Prometheus监控规则 rules: - alert: HighSnapshotConcurrency expr: cassandra_snapshot_concurrency > 5 for: 1m labels: severity: critical annotations: description: "The snapshot concurrency is high, which might lead to the 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 runbook_url: "https://your-runbook-url.com" - alert: DiskUsageHigh expr: cassandra_disk_usage_percentage > 80 for: 1m labels: severity: warning annotations: description: "Disk usage is high, potentially causing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nd failure of snapshot operations." runbook_url: "https://your-runbook-url.com" 六、总结与反思 面对“CommitLogTooManySnapshotsInProgressException”,关键在于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系统资源和配置策略。通过合理的配置调整、有效的监控与警报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此类问题,确保Cassandra集群稳定高效地运行。哎呀,每次碰到这些难题然后搞定它们,就像是在给咱们的系统管理与优化上加了个经验值似的,每次都能让我们在分布式数据库这块领域里走得更远,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不断创新!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每一次挑战都让咱们变得更强大!
2024-09-27 16:14:44
124
蝶舞花间
Etcd
...saction()方法定义了一个事务,先检查账户A的余额是否大于等于100,如果是的话,就把钱从A转到B。整个过程啊,要么全都搞定,要么就啥也不干,这不就是分布式事务最理想的状态嘛! 2.3 观察者模式 Etcd还有一个很酷的功能叫观察者模式,你可以监听某个key的变化,并实时做出反应。这对于监控系统状态或者触发某些事件非常有用。 比如: python for event in client.watch('/my-key'): print(event) 这段代码会一直监听/my-key的变化,一旦有更新就会打印出来。 --- 3. 实战演练 用Etcd实现分布式事务 现在咱们来实战一下,看看怎么用Etcd搞定分布式事务。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简单的库存管理系统。 3.1 场景描述 假设我们有两个服务A和服务B,服务A负责扣减库存,服务B负责记录日志。要让这两个步骤像一个整体似的,中间不能出岔子,那我们就得靠Etcd来管着分布式锁和事务了。 3.2 代码实现 Step 1: 初始化Etcd客户端 python import etcd3 client = etcd3.client(host='localhost', port=2379) Step 2: 获取分布式锁 python 创建一个租约,有效期为10秒 lease = client.lease(10) 尝试获取锁 lock_key = '/inventory-lock' try: lock_result = client.put(lock_key, 'locked', lease=lease) print("Lock acquired!")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Failed to acquire lock: {e}") Step 3: 执行事务操作 python 假设当前库存是100件 stock_key = '/inventory' current_stock = int(client.get(stock_key)[0].decode('utf-8')) if current_stock >= 10: 开始事务 success, _ = client.transaction( compare=[ client.transactions.version(stock_key) == current_stock ], success=[ client.transactions.put(stock_key, str(current_stock - 10)) ], failure=[] ) if success: print("Inventory updated successfully!") else: print("Failed to update inventory due to race condition.") else: print("Not enough stock available.") Step 4: 释放锁 python 租约到期后自动释放锁 lease.revoke() print("Lock released.") --- 4. 总结与展望 写到这里,我觉得咱们已经掌握了如何用Etcd来进行分布式事务管理。其实啊,事情没那么吓人!别看整个流程听着挺绕的,但只要你把分布式锁、事务操作还有观察者模式这些“法宝”都搞明白了,不管啥情况都能游刃有余地搞定,妥妥的! 不过,我也想提醒大家,分布式事务并不是万能药。有时候,过度依赖分布式事务反而会让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权衡利弊。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用好Etcd这个利器,让自己的分布式系统更加健壮和高效!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来找我讨论,咱们一起进步!
2025-03-21 15:52:27
55
凌波微步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tail -f /var/log/messages
- 实时监控日志文件的新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