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前端框架和UI库
VUE
ReactJS
AngularJS
JQuery
NodeJS
JSON
Element-UI
Bootstrap
Material UI
服务端和客户端
Java
Python
PHP
Golang
Scala
Kotlin
Groovy
Ruby
Lua
.net
c#
c++
后端WEB和工程框架
SpringBoot
SpringCloud
Struts2
MyBatis
Hibernate
Tornado
Beego
Go-Spring
Go Gin
Go Iris
Dubbo
HessianRPC
Maven
Gradle
数据库
MySQL
Oracle
Mongo
中间件与web容器
Redis
MemCache
Etcd
Cassandra
Kafka
RabbitMQ
RocketMQ
ActiveMQ
Nacos
Consul
Tomcat
Nginx
Netty
大数据技术
Hive
Impala
ClickHouse
DorisDB
Greenplum
PostgreSQL
HBase
Kylin
Hadoop
Apache Pig
ZooKeeper
SeaTunnel
Sqoop
Datax
Flink
Spark
Mahout
数据搜索与日志
ElasticSearch
Apache Lucene
Apache Solr
Kibana
Logstash
数据可视化与OLAP
Apache Atlas
Superset
Saiku
Tesseract
系统与容器
Linux
Shell
Docker
Kubernetes
[AngularJS自定义过滤器开发教程]的搜索结果
这里是文章列表。热门标签的颜色随机变换,标签颜色没有特殊含义。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点击某个标签可搜索标签相关的文章。
Impala
...,最初由Google开发并在Apache Hadoop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将复杂的计算任务分割成两个主要阶段——Map阶段(将数据进行切分和初步处理)和Reduce阶段(对Map结果进行汇总),适合于海量数据批处理场景。然而,Impala并不依赖MapReduce,而是直接在内存中执行SQL查询以提高实时分析性能。 数据复制 , 数据复制是分布式系统中用于保证数据一致性和高可用性的一种技术手段。在Impala的数据同步机制中,每个节点都保存一份完整数据副本,当某个节点上的数据发生更新时,这些更改会自动传播到其他所有节点,确保整个集群中的数据保持一致。虽然数据复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读取效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存储空间需求和网络带宽消耗。
2023-09-29 21:29:11
500
昨夜星辰昨夜风-t
Shell
...络安全设施,它根据预定义的安全策略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从而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受非法访问或攻击。在文章中,当排查Shell无法连接远程服务器的原因时,会考虑服务器上的防火墙设置是否阻止了SSH默认使用的22号端口,可以通过临时关闭防火墙或开放特定端口来测试和解决问题。例如,执行sudo ufw disable命令可临时关闭防火墙,而执行sudo ufw allow 22/tcp则是允许22号TCP端口的流量通过防火墙。
2023-02-04 15:53:29
92
凌波微步_
MySQL
...语句的编写规范,帮助开发者深度挖掘MySQL潜力,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同时,考虑到安全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关注InfoQ等技术资讯网站关于MySQL安全防护措施和最佳实践的文章,例如《加强MySQL服务器的安全配置:实战指南》,文中详细解读了如何设置防火墙规则、加密连接以及实施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等关键步骤。 对于希望进一步提升数据库管理能力的读者,推荐参加由Oracle University提供的MySQL认证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不仅能够掌握MySQL的基础操作与高级特性,还能洞悉行业发展趋势,从而成为数据库领域的专家。
2024-03-08 11:25:52
117
昨夜星辰昨夜风-t
转载文章
...MSG--cc:配置开发板交叉编译器--arch:开发板架构--os:使用系统--kerneldir:使用的内核实际目录--prefix:在源码首页创建一个安装文件夹--can:Linux下使用的是socket--timers:定时器也是Linux自带的--debug:返回执行信息 执行结果如下: 继续执行 make clean清除遗留的编译信息 继续执行make all(确保当前python环境是python2) 执行make install 将需要的文件拷贝至tmp文件夹中,进入tmp文件夹查看,这就是编译好所需要的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4848795/article/details/131277804。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12-12 16:38:10
115
转载
转载文章
...车辆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开发背景,然后论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需求和总体设计方案,较详细的论述了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最后,本文对桃源社区车辆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检测并提出了还需要改进的问题。 本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了会员注册,会员登陆,上传车辆报修信息,用户资料修改等功能,为管理员提供了桃源社区车辆管理系统,用户信息管理,车辆报修的审核信息管理等功能。在设计方面,本系统采用B/S结构,同时使用PHP技术进行动态页面的设计,后台数据库选用MYSQL数据库。可以灵活的管理和发布桃源社区车辆信息. 本毕业设计系统可成功地为小区车主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信息查询平台,为小区管理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易操作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车辆管理信息化的现代意义,提高了小区的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的成本。 本课题主要应用PHP编程、WEB开发以及数据库链接等相关知识。主要需要熟练掌握动态网页开发的相关技术,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发挥各方面的效益。内容包括几大功能模块: 用户 1. 用户登录 2. 用户注册 3. 用户填写保修信息,包括报修类型,等等 4. 用户查看自己的保修进度 5. 如果有多个保修事项将分页处理 管理员 1. 管理员登录 2. 管理员增加,删除,修改管理员信息,包括类型修改,密码修改修改 3. 增删改查类型 4. 维修管理,包括维修进度修改,删除,增加等信息 5. 后台可以看到注册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增删改查功能 6.车辆档案建立 不同报修类型的保修事项提交给不同的负责人员 以上是大纲或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资料或者如不符合您的要求,请联系技术人员qq:58850198咨询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862871/article/details/115509065。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12-19 18:46:46
238
转载
Apache Pig
...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和维护。它提供了一种名为Pig Latin的高级数据流编程语言,使得用户能够更高效地编写、执行大规模并行数据处理任务。Pig Latin允许数据分析师以声明式的方式表达复杂的转换操作,而无需关注底层分布式系统的实现细节,极大地简化了Hadoop生态中的数据清洗、转换和加载过程。 声明式语言 , 声明式语言是一种编程范式,它强调程序逻辑的“做什么”而非“怎么做”。在Apache Pig中,声明式语言表现为Pig Latin,用户只需描述期望的结果或操作逻辑,无需详细指定具体步骤或算法。例如,在文中提到的使用Pig Latin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只需要声明按日期分组并对销售额求和,无需关心这个操作如何在集群上分布执行。
2023-04-09 14:18:20
610
灵动之光-t
PostgreSQL
...问题。因此,DBA和开发人员需要结合业务特性和实际负载情况,灵活运用包括B-Tree、Hash、GiST、GIN等多种类型的索引,并密切关注PostgreSQL官方的更新动态和社区的最佳实践分享,以确保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2023-06-18 18:39:15
1326
海阔天空_t
Greenplum
...l Software开发的一款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采用了PostgreSQL这个厉害的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根基,而且还特别支持MPP(超大规模并行处理)架构,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同时在很多台服务器上飞快地处理海量数据,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数据处理大军,齐心协力、高效有序地完成任务。这就意味着Greenplum可以显著提高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速度。 三、Greenplum的工作原理 Greenplum的工作原理是将大型数据集分解成多个较小的部分,然后在多个服务器上并行处理这些部分。这种并行处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此外,Greenplum还提供了多种数据压缩和存储策略,以进一步优化数据存储和访问性能。 四、Greenplum的数据仓库功能 1. 快速获取数据 Greenplum通过并行处理和多服务器架构实现了高速数据获取。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从Greenplum中检索数据: sql SELECT FROM my_table; 这条SQL语句会将查询结果分散到所有参与查询的服务器上,然后合并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查询速度。 2. 统计分析 Greenplum不仅提供了基本的SQL查询功能,还支持复杂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操作。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计算表中的平均值: sql SELECT AVG(my_column) FROM my_table; 这个查询会在所有的数据分片上运行,然后将结果汇总返回。这种方式可不得了,不仅能搞定超大的数据表,对于那些包含各种复杂分组或排序要求的查询任务,它也能轻松应对,效率杠杠的。 3. 数据可视化 除了提供基本的数据处理功能外,Greenplum还与多种数据可视化工具集成,如Tableau、Power BI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五、总结 总的来说,Greenplum提供了一种强大而灵活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甭管是企业想要快速抓取数据,还是研究人员打算进行深度统计分析,都能从这玩意儿中捞到甜头。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Greenplum,那么现在就是一个好时机,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2023-12-02 23:16:20
464
人生如戏-t
Impala
...ra(Impala的开发维护者之一)发布了新的Impala版本,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对并发处理能力和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例如,新版本引入了动态调整并发线程数的功能,可根据集群当前负载自动调节最大并行任务数量,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需求。 同时,业界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结合最新硬件技术提升Impala的性能表现。有研究团队尝试将Impala部署于配备最新一代NVMe SSDs的存储系统中,实验结果显示I/O性能显著提高,大大缩短了大规模数据查询响应时间。 此外,对于Impala的并发连接优化,不仅涉及服务器端配置,客户端的调优策略同样关键。通过合理设置客户端连接池大小、复用连接以及适当调整网络参数,可在保持高并发的同时降低延迟,提升整体服务效率。 总之,在当今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理解和掌握Impala的并发性能优化方法,并结合前沿软硬件技术发展进行实践应用,无疑将有力推动企业数据分析能力的进步与突破。
2023-08-21 16:26:38
422
晚秋落叶-t
Flink
...的强大能力赢得了众多开发者的心。不过,当我们尝试把Flink这个小家伙搬到Kubernetes这个大家庭时,可能会碰到一些小插曲。比如说,可能会出现Flink在Kubernetes的Pod里闹脾气,死活不肯启动的情况。这篇文章将和你一起深入挖掘这个问题的源头,手把手地提供一些实用的解决妙招,让你在Flink的征途上走得更稳更快,一路畅行无阻。 二、Flink on Kubernetes背景 1.1 Kubernetes简介 Kubernetes(简称K8s)是Google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平台,它简化了应用的部署、扩展和管理。Flink on Kubernetes利用Kubernetes的资源调度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部署Flink集群。 1.2 Flink on Kubernetes架构 Flink on Kubernetes通过Flink Operator来自动部署和管理Flink Job和TaskManager。每个TaskManager都会在自己的“小天地”——单独的一个Pod里辛勤工作,而JobManager则扮演着整个集群的“大管家”,负责掌控全局。 三、Flink on KubernetesPod启动失败原因 2.1 配置错误 配置文件(如flink-conf.yaml)中的关键参数可能不正确,比如JobManager地址、网络配置、资源请求等。例如,如果你的JobManager地址设置错误,可能导致Pod无法连接到集群: yaml jobmanager.rpc.address: flink-jobmanager-service:6123 2.2 资源不足 如果Pod请求的资源(如CPU、内存)小于实际需要,或者Kubernetes集群资源不足,也会导致Pod无法启动。 yaml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 memory: "4Gi" limits: cpu: "2" memory: "4Gi" 2.3 网络问题 如果Flink集群内部网络配置不正确,或者外部访问受限,也可能引发Pod无法启动。 2.4 容器镜像问题 使用的Flink镜像版本过旧或者损坏,也可能导致启动失败。确保你使用的镜像是最新的,并且可以从官方仓库获取。 四、解决策略与实例 3.1 检查和修复配置 逐行检查配置文件,确保所有参数都正确无误。例如,检查JobManager的网络端口是否被其他服务占用: bash kubectl get pods -n flink | grep jobmanager 3.2 调整资源需求 根据你的应用需求调整Pod的资源请求和限制,确保有足够的资源运行: yaml resources: requests: cpu: "4" memory: "8Gi" limits: cpu: "4" memory: "8Gi" 3.3 确保网络畅通 检查Kubernetes的网络策略,或者为Flink的Pod开启正确的网络模式,如hostNetwork: yaml spec: containers: - name: taskmanager networkMode: host 3.4 更新镜像 如果镜像有问题,可以尝试更新到最新版,或者从官方Docker Hub拉取: bash docker pull flink:latest 五、总结与后续实践 Flink on KubernetesPod无法启动的问题往往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排查和解决。记住,耐心和细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求成,一步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同时呢,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顶尖操作方法,就能让你的Flink部署跑得更稳更快,效果杠杠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解决Flink on Kubernetes的启动问题,祝你在大数据处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4-02-27 11:00:14
540
诗和远方-t
RabbitMQ
...led”。这个问题在开发时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试着连到生产环境那会儿,简直要抓狂了。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经历和解决办法。 2. 问题背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通过SSL/TLS协议安全地连接到RabbitMQ服务器的情况。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客户端可能会抛出如下的错误信息: Error: Connection error: SSL certificate verification failed. 这个错误意味着客户端在尝试建立SSL连接时,无法验证服务器提供的SSL证书。这可能是因为好几种原因,比如设置错了、证书到期了,或者是证书本身就有点问题。要搞定这个问题,咱们得对RabbitMQ的SSL设置有点儿了解,还得会点儿排查的技巧。 3. 原因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在RabbitMQ中,SSL证书主要用于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身份验证。如果客户端无法验证服务器提供的证书,就会导致连接失败。 - 证书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是SSL证书本身有问题。比如证书已经过期,或者证书链不完整。 - 配置问题:另一个常见问题是SSL配置不正确。比如说,客户端可能没把CA证书的路径配对好,或者是服务器那边搞错了证书。 - 环境差异:有时候,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这个问题。比如开发环境中使用的自签名证书,在生产环境中可能无法被信任。 4. 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嘿,大家听好了!这些妙招都是我亲测有效的,不过嘛,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希望能给大伙儿带来点儿灵感,让大家脑洞大开! 4.1 检查证书 首先,我们需要检查SSL证书是否有效。可以使用openssl命令行工具来进行检查。例如: bash openssl s_client -connect rabbitmq.example.com:5671 -showcerts 这条命令会显示服务器提供的证书链,我们可以查看证书的有效期、签发者等信息。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联系证书颁发机构或管理员进行更新。 4.2 配置客户端 如果证书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可能是客户端的配置出了问题。我们需要确保客户端能够找到并信任服务器提供的证书。在RabbitMQ客户端配置中,通常需要指定CA证书路径。例如,在Python的pika库中,可以这样配置: python import pika import ssl context = ssl.create_default_context() context.load_verify_locations(cafile='/path/to/ca-bundle.crt')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 pika.ConnectionParameters( host='rabbitmq.example.com', port=5671, ssl_options=pika.SSLOptions(context) ) )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这里的关键是确保cafile参数指向的是正确的CA证书文件。 4.3 调试日志 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启用更详细的日志记录来获取更多信息。在RabbitMQ服务器端,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增加日志级别: ini log_levels.default = info log_levels.connection = debug 然后重启RabbitMQ服务。这样可以在日志文件中看到更多的调试信息,帮助我们定位问题。 4.4 网络问题 最后,别忘了检查网络状况。有时候,防火墙规则或者网络延迟也可能导致SSL握手失败。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并且没有被中间设备拦截或篡改数据。 5. 总结与反思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应该能够解决大部分的“Connection error: SSL certificate verification failed”问题。当然了,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可能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呢。在这过程中,我可学了不少关于SSL/TLS的门道,还掌握了怎么高效地找问题和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要轻易放弃,多查阅资料,多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学会利用工具和日志来辅助我们的排查工作。希望我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5-01-02 15:54:12
160
雪落无痕
RabbitMQ
一、引言 作为一位开发者,你可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应用程序接收到大量的消息时,该如何处理?特别是当这些消息的量远远超过应用程序可以处理的极限时,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如何在突发大流量消息场景中使用RabbitMQ。 二、什么是RabbitMQ RabbitMQ是一个开源的消息队列系统,它基于AMQP协议(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支持多种语言的客户端,如Java、Python、Ruby等。RabbitMQ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中间件,帮助我们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输消息。 三、如何处理突发大流量消息场景 1. 使用消息队列 首先,我们需要将应用程序中的所有请求都通过消息队列来处理。这样一来,即使咱们的应用程序暂时有点忙不过来,处理不完所有的请求,我们也有办法,就是先把那些请求放到一个队列里边排队等候,等应用程序腾出手来再慢慢处理它们。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Python代码将一个消息放入RabbitMQ: python import pika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pika.ConnectionParameters('localho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channel.queue_declare(queue='hello') channel.basic_publish(exchange='', routing_key='hello', body='Hello World!') print(" [x] Sent 'Hello World!'") connection.close() 2. 设置最大并发处理数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应用程序的最大并发处理数量。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大量请求时避免资源耗尽的问题。 例如,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concurrent.futures模块来限制同时运行的任务数量: python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as_completed with ThreadPoolExecutor(max_workers=5) as executor: futures = {executor.submit(my_function, arg): arg for arg in args} for future in as_completed(futures): print(future.result()) 3. 异步处理 最后,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异步处理的方式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这种方式就像是让我们的程序学会“一心多用”,在等待硬盘、网络这些耗时的I/O操作慢慢完成的同时,也能灵活地跑去执行其他的任务,一点也不耽误工夫。 例如,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asyncio模块来进行异步编程: python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my_function(arg): await asyncio.sleep(1) return f"Processed {arg}"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result = loop.run_until_complete(asyncio.gather([my_function(i) for i in range(10)])) print(result) 四、结论 总的来说,使用RabbitMQ和一些基本的技术,我们可以在突发大流量消息场景中有效地处理请求。但是呢,咱也得明白,这只是个临时抱佛脚的办法,骨子里的问题还是没真正解决。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优化我们的应用程序,提高其性能和可扩展性。
2023-11-05 22:58:52
109
醉卧沙场-t
HTML
...-- h1 标签用于定义一级标题 -->10 <h1>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 主页</h1>1112 <!-- 网页的主体内容 -->13 <p>这是一个演示如何使用HTML h1标签的例子。在这个网页中,我们用<h1>标签来呈现主要的、最高级别的标题。</p>1415 <!-- 更多内容... -->16 17</body>18</html> 2. 写好img标签的alt属性 正确写好alt标签有下面几点好处: 当图片无法加载的时候,alt的文本就会显示在页面上,让用户知道这张图片是介绍了什么内容。 可以让搜索引擎理解这站图片的内容,从而可以有可能把这个图片索引到图片库中,在搜索图片的时候就有可能带出来。 如果图片是页面的第一个元素,更要写好alt属性,这有利于搜索引擎理解本页面的页面内容。 图片做logo,logo是锚元素,即<a href='xxx'><img src='xxx' alt='公司logo'></a>这样的时候,图片的alt就相当于锚文本的文字(所以别草草几句就搞定了),锚文本的作用十分关键! <!DOCTYPE html>2<html lang="en">3<head>4 <meta charset="UTF-8">5 <title>图片及alt属性示例</title>6</head>7<body>89 <!-- 使用img标签插入一张图片,并设置alt属性 -->10 <p>下面是一张描述美丽风景的图片:</p>11 <img src="beautiful-scenery.jpg" alt="美丽的山川湖泊景色,天空湛蓝,湖面如镜,周围环绕着翠绿的森林。">1213 <!-- 如果图片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加载时,浏览器将显示alt文本 -->14 <!-- 对于视力障碍用户使用屏幕阅读器时,也会读出该alt文本 -->1516</body>17</html> 3. 特定的锚元素加nofollow 如果你的页面上有一些外链,或者不需要被跟踪的内链,请对他们加上这个属性。 <!DOCTYPE html>2<html lang="en">3<head>4 <meta charset="UTF-8">5 <title>nofollow属性示例</title>6</head>7<body>89 <!-- 正常的超链接 -->10 <p>访问我们的<a href="https://www.example.com" target="_blank">主页</a></p>1112 <!-- 使用nofollow属性的超链接 -->13 <p>外部链接示例:这是一个带有nofollow属性的<a href="https://www.external-site.com"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外部网站链接</a>,搜索引擎不会通过这个链接来传递我们网页的权重。</p>1415</body>16</html> 这会让搜索引擎知道这个链接不是受站长推荐的,可能会继续爬取或不继续爬取,但不会传递权重。 尤其对于新站,每天爬虫来访的频次和深度其实都比较有限,所以正确的时候nofollow(无论在外链或内链上),可以一定程度上把爬虫引入正确的爬行轨迹。 但是,爬虫的爬取,也是有它自己的想法,不能说加上nofollow就一定有作用。 4. 所有el-link一律用a代替 比如使用了element-ui或其它的前端库,其锚元素并不是<a>而是比如<el-link>这样的元素。请优先使用<a>。 尽管在页面审查元素的时候可以看到<el-link>已经被正确的解析为了<a>,但是在右键-查看网页源代码的时候,依旧是<el-link>。 尽管现在的搜索引擎爬虫可以很好的解析动态页面,但不排除对于新站或权重低的站点,仍然就是拿到源代码做解析(节省计算资源嘛)。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优先使用<a>作为锚元素,确保内链的建设能够得到正确的爬取! 5. 移动端文字适配 也许你没有单独做一个移动站,只做了一个pc站。但当你手机上访问站点的时候,发现站点的文字发生了异常的突变,指定fong-size不生效。 这时候你可能就要使用:-webkit-text-size-adjust: none 试试吧,你会发现药到病除! 6. html的title中元素的顺序很重要 举几个例子: 第一页: 分类名称-网站名称 第二页: 分类名称-第二页-网站名称 文章页面: 文章标题-网站名称 如果要使用符号,尽量使用中划线或下划线,不要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7. 加入新的meta标签 content-language、author,尤其是content-language,在必应bing的站长后台做网站体检的时候还会提示站长(尽管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DOCTYPE html>2<html lang="zh-CN">3<head>4 <meta charset="UTF-8">5 <!-- 设置网页内容的语言 -->6 <meta http-equiv="Content-Language" content="zh-CN">7 8 <!-- 指定网页作者 -->9 <meta name="author" content="张三">10 11 <title>示例网页 - HTML Meta 标签使用</title>12 13 <!-- 其他元信息,如网页描述 -->14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这是一个关于HTML Meta标签content-language和author属性使用的示例网页。">15 16</head>17<body>18 <!-- 网页正文内容 -->19 ...20</body>21</html> 8. 减少html中的注释 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响应文本的体积,降低服务器带宽。 另一方面,有利于搜索引擎的爬虫理解页面内容,试想,如果一个页面50%的注释,那么搜索引擎理解起来也会有难度。 9. 不要使用table布局或其它复杂布局 搜索引擎爬虫对页面内容的理解不像人类的肉眼,它是需要基于代码的。 如果代码结构比较复杂,它会比较反感这样的代码,甚至会跑路。所以,简单整洁的代码是招引爬虫来的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不要使用比较复杂布局代码,能写到css文件里的就用css文件搞定。 10. 不要使用隐藏文字 无论是什么样的初心,使用了隐藏文字,都会被搜索引擎认为是作弊。 比如:文字颜色和背景色颜色一样、文字使用absolute绝对定位定位到可视便捷以外、文字用z-index定位到最下层... 尽管用户看不到,但搜索引擎的爬虫阅读源码会看到,尽管不一定能够正确识别这些文字是隐藏文字,但一旦识别出来,就会被判断为作弊站点。 另外,当用户点击某按钮后出来的文字,属于正常的交互,不属于隐藏文字。
2024-01-26 18:58:53
504
admin-tim
Flink
...择和优化的文章,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利用Flink进行实时数据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某科技公司通过采用Flink的RocksDB状态后端,结合云存储服务,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该公司在一份技术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其优化策略,包括如何配置RocksDB参数以提高性能,以及如何利用云存储服务降低数据存储成本。这些经验分享为其他企业在实施Flink项目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区的持续发展,Flink在实时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企业和开发者应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和最佳实践,以便更好地利用Flink提升业务处理能力。
2024-12-27 16:00:23
38
彩虹之上
Tesseract
...其准确性和易用性深受开发者和研究者喜爱。不过在实际用起来的时候,我们时不时会碰到个头疼的问题——“Leptonica库版本过时了”,这可能会让Tesseract的本领施展不开,甚至直接把程序给整崩溃。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通过实例代码帮助你理解如何更新Leptonica库以更好地利用Tesseract。 2. 了解Tesseract与Leptonica的关系 Tesseract的核心功能实现离不开辅助库的支持,其中Leptonica库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eptonica是一个用于图像处理和分析的C库,为Tesseract提供图像预处理和后处理功能,如二值化、降噪、边界检测等,这些对于提升Tesseract的OCR精度至关重要。当Leptonica版本过旧时,可能无法支持Tesseract新特性或导致兼容性问题。 3. “Outdated version of Leptonica library”问题的产生与影响 假设你正在尝试使用最新的Tesseract版本进行OCR识别,但在编译或运行时,系统提示“Outdated version of Leptonica library”。这就意味着你当前环境中的Leptonica版本有点过时了,跟不上你现在Tesseract版本的步伐。它可能没法提供所有需要的功能,甚至有可能会让程序闹脾气、罢工崩溃。 示例代码: bash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with-extra-libraries=/usr/local/lib/liblept.so.5 在这个配置阶段,如果发现/usr/local/lib/liblept.so.5是旧版Leptonica库文件,就可能出现上述问题。 4. 更新Leptonica库至最新版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更新Leptonica到与Tesseract兼容的新版本。以下是一段详细的操作步骤: a. 首先,访问Leptonica项目的官方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DanBloomberg/leptonica),查看并下载最新稳定版源码包。 b. 解压并进入源码目录,执行如下命令编译和安装: bash ./autobuild ./configure make sudo make install c. 安装完毕后,确认新版Leptonica是否已成功安装: bash leptinfo -v d. 最后,重新配置和编译Tesseract,指向新的Leptonica库路径,确保二者匹配: bash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with-extra-libraries=/usr/local/lib/liblept.s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5. 结论与思考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Outdated version of Leptonica library”带来的问题,让Tesseract得以在最新Leptonica的支持下更高效、准确地进行OCR识别。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亲身感受到,软件生态里的各个部分就像拼图一样密不可分,而且啊,及时给这些依赖库“打补丁”,那可是至关重要的。每一次我们更新版本,那不仅仅意味着咱们技术水平的升级、性能更上一层楼,更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开发者们精心雕琢,让他们的使用体验越来越顺溜、越来越舒心,这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所以,兄弟们,咱们得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定期检查并更新那些依赖库,这样才能够把像Tesseract这样的神器效能发挥到极致,让它们在咱们的项目开发和创新过程中大显身手,帮咱们更上一层楼。
2023-03-22 14:28:26
155
繁华落尽
Nacos
...稳定性和性能表现,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治理工具。 另外,针对微服务架构中配置中心的重要性及最佳实践,一些技术团队通过博客、研讨会等形式分享了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有效利用Nacos进行环境隔离、灰度发布等复杂场景的配置管理心得。例如,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在其大规模微服务架构中,成功借助Nacos实现了按环境、按集群动态加载配置,并结合Kubernetes实现容器化部署,大大提升了运维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此外,随着云原生理念和技术的发展,Nacos作为云原生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Serverless、Service Mesh等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相关社区和企业正在积极研究如何更好地将Nacos与其他云原生组件如Istio、Knative等进行深度整合,以构建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云原生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对于正在或即将采用Nacos作为配置中心的用户来说,持续关注Nacos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深入应用场景解读,无疑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微服务架构设计与运维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业务挑战。
2023-09-30 18:47:57
111
繁华落尽_t
Kotlin
...方面的优化改进,使得开发者在遵循“左侧赋值必须为变量”原则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更为简洁高效的编码体验。例如,新版本强化了类型安全机制,编译器能更准确地检测出潜在的类型不匹配错误,包括在赋值操作中的违规使用。 此外,随着函数式编程范式的普及,诸如不可变变量(val)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增多。在实践中严格遵守“左侧赋值必须为变量”的原则,不仅有助于提升代码质量,还能有效避免因意外修改数据导致的复杂bug。特别是在并发编程环境下,不可变性原则与“左侧赋值必须为变量”的结合,更是成为了构建稳定、无数据竞争问题代码的重要基石。 因此,对于Kotlin开发者而言,深入理解和坚守这一基本原则,是提高开发效率、保障软件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持续关注和学习Kotlin以及相关编程语言的最新发展动态,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原则,从而编写出更为优雅且健壮的代码。
2023-06-21 08:50:15
280
半夏微凉
转载文章
...rces 题目大意:定义三条边 x , y , z x, y,z x,y,z,满足 A ≤ x ≤ B ≤ y ≤ C ≤ z ≤ D A\le x\le B\le y \le C \le z \le D A≤x≤B≤y≤C≤z≤D,求出有多少组 x , y , z x,y,z x,y,z的值可以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条件可以推断出,当满足 x + y > z x+y>z x+y>z时,这样的一组值就是一组符合值. z z z的范围是 [ C , D ] [C, D] [C,D],那么应该满足 x + y > C x+y>C x+y>C,直接枚举 x + y x+y x+y的值, x , y x,y x,y的最小值分别为 A , B A, B A,B,则枚举的范围的下界是 m a x ( C + 1 , A + B ) max(C+1, A+B) max(C+1,A+B).上界是 B + C B+C B+C. 而对于枚举的每个 x + y x+y x+y的值,对应的 z z z的取值小于 x + y x+y x+y,且 z z z最大为 D D D,则可以选择的 z z z的范围是 m i n ( x + y − C , D − C + 1 ) min(x+y-C, D-C+1) min(x+y−C,D−C+1). 对于 x + y x+y x+y的可选组合。 x x x的可选值为 { a , a + 1 , a + 2 , . . . , b } \{a, a+1, a+2, ..., b\} {a,a+1,a+2,...,b} y y y的可选值为 { b , b + 1 , b + 2 , . . . , c } \{b, b+1,b+2,...,c\} {b,b+1,b+2,...,c}. 对于已经枚举出来的定值 x + y x+y x+y与之对应的每个 x x x的取值为 { x + y − a , x + y − a − 1 , x + y − a − 2 , . . . , x + y − b } \{x+y-a, x+y-a-1, x+y-a-2, ...,x+y-b\} {x+y−a,x+y−a−1,x+y−a−2,...,x+y−b}. 对应 x x x本身的范围 [ A , B ] [A, B] [A,B],即可得 x + y x+y x+y的选取范围为 m i n ( b , x + y − a ) − m a x ( a , x + y − b ) + 1 min(b, x+y-a)-max(a, x+y-b)+1 min(b,x+y−a)−max(a,x+y−b)+1. z z z的选择方式乘以 x + y x+y x+y的选择方式即为当前枚举 x + y x+y x+y值的总数。 include<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ll long longdefine syncfalse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0); cout.tie(0);ll a, b, c, d;int main(){syncfalseifndef ONLINE_JUDGEfreopen("in.txt","r",stdin);endifcin>>a>>b>>c>>d;ll ans = 0;for (ll i = max(c+1, a+b); i <= b+c; ++i){ans+=(min(d+1,i)-c)(min(i-b,b)-max(i-c,a)+1);}cout << ans << "\n";return 0;} 本篇文章为转载内容。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53629286/article/details/122591582。 该文由互联网用户投稿提供,文中观点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作为信息平台,本站仅提供文章转载服务,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也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如发现本文存在侵权、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相应内容。
2023-07-05 12:21:15
45
转载
Logstash
...案,是现代IT运维和开发者提升数据处理效能的关键所在。
2023-03-27 09:56:11
329
翡翠梦境-t
Beego
...隐私数据,然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与HTTPS协议相关的证书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要跟大家伙儿详详细细地聊一聊,在我们使用Beego框架进行开发时,如果遇到了HTTPS协议相关的证书问题,到底应该如何顺顺利利地解决它们。 二、什么是HTTPS? HTTPS(全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是一种通过SSL/TLS协议加密的网络通信协议。它可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起一条安全通道,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在HTTPS这个协议里头,客户端和服务器这两端的连接,就好比是你我之间的一场悄悄话。它们用的是一种“密码本”机制,公钥相当于公开给大家看的加密规则,而私钥则是只有特定的人(服务器)才能解密的秘密钥匙。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就安全得像小秘密一样,只有指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内容。 三、HTTPS证书的基本概念 在HTTPS协议中,必须使用有效的SSL/TLS证书。SSL/TLS证书是一种数字证书,由可信的第三方机构(例如VeriSign、Comodo等)颁发。证书包含了网站的所有者信息、公钥以及过期日期等信息。当用户访问网站时,浏览器会先检查该证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如果验证通过,则会建立一个安全的连接。 四、Beego中的HTTPS配置 在Beego框架中,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启用HTTPS服务。具体步骤如下: 1. 修改配置文件bee.conf,将HTTP port改为HTTPS port,并增加Listen设置: bash http_port = ":8080" listen = ":443" ssl_cert_file = "/etc/nginx/ssl/server.crt" ssl_key_file = "/etc/nginx/ssl/server.key" 2. 使用OpenSSL生成自签名证书。运行以下命令: css openssl req -x509 -nodes -days 365 -newkey rsa:2048 -keyout server.key -out server.crt 其中,-x509表示生成的是X.509类型的证书,-nodes表示不进行密码保护,-days指定证书的有效期(单位为天),-newkey指定密钥类型和大小,-keyout指定生成的密钥文件名,-out指定生成的证书文件名。 五、Beego中HTTPS证书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使用Beego框架开发过程中,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与HTTPS证书相关的问题。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Beego无法启动,提示缺少SSL证书 解决方法:检查bee.conf文件中的SSL证书路径是否正确,确保证书文件存在并且可读。 2. SSL证书无效或者不受信任 解决方法:可以更换SSL证书,或者在浏览器中增加对该证书的信任。 3. HTTPS请求失败,错误信息显示“SSL Error” 解决方法:可能是因为使用的SSL证书没有正确地安装或者配置,或者是服务器的防火墙阻止了HTTPS请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仔细检查配置文件和防火墙规则。 六、结论 总的来说,在使用Beego框架开发过程中,处理HTTPS协议下的证书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咱们得先把HTTPS协议那个基础原理摸清楚,再来说说如何在Beego框架里头给它配好HTTPS。而且啊,那些常遇到的小插曲、小问题,咱们也得心里有数,手到擒来地解决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更加轻松地应对各种证书问题。
2023-09-01 11:29:54
504
青山绿水-t
ZooKeeper
...2023年春季)中,开发者们深入探讨了临时节点和永久节点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最佳实践,并通过案例分析强调了遵循ZooKeeper设计原则的必要性。 另外,随着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的普及,如何有效利用ZooKeeper进行服务治理和协调的问题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例如,在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平台中,有些项目尝试将ZooKeeper的临时节点机制与Pod生命周期相结合,实现更为精细化的服务注册与发现策略,从而避免类似NoChildrenForEphemeralsException这样的问题。 此外,有研究者引用Leslie Lamport关于分布式系统一致性的经典论文《Time, Clocks, and the Ordering of Even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来阐述为何保持数据结构的一致性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核心挑战之一,这也从理论上印证了ZooKeeper对临时节点限制的设计合理性。 总之,深入理解并合理运用ZooKeeper的各种特性,不仅能有效防止遇到NoChildrenForEphemeralsException这类异常,还能助力提升现代分布式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可靠性,使之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云计算环境。
2024-01-14 19:51:17
77
青山绿水
ReactJS
...Facebook公司开发的JavaScript库,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它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极大地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在这篇帖子里,我打算和大伙儿分享一些我在捣鼓ReactJS时,偶然发现的一些超实用的代码管理小妙招。 一、组件化编程 ReactJS的一大特点是其强大的组件化能力。在React应用的世界里,组件就像积木块一样重要,它们把相关的HTML、CSS样式和JavaScript智慧打包在一起。这些小家伙们通过props这个传递信息的秘密通道,以及state这个内部状态黑匣子相互交流、协作,共同构建起丰富多彩的用户界面体验。一个好的组件应该是独立的,只处理自己的状态和行为,而不会干涉其他组件的状态和行为。 jsx // A simple component that displays the current time. function Clock() { const [time, setTime] = useState(() => new Date().toLocaleTimeString()); useEffect(() => { const intervalId = setInterval(() => { setTime(() => new Date().toLocaleTimeString()); }, 1000); return () => clearInterval(intervalId); }, []); return {time} ; } 在上面的例子中,Clock组件仅仅负责显示当前的时间,它并不关心时间是如何获取的,或者如何更新的。这种设计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地复用Clock组件,而且不容易出错。 二、高阶组件 如果你经常需要为多个组件添加相同的逻辑,那么你可以考虑使用高阶组件。高阶组件是一个函数,它接受一个组件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组件。 jsx // A higher-order component that adds a prop called isHighlighted. const withHighlight = (WrappedComponent) => { return class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highlighted: false }; } toggleHighlight = () => { this.setState(prevState => ({ highlighted: !prevState.highlighted, })); }; render() { return ( Highlight Component ); } }; }; 在上面的例子中,withHighlight函数接受一个组件作为参数,并为其添加了一个新的highlighted prop。这个prop默认值为false,但可以通过点击按钮来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将这个功能添加到任何组件上。 三、树形数据结构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通常会遇到树形的数据结构,如菜单、目录等。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完全可以利用React的那个render方法,再加上递归这个小技巧,来一步步“爬”遍整个组件树。然后呢,针对每个节点的不同状态和属性,咱们就可以灵活地、动态地生成对应的DOM元素啦,就像变魔术一样! jsx // A component that represents a tree node. function TreeNode({ label, children }) { return ( {label} {children && ( {children.map(child => ( ))} )} ); } // A function that generates a tree from an array of nodes. function generateTree(nodes) { return nodes.reduce((acc, node) => { acc[node.id] = { ...node, children: generateTree(node.children || []) }; return acc; }, {}); } // An example tree with three levels. const treeData = generateTree([ { id: 1, label: "Root", children: [ { id: 2, label: "Level 1", children: [ { id: 3, label: "Level 2", children: [{ id: 4, label: "Leaf" }], }, ], }, ], }, ]); // Render the tree using recursion. function renderTree(treeData) { return Object.keys(treeData).map(id => { const node = treeData[id]; return ( key={id} label={node.label} children={node.children && renderTree(node.children)} /> ); }); } ReactDOM.render( {renderTree(treeDat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在上面的例子中,TreeNode组件表示树的一个节点,generateTree函数用于生成树的结构,renderTree函数则使用递归的方式遍历整个树,并根据每个节点的状态和属性动态生成DOM元素。 以上就是我在使用ReactJS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05-09 23:53:32
153
断桥残雪-t
站内搜索
用于搜索本网站内部文章,支持栏目切换。
知识学习
实践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
随机学习一条linux命令:
sort file.txt
- 对文本文件内容按默认顺序排序。
推荐内容
推荐本栏目内的其它文章,看看还有哪些文章让你感兴趣。
2023-04-28
2023-08-09
2023-06-18
2023-04-14
2023-02-18
2023-04-17
2024-01-11
2023-10-03
2023-09-09
2023-06-13
2023-08-07
2023-03-11
历史内容
快速导航到对应月份的历史文章列表。
随便看看
拉到页底了吧,随便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时光飞逝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